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写论文却不知道如何选题?这五步让你重新认识论文写作

 

写好论文

第二章 论文五步选题法

我们以“顶天立地加两翼论文结构图”作为“作战地图”,围绕结构图的主要要素,归纳出“学术论文五步选题法”。再次说明,我们这里所指选题指的是研究设计意义上的选题。因为我们一直强调,学术研究的构思是一个由大到小的过程,一定要先把框架要素确定之后,再去规划细节。我们接下来介绍的“学术论文五步选题法”正是对学术论文最重要的五个要素进行介绍和选择。我们按照要素选择的顺序确定了选题的五个步骤。但实际上,五个要素是不断交叉和反复思考的,写作时可以根据个人的思考和写作习惯在顺序上有所调整。

第一节 确定研究对象

“对象”是人们常用的一个词语,指人们操作或思考时的目标,如思考对象、操作对象等。研究对象是科学研究过程中要认识的客体(1)。科学研究要比日常生活中的表达和指涉更加科学、准确,所以科学研究中的“研究对象”应是表征客观存在事物本质与规律的、具有准确内涵的客体(2)。研究对象的确定和准确界定对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对象是科学研究的逻辑起点,也是学术论文选题的原点。将一项科学研究看作“100”的话,那么研究对象就是“1”。如果缺少研究对象,那么这项研究无异于无中生有;如果研究对象界定不明确,那么研究就会混乱不堪。

一个完整的研究对象是由限定词、研究单位和研究维度三部分构成。如“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研究”这个标题中,“新生代”是限定词,“农民工”是研究单位,“城市融入”是研究维度。构思一项科学研究中的研究对象,首先要考虑研究对象的结构。

虽然限定词、研究单位和研究维度是研究对象的结构要素,但并不是标题中要同时包含这三个要素。其中,研究单位是最核心的要素,必不可少,限定词和研究维度是对研究单位的限制和补充,是可选择要素。不同要素的组合类型举例如表2-1所示。

表2-1 研究对象的类型

①张明楷.论偶然防卫[J].清华法学,2012,6(01):17-37.

②商春荣,虞芹琴.农民工的迁移模式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4(01):68-78.

③应飞虎.论结果导向的信息披露[J].中国社会科学,2019(05):121-143+207.

④江小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1,19(03):100-102.

一、限定词:对研究对象范围的框定

限定词指的是对研究单位时间、程度、范围等方面的限制,一般位于研究单位前,是聚焦研究对象的一种方法。常见限定词类型如表2-2所示。

表2-2 限定词类型

①阚兴龙,祝颖润.改革开放40年中国家庭发展能力变化研究[J].人口学刊,2019,41(04):5-17.

②孙进,杨瑷伊.西班牙校园和睦共处政策:背景、内容、评价[J].外国教育研究,2019,46(05):104-117.

③唐清利.“专车”类共享经济的规制路径[J].中国法学,2015(04):286-302.

④于志刚,李源粒.大数据时代数据犯罪的制裁思路[J].中国社会科学,2014(10):100-120+207.

在实际应用中,限定词不仅仅起到限定研究单位的作用,还可以成为研究的创新点。如校园欺凌是一个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研究对象,国外校园欺凌防治的模式、方法和制度对于国内校园欺凌研究具有启发意义。笔者以“欺凌+关键词”在中国知网CSSCI选项里检索发现:欺凌+美国=18篇;欺凌+英国=5篇;欺凌+澳大利亚=7篇;欺凌+日本=8篇;欺凌+新加坡=0篇;欺凌+韩国=0篇;欺凌+加拿大=2篇;欺凌+德国=0篇。

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的相关研究比较多,这说明有关校园欺凌的域外经验是被期刊关注和接受的一个选题,而新加坡、韩国、加拿大、德国相关研究很少。这就启示我们,可以从不同国家的经验入手,考虑将那些还没有被研究的域外经验纳入研究视野。当然,我们这里只是做了最简单的一个选题分析,那些没有纳入研究的域外经验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研究单位:研究对象中最核心的要素

研究单位是研究对象中最核心的要素,也是研究中最核心的要素,是必不可少的。确定研究单位的一个方法就是逐个删除掉标题中的要素,直到最后一个不可删除的、完整的表述单元,就是研究单位。

研究单位可以单独出现在标题中,也可以和限定词、研究维度以及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等一起出现在标题中,研究单位和限定词、研究维度一起构成完整的研究对象,一般位于限定词和研究维度之间。研究单位一般以一个完整表述的、不可拆分的词为界限。

