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似水流年--中国之蒙元(北元)

 

北元(1368—1635年)

  退守漠北的北元除蒙古故地以外,还拥有河西走廊,辽东及云南等地,原来的西域地区则被察合台后裔占据。

  明军继续进攻,接连收取山西、陕西。妥懽帖睦尔北逃至应昌(今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西北达里诺尔西南的达尔罕苏木)。

  朱元璋曾遣使招降妥懽帖睦尔,妥懽帖睦尔作《答明主》予以回复:“金陵使者渡江来,万里风烟一道开。王气有时还自息,圣恩无处不昭回。信知海内归明主,亦喜江南有俊才。归去诚心烦为说,春风先到凤凰台。”诗文不卑不亢,气度不凡,很有才气,而其中不服输的意味也是一见便知。

  至正三十年(1370年,洪武三年)正月,朱元璋以徐达为征虏大将军,李文忠、冯胜、邓愈、汤和等人为大将,率军正式开始第一次北伐。

  四月,徐达在沈儿峪(定西西北六十五里车道岘南)大败扩廓帖木儿,扩廓帖木儿由宁夏北逃。

  四月二十八日,元惠宗妥懽帖睦尔驾崩于应昌,享年五十一岁。皇太子爱猷识理答腊继承皇位,是为元昭宗,并次年改元宣光。

  元昭宗孛儿只斤·爱猷识理答腊(1370-1378年)在位九年,矢志中兴,虽多次被明军打败,但保住了元王朝的一线命脉。

  至正三十年(1370年,洪武三年)五月,明军将领李文忠奇袭应昌,爱猷识理答腊率十余骑突围,出奔和林(今蒙古国哈尔和林),但他的后妃以及儿子买的里八剌被明军俘虏。不久,扩廓帖木儿投奔爱猷识理答腊。

  宣光二年(1372年,洪武五年)正月,明军徐达、李文忠、冯胜兵奉命“永清沙漠”,分三路讨伐北元。

  此役中,扩廓帖木儿在中路和东路重挫徐达、李文忠的明军,北元政权因而转危为安,明朝对北元暂时转为守势。

  宣光四年(1374年,洪武七年)九月,明朝放回了在应昌被俘的买的里八剌,以示善意。

  宣光五年(1375年,洪武八年)八月,扩廓帖木儿死于金山的哈剌那海衙庭(一说死于1376年)。对北元而言,失去这一员悍将后匡复大元的希望愈发渺茫。

  宣光八年(1378年,洪武十一年)四月,元昭宗孛儿只斤·爱猷识理达腊病逝,时年三十九岁。其弟益王脱古思帖木儿(一说就是其子买的里八剌)继位,年号为“天元”,又称天元帝。

  天元帝孛儿只斤·脱古思帖木儿(1378-1388年)在位十一年,期间面对明朝的攻势,屡战屡败,最终遭弑杀。

  天元三年(1381年,洪武十四年)十二月,明军进攻元朝困守的“飞地”云南。

  明军在曲靖渡过白石江,击溃达里麻所率元军主力十余万人。元梁王把匝剌瓦尔密闻讯逃离昆明,命令妻子投滇池自杀,自己和大臣自缢而死。

  天元四年(1382年,洪武十五年)闰二月二十三日,元朝大理总管段世向明军投降,明朝平定云南。从忽必烈灭大理算起,蒙古人对云南地区长达128年的统治结束了。

  天元九年(1387年,洪武二十年),明将冯胜率大军进军辽东,据守金山(勃勃图山,在今吉林省双辽市东北、农安县一带)的元太尉纳哈出见大势已去,向明朝投降。辽东尽属明有,漠北元廷与高丽的联系从此断绝。

  天元十年(1388年,洪武二十一年)四月,明将蓝玉在捕鱼儿海之役(贝加尔湖)中击败北元,脱古思帖木儿与其长子天保奴等仅数十骑逃亡,其次子地保奴被俘(后被明朝流放琉球)。北元复兴的最后一丝希望破灭了。

