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斩断非法利益链,4350只“异宠”被查获!

 

4350只“异宠”被查获了!

近日,海关发布消息,根据公安部“昆仑2023”专项行动及海关总署“严防外来物种入侵三年专项行动”部署,日前,海南省海口海关缉私局联合海南省公安厅海岸警察总队、海南省公安厅森林公安局和深圳、黄埔、广州、上海、杭州、贵阳、武汉等海关缉私部门,开展打击“异宠”走私集中收网行动。

行动出动警力在广东、上海、浙江、贵州、江苏、河南、重庆、甘肃等8个省份14市抓获嫌疑人30名,打掉一个常年盘踞在香港的走私“异宠”专业通关团伙,11名国内货主第一时间到案,共打掉非法“异宠”繁育基地14个,累计查获蜥蜴、蛇、壁虎、蛙、龟等各类“异宠”活体4350只。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起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姚某某、徐某某等国内货主从境外收购蜥蜴、蛇、龟、树蛙等爬虫类“异宠”,通过航空物流运至香港后,以水客携带等方式化整为零走私入境。

守住国门,海关部门成为拦截“异宠”的重要防线。

守住国门,多地海关截获“异宠”

4厘米长的蚂蚁、30多厘米长的大蜈蚣,它们的体型之大,刷新了不少人的认知。2022年,我国海关截获“异宠”等外来物种991种2012次,其中就包括它们。

异宠是“异域宠物”或“另类宠物”的简称,是指被人们当做宠物饲养、观赏和经济利用的外来野生动物,既包括昆虫等无脊椎动物,也包括鸟、兽、两栖、爬行等脊椎动物。

蜜袋鼯

根据《生物安全法》《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等法律法规,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引进外来物种,禁止携带、寄递活体动植物进境。违反规定的,将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然而,随着跨境电商业务量逐年增长,一些人出于猎奇心理,铤而走险,利用“海淘”方式购买“异宠”,许多不能进行远距离迁移的生物物种,通过邮寄、携带等渠道非法入境。

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上半年,多地海关都截获了“异宠”等外来物种。

据北京海关披露,截至今年6月底,北京海关已截获进境“异宠”17批次,共128只。如首都机场海关在旅检渠道截获旅客违规携带活体蛙,邮局海关在进境邮件中连续查获多类型活体甲虫,均属外来物种。

无独有偶,在广东省广州市,今年前6月,广州海关共查获走私各类“异宠”等26批次673只,包括长戟犀金龟、马来螃蟹锯锹、孔雀鱼、亚马逊鹦鹉、斑纹蝾螈等。其中,在寄递渠道累计截获各类“异宠”189只。

“把关人”如何拦住非法进境“异宠”?

在今年春季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海关总署披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严格防范“异宠”等外来物种入侵。

一是加强口岸检查,海关利用X光机、CT机等技术手段来防范“异宠”随邮件入境。海关每天监管从境外寄来的邮件超过40多万件。

二是开展专项行动,连续开展如“国门绿盾”专项行动和跨境电商寄递“异宠”综合治理,坚决打掉非法引进“异宠”等外来物种的犯罪团伙。

三是强化联防联控。对内加强部门合作,形成执法合力;对外加强源头管控,压实境外主管部门的主体责任、监管责任。

四是营造社会共治氛围,没有人购买,就不会有人售卖。海关综合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持续加强对寄递企业、进境旅客宣传教育,千方百计强化民众生物安全意识。

此外,各地还创新举措,力求精准打击走私“异宠”进境行为。例如,在广州,邮局海关通过梳理“异宠”来源产地分布、出口国管理政策等要素,整理形成高风险信息清单30余项,并依托大数据平台,建立5个实时监测模型,通过数据联动比对,优化分析算法,提高查发率。广州海关表示,将持续结合口岸截获、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及专项监测等数据,提炼高风险要素信息开展布控拦截,持续加大智能审图等科技化手段应用,提高动植物产品识别率,提升精准打击“异宠”等外来物种的效能,并会同有关部门共同斩断“异宠”购、运、销走私链条。

海关部门呼吁,守护生物安全,人人有责,人人可为,希望“异宠”爱好者不要去购买非法引入的小动物,不要让个人的喜爱变成对大自然的伤害。

相关链接

为什么要阻止“异宠”进境?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严厉打击非法引入外来物种行为,实施重大危害入侵物种防控攻坚行动,加强‘异宠’交易与放生规范管理。”这是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到“异宠”。

那么,我们为什么对“异宠”说不?

世界动物保护协会科学家孙全辉博士表示,异宠是野生动物,它们或来自野外,或来自人工饲养野生动物的后代。无论是哪种情况,异宠交易对动物福利、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农林渔业生产等都可能带来不利影响,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外来物种侵害问题。

“异宠进入陌生环境后,结果往往就是两种:难以适应很快死亡,或者生存下来,并大量繁殖,成为外来入侵物种。”孙全辉说,相比于本土同类物种,外来入侵物种在新环境中缺乏天敌等生物和非生物制约因素,所以它们在生存竞争中常处于优势,会抢夺和挤占本土物种的食物资源及生存空间,导致本土物种的生存和其所在的生态系统受到冲击。

例如,我国多地传播的红火蚁就来自南美洲。红火蚁取食农作物的幼芽和其他昆虫,会造成作物大量减产,危害粮食安全。红火蚁本身也有毒性,如果人畜被它们蜇刺,会出现火灼般的疼痛感,严重的甚至可能感染。此外,福寿螺、巴西龟、鳄雀鳝等也是常见的外来物种,它们逃逸或被人为放生到野外后,都成功存活下来并大量繁殖,很难被彻底清除,给当地生态环境以及农业渔业生产带来难以估量的影响。

此外,一些“异宠”还具有攻击性,且可能携带多种致病生物,影响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如北京海关曾截获火蝾螈、巨人蜈蚣、箭毒蛙,及超过10厘米长的苏门答腊巨扁锹甲、巴拉望巨扁锹甲等大型甲虫。(中环报记者 陈妍凌 )

来源:“中国环境 ”微信公众号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88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