研究单位是该项研究的DNA,研究单位的选择和确定直接决定了该研究的“面貌”。为了方便大家选择,我们尝试将研究单位划分为五种类型,需要说明的是,这五种类型之间并非具有绝对严格的界限。这五种类型是:人、物、事、理、模式。

(一)以“人”为研究单位

人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行为主体,也是其他社会组织形式的基础。人应该是科学研究中最受关注的对象,也是科学研究中最基本的、最常见的研究单位类型。人的研究既包括个体的心理、思想、行动层面的研究,也包括群体性和组织性层面的研究,所以关于群体和组织的相关研究也可以纳入人的研究范畴中。

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不同,如教师、学生、公务员、孩子、母亲等。科学研究正是通过对这些个体的研究来揭示社会中蕴含的诸多规律。比如北京大学陈向明教授发表的《王小刚为什么不上学了—一位辍学生的个案调查》(3)一文,通过对一个15岁男孩—王小刚的个案研究,研究和揭示了贫困地区学生辍学深层原因。在研究对象的选择上,也经常会出现不同意见,甚至是巨大分歧。如云南大学蒋易澄在其硕士论文中,运用讲故事和生命历程的方法,将自己的母亲作为研究对象。论文的评阅老师郭建斌教授看完论文后,在微博上写下了自己的感受:“一个学生的硕士论文,居然写的是她的母亲!从‘生命历程’的视角,讲述了一个生于20世纪60年代,做过厂矿广播员、放映员,后因企业破产,经过抗争之后最终选择了买断工龄,再就业的过程一波三折,现在在一所中学做保洁员的‘母亲’的故事。这样的论文,差点看得掉泪了!这是这个答辩季我看到的最鲜活的论文!”(4)后来,通过媒体的报道后,很多读者对这篇论文产生诸多质疑:“这是一篇什么专业的论文?”“这算得上一篇学术论文么?”同样一篇论文引起截然不同的评价。中国游泳运动员孙扬的硕士论文答辩题目是《第三十一届奥运会男子200米自由泳冠军比赛技术分析》。第三十一届奥运会男子200米自由泳冠军是谁呢?就是孙扬。孙扬的硕士论文把自己作为了研究对象,同样在网络上引发了很大争议。

在个人研究层面,学术研究主要关注的方向有:人的心理和思想。心理学重点关注人的心理,对人类的记忆、认知、情感、态度等方面都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其他学科也有很多研究者关注心理因素对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人的思想是几乎每个学科都在关注的领域,尤其是对学科具有重要影响或起到关键作用的人研究,如马克思主义专业对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研究与评述,管理学对德鲁克的研究,新闻传播学对麦克卢汉的研究等。

若干人按照一定的原则和秩序组成的群体或组织,也是学术研究中经常确定的研究单位。群体研究如某个民族、某个学派,现在亚文化群体成为研究的“热门”选择对象,如对同性恋者(5)、广场舞者(6)、留守儿童(7)等群体的研究。组织是群体的一种类型,指“人们长期以来为了达到某一特殊目标而结成的群体”(8),家庭(9)、学校(10)、企业(11)、国家(12)等都属于现代社会中的组织类型,同样也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

(二)以“物”为研究单位

“物”指人之外的具体物品。人文社会学科尤其关注人类创造的“物”。这些物和人类社会存在紧密的联系,是人类社会关系和社会特征的一种表征,所以也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类型。物的研究包括:具体的物品,如博物馆等空间,电影等艺术作品,电视等信息传播工具,文本等表述工具以及桌子、服饰等日常用品等;无形的物品,如新技术(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平台(微信、抖音等)等。物品一般都具有物体层面的特征和社会层面的特征。社会科学研究一般是以物为着眼点,以小见大,把物作为线索来探索背后的社会规律和社会意义。如有学者将学生书包作为研究单位,认为“中小学生的书包形制的变迁大致经历了意识形态符号、学生身份符号与教育消费符号三个阶段。书包的外观、材质与结构,暗含着特定时代的教育规训方式及其运作机制,甚至表征着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变迁”。(13)《5G新媒体三大应用场景的入口构建与特征》(14)将5G新媒体的应用场景作为研究单位,认为:家庭、交通车载、个人媒体是5G时代三个最重要的应用场景,在技术、产业和市场的推动下,5G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入口”面临着一轮新的调整和改变,对未来媒体信息传播生态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三)以“事”为研究单位

