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还在为满地的玩具焦躁?认识这几点,家有二宝也不怕

 

朋友圈中经常可以看到宝妈宝爸吐槽有了宝宝后家里玩具满地趟,地上、沙发上、床上、甚至厨房和卫生间都“横尸遍野”,爸爸妈妈拖着疲惫的身体刚刚收拾好又撒一地。网络上也到处可以看到有经验的爸妈或育儿达人支招:

  • 买玩具要慎重,零件太多的千万别买
  • 把不好收拾的玩具放到高的,他够不到的地方
  • 买几个玩具收纳箱,分类收纳
  • 学会断舍离,把破的、旧的、不喜欢的统统扔掉
  • 制定惩罚制度,乱扔就把玩具扫到垃圾桶

...

这些办法无可厚非,确实能让家里整洁好多。但这对孩子有什么好处呢?爱玩是孩子的天性,玩具的功能不仅仅是陪伴孩子度过童年时光,更重要的是孩子可以通过玩不同的玩具锻炼不同的能力,孩子玩玩具的过程就是形成智能的过程。这个不买、放高高不让玩,那个压箱底睡大觉,孩子怎么发展他们的能力呢?

那么就放任孩子,随便造吗?当然不是。当你明白了以下几点,你就不会再为满地的玩具焦躁,反而只关心他玩的好不好。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尊重孩子的感受,给予孩子玩的自由,玩的过程就是形成智能的过程

父母都知道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所以看到好玩的玩具都想给自己家宝宝买一个。小孩子们是少不了玩具的陪伴的,而且似乎是由天性决定的,他们就是喜欢玩玩具,有一些玩具爸爸妈妈都不懂怎么玩,而小孩们就能无师自通,自然而然的就会玩了。

然而,当孩子把玩具弄得乱七八糟,很多父母就开始后悔给孩子买这么多玩具,开始变得焦躁。在一次次的焦躁后,有的父母开始暴跳如雷,甚至动手打孩子,一边打,还一边威胁道:看你下次还敢不敢乱扔!

图片来源于网络

确实,当玩具满地趟,甚至连走路都要七拐八拐地绕着走时,很少能有家长做到一点不烦心,但是你要知道,相比于你的烦心,孩子的成长更重要。

1、孩子玩的过程就是智能形成的过程

很多父母在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就在心里想,我一定要好好教这个孩子,要把这个孩子教出来!似乎孩子的智力发展都是成人教出来的,那么如果这个成人不在了,孩子就会成为白痴吗?显然不是!

孩子必须自己感觉,在不断的活动过程中,孩子将自己的感觉慢慢实体化,最终形成了智能。这种感觉不是我们成年人能够给予的,他必须自己感觉。

蒙特梭力说,我们父母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把自己扮演成上帝,特别是当孩子在做一些他们认为错的事情的时候,父母就会急切地想帮他改正,急切地想告诉他这样不对,应该怎么样。实际上,孩子从形成胚胎的那一刻起,就由他们自己的“精神胚胎”指引着他们独自发展,这个过程是自然且具有创造性的。

孩子在玩玩具的过程就是在自己感觉,在自己的感觉中不断地积累经验,最后得出结果,这个结果是孩子自己得出来的,不是别人教的。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由感觉到经验,最后得出结论,智能就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所以,给予孩子玩的自由,孩子在玩的过程就是智能形成的过程。

2、好的玩具能激发幼儿做游戏的愿望,它是打开智慧天窗的工具,让人变得机智聪明

孩子身心的发展是在活动中实现的。玩具是幼儿学习的教科书,也是他们所喜爱的生活好伴侣。玩具可以任意为幼儿自由地摆弄、操纵和运用,符合幼儿的心理爱好和能力水平。可以满足他们活动的需要,提高活动的积极性。例如 “摇马”玩具,幼儿会自然地骑上,前后摆动,既满足他们活动的要求,又使他们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因而久玩不厌。又如“娃娃”玩具,可以引起幼儿做多种活动,各年龄的孩子根据各自的把经验,用娃娃做游戏,可以由简单到复杂,变化多端。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比较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素认为,玩具是打开智慧天窗的工具,让人变得机智聪明,玩具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更是将玩具作为青少年教育的一个研究方向进行专项研究。