  十月,元益宗孛儿只斤·脱古思帖木儿被阿里不哥后裔的也速迭儿偷袭俘获,也速迭儿用弓弦将其缢杀。

  也速迭儿自称脱古思帖木儿第三子,夺位后尊号“卓里克图汗”。此后蒙古大汗不复有汉式庙号、谥号。

  也速迭儿(1388-1391年)在位三年。

  也速迭儿把原脱古思帖木儿的部众大部分强迁到卫拉特(即瓦剌或漠西蒙古)控制地区,权利也由以阿里不哥家族为代表的卫拉特部贵族把持,由此与蒙古本部产生巨大的裂隙,双方为争夺蒙古高原的统治权进行的长达半个世纪的斗争,但表面还维持着统一。

  这时生活在大兴安岭以东的兀良哈等蒙古诸部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面对朱元璋的“有才能者,一体擢用”招抚政策,他们选择归附明廷。

  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明廷在这一地区设置了朵颜、泰宁和福余三卫,又称兀良哈三卫。其后兀良哈虽对明偶有反复与劫掠骚扰,但总的说来,他们尚能服从明朝中央政权管辖。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卓里克图汗孛儿只斤·也速迭儿去世,其子孛儿只斤·恩克继位。

  孛儿只斤·恩克(1391—1394)在位四年,由于史料缺失,其生平事迹不详,甚至有观点认为也速迭儿与恩克是一个人。此争议一直存在。

  孛儿只斤·额勒伯克(1393或1394-1399年)在位六年。

  额勒伯克身世因史料缺失成为一个谜团。有人认为他才是曾被明朝释放的买的里八剌,还有人说他是天元帝脱古思帖木儿的次子。事实上脱古思帖木儿次子是被明朝俘获并流放的地保奴,所以后一种说法显然更不可信。

  这位大汗的做派像我们搞不清他的身世一样,做事糊涂而人品糟糕。额勒伯克重用瓦剌绰罗斯部(后改称准噶尔)领主浩海达裕,这位身居要职的浩海达裕是个奸邪谄媚的家伙。

  在此时期,在中亚的突厥化的蒙古贵族帖木儿建立了帖木儿帝国。帖木儿忙于西征,为了抵抗蒙古黄金家族,多次派使向明朝表示通好。

  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朱元璋“欲远通西域”,决定派傅安、郭骥等率领将士1500人的庞大使团踏上了艰难的万里征程。经过近一年的艰苦跋涉,傅安一行来到了当时帖木儿帝国的首都撒马尔罕。但刚获西征胜利的帖木儿对明朝的态度也已经改变了,他威胁明使投降不成,便将其长期扣留,直到帖木儿死后才被放回。

  明建文元年(1399年),额勒伯克在浩海达裕怂恿下杀死了弟弟,夺取已怀孕的弟媳妣吉。为了给丈夫报仇,妣吉计诱浩海达裕入内室,制造逼奸不从的假现场,致使君臣二人反目相残。结果,浩海达裕被额勒伯克杀死。

  事后方知上当的额勒伯克为了安慰浩海达裕的儿子马哈木,任命其为丞相,还把管瓦剌四部的权利交给他。此事激起了原统辖的大领主布里牙特·乌格齐(《明史》称其为鬼力赤)的不满。

  布里牙特·乌格齐杀死了额勒伯克,立额勒伯克长子孛儿只斤·坤帖木儿为大汗。此时蒙古已事实已经分裂为西部蒙古的卫拉特部(瓦剌)和东部的蒙古本部(鞑靼)。

  孛儿只斤·坤帖木儿(1400-1402年)在位三年,是个短命的傀儡。

  明建文四年(1402年),布里牙特·乌格齐杀死坤帖木儿,在太师阿鲁台拥立下为大汗。根据《明史》记载,布里牙特·乌格齐废除“大元”国号,复称“大蒙古”,但《蒙古源流》和《黄金史纲》并未记载废除“大元”国号一事。

