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闻道知新 君子之路!看这所国际学校的祭孔游学有多震撼

 

穿过林立的百年古柏,游走于孔庙的十三碑亭、孔子设教之杏坛、大成殿,仿佛依次打开一座座深邃沧桑的历史之门;漫步在五峰环绕、波光粼粼的圣水湖畔,瞻仰位于半山之中、巍峨耸立的世界上最大的孔子铜像,耳边仿佛聆听到了圣贤的敦敦教诲;置身于时尚典雅、恢宏壮观的大学堂,移步换景的文化氛围弥漫其间,激发着每位来客想要一探究竟的兴趣……

3月16日—18日,宏文学校青岛校区G2年级孔子、孟子、颜子、曾子4个House近100名学生,在两天半的时间里赴曲阜“三孔”、尼山圣境开启了以“闻道知新 君子之路”为主题的祭孔游学之旅。

(一)活动仪式感十足

当传统文化与形式多样、仪式感十足的具体活动相结合,不仅易于被接受,还能焕发出讨人喜欢的时代魅力。在此次游学之行中,宏文学校青岛校区充分考虑到国际学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对行程中的项目进行精心设计和个性化定制,每一项重大活动都赋予了十足的仪式感,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作为尼山圣境特色明礼仪式之一,礼敬先师仪式可谓将传统祭孔仪式精华与当代“明礼生活方式”相融合的典范。这一仪式集礼仪、雅乐为一体,每一位参与者都能直观地感受到儒家思想精髓,体会传统礼乐文化的震撼力,进而尊师重教、自觉担当起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

3月17日上午的金声玉振广场,雅乐悠扬,沁人心脾,气氛庄重肃穆,学生们整冠肃立,随礼仪官依次完成整套礼仪:行揖礼、敬献花篮、主祭官敬香、乐舞敬献先师、师长寄语、诵读《论语》经典……礼成。

一位学生感慨,整个过程原汁原味地再现了古代文化的魅力,仪式感与震撼力超乎想象。在演奏雅乐环节,位于队列最前面的他近距离地注意到奏乐师们投入的换气表情,而非寻常的例行表演,好似在追忆遥远的过往,让他非常吃惊。

在春风荡漾的圣水湖畔,所到之处无不被浓郁的儒风雅乐所浸染,这让学生们充分感觉到,传统文化内涵并不晦涩难懂,只要有了好的载体,不仅变得生动有趣,还可以浸润人心。而尼山食礼的文化体验,无疑是整个研学之旅中最鲜亮的一抹文化色彩。

从器具陈设、进食范式、菜品烹饪、宴乐娱乐等各方面,尼山食礼都体现了对汉代食礼文化的重现。沐手、熏香后,学生排队依次入席,随后食礼仪式开始:鸣赞着汉官服,郑重侍立唱:谢福、敬天地、乐宾起乐……进餐结束后,鸣赞唱:乐起送宾——

学生们纷纷赞叹:食礼寄予了古人敬畏自然,感恩造物,追求美好、恪守文明的美好心愿,感觉全新复活了古代贵族阶层的生活雅趣和生活场景,让人顿生敬畏之心,一些学生甚至沉醉于持续的唱礼中而不敢动筷了。

好在随后席间的娱乐环节——投壶之礼让正襟危坐的学生稍稍放松了一下,几位主动参与的学生互相行揖礼后,手持箭矢一先一后投掷。随着箭矢划着漂亮的短弧线落入壶中,俨然为儒家文化礼的君子之道找到了一个鲜活的出口。

(二)体验项目引发共鸣和共情

对每一位来曲阜的研学之士来说,高大上的儒学理论传播并不稀缺,而转化落地的实践与体验,尤其是针对年轻人的体验项目内容,更能激活学生们的文化神经,成功引发共鸣和共情。

学生们表示,一大段一大段的讲解词听下来很累,而且需要静下心来细细体味,这远远满足不了高中学生的新奇感。而在一系列体验活动后,他们会带着思考,在接下来的各景点参观中,主动找寻与体验相关的线索、实地求证。

在“金石传拓”体验区,学生们一边往刚喷过水的石碑复制品上覆盖宣纸一边说,感觉传拓越来越成为一种优雅的艺术形式了,自己拓印过的碑文或者动物画像,自己会好好地珍惜收藏,如同收获了一份特殊的文创伴手礼。