3、玩具可以刺激孩子的各种感觉,帮助孩子更好的发展各种机能

玩具可以鼓励孩子用感官去接触世界,例如刺激他们的视觉、听觉和触觉,帮助他们配合身上各种感官的反应,来接触和认知外界新奇的万事万物。 有些会发出声响,有些则设计得颜色鲜艳,能直接带给孩子视觉上的刺激。不同的益智玩具,都是辅助孩子认识世界的有效工具。 另外,玩具可以协调孩子的身体机能,孩子的手脚协调,手眼配合等身体机能,需要训练而逐渐建立起来,玩具是最佳训练工具之一。

玩具对孩子如此重要,为什么我们不尊重他们的感受,让他们自由的玩呢?

当然,给予自由并不是放任不管,肆意妄为,自由与规则从来就不冲突。解决了我们的焦躁问题,我们就可以静下心来想一想,怎样才能让孩子自由的玩玩具,又能尽量避免玩具满地躺呢?

二、解决玩具满屋躺之前,你需要知道这些事

1、玩具要放在孩子看得到且拿得到的地方

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经历,自己精挑细选的玩具,满怀期待地拿给孩子,然后孩子却不怎么玩,最后压箱底成了废品。是我们挑选的玩具不够好吗?孩子不喜欢吗?不全是!仔细观察,我们发现,有的玩具刚刚买回来的时候孩子确实没有很大的热情,但是过一段时间却很喜欢玩。这说明孩子有时候对新事物的认识有一个过程,孩子看见的次数、摸的次数多了,自然而然就接受了。

人们在认识事物时,首先是视觉主导。所以,玩具要放在孩子看得到且拿得到的地方。玩具的摆放就好比超市货架的摆放,都是有讲究、有技巧的。

大型超市由于商品种类众多,商品的摆放,货架的陈列都是有规律的。所有的商品陈列无外乎一个“易”字。先来看看超市里哪些位置的商品销量最高:

图片来源于网络

显然,最容易拿到的位置,也就是商品的“黄金陈列位置”,商品销量最高。超市的经营者都知道超市货架的“黄金陈列位置”:亚洲人的普遍身高在160-170mm,所以顾客的视线范围大多集中在100-150mm范围内,也就是货架上第三层和第四层。

正如超市摆货一样,父母在收纳孩子的玩具的时候也要考虑孩子身高、喜好等因素,科学合理地摆放玩具。尽量将玩具摆放在“黄金陈列位置”,孩子看得到且可以很自然的拿取,那么孩子玩玩具的频率就高

2、孩子专心玩玩具的过程也是培养孩子专注力的过程,不要因为你的焦躁打扰他、呵斥他,更不能惩罚他

大概每一个父母在孩子正在玩玩具的时候,多少都会有这样的举动:

  • 喂!干什么呢?不可以!
  • 哎!别倒!…看你把它倒得乱七八糟的!
  • 这个不是玩具,不能玩!
  • 脏死了,快起来!
  • 别摸!

……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孙瑞雪就在她的书中这样写道:“很多儿童在专心致志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时,常常被无端打断。这不仅破坏了儿童成长的机会,长此以往,很可能造就一个无法专注的少年,一个对事情不感兴趣的青年,一个庸庸碌碌的成人。当生长的过程常常被打断,我们怎么能期望这个生命能长到理想的高度呢?”。

孩子专心玩玩具的过程也是培养孩子专注力的过程不要因为怕脏、怕乱、怕坏等原因打扰他。让他玩!如果怕脏,玩完了给他洗个澡就行了;如果怕乱,玩完了收拾一下就好了;如果怕坏,特别贵重的东西这次玩好后就放在孩子看不到、拿不到的地方吧。

再者,父母的责备、恐吓、惩罚只会让孩子孩子陷入“玩具恐惧”中,毫无益处

试想,如果我们的孩子玩玩具的时候处于“玩具恐惧”中,他在玩玩具的时候就会老是想:

  • 这个妈妈让玩吗?
  • 我把家里弄乱了,妈妈会不会吵我?
  • 我把这个玩坏了,爸爸会不会打我?