  布里牙特·乌格齐(1402-1408年)在位七年,是蒙古“黄金家族”以外即大汗位的第一人。

  明永乐元年(1403年)二月,明成祖朱棣遣使致书布里牙特·乌格齐及阿鲁台等诸大臣,要求“可汗遣使往来通好,同为一家”。

  面对明朝放出友好的信号,布里牙特·乌格齐一概不予理睬,有时还扣留使臣。同时,布里牙特·乌格齐还与卫拉特部的马哈木相互攻杀,打得不亦乐乎。

  明永乐五年十二月(1408年1月),阿鲁台杀死布里牙特·乌格齐(一说是被其子额色库所杀),立孛儿只斤·额勒伯克之子孛儿只斤·本雅失里成为大汗。

  孛儿只斤·本雅失里(1408-1410年)在位三年。

  明永乐七年(1409年),朱棣命刚从中亚归来的郭骥出使蒙古。

  狂妄的本雅失里竟然当众羞辱郭骥,郭骥不肯屈服,被杀害。朱棣派大将丘福率军十万大军北征,但轻敌冒进的丘福全军覆没。

  明永乐八年(1410年),朱棣不顾朝臣反对,带领五十万大军,御驾亲征。

  阿鲁台与本雅失里分裂,本雅失里率部西走,阿鲁台则率部东奔。最终在斡难河畔,明军消灭蒙古主力,本雅失里仅率七骑逃走。孛儿只斤·本雅失里后被瓦剌首领马哈木杀死,瓦剌将他的人头送给朱棣,向明朝称臣。

  以为“元裔已绝”的阿鲁台,为了在政治上与瓦剌抗衡,拥立成吉思汗之弟孛儿只斤·拙赤合撒儿的七世孙阿岱台吉为可汗。

  明永乐九年(1411年),马哈木立孛儿只斤·答里巴为大汗,自任太师。马哈木对外称答里巴是本雅失里的弟弟,但根据《蒙古源流》记载,答里巴是本雅失里的儿子。至此,在蒙古历史上首次出现了同时有两位大汗并立的情况。

  孛儿只斤·答里巴(1411-1415年)在位五年。

  明永乐十二年(1414年),朱棣第二次亲征蒙古,在忽兰忽失温(今蒙古国温都尔汗西北)打败答里巴和马哈木。

  明军撤退后,阿鲁台再次袭击瓦剌,大汗答里巴、太师马哈木先后战死。马哈木的儿子脱欢拥立布里牙特·额色库(鬼力赤之子,太平王)为汗。

  布里牙特·额色库(1415-1424年或1425年)在位十一年,是蒙古“黄金家族”以外即大汗位的第二人,即“卫拉岱汗”。事实上,他只是西蒙古的大汗,东蒙古仍在阿鲁台和孛儿只斤·阿岱手中。

  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脱欢杀死额色库(一说是在1425年)。

  明洪熙元年(1425年),阿鲁台太师正式拥立孛儿只斤·阿岱为全蒙古大汗,自己为太师。但脱欢对此根本不屑一顾。

  明宣德八年(1433年),脱欢迎立元昭宗爱猷识理达腊曾孙孛儿只斤·脱脱不花为大汗。脱欢把女儿嫁给脱脱不花,自己把持政务。此时蒙古东西仍各有一个大汗,两方争斗不止。

  孛儿只斤·脱脱不花(1433-1451年)在位二十年,前期是傀儡,后期自立,但结局仍不美好。

  明宣德九年(1434年),脱欢出兵攻打阿鲁台,阿鲁台战败被杀,其所立阿岱汗等残部百余人逃遁。

  明正统三年(1438年),脱欢俘杀孛儿只斤·阿岱,蒙古重新统一于瓦剌人手中。

  明正统四年(1439年),脱欢逝世,其子也先继承地位,称太师淮王。脱脱不花与也先各自统治其部众,分往蒙古高原东、西两处,摆脱了昔日的傀儡地位。

  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脱脱不花同也先等人通过会盟决定兵分四路大举进攻明朝。  六月,也先率军入侵明朝边境。八月,双方交战于土木堡,明军溃败,明英宗朱祁镇被俘,史称土木之变。十月,也先率军进攻北京,但被击退后撤出塞外。

  脱脱不花率军时攻辽东,也是大获全胜。蒙古人先在广宁附近(今辽宁兴城)大肆劫掠,次年又征服了黑龙江流域大片女真部落,脱脱不花还以为大元皇帝的名誉遣使高丽,要高丽称臣纳贡,一时间出尽了风头。

  明景泰元年(1450年),也先见胁迫明朝无果,释放朱祁镇。

  明景泰二年(1451年)冬,脱脱不花与也先会盟,商议立皇子之事。也先主张立脱脱不花与其姊所出的也先猛可为皇太子,自己好以舅父身份继续把持朝政。脱脱不花对也先的专横早已不满,欲立别妻所出子。双方矛盾就此爆发。