事指对人们产生一定影响的社会事件。根据影响的大小,可以将事件粗略分为小事、中事和大事。小事主要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和现象,这些事情一般比较琐碎,人们习以为常。从这些习以为常的小事中挖掘独特的社会意义是非常好的选题方向。如有学者对基层官员饮酒(15)、跳皮筋游戏(16)、送礼(17)等现象进行了研究。中事既可以是具有区域影响的一些社会事件,也可以是一些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舆情事件。大事指具有全国甚至世界范围影响的社会事件,如大型体育赛事(18)、国家庆典等。事的研究虽然把“事”作为研究单位,但是一定不要局限在“就事论事”,要穿透事的表象,挖掘事背后的规律和社会意义。

(四)以“理”为研究单位

理指的是规律,对规律的研究是学术研究最基本的取向。理的研究主要指相关理论研究,包括新理论的提出(19)、经典理论的综述(20)、经典理论的验证与发展(21)等。除了上述这种陈述性研究模式外,还有针对别的学者的观点进行辩论性说理的研究,如与其他学者商榷(22)、对其他学者观点的批判、对其他学者质疑的回应(23)等。

(五)以“模式”为研究单位

模式是我们对社会现象的一种归类方法,即对事物之间的关系规律的总结。模式研究可分为描述性、解释性研究。描述性模式研究即对某种特殊模式的结构、机制、要素进行描述,主要说明“是什么”。如《美国研究型大学学院治理模式探析》(24)以“美国研究型大学学院治理模式”为研究单位,总结了美国高校学院治理的具体模式和治理理念,是一种典型的描述性的模式研究。《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25)将中国地方官员的治理模式总结为“晋升锦标赛模式”,对这种模式的特征以及与中国高速经济增长等问题的内在关联进行了研究。解释性模式研究是解释模式形成的原因、逻辑和影响要素,主要说明“为什么”,如《名师基地培养模式之缘由、理念及路径》(26)。在实际思考中要注意,模式在选题中应用比较广泛,除了作为研究单位外,还可以作为研究维度、限定词的元素。

研究单位的选择和确定是一个悟性和技术的结合。一方面要结合自己的背景、经历和兴趣,不断思考和寻找合适的研究单位,发现那些隐藏在社会生活中的、具有研究价值和意义的对象;另一方面,要不断和文献对话,验证已有思路,排除掉不合适的想法。

那么,怎么去寻找合适的研究单位?我们认为“优势域”“知识域”和“心智域”是研究单位的三个来源。

第一,利用研究者的“优势域”寻找合适的研究单位。研究者的研究能力既是一个绝对概念,同时也是一个同其他研究者比较的相对概念。从相对的角度看,研究者的能力范围可划分为三类:优势域、重合域和弱势域,如图2-1所示。优势域即自己最擅长的领域,范围较广,既可以是研究者的生活经历,也可以是学习背景或者是分析技术,就是人无我有或人弱我强的能力;重合域指人有我也有的能力,这样不能体现出自己的竞争优势,重合域的能力要保持,不是重点发展领域;弱势域指的是人有我无,是自己的弱项,要么选择补齐,要么选择避让。研究者一定要提炼出或者培养发展自己的优势域,在学术竞争中体现出自己的优势。

图2-1 研究者的能力范围

第二,从研究者的“知识域”中寻找合适的研究单位。知识域指研究者文献的充足程度。一般来讲,研究者的文献越丰富,洞察力就越强。很多好的研究思路都隐藏在既有文献之中,在阅读过程中发现问题并且意识到问题的研究价值,是一位优秀研究者的基本素质。通常来讲,研究者对一个问题的研究和认识越深入就越能够意识到隐藏在表面素材背后的重要问题,通过研究问题的追踪和思考,明确最终研究对象。

第三,从研究者的“心智域”中寻找合适的研究单位。不管是优势域还是知识域,问题的解决都需要研究者敏锐的思维和研究素质。我们把研究者的这种敏锐的思维和研究素质称为心智域。面对同样的社会现象,有的研究者能够很好地意识到隐藏在背后的问题和规律,但是有的只能做人云亦云的研究,这就是心智域的区别。心智域要求研究者时时刻刻保持研究问题的心态,善于深入思考。知识域更多指研究者从文献中发现和寻找研究对象,然后再到实践中去验证;心智域更多的是指研究者从实践中发现和寻找研究对象,再到文献中发现规律。