……

孩子在玩玩具的时候心理活动如此复杂,内心如此恐惧,他能玩好吗?天天处于恐惧之中,他能发展好他的智能吗?所以,不要让你的责备、恐吓、惩罚让孩子变成一个谨小慎微,畏首畏尾、不敢尝试的人。

3、玩具虽好,不要贪多,玩具太多反而不利于孩子智能的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父母往往会给孩子买很多的玩具,有的甚至一屋子都是孩子的玩具。玩具是不是越多越好呢?

我们的父辈由于那个年代物质匮乏,没有钱买玩具,也没有那么多的玩具可以买,基本上他们所玩耍的玩具都是天然的东西,但是也没耽误那个年代出产科学家、发明家、教育家、政治家。

实际上,反复的玩玩具对开发孩子的智能更好。这是因为:孩子的感觉、思维、智力、思想的最初发展需要的时间比较多,而且需要多次反复。

蒙特梭里说:“如果反复进行练习,就会完善儿童的心理感觉过程”,“反复练习是儿童的智力体操。”父母都知道,孩子喜欢重复进行一件事,比如,他今天拿这个锅玩,他会在一段时间内反复的拿锅玩,然后你告诉他:“这个是锅,做饭的锅”。这时,孩子将概念与他大脑中的感觉配上对,当他再次拿锅玩的时候他感觉到的就是一个具体的概念。

可见,玩具不是越多越好。如果孩子的玩具过多的话,孩子很难集中精力玩一种玩具,有的玩具甚至只玩一下就不玩了。这样就分散了孩子的专注力,不仅不利于孩子专注力的培养,更不利于孩子智能的发展。

三、这样做,宝宝不哭,妈妈不累

1、玩具要一个个地陈列在玩具架上,而不是堆砌,这样孩子就能轻松地拿到他想玩的那个玩具,而不是倒一地

我们都知道,玩具多了要收纳,大多数的父母收纳玩具是这样的:找个大箱子,把玩具统统放进箱子里,然后盖上盖子,或者几个小箱子,然后摞起来。这样做确实可以让家里干净整洁、且不占地方。或者,你觉得大多数父母的收纳方法有点简单粗暴,那么来看看育儿达人的方法:

  • 分类,按照玩具的大小以及数量,形状来进行大致的分类,然后再选择适当的容器来进行收纳,容器上贴上标签,方便整理
  • 集中收纳,购买多层带有收纳筐的架子,将分类好的玩具按类别放入收纳筐,然后再把收纳筐放到收纳架上
  • 运用玩具收纳神器,比如懒人玩具收纳袋,有了懒人玩具收纳袋,不管多少玩具,不玩的时候,收纳袋两边的拉绳一拉一抽就收起来了,然后放在房间的角落里
  • 定期断舍离,定期和孩子一起整理家里的玩具把那些不经常玩的,或者是超龄的,还有破损的玩具整理出来完好的送人,或者是进行第二次转卖,破损的就应该扔掉。
  • 制定玩具收纳规则,家长们需要和孩子约法三章,每次只能玩一到两个玩具,其与的都应该放到容器里面,手上的玩具不想玩了之后应该将玩具放回原来地方才能拿新玩具出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

育儿达人的办法确实不错,相对于大多数父母的办法,育儿达人的办法可以帮助孩子快速找到他们想要玩的玩具。

图片来源于网络

然而,想让孩子看得到且拿得到,把玩具一个个陈列在开放式的玩具架上是最好的办法。不是堆砌,不是集中放在收纳篮,而是像超市玩具区一样把玩具一个个陈列在架子上。

单独的玩具,直接放在架子上就可以,但如果是有很多零件的玩具,最好是用一个托盘装起来再放架子上,没有托盘,我们可以直接用玩具的包装盒或者小鞋盒这种开放式的盒子也可以。