  也先以蒙古可汗之位作诱饵,成功地拉拢了脱脱不花之弟阿噶多尔济。此后,脱脱不花被打败,投奔肯特山兀良哈的沙不丹。

  沙不丹之女原为脱脱不花发妻并被立为正宫皇后,因与部下通奸(或许只是借口)被脱脱不花休回娘家。沙不丹早就怀恨在心,又见他大势已去,于是将其杀死。为了不让女儿太伤心,他收养了脱脱不花的两个幼子马儿古儿吉思、脱古思蒙克。

  也先拥立孛儿只斤·阿噶多尔济为大汗。

  孛儿只斤·阿噶多尔济(1452-1453年)在位仅一年。

  明景泰四年(1453年),也先杀死阿噶多尔济,然后尽杀黄金家族宗室,自称“大元天圣可汗”。

  在这场闹剧中,阿噶多尔济贪图汗位、出卖兄长,却最终丢掉了脑袋,他被时人耻笑为“额勒济根”(驴子)。

  绰罗斯·也先(1453-1455年)在位三年,是北元历史上第三个非黄金家族的可汗。

  也先继位后志得意满,骄横自大且滥杀。阿剌知院是也先的重臣,曾向也先求太师位未获准。为了削弱阿剌知院,也先后将其两个儿子鸩杀,心怀愤恨的阿剌等待机会复仇。

  也先派遣使向明廷告知自己已重建元朝,希望得到明朝的承认。明朝当然不承认其为元朝可汗,只在回书中称其为瓦刺可汗。

  雄心勃勃的也先一面将重兵交给自己的次子—新任太师阿失帖木儿,让他向西方进攻,效仿成吉思汗一样开疆拓土,一面准备亲率大军进攻明朝。

  明景泰五年或六年(1454年或1455年),也先在出猎途中被阿剌杀死。随后,瓦剌分裂为其长子博罗纳哈勒统领的杜尔伯特部和次子阿失帖木儿统领的准噶尔部。

  也先死后,喀喇沁部贵族孛来又杀了阿剌。脱脱不花七岁的儿子马可古儿吉思被广宁王毛里孩和孛来等人立为可汗,蒙古本部(鞑靼)再次得到了命运的垂青。

  孛儿只斤·马儿古儿吉思(1454-1465)在位十二年,明朝称之为“小王子”(意即小可汗小皇帝)。

  马儿古儿吉思继位后,毛里孩与孛来为争夺把持朝政的权利明争暗斗,最终,孛来逐渐占据了上风。而渐渐长大的马儿古儿吉思却依附毛里孩,与孛来作对。

  明成化元年(1465年),孛来起兵杀死了马儿古儿吉思。随即,毛里孩打败杀死孛来,立孛儿只斤·脱古思猛可为可汗。

  孛儿只斤·脱古思蒙克(1465-1466年)在位仅一年。

  脱古思蒙克继位后也不愿听从毛里孩的摆布,很快就被毛里孩杀死。此后,蒙古汗位空虚达十年之久。

  明成化五年(1469年),蒙古齐王勃鲁乃、少师阿罗出以为脱古思蒙克为名,杀死了毛里孩。

  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太师癿加思兰等拥立脱脱不花的异母幼弟孛儿只斤·满都鲁继承汗位。满都鲁封孛儿只斤·巴彦蒙克(阿噶多尔济的孙子)为济农(副汗)。

  孛儿只斤·满都鲁(1475-1479)在位五年,颇有作为。

  满都鲁在位期间,不断吞并成吉思汗家族以及其他异姓贵族属民,势力迅速壮大。

  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在亦思马因的挑拨下,满都鲁与癿加思兰合谋,杀死侄孙巴彦蒙克,吞并其鄂尔多斯部众。亦思马因也以扶助大汗为名发兵,霸占了巴彦蒙克的妻子锡吉尔。

  明成化十五年(1479年),孛儿只斤·满都鲁病故。他的遗孀满都海继承了大汗直属部众,其中还包括了当初兼并的巴彦蒙克的部分部众,可谓实力强劲。

  关于这位蒙古女英雄的事迹,在汉人典籍中几乎是一片空白,但在蒙古史料中却是浓墨重彩,极富传奇色彩。遗憾的是由于蒙古史没有详细的纪年,而是以独特的天干地支纪年的叙述方式,而且史料互有冲突,给后世造成了极大的困扰与缺失。