如果说判断儒家文化传播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是“讨人喜欢”的话,那在观看完《天下归仁》灯光秀和《金声玉振》演艺项目后,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被深深震撼了,纷纷赞叹“太美了”“非常喜欢”“非常绚丽”……

《天下归仁》灯光秀结合了传统器乐和古调吟唱,当大学堂里的灯光暗下来,游客就被带进了一个奇妙的光影世界,过眼处上演着时间回溯的光影,穿越感十足的体验,吊足了学生的胃口。

《金声玉振》演艺项目已经不是一场简单的演出了,更像是纵贯人一生跌宕起伏的写照,“由凡入圣”到“风雅颂”的礼乐画卷,感觉身心同时在感受孔子的思想和内涵,让人耳目一新,久久回味。

礼在生活中。三天的研学过程中,宏文学校青岛校区的学生们耳闻目睹,对“闻道知新”有着自己的看法。

曾子班学生曹子然表示,“曲阜之行让我越来越深刻地体会了圣贤思想和做人的智慧。印象最深刻的是每个活动几乎都有揖礼讲解,几天下来同学们几乎都很自然地行揖礼了。而当听到导游讲‘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事例后,结合自己生活学习中的困惑,感觉一下子豁然开朗了。”

孔子班的一位学生在听了《论语与修身》的专家讲座后表示,自己对“修己安人”有了新认识,修就是改造的意思,把自己改造得越来越合理,个人实际上就拥有了最大的自由,就不需要有什么顾虑了。

也有同学表示,“礼仪是文明传承的载体,生活中不必刻意去学礼仪的表象,更要关注它的内核。只要在生活中仔细观察,也能感受到许多当代的‘明礼生活方式’,比如‘尼山食礼’仪式让我感觉日常就餐时礼敬长辈就是礼的现代化表达。”

(三)坚守“六艺”教育理念结硕果

“孔子的见解是非常有生命力的,无论是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它都能让人不断地思考,让人从中不断地得到启示……”此次“闻道知新 君子之路”祭孔游学之旅,宏文学校青岛校区校长柏文军博士亲自带领教师团队,且一直与G2班学生吃住行在一起。在柏文军校长看来,习惯成自然,游学活动是个承载和抓手,此次研学就像在学生们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少年时可能还不能体会,即便多年后发芽也不晚。今天的“闻道知新”,相信一定会在明天的“君子之路”历练过程中唤醒。

作为国际高中的校长,柏文军深谙教育需要潜移默化的道理,绝不仅仅靠课堂上所学的理论性知识就能完成的,关键时候要带学生们去实地体会和实践。他表示,曲阜祭孔向来是宏文学校青岛校区的教育内容之一,经过三年疫情的暂停后这次重启可以说是一个崭新的开端,特别对G2低年级学生来说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教育。这几年,宏文学校的学生素质越来越高,在追求好成绩的同时,学校更希望把学生培养成拥有高素质的人才。

一路随行,记者在点点滴滴中也看到了宏文学校青岛校区学生的素质。游览孔庙时,遇到坐轮椅的游客过台阶,别人还没注意到时,早有三两位学生不约而同地上前帮抬了过去;不论到哪里参观,孔、孟、颜、曾4个队伍都列队整齐,进出有序,没有高声喧哗者;中途每项活动结束时,学生们或深深鞠躬或以掌声献上自己的感谢……

高素质的背后,是宏文学校青岛校区多年来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新传承和扎实的培育积累。其中,“射”是对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育竞技方面的教育;“御”是注重学生领导能力、合作能力以及竞争意识方面的培养;“书”是培养学生涉猎多元文化并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数”是对学生学术能力等方面的教育。

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理念,新“六艺”的核心是教育学生学会尊重人,先学做人,再学习。此次学校重启祭孔传统,除希望借游学活动增进学生的积极能量外,更为了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柏文军表示,“作为一所国际学校,宏文学校青岛校区的学生毕业后将步入世界各地的高校,但只要在内心深植下传统文化的种子,学生们就不会忘记自己是中国人,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他们的根,更是他们的命。”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梁利杰 通讯员 刘晓帆 报道)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76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