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充分运用互联网 搭建师生“连心桥”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原创稿
近年来,贵州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的重要指示精神,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出台重大机遇,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紧扣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工作要求,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巩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成果。
贵州把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工作作为联系服务群众、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全省各级各部门积极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有效提升。在贵州省委网信办指导下,人民网开设《贵州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系列访谈》节目。本期,我们邀请了贵州大学党委副书记令狐彩桃做客人民网访谈间,畅谈贵州大学在“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工作上取得的成效。
贵州大学党委副书记令狐彩桃做客人民网访谈间。人民网 阳茜摄
贵州大学充分运用互联网平台,提高用网治网水平,通过构建全面信息化管理系统、搭建网上办事大厅和网上服务平台等举措,打破“信息孤岛”、整合数字资源,实现一网受理、随时可办,服务贵州省社会发展。贵州大学一直致力于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师生员工的困难事、烦心事,将网上群众路线走心走实走深。
主持人:2022贵州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主题活动已于日前启动,请您谈一谈对党员干部走好新时代网上群众路线的看法。
令狐彩桃:网上群众路线是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丰富和发展,是党与时俱进地通过借助网络工具开展群众工作的实践创新。通过网络践行群众路线、开展群众工作,对于党员干部来说,既存在不少机遇又面临一定的压力和挑战。我认为,党员干部要走好“新时代网上群众路线”,应从三个方面着力:
一要敢于走网上群众路线。党员干部要审时度势、转变思维、与时俱进,做到多触网、常在线、敢发声,不要担心无法驾驭网上群众路线,不要害怕通过互联网和群众对话。
二要善于通过网络和群众打交道。一些党员干部习惯于传统话术,不善于用网言网语来和群众打交道。这其实就是“本领荒”,找不到有效的“抓手”来开展网上群众工作。党员干部要提高懂网用网水平,懂网民心理,摸准网民的心思,有效对话,巧妙引导;要会网络语言,善用通俗易懂的网言网语,不摆架子、不装腔作势,让网民愿意听、喜欢听。
三要乐于利用互联网收集民意民情。经常上网站看看、上论坛转转、上微博微信抖音瞧瞧。不论是对政府工作提的建议还是对领导干部个人提的意见,不论是和风细雨的还是忠言逆耳的,无论是被“点赞”“灌水”还是被“拍砖”,都要诚挚欢迎、倾情研究、真情解决。
主持人:我们注意到,贵州大学目前集成了相关网上业务,构建了“云服务”,其中包括网上办事大厅和网上服务平台。并有效整合了校内外相关资源,用以服务广大在校师生和促进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您能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吗?
令狐彩桃:贵州大学充分运用互联网平台,提高用网治网水平,构建为民服务“贵大云”,坚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师生员工的困难事、烦心事,将网上群众路线走心走实走深。
一是构建全面信息化管理系统,打破“信息孤岛”、整合数字资源。学校构建网络教学平台、综合教务管理、学生信息管理等系统20余个,全面实现了学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如通过综合教务管理系统的运行,实现了学生网上注册、网上评教等网络化管理。建立“贵课联盟”慕课平台,引入超星尔雅等平台的优质课程资源,近年来立项建设视频资源共享课程136门,今年9月疫情期间,每周开展线上教学8000余班次。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2022年采集原贵州省教育精准扶贫学生信息4553条,精准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5万人,审核确认各级各类学生资助约27万人次。积极搭建线上就业“云平台”,线上线下联动打出后疫情时代就业服务“组合拳”,今年共为毕业生提供线上招聘单位2979家,提供岗位数23.5万余个,2022届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达94.73%。