那么,什么样的研究单位是好的研究单位呢?下面提供几个判断标准供参考。

第一,具有稀缺性的研究单位。研究单位的稀缺性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这个研究单位比较新,以前很少有研究者关注和研究。如《众筹新闻:网络时代美国新闻业的创新及启示》(27)是第一篇介绍众筹新闻的论文,随后有50多篇CSSCI期刊论文跟进研究。对本文作者而言,众筹新闻就是一个非常好的研究单位。二是熟悉的陌生感,即在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但是只有少数研究者将其上升为一个研究主题的研究单位,也就是建构熟悉问题的学理性。如《“祖国母亲”:一种政治隐喻的传播及溯源》(28)将“祖国母亲”这一特定话语形态作为研究单位,揭示了“祖国母亲”作为一种政治隐喻的功能和传播过程。

第二,具有公共性的研究单位。无论理论研究还是实证研究,都应该把公共性作为考虑要素,即使不以结论扩大化为目的的个案研究也应该考虑研究单位的公共性。这里的公共性不是代表性的含义,而是具有公共研究价值,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或者学术意义,能够为深入理解社会生活或者推动学术进步起到一定作用。所以,选题讲究“以小见大”,研究者可以选择一个常见的现象作为切入点,但绝不能“就事论事”,一定要升华到公共性价值。《游戏仪式与文化象征—以民间儿童游戏跳皮筋为例》(29)一文以儿童游戏跳皮筋为研究单位,除了对游戏过程进行描述外,着重分析了作为游戏仪式的特征以及所蕴含的文化象征的意义,研究主题得到了升华,研究价值被放大。

第三,具有可控性的研究单位。《街角社会》是社会学家怀特的代表作,通过对一个意大利贫民地区持续3年的实地调查,“对‘街角帮’的生存环境及其互动的参与式观察,对那些游弋于街头巷尾的街角青年的生活方式、群体特征以及结构模式等展开了研究”(30)。受《街角社会》的启发,笔者曾对“流氓”相关中文文献进行了搜索,发现目前研究都是思辨性研究,没有出现针对流氓的实证研究。流氓作为一个亚文化群体是具备研究价值的,我们猜测“研究单位不可控”可能是导致相关研究文献缺少的原因。通过文献梳理还发现,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的多位学者对乡村混混展开了持续深入研究,研究方法上也采用访谈、田野调查、个案研究等实证性方法。“流氓”和“混混”在社会学研究中都属于“越轨群体”,但是流氓研究很少,混混研究相对深入,这种差异是如何产生的?混混相关主题主要集中在乡村混混上。在乡村的观察中,混混是乡村关系网络中的一部分,这个群体也长期生活在乡村环境中,甚至成为基层治理的一个重要力量(31)。这些对研究者来讲,乡村混混更具可控性。

三、研究维度:对研究单位的具体研究角度和问题的表述

研究维度一般置于研究单位之后,是对研究单位的具体研究角度和问题的表述,以确定研究对象具体的探索方向。如一些研究将“农民工”作为研究单位,在现有研究中已经展开了较多角度的研究,如表2-3所示。

表2-3 以“农民工”为研究单位的研究角度

②许传新.新生代农民工生育意愿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2(11):10-14.

③周柏春,娄淑华.公共政策视角下的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探究[J].农村经济,2017(08):101-107.

④赵迎军.从身份漂移到市民定位:农民工城市身份认同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18(04):93-102+158-159.

我们把研究单位的研究角度称为“研究维度”。研究单位决定了研究的方向,研究维度决定了研究的结构和研究深度。

一般而言,研究维度是一个比较独特的学术概念,同时也是一系列子概念的合集,这些子概念构成该研究维度的子维度。标题中的研究维度就是文章结构的总概括,也是全文着重阐述的问题。如《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一文将农民工城市适应问题分为经济层面的适应、社会层面的适应和心理层面的适应。(32)在这项研究中,城市适应是研究维度,也是总概念;经济层面的适应、社会层面的适应和心理层面的适应是子概念。虽然不同研究者基于自己的理解和书写习惯有不同的结构安排和写作特点,在表述形式有所差异,但总体来看,大部分学术论文都符合这个规律。

研究维度还决定研究的深度,同时也是学术话题生命周期的一个重要表征。生命周期原是生物学领域中的一个概念,指一个生物体从出生到死亡所经历的各个阶段和整个过程,后来被很多学科借鉴和拓展,成为一种在社会科学各学科中应用广泛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市场营销学中认为“产品同生物体一样,有一个从产生、发展到衰亡的过程”(33),将其称为“产品的经济生命周期”。产品的经济生命周期有不同划分标准,最常见的是将其划分为: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要采取完全不同的营销策略。学术研究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也具有生命周期的特征。同样,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研究者也应该采用完全不同的选题和写作策略,其中研究维度就是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重要的表征。对应产品的经济生命周期中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我们尝试将学术话题划分为描述、细化、反思和转换四个阶段,如表2-4所示。

