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美文欣赏:雨夜,一个母亲的守望

 

九点二十五分,闹铃准时响起。换鞋,拿上雨伞,就从家里出发,准备去接上晚自习的孩子。

还是早点好,宁愿早点到校门口站在路边守望孩子,也不要让孩子在漆黑的夜里一路上一边焦急地四下张望找寻家长,一边小心翼翼又着急忙慌地往家里赶。

如果不是下雨,我是用不着这么早就出发的。平时骑车,也就五六分钟的路程,可今天不一样,老天变脸了,还是早点出发好。

天黑得紧,淅淅沥沥的雨,落了一整天了,到晚上也没有丝毫要停的节奏。这样的天气,纵使骑车,披上雨披去接孩子,也常常会溅湿裤管、淋湿头发、雨珠模糊视线,弄得狼狈不堪不说,天黑路滑得还不安全。与其这样,还不如走路,慢是慢点儿,也会踩湿鞋袜,终究要安全得多。

时间充裕,撑起雨伞,沿着街边人行道,不时躲闪脚下泛光的水滩,一路向学校行进。

毕竟是雨天,哪怕是夏夜,这个时间点上,街上的路人和车辆稀疏,偶尔遇见一两个行人,也是回家的脚步匆匆。同一条路径、同一个方向,遇见的,骑车也好,走路也罢,大都和我目的一样,只不过因为各自的时间点不同,有的赶得匆忙,有的走得消停。

一路行来,风雨飘零,掩映在行道树里的街灯摇曳。转过立交桥下的拐口,远远望见一中的校园静默在雨雾里,橘黄的灯光像一口巨大的透明罩子,把一中完完全全罩在其中。校门口东西两岸的马路边,早已泊着许多车辆,长蛇般逶迤,陆陆续续,又有新进的车辆汇入。一顶顶各色的雨伞在雨夜里行走,一点点聚集在校门口两岸的人行道上。

跟着人潮涌动,我是要赶往约定的地点的。看看时间还早,错时放学,第一拨放学的孩子还没有到点,也没必要挤在人群里等待,就把空间让给其他的家长吧。

擎着伞,我独自站在马路对面的街灯下,隔着细密的雨雾,在雨夜里看眼前的车来车往,人头攒动。

身边的小车里,驾驶座上的男人悠然地窝在椅背里,一边漫不经心地把玩手机,一边透过车窗玻璃隔三差五向校门口方向张望。摩托车上,紫色雨披下的女人把车停在马路边坐在车座上,一脚蹬地一脚踩在踏板上,双眼紧盯着校门口。等待和张望的家长越来越多,熟识的遇见了,谝着闲传、拉着家常,一起在人群里找寻最佳位置;不熟识的,跟随人流,挤在人堆里,踮起脚尖,透过伞缝,越过黑压压的人头,努力把目光投得更远。

紧闭的校门缓缓开启,保安和值班老师走出校门列在两边。下课铃响了,人群一拥而上,保安和值班教师挥手疏导涌上来的人群,寂静的校园沸腾起来。

总有一两个学生跑得格外快些,眨眼间汇入人群。孩子们接二连三出了楼道,三五成群,络绎不绝。撑伞的不急不躁,一些没伞的女孩儿用衣袖遮着头一边疾走一边在人群里张望。也有不打伞在雨里依旧从容而行穿过校门口的,那豪迈又酷帅的步履仿佛是在走红毯一样。年轻人的行为,偶尔有些乖张,有时候是我们这些成年人无法捉摸的,却也不足为奇。

孩子们出校门了,堵在人行道上的家长自发列成两列,把中间空开,给孩子们留下一条专行通道。

一柄柄雨伞,高高擎在手中,像一朵朵排列整齐、盛开在雨夜的的大蘑菇。每一柄伞下,都有一双热切的眼,探照灯般照过校门口鱼贯而出的学生,目光紧紧追随一个个似曾相识的身影,在一张张年轻的脸上逡巡。

有人远远看见自家孩子了,挥手呼唤;有人同经过身旁的熟识的孩子打招呼以询问自家孩子;也有孩子在约好的地点寻到了家长。接到的,一把伞下,两个身影,双双从人潮里退却,钻进车子,坐上摩托,相依步行。转瞬间,都消失在茫茫雨夜。没接到的,垫着脚尖,举目张望,抑或从兜里掏出手机不停翻看。也不知道他们在这样的守望中,心底的种种默默猜度细细盘算已经历经了多少遍。巴巴的眼,紧紧粘住每一个从校门口出来的孩子,扫描仪般分辨,在希望与失望里一遍遍煎熬,直到眼里总算浮现了那些熟悉的身影。那一刻,原地静候的,纵使脸上没有波澜起伏,心海里一定是笑波儿荡漾的。也有赶忙紧走几步,迎上去的。低声絮语里,嘘寒问暖中,街灯下,雨雾里,散乱的人群渐渐稀零。

围拢的人群,像起落的潮水,潮起又潮落。

看看时间,第二拨孩子就要放学了,我赶紧收回张望的眼,环顾左右,避过行人,躲过车辆,穿越马路,一点点向约定的地点靠近。

站在拥挤的人群里,静待铃声,举目守望。前一刻,我是看风景的人;这一刻,我是风景里的人。

孩子远远就看见了我,笑盈盈地夹在人群里向我走来,走近了,合上伞,一头钻进我的伞下。

“不打伞了?”

“不打了,我要和你共用一把伞!”

退出人群的时候,我把手里的小伞换成孩子手中的大伞。母女两个,一柄伞下,相牵相依,沐浴着街灯,沿着人行道,在微凉的雨雾里,大步往回赶。

一路上,细雨滂沱,小风微凉,夜色浓稠,街灯黄晕,伞花轻移,行人匆匆。远远近近,夜空里,万家灯火,闪闪烁烁。

我和孩子,眼里心底嘴中,总有另一幅画面暗暗浮现:灯光中,阳台上,两双眼,正不时地透过窗玻璃和浓浓的夜色,巴巴地守望。

苍穹下,夜色里,校门口,窗户边,斗转星移。

一双双眼,一盏盏灯,那巴巴的守望里,寄托着一辈辈人多少深情,镌刻下一代代人深深浅浅成长的足迹,孕育着一辈辈人前行的动力,也指向着一代代人最终的归宿!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85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