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鼓墩——古典家具中的“大家闺秀”

 

为何叫鼓墩呢?相传是因其外形似鼓,因此而得名为“鼓墩”。

鼓墩又名绣墩,据说鼓墩在古代一般都是女子所坐,大家闺秀爱美爱净,因此在坐下前,在其上方面覆盖一方丝绣织物,故名秀墩。五代南唐画家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清晰地展示了五代时期家具的使用状况,有直背靠背椅、条案、屏风、床、榻、墩等等。其中绣墩造型如鼓,外用锦缎一类织物覆盖,借以增其华丽。

《韩熙载夜宴图》

中国古典家具的因有文人参与设计制造,融入了道家的“中庸之道”,就如圈椅的上圆下方,对应”天方地圆”的说法,圆是和谐,象征完满;方是稳健;再比如官帽椅的管脚枨做成“步步高升”的形式,既在结构上起到稳定加固的作用,让人坐下来时也可搭脚,又寓意仕途上步步高升的美好愿望,四出头的设计,也蕴含着出人头地的质朴愿望,这些都是形式与寓意的统一,不同的造型对应不同的寓意。而鼓墩以鼓的造型为基础,所有对外一面打磨得比较圆润光滑,这种“圆滑”恰似人们追求的和谐。

▲清代紫檀木嵌珐琅绣墩 故宫博物院藏

作为古典家具大家族中的“闺秀”之作,不同于大多数象征尊严、权利、地位的“男权”坐具,绣墩别出心裁地以女性化的圆润、婀娜、秀美展现出了古典坐具的别样风华。

鼓墩发展至今,在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除了传统工艺雕刻、漆器外,闻名于海内的景德镇还大量烧制陶瓷的坐墩,样式各异、色彩多姿,有青花、粉彩、一色釉墩等。

其用途不仅仅是坐具,还用于装饰点缀,为现代生活传递着古代文化信息,成为时尚的工艺品。

▲清 紫檀木镂雕人物花卉纹绣墩 故宫博物院藏

坐墩的形态在明清两代较前代有所发展,多为圆形,其特征是两头小、中间大。

明代坐墩在形体上较清代坐墩稍大,但和宋元时期的坐墩相比又相对小些。

明清坐墩在形态上除了有传统的圆形样式外,还派生出海棠式、梅花式、瓜棱式、六角式和八角式等。

同时,坐墩又有开光和不开光之分,开光是指在家具上界出框格,内施雕刻,或经锼挖,任其空透。

▲清 紫檀西番莲纹鼓墩

明清坐墩家具因具有造型优美、移动方便、使用灵活等特点而深受当时人们的喜爱,形成了富有美感且广为流传的丰富式样。

▲宋画《婴戏图》

通过对明清坐墩的研究,分析其形态、构造、比例和文化内涵等内容,揭示了明清坐墩具有形态的圆润之美、构造的精巧之技、比例的协调之度,以及哲学思想和礼教规范的文化内涵,相信这将对明清坐具的研究成果有所补充,对现代中式坐具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素材来源于网络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8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