  根据蒙古史料,满都鲁没有儿子。依照蒙古历来的继承人收取逝者侧室的习俗,如果有人能与满都海结婚,那个人就能接收部众当上大汗。有了这种“又娶媳妇又过年”的好事,那些觊觎汗位的人都急着向满都海求亲。

  在这艰难的时刻,为了保住黄金家族的世传,满都海毅然决然地下嫁给巴彦蒙克之子孛儿只斤·巴图孟克。从辈分上算,满都海是巴图孟克曾叔祖母(高出三代),从年龄上看,两人要相差悬殊(记载不同,十五岁说,二十五岁说),最重要的是巴图蒙克之父巴彦蒙克还是被满都鲁所杀(用深仇大恨形容也不为过)。

  然而这看似荒唐的无奈举动,却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从事后看,满都海辅立的巴图孟克大有作为,她的眼光可谓奇佳。据记载,巴图孟克与满都海育有八名子女,这说明他们的感情还是很融洽的。

  明成化十五年(或十六年,1480年),满都海拥立孛儿只斤·巴图孟克(时年又有七岁说,十七岁说)为大汗,巴图孟克就是达延汗(蒙古语意为“普天之汗”)。

  孛儿只斤·巴图孟克(1479-1517年)在位三十八年,是北元时期蒙古的“中兴之主”。

  巴图孟克登上汗位之后,满都海把进攻的第一个目标锁定为蒙古本部的劲敌--卫拉特。满都海身先士卒,亲自披挂上阵,为了保护年幼的巴图孟克装在箭囊里跨在身上加以保护。对卫拉特部的征伐取得了完全的胜利,蒙古本部俘敌四万,缴获了大批牲畜及财物。

  随后,满都海又率领察哈尔和土默特两部军队出征癿加思兰,癿加思兰只身逃遁,后被击毙。蒙古史籍对这位传奇的“蒙古中兴之母”的记载至此戛然而止(有一种说法是她死于明军的突袭讨伐),满都海的归宿成为了历史之谜。

  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巴图孟克和兀良哈三卫的联军打败亦思马因,亦思马因向西逃到哈密北部老巢乜克力。

  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巴图孟克消灭亦思马因,夺回了生母,终于一雪前耻。

  明正德四年(1509年),巴图孟克派次子乌鲁斯博罗特为右翼三万户济农,但被永谢布部亦不剌、鄂尔多斯部满都赉起兵杀死。巴图孟克既伤心又愤怒,下令出征右翼。亦不剌和满都赉战败,率残部逃往青海。

  明正德五年(1510年),巴图孟克征服了右翼,统一了蒙古本部。巴图孟克亲自掌管察哈尔、喀尔喀、乌梁海左翼三万户,把鄂尔多斯、土默特、永谢布右翼三万户封与第三子巴尔斯博罗特。

  正德十二年(1517年),达延汗孛儿只斤·巴图孟克去世。关于达延汗之死,有观点认为与之前与朱厚照所率领的明军作战有关。

  达延汗本来指定长孙孛儿只斤·博迪为继承人。然而,巴尔斯博罗特以博迪年幼为由,自称大汗,这自然引来达延汗其他儿子的不服。

  孛儿只斤·巴尔斯博罗特(1517-1519年)在位二年,由于根基并不稳固,只是短暂地过了把“瘾”。

  明正德十四年(1519),博迪率左翼三万户官臣到鄂尔多斯铁木真八白室祭祀,其实是来示威的。迫于形势的巴尔斯博罗特退位,在达延汗的第四子阿尔苏博罗特的支持下,博迪即位。此后,蒙古汗位一直稳固地在达延汗的长支后裔察哈尔部传承。

  同年,巴尔斯博罗特不久去逝。

  孛儿只斤·博迪(1519-1547)在位二十八年,与明朝的关系总体而言,相对稳定。

  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博迪放弃哈拉和林,前往鄂尔多斯,从此察哈尔部成为王廷所在地(今天的内部蒙大部)。

  博迪此后分封了十几个小可汗,这导致王廷权力削弱及各自为政,蒙古已再次趋于分裂。

  在此期间,由于每次蒙古南下进攻明朝边境时,偏处北方兀良哈就乘机在后方袭扰其他蒙古万户,成为了其他万户的征讨对象。

  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巴尔斯博罗特的儿子孛儿只斤·阿勒坦与哥哥麦力艮济农击溃兀良哈,将其并入其他五万户中。

