快捷搜索:

央视点名洗洁精含甲醛、长期用会致癌?2种洗涤剂,能不用就不用

 

文|康医生

编辑|石屋

  •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上周末,小王终于抽出时间开始大扫除。

他翻箱倒柜,把家里每一个角落都打扫了一遍。

在橱柜深处,小王翻出了一瓶原封未动的洗洁精。

这瓶洗洁精是上个月超市促销时买的,一直被他搁置在橱柜里没拆封使用。

小王拿着洗洁精瓶子在手里端详:“这个洗洁精的质量可靠吗?

我记得上次看新闻说检测出一些洗洁精里含有超标的甲醛,还有洗完后会残留在餐具表面。

这么一想,还是有点担心啊。”小王自言自语道。

事实上,不仅小王一个人对洗洁精的质量安全提出疑问,近年来不少消费者都对市面上五花八门的洗洁精品牌忧心忡忡、不知所措。

我们一起来剖析洗洁精背后的真相,看看大众的担忧是否有根据,洗洁精的“危害”究竟有多可怕。

“听说好多洗洁精里面都含有甲醛,这不是很危险吗?”阿姨问道。

的确,2014年国家曾对洗洁精进行过一次抽检,部分产品的甲醛指标超过标准。

何谓甲醛?它是一种无色气体,具有抑菌防腐的作用,所以常被添加于洗洁精等日用品中,以延长保质期。

但是,甲醛被世卫组织列为一类致癌物质。长期接触可能增加患癌风险,央视也点名了几类洗洁精不建议大家使用。

据了解,含甲醛超标的洗洁精主要来自小作坊。

贪图方便利之余,不少小作坊会过量添加甲醛。

这些产品一旦流入市场,直接接触皮肤,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可想而知。

国家对洗洁精中的甲醛含量做出了严格规定,直接清洗食器的洗洁精甲醛限量为0.05%,间接接触食品器皿的洗洁精限量为0.1%。

只要我们选择正规品牌产品,这一点就不用过于担忧。

“我总觉得洗完的碗里有股洗洁精的味道,会不会对身体有害啊?”阿姨担心地说。

的确,使用洗洁精后,器皿表面会残留少量化学物质。

那么,这些残留是否会危害身体健康呢?

实验数据表明,仅通过简单冲洗,餐具表面残留的洗洁精成分依然超标。

这也解释了为何洗完碗仍有一层薄膜。

不过,残留物的主要成分为低毒性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微量残留并不会对人体产生明显毒性作用。

那怎样才能降低残留风险呢?专家表示,用自来水冲洗30秒以上,可以有效减少残留。

不要使用盆冲的方式,而要直接放在水龙头下擦洗,最后用清水冲干净。

如果仍感到有化学味,不妨反复冲洗数次,正确使用安全无虞。

当然,个体对洗洁精成分的过敏反应也有可能发生。

使用后若出现瘙痒、红肿等症状,应停用原洗洁精,避免过敏源接触。

在医生指导下,可外用糠酸类药物治疗,内服抗过敏药物,以缓解症状。

过敏后应选择无香型的洗洁精,并留意过敏源成分,避免二次接触。

尽管存在上述顾虑,我们不应对洗洁精过度恐惧。

合格的洗洁精在正确使用的条件下,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并不明显。

选择正规品牌,避开香型洗洁精。部分品牌为了蓬松泡沫、留香效果,会添加过量香精。

这些成分更易引起过敏。优先选择清洁力强,无香型的洗洁精。

避开散装洗洁精。小作坊生产的散装洗洁精质量参差不齐,部分产品的菌落超标,使用效果也不佳。

购买装瓶整箱的正规洗洁精,较为保险。

正确使用,注意冲洗。用洗洁精清洗后,一定要用自来水充分冲洗,去除表面残留。

反复擦洗数次,直至无油膜及化学味。

适当更换品牌。不同品牌的洗洁精,杀菌效果各有不同。

经常更换品牌,有助提高杀菌率,降低残留风险。

但不要过于频繁更换,以免产生新过敏源。

做好手部保护。洗涤时可选用手套,避免长期直接接触皮肤。

洗完后涂护手霜,避免手部皮肤干燥。

综上所述,我们不应对洗洁精有过度的恐惧心理。

通过选对产品、正确使用方法,我们可以让洗洁精发挥最佳清洁作用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身体接触。

洗洁精对环境来说也更环保。完美无瑕的事物本就罕见,我们只需找到平衡点,做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洗洁精背后的真相也许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自己对未知的恐惧。

化解恐惧最好的方法,就是破除迷思,找出真相。

当我们用理性和科学的眼光看待万物,世界也会变得不再那么可怕。

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74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