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灵芝为何会被认为是祥瑞?

 

所评图书:

书名:《中华草木虫鱼文化》

作者:童勉之

出版社:海峡书局·后浪

出版日期:2022年12月

“芝”,即灵芝,在古代被认为是祥瑞之草。如果发现了灵芝,人们会献给官府,后者上报朝廷,上下庆贺。这就是我国几千年来的“芝”文化。

芝有很多美名,如“苬芝”(《尔雅》)、“三秀”(王逸《楚辞》注)、“寿潜”、“希夷”(《琅嬛记》)等。汉代王充在《论衡》中列举芝有“青云芝”等十五种。晋朝的葛洪在《抱朴子》将芝分为五个大类,每大类又有很多小类。《抱朴子》还说,应当在三月、九月入山,携带宝符,牵白犬,抱白鸡,以白盐一斗,及开山符檄,置于大石之上,之后就可以让山神喜悦,从而获得灵芝。

之所以芝的取得工序被说得如此复杂,就是因为人们相信芝不仅代表祥瑞,而且确实能够带来长寿,《抱朴子》把每种灵芝的续寿都说成了数千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宋朝的苏轼、苏辙两兄弟曾经分食过灵芝,但前者只活了65岁,后者也只有73岁的寿命。

古人认为,只有政治清明才可得芝这样的祥瑞。所以每到皇帝流露出接纳祥瑞的意愿时,百姓和地方官都挖空心思,投其所好。宋真宗就很相信祥瑞,所以其在位期间,各地献芝的人就很多。当时臣民们都像发疯似的涌向深山采芝。王安石在《芝阁记》有过描述,“祥符时,封泰山,以文天下之平,四方以芝来告者万数。其大吏,则天子赐书以宠嘉之;小吏若民,辄锡金帛。方是时,希世有力之大臣,穷搜而远采;山农野老,攀缘狙杙,以上至不测之高,下至涧溪壑谷,分崩裂绝,幽穷隐伏,人迹之所不通,往往求焉。而芝出于九州、四海之间,盖几于尽矣。”

到了宋徽宗年间,更是标榜祥瑞,引发了更为热切的献芝热潮。当然,如此之多、如此密集的祥瑞,也没能挽救宋徽宗最终沦为狄虏的命运。

倒是抗金意志薄弱的宋高宗赵构,如王安石一样,对于灵芝代表的祥瑞嗤之以鼻。宰相黄潜善给宋高宗献芝,赵构看都没看都退回去了。

长期致力于训诂学、古代文学、名物文化研究的江汉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童勉之在其所著的《中华草木虫鱼文化》书中说,芝实无神奇功效,但从中医理论和现代生物学的角度,确实可以有效地补充人的精气,滋养人的筋骨,也能治疗心悸失眠、健忘、神疲。所以在中国古代,隐士会经常服用灵芝,以此身轻体健,这很可能造成以讹传讹,让人过度联想芝可以长寿、成仙。

《中华草木虫鱼文化》汇集了中华文明史上,经常出现在各类史书、典籍和诗文中的草木虫鱼共140余种,以平易翔实的语言,将其形貌用途、起源流变以及文化典故予以娓娓道来。草木虫鱼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元素,对此的探讨、研究和阅读,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中华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发展出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心理文化。各类草木虫鱼在古代虽然被赋予了很多今天看来怪诞不经的用途、神奇功效以及象征意义,虽然不符合现代的科学标准,但这对于人们洞悉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士大夫的精神世界,仍具有一定意义。

比如,书中谈到“萍”,指出浮萍很快就具备了漂泊的文化意义。所谓“萍浮南北,复归邦乡”,又有诗云,“故里行人战后疏,青崖萍寄白云居”。又如,书中提及“蜉蝣”,这是一种生命很短促的昆虫,一般朝生暮死,最长的也不过生存一周。所以,古人就常常用蜉蝣来形容人的一生如此短促,强调人在世要奋力而为,不要留下很多遗憾。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86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