二是搭建网上办事大厅和网上服务平台,实现一网受理、随时可办。我校搭建网上办事大厅,实现“一网受理、集成服务、一次办结”。目前网上办事大厅有11家校内职能部门入驻,涵盖学生证件补办、宣传品设置审批、干部请假申请等业务40余项,累计为师生办结业务14336项,事务回复率、办结率达到100%。搭建网上服务平台,方便师生学习生活。在服务教学科研方面,图书馆建立并启用信息共享空间及座位预约系统,将学科服务嵌入科研人员的工作学习,通过服务群实时响应师生的资源使用问题。在服务师生方面,启用校园智能无人快递车,线上下单预约包裹配送,为师生提供便捷选择。启用江大系统 APP一键查缴电费,创建专人管理报修微信群,确保“小修不过时,大修不过天”。在服务学生方面,通过“到梦空间”管理系统参与第二课堂学分的修习,启用易班学生请销假管理系统,师生可在手机 APP 端进行请假申请和审核,今年共办理学生请销假近3万人次,精准掌握学生出行信息。真正实现了“网络多跑路,师生少跑腿”。
三是整合校内资源,运用“云技术”服务我省社会发展。依托省部共建公共大数据国家重点实验室,围绕“四新”主攻“四化”,服务贵州地方经济建设,成效显著。制造大数据感知与多源融合技术在贵州航天电器、同济堂制药、贵州茅台等126家企业应用推广,企业新增产值近30亿元。作为“贵阳国家大数据安全靶场”的技术支撑单位,对815个政务、工业互联网平台进行了真实靶标攻防演练,共产生经济效益近15亿元。利用数据智能分析技术挖掘劳动用工大数据价值,服务360万农民工、1万多家施工企业,监管农民工工资发放额达920多亿元。与国家天文台合作共建天文大数据联合实验室,共同开展FAST科学研究与数据处理中心建设,提高了FAST望远镜观测灵敏度。我校充分利用学科专业优势,搭建起疫情期间服务三农的“云平台”,组织学校十二支产业团队专家为农民提供农业技术指导和服务,通过“溪山春雨”贵大助农“云课堂”、远程技术视频培训等方式,把春耕春种技术送到每位农户家。
主持人:通畅的网上沟通是建立学校和学生之间“连心桥”的重要举措。贵州大学是如何充分发挥网上“连心桥”的作用,主动倾听广大师生心声,并及时回应和处理的?
令狐彩桃:近年来,贵州大学畅通网上沟通师生民意的渠道,搭建“连心桥”发挥双向互动作用。
一是加强书记校长信箱来信处理,强化督办,纾解难题。认真做好书记校长信箱来信处理,及时了解师生诉求,加强督查督办工作,为全校师生守护好建言献策的“自留地”、情感沟通的“心语吧”,架好倾听师生心声、汇聚师生智慧、推动学校发展的“连心桥”。书记校长信箱月平均收信59封,均做到了“件件有回复”,并定期摘选重复反映问题、典型问题、重大问题等内容形成《书记校长信箱专报》,提交校党委常委会研究讨论。学校还举行了“书记校长与我面对面”座谈会15场,畅通反馈渠道,解决学生急难愁盼的问题。
二是建立多元渠道沟通反馈机制,倾听民意,用情暖心。我校建立44家分工会微信群,2022年调研近400名教职工的子女入学诉求并协调解决;还在“三长制”学生寝室楼栋开展建言献策活动,线上线下收集学生意见建议,并及时反馈回应解决,促进服务管理水平提升;开通心语心线热线电话,提供心理疏导及答疑;打造校园融媒矩阵,畅通网络留言、听取师生心声,及时回应师生关切。
主持人:结合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贵州大学下一步将开展哪些工作,不断提升广大教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并服务好贵州经济社会发展?
令狐彩桃:下一步,贵州大学将继续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抓好“三个聚焦”,让广大教职工感到“暖心”。
一是聚焦“做强贵州大学”,让广大教职工共享学校高质量发展成果,不断提升获得感。在物质层面,把“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贯穿于全校绩效改革全过程,让教职工共享学校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在精神层面,通过不断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使广大教职工感受到在贵州大学工作的自豪,进一步增强教职工融入并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的自觉能动性。
二是聚焦完善体制机制,让广大教职工创业有机会、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不断提升幸福感。健全完善职称评审、科研申报、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赴国内外访学研修、干部提拔任职等与广大教职工事业发展息息相关的体制机制,构建点面结合、层次清晰、全阶段、多层次的教师发展体系,尽可能地让广大教职工能将自身的职业规划融入学校发展大局中,能在贵州大学实现自己的梦想和追求,切切实实在事业发展中找到成就感、提升幸福感。
三是聚焦解决“急难愁盼”问题,让广大教职工没有后顾之忧和具有稳定预期,不断提升安全感。紧盯广大教职工最急最忧最盼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真心实意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比如,学校正在多措并举提高附属中小学办学质量,力求解决广大教职工子女到“好学校”就读难的问题;又如,学校近年来一直在全力推进教职工房产证办理历史遗留问题,已经帮助大部分教职工解决了困扰多年的房产证办理难问题。通过更多惠民生、暖民心的举措,让广大教职工真真切切感受到在贵州大学工作的温暖和安全。真正汇聚起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和服务好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磅礴力量。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76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