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贪图医保报销挂床住院,一结账发现要多掏千余元

 

长江日报-长江网2月27日讯 本来门诊就可以看好的病,为了享受医保报销,办理了住院治疗。“以为这样能省钱,没想到结账时发现自己掏了更多”,近日,记者在走访医疗机构时,武汉市民刘晶晶向记者讲述了自己挂床住院的经历。

为报销“办住院”多花1000多元

刘晶晶今年28岁,参加了武汉市职工医保。去年10月底,因为咳嗽复发到家附近的二级医院就诊。在该医院门诊,医生告诉刘晶晶门诊的费用医保不能报销,但办理住院手续后就可以享受医保报销。在医生的操作下,刘晶晶就在该院内科办理了住院手续。据刘晶晶介绍,因为医院离住的地方近,她没有真的住进去,只是每天前往医院打点滴,此外,“住院还做了CT、B超等七八项检查”。

一周后,医院让刘晶晶办理出院手续。令刘晶晶没有想到的是,虽然医保基金报销了3200多元,但是加上“门槛费”,刘晶晶自己需要付1800多元。刘晶晶告诉记者,以前同样的情况都是在门诊看的,医生说不是特别严重的问题,每次自己花费不到800元就可以看好。“原以为自己办个住院手续可以报销一部分钱,没想到原来在门诊花几百块钱就可看好的病,结果医药费总共需要5000多元,个人还多花了1000多元。”

部分医疗机构为何建议患者“挂床住院”?

针对刘晶晶遭遇的问题,武汉市医保审核专家组顾问张国兴介绍,医疗机构将原本可在门诊治疗的患者收入住院治疗,俗称“挂床住院”,主要是因为患者在门诊的费用不在报销范围,医院给患者办理住院以获得医保报销。

“患者想更多获得医保报销,而医院也能增加‘创收’,‘挂床住院’就产生了”,张国兴说,近年来查获的违规使用医保基金的案例中,有部分医疗机构存在“小病挂床”“虚拟病人”等行为,通过虚增住院人次,多申报医保结算费用。从这个意义上说,与“分解住院”的情况类似。

像刘晶晶这样的参保患者本来只是“感冒腹泻”的小病,可以在门诊开点药就能解决问题。在医院挂个床,希望医保基金能报销一部分,自己“少出钱”,实际上,挂床住院比门诊治疗个人负担的费用常常会更高。因为患者住院要先行负担一笔“门槛费”(即医保报销的起付线),才能享受医保报销。目前,武汉市三级医院的起付线为800元,也就是说,患者要个人负担800元以后,才能按比例参与医保报销。

其次,有些小病在门诊开点药就能解决问题,挂床住院动辄就要打吊瓶,一天好几瓶,一打就六七天,过度使用抗生素会产生耐药性,对参保人以后治疗带来不利影响。

此外,医疗资源相对紧张,特别是一些大医院病床格外紧张,让享有医保的患者“挂床住院”不仅占用了医疗资源,还使医保基金无端浪费。而医保基金是参保人员的共同基金,因此,“挂床住院”是要被严厉查处的。

武汉市严查“挂床住院”等欺诈骗保行为

参保患者本来是小病,有些医院却建议患者住院,医院还为患者出具住院病历,但实际上部分患者并没有真的住院,依然在家休养甚至正常上班。“患者”因此享受医保报销,医院“套取”医保基金来增加收入。

据悉,目前我市正在开展定点医疗机构专项治理工作,重拳打击“假病人、假病情、假治疗”等欺诈骗取医保基金行为,对“仍不整改、仍不收手”的定点医疗机构从严从重处理。

武汉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提醒,可在门诊治疗的病,不要被“忽悠”挂床住院,以免自己的钱和医保基金被套。同时,若发现身边有“挂床住院”现象,可向辖区医保管理部门举报,举报查实后相关部门将依法依规予以严肃处理。

记者走访中发现,有些患者表示知道自己的病情无需住院,但是为了多报销医疗费用,或者觉得挂床还可以给身体做个全面检查,愿意配合医院“挂床住院”。这种情况患者也会受到处罚。根据日前出台的《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参保人员以骗取医保基金为目的,违反相关规定,造成医保基金损失的,也将受到惩罚。(记者胡琼之 通讯员孙建彬 田野)

【编辑:邓腊秀】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7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