首先,像超市一样摆放玩具不仅可以让孩子一眼就能看到,而且可以轻松取拿。视觉主导下,孩子玩的频率就高,孩子在不断的反复把玩中智能就得到了发展。

其次,像超市一样陈列玩具,孩子能轻松拿到他想要的,反而不会倒一地。玩具篮,玩具箱,特别是大号的,里面装很多玩具,我们大人找玩具都要倒一地才能找到,何况是一个小孩子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

2、帮助孩子树立玩具收纳的概念,逐渐形成孩子的自我收纳习惯

我们常常抱怨孩子乱扔玩具,把家里搞得很乱,但是孩子却不屑一顾,继续为所欲为。我们一贯认为这是孩子调皮、捣蛋。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孩子小的时候乱扔玩具不是调皮捣蛋,而是因为孩子大脑中没有“乱”的概念,他不知道什么是“乱”,什么是“整洁”,更没有形成收纳玩具的概念。

所以父母要帮助孩子树立“收纳玩具”的概念,你可以这样做:

  • 当孩子把玩具扔的到处都是时,你可以用平和的语言告诉他:家里乱七八糟的,玩具扔的到处都是,沙发上、地上、床上都是玩具,好乱啊!然后把玩具都收纳好后,用激动的语气说:看,妈妈把玩具都送回家了,家里干干净净、整整齐齐了,妈妈厉害不厉害?
  • 通过绘本故事来引导孩子,挑选一本“玩具回家”绘本故事,通过绘本故事让孩子了解什么是乱,什么是整洁。同时绘本故事告诉孩子玩具都是有家的,不把玩具送回家,玩具好可怜,会不高兴的。
  • 生活中再现绘本故事情节,当孩子乱扔玩具时,父母可以用绘本中的话来提醒孩子。熟悉的绘本故事既可以让孩子觉得有趣,又可以帮助孩子慢慢形成玩具收纳的习惯。
  • 鼓励并引导孩子把玩具送回家,父母和宝宝一起行动会让宝宝更有动力,当然,如果孩子不愿意也不要强迫,慢慢来。

……

通过父母的语言和家里前后的对比,孩子就渐渐明白了“乱”的概念,也明白了原来把家里收拾的整整齐齐就是厉害的表现,爸爸妈妈喜欢整整齐齐。再通过阅读绘本故事和再现绘本故事情节,反复多次之后,孩子慢慢就树立起了收纳玩具的概念,这时候引导孩子把玩具送回家就不是很难的事情了。

3、睡觉前,来个有趣的玩具回家仪式

我们都知道习惯的重要性,从小形成的习惯、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长大了是很难改掉的。我们要像每天晚上睡觉前洗脸刷牙一样,把“玩具送回家”养成一种睡前习惯。

养成好习惯,仪式感很重要,当然,为了让孩子有兴致,最好还要有趣。或许你可以这样做:

  • 睡觉前,父母拿起装玩具的托盘或者开放式的盒子,用孩童的语气说:玩具宝宝们,天黑了,该回家了,回家睡觉喽!
  • 父母假装自己是盒子妈妈,找不到玩具宝宝了,用充满担心和疑惑的语气说:宝贝,宝贝,我的小宝贝,你躲到哪里去了呀?然后找到玩具送回家后,继续说:找到了!找到了!原来你躲在沙发上面呀!
  • 父母假装自己是玩具宝宝,用可怜的语气说:我找不到妈妈了,我找不到我的家了,君君(换成你宝宝的名字)快把我送回家吧!

……

本来枯燥无趣的玩具收纳,通过有趣的玩具回家仪式,孩子感觉像是在做游戏一样,既有趣又好玩。孩子天生是喜欢游戏的,说不定,下一次不等你引导就学着父母的样子和口气玩起“送玩具回家”的游戏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最后,帮助孩子树立玩具收纳的概念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是孩子认识事物的规律决定的:反复多次,自己感觉,把感觉转化为概念,然后概念实体化。有时,孩子好不容易有了送玩具回家的意识,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确实,孩子在完全掌握一项技能前,会有反反复复的情况,就像有的孩子明明已经有了上厕所的意识,不再使用尿不湿了,有一天却尿裤子了。所以父母在玩具收纳这件事情上,不要心急,只要方法得当,耐心等待,孩子定会给你惊人的表现。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87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