  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麦力艮去逝。阿勒坦成为蒙古右翼土默特的首领,领导右翼三万户,与博迪分庭抗礼。孛儿只斤·阿勒坦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俺答汗。

  由于明朝与蒙古长期对立,双方积怨甚深,明朝一直对蒙古实行经济封锁。蒙古得不到中原的铁锅、布匹等生活用品,给蒙古造成了极大的困扰,苦不堪言。俺答汗决定用谈与打的方式,逼迫明朝开放关市。

  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俺答汗率军袭扰明朝边境。此后,持续的边境拉锯战耗费了明朝的大笔国防开支,也令蒙古人感到疲惫不堪。

  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孛儿只斤·博迪去逝,时年四十五岁。其长子孛儿只斤·达赉(lài)逊继位。

  孛儿只斤·达赉逊(1547-1557年)在位十一年,号库登汗。

  达赉逊在位期间,其直属的察哈尔一部南越大兴安岭,来到西拉木伦河流域游牧,在辽东地区与明朝形成对峙。原驻牧于哈拉哈河两岸及克鲁伦河附近的蒙古本部中的喀尔喀部则逐渐向漠北迁移,形成为札萨克图汗、土谢图汗、车臣汗等三大部,是为漠北蒙古(雍正时期,赛音诺颜汗部从土谢图汗部分出,形成喀尔喀四部)。

  此后到清朝时,卫拉特(瓦剌)也分列为准噶尔(绰罗斯、厄鲁特)、和硕特、土尔扈特、杜尔伯特四部,另有辉特等小部。

  这一时期明朝重点针对着蒙古的察哈尔部进行防范,明朝大将李成梁长期驻守辽东。双方的相互厮杀,这就为后来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崛起提供了历史机遇。

  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六月,俺答汗因对明朝“贡市”不遂而再次南侵,史称庚戌之变。

  八月,俺答汗率大军兵临北京。在得明朝政府勉强答应“通贡互市”后,蒙古兵全部撤退。

  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明朝开放“马市”,双方长期形成的坚冰开始融化。

  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正月,雁北白莲教主赵全、李自馨等人率教民越境前往长城外河套丰州(今内蒙古五原县南)地区,投奔了俺答汗部。赵全等人为俺答汗出谋划策,刺探情报,依靠俺答汗的势力,成为明政府的一大隐患。

  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孛儿只斤·达赉逊去世,终年三十八岁,由其长子孛儿只斤·图门继位。

  孛儿只斤·图门(1557-1592年)在位时间三十五年,号札萨克图汗。

  图门在位期间,多次率领东蒙古左翼和嫩科尔沁等部威胁明朝,明朝称其为“土蛮”。

  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在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抚顺市所辖新宾县)建州左卫一个小部酋长的家里出生了一个男孩,他就是努尔哈赤。

  明隆庆四年(1570年),俺答汗的孙子把汉那吉因家庭纠纷一怒之下携妻大成比吉等十余人于败虎堡(山西平鲁县境内)降明。

  关于这段史实,记叙矛盾:一说是,俺答汗娶的钟金(三娘子)是把汉那吉的意中人;一说是,钟金已许给了袄儿都司部(鄂尔多斯),为了平息人家的怒火,就把孙子所聘的小妾赔给了人爱。总之,这个偶发的“桃色事件”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明蒙“隆庆和议”继而“俺答封贡”的转折点。

  把汉那吉降明后,俺答汗拥兵大同索要不成,只得与明朝谈判。

  同年十二月,俺答汗以逃入自己领地的白莲教教首赵全等人换回了把汉那吉。明隆庆皇帝亲临午门门楼进行受俘礼,当天就将赵全施以“磔刑”(即“千刀万剐”),其首级被送到明朝九边示众。

