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不光吃窝边草: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生物入侵事件
说到兔子这种动物,在大多数人的眼里,一定是相当可爱的。在现代社会里,兔子被很多家庭当成一种宠物在养,它们外貌可爱,还容易养活,所以获得了很多人的青睐。但是,在澳大利亚,兔子曾给人们带来过巨大生态灾难。众所周知,生物入侵对一个国家、一个大陆都是一场摧残,说起生物入侵的经典案例,澳大利亚野兔便是其中的“典范”,仅仅24只兔子,就将整个澳大利亚搞得苦不堪言。100多年来,因兔子与本地动物争夺食物和栖息地,严重影响了澳大利亚的农业生产和生态安全,导致出现土壤退化、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退化等问题,被公认为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生物入侵事件。
一次随意放养引发的兔子“大爆炸”
澳大利亚的兔子是欧洲的穴兔。1859年时,一名英国殖民者为了满足狩猎爱好,他找朋友邮寄了12只家兔和5只欧洲穴兔,经过简单繁殖,变成24只后就放进了自己农场。由于澳大利亚水草丰美、气候适宜,栖息环境极其适合兔子生存,加之兔子在澳大利亚缺少天敌且繁殖速度快,从1859年到1866年,这些兔子的后代以平均每年130公里的速度向外不受限制地急剧扩张。仅仅用60余年的时间,兔子就侵占了整个澳大利亚大陆。到了1926年,兔子的规模达到了100亿只左右,数量是当时澳大利亚人口数的1500多倍,是全球人口的两三倍。时至今日,依然有2亿至3亿只野兔生活在澳大利亚,兔子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亿澳元,人兔之战仍在持续上演。
兔子泛滥成灾引发重大生态灾难
大量的兔子与本地动物争夺食物和栖息地,破坏草场,啃食农作物,改变了当地的植物群落,逐渐演变成澳大利亚的生态灾难。
农牧业遭受巨大损失。澳大利亚是农牧国家,农业和畜牧业是国家经济的支柱之一,野兔大量繁殖严重破坏了当地农牧业的发展。从牧草的消耗量来看,100亿只兔子消耗的牧草相当于约10亿只绵羊的食量。干旱时期,兔子可以轻而易举地啃食全部牧草,掠夺了绵羊、牛等动物的食物来源。据1964年统计资料显示,该年度澳大利亚出售兔皮、兔肉收入近100万澳元,但因兔灾而减少的农牧业收入却数十倍于此。早在1881年,澳大利亚一些农场就因此被迫放弃农牧。澳大利亚这个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因兔子剧增导致放牧的草场不断萎缩,严重威胁了赖以为生的畜牧业发展。
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野兔泛滥对澳大利亚的植物和整个生态环境造成重大的影响。在澳大利亚较为干旱的地区,每公顷土地上只要有4只兔子,就能使这片土地上的各种植物失去再生能力。规模巨大的兔子啃食牧草、环剥树皮,密集的兔洞穿空土地,导致澳大利亚陆地大部分地区的水土保持能力急剧下降,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土地荒漠化等现象日益严重,给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难以弥补的破坏。
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兔子被澳大利亚定为“严重的哺乳动物害虫和外来入侵物种”,1999年澳大利亚联邦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法案将兔子的生态环境影响列为“威胁性过程”。由于兔子数量剧增,它们与本土动物争夺栖息地,威胁本土有袋类食草动物的生存,甚至导致澳大利亚灭绝或濒临灭绝的原生动物达几十种之多,其中澳大利亚最古老、最小巧的袋鼠——鼠袋鼠也因此灭绝。
24只兔子带来的启示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经过长期演化形成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维持生态系统结构性功能稳定和持续的基础,一旦生态平衡中发生的改变不可逆转,现实结局与人类愿景就会南辕北辙。
生物入侵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强生物安全管理,防治外来物种侵害”。生物安全关乎人民生命健康,关乎国家长治久安,是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已发现60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是世界上遭受外来物种入侵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外来物种入侵每年造成我国经济损失逾千亿元。为此,加强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持续防治外来物种侵害尤为重要。
加快推进外来物种侵害监督管理体系构建。近年来,随着我国商品贸易和人员往来日益频繁,外来入侵物种扩散途径更加多样化、隐蔽化,多数入侵物种可在我国找到适宜生存环境,一旦定殖,彻底根除难度大,也将严重影响入侵地生态环境,损害农林牧渔业可持续发展和生物多样性。一是开展外来入侵物种普查,摸清外来入侵物种的种类数量、分布范围、危害程度等。加快修订全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录,并对重点入侵物种进行动态跟踪调查,对具有危险性、潜在危险性以及暂时无危险性的外来物种进行分类管理,扩大对具有潜在危险性的外来物种的监督管理。二是加强外来入侵物种“线上+线下”的联合市场监管,强化交易环节的规范和管理,严禁交易入侵的外来物种,加强跨区域调运物种的检疫监管,完善应对外来物种入侵风险的检疫许可、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等制度。三是加强部门协调和联防联控。外来入侵物种种类多范围广,涉及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海关、自然资源等不同部门,应重视跨部门生物入侵风险防范的沟通协调与联动机制,建立多部门齐抓共管制度。
健全生物物种侵害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外来入侵物种是指传入定殖并对生态系统、生态环境、物种带来威胁或者危害,影响着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因此,应健全生物物种侵害风险监测预警体系,为及时掌握外来入侵物种状况提供技术支撑。一方面,对外来物种所属区域的生态环境进行系统评估,对外来物种生物侵害风险进行研判和预测。同时,构建生物物种侵害风险评估体系,建立健全外来物种跟踪监测、检测识别、生态预警、应急响应等全链条防控治理体系,对外来物种入侵风险进行整体性防控。另一方面,建立外来入侵物种风险大数据库,加强生物安全数据和信息的共享与评估,加强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外来物种侵害风险防范领域的应用。同时,强化科技支撑,加强外来物种入侵风险防控技术研发与应用,探索形成安全高效、经济可行的技术体系。
加强生物安全和生物入侵风险宣传教育。公众对生物安全的认知程度以及对外来物种侵害风险的了解情况将直接影响我国生物安全建设的成效。当前,社会层面对生物安全和外来物种入侵风险和危害性认识不一,亟需调研了解国民对生物安全的认知情况,加强全民生物安全和生物入侵防控宣传教育,普及外来物种侵害知识,建立生物安全和外来物种侵害的公众参与和沟通机制,使公众更多地了解外来物种入侵的途径和严重危害,提高全社会对外来物种入侵风险的防范意识,为防范生物安全风险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300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