  明隆庆五年(1571年),俺答汗与明朝达成了封贡及互市,被明朝册封为顺义王,史称隆庆和议及俺答封贡。

  由此,明蒙之间结束了长达二百多年的战事,双方再无大的冲突,开始了七十多年的和平。而影响更加深远、持久的人口大迁徙“走西口”,也从此拉开了序幕。

  顺便说一句,走西口、闯关东、蹚古道、下南洋、赴金山,是中国近代五股大的移民浪潮。

  明隆庆六年(1572年),俺答汗决定模仿失去的大都修建新的城市。 

  明万历三年(1575年),新城完成,名为库库和屯,意为“青色的城”,明朝称为归化城。这座城市就是今天的呼和浩特。

  明万历六年(1578年),俺答汗与格鲁派(黄教)藏传佛教领袖索南嘉措在青海湖畔的仰华寺举行会谈。

  俺答汗封索南嘉措“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达赖喇嘛”称号,“圣”即超凡之人;“识一切”是藏传佛教对在显宗方面取得最高成就的僧人的尊称;“瓦齐尔达喇”是梵文,意为“执金刚”,也是藏传佛教对在密宗方面取得最高成就的僧人的尊称;“达赖”是蒙语大海之意;“喇嘛”是藏语上师之意。达赖喇嘛之号自此始。

  明万历十年(1582年),俺答汗去世。此后三娘子又嫁给了俺答的儿子、孙子,几乎以一已之力维持了明朝汉蒙两族四十余年和平共处。

  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孛儿只斤·图门去逝,终年五十四岁。其长子孛儿只斤·布延继承汗位。

  孛儿只斤·布延(1592-1604年)在位十二年,号“彻辰汗”。

  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孛儿只斤·布延去逝,因长子早逝,其长孙孛儿只斤·林丹巴图尔继位。

  孛儿只斤·林丹巴图尔(1604-1634年)在位三十八年,号“呼图克图汗”,又称林丹汗。

  此时的黄金家族江河日下,林丹汗面对的形势极是不妙:漠北的外喀尔喀不承认蒙古大汗为共主,漠西卫拉特仍然与之为敌,南面是老对手明朝,在东面的努尔哈赤的领导下女真人更是虎视眈眈,已形成极大的威胁。

  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努尔哈赤的长子褚英率领五千人进犯蒙古乌拉部,在林丹汗同意后,科尔沁与乌拉部联合击退女真人。

  此后,林丹汗几次骚扰明朝边境,并趁热打铁,颁布了《图们汗法典》。随着林丹汗强盛,一度把漠南蒙古诸部置于统治之下。

  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正式称汗,建立后金。

  这时林丹汗所征服的各部不堪忍受其统治,纷纷投后金请求庇护。随着后金对明朝和蒙古的压力越来越大,林丹汗与明朝双方间开始走近。

  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林丹汗在西藏萨迦派僧侣沙尔呼图克图的劝说下,由黄教(格鲁派)改宗红教(萨迦派)。

  自达延汗在蒙古地区推崇黄教以来,蒙古普遍接受了黄教,对红教持排斥态度。林丹汗的这一举措触犯了众怒,为后来的众叛亲离和失败埋下了伏笔。

  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明朝在萨尔浒之战中被后金击败,随后竭力拉拢林丹汗共同对付努尔哈赤。

  十月,林丹汗遣康喀尔拜虎携国书出使后金,以“四十万蒙古国之主巴图鲁成吉思汗”自居,蔑称努尔哈赤为“水滨三万女真之主”,警告努尔哈赤不得进犯广宁。

  这一时期,林丹汗下令兴建了都城察罕浩特(意为“白城”,位于今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境内)。

  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因误信谣言,努尔哈赤斩杀了林丹汗的使者康喀尔拜虎,蒙古与后金正式决裂。

  明天启六年(1626年),皇太极即位。此后,后金加快了征服蒙古各部的步伐。

  明天启七年(1627年)十月,林丹汗被迫以察哈尔部一部留守故地,率数万众西迁。

  明崇祯五年(1632年),皇太极率领大军越过大兴安岭征讨林丹汗,林丹汗从归化城驱人畜十万西渡黄河远遁青海。

  明崇祯七年(1634年),呼图克图汗孛儿只斤·林丹巴图尔因天花死于青海大草滩,终年四十三岁。

明崇祯八年(1635年),林丹汗的儿子孛儿只斤·额哲于投降后金,被授封为亲王。

  至此,北元成为历史,从成吉思汗起,传承了四百多年的黄金家族的蒙古帝国汗位至此断绝。四十年后的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林丹汗的孙子孛儿只斤·布尔尼趁“三藩之乱”举兵反清,以失败告终,绝嗣。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83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