表2-4 研究维度的生命周期

描述阶段是指一个比较新的研究主题,相关研究比较少,读者对这个话题的认知也比较浅,所以描述阶段的任务主要是描述性介绍,关注概念、发展、结构和功能等层面的信息,其研究维度相应地也是描述性概念。《众筹新闻:网络时代美国新闻业的创新及启示》(34)一文是第一篇关于“众筹新闻”的论文。在学术研究上,“众筹新闻”是一个全新的研究单位,该文主要是对众筹新闻在美国的发展进行了描述性研究。接下来一段时间,众筹新闻主题的研究基本停留在描述层面上。

随着越来越多研究者开始关注和跟进这个学术话题,对其认知更加深入,相关研究也更加细致深入,采用更多理论、方法进行不同角度的研究和剖析,学术话题进入到细化研究阶段。同描述阶段相比,细化阶段的研究单位并没有发生变化,但是研究维度上逐步细化,研究问题越来越小,相应的研究颗粒度越来越细。如《众筹新闻:变革新闻生产的权力结构》(35)一文从新闻生产权力结构视角出发,探讨其对政治权力、经济权力、受众控制以及新闻生产组织内权力的变革,研究深度在加强。

经过前两个阶段的发展,学术话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更多研究者涌入这个领域。除了部分研究者继续深入挖掘学术话题外,部分研究者开始对以往研究进行反思,这也标志着这个学术话题进入到成熟期,即反思阶段。在反思阶段,一方面该研究主题“开枝散叶”,由某一学科扩展到更多学科或由某一领域扩展到更多领域,而且应用属性越来越强;另一方面,少数研究者对以往研究进行了反思性或批判性的研究,这是学术话题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标志。但是总体来看,反思性或批判性的研究并不会大量出现,只是一个发展阶段的标志。这个阶段研究维度一方面偏重反思和批判,一方面偏向了应用。

转换阶段意味着这个研究主题走向结束,显著的标志就是相关研究急速减少。这主要是因为研究单位发生了变化,由“热门”变成“冷门”,研究者们也开始转移注意力,关注更具活力的研究主题。还是以众筹新闻的研究为例,粗略统计了一下,相关主题CSSCI论文数量:2013年1篇,2014年达到顶峰有24篇,后边逐年递减,2018年只有3篇,2019年有5篇。数据说明,众筹新闻的主题已经处于生命周期的末期,关注人数不多,研究动力不强。

学术生命周期各阶段并不存在一个严格的分割线,只是大体上的划分。所有学术研究主题都会符合这个规律,只不过有的持续时间长,有的主题持续时间特别短。学术主题生命周期提醒研究者,在梳理一个学术主题或者进行文献综述时,一定要有学术主题生命周期的意识。研究者要特别注意选题一定要符合生命周期特性。比如学术主题处在描述阶段,而研究者直接进入细化或反思阶段,有可能因为材料缺乏和认识不足等原因造成研究无法继续;同样,如果学术主题处于细化阶段,而研究者还在做描述性的工作,那研究成果就很难获得发表的机会。

如何识别学术话题的生命周期呢?如上所述,研究维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研究者识别生命周期的阶段性。还有一个更加简便的方法:中国知网提供的指数功能可以帮助研究者粗略描摹出一个主题的研究走势。指数功能有两个入口:一个是在中国知网首页,在检索框左侧点击知识元检索,然后选中指数,输入关键词即可;一个是在中国知网首页,在检索框右侧点击高级检索,在导航栏找到指数功能。

我们尝试输入“微博”和“社会治理”两个关键词,作一个对比。选取近10年数据,获取指数曲线后,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到两个研究主题的走势和研究过程的区别。如“微博”研究经历了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已经进入到转换阶段,相关研究逐渐减少,如图2-2所示;而“社会治理”经过前几年的蛰伏,突然在2013年到2015年爆发,虽然最近几年发展平缓,但是总体上仍呈现上升趋势,其生命周期有可能刚刚进入到细化阶段,如图2-3所示。从学术生命周期的角度看,如果研究者在这两个选题中选择确定一个,应该首选“社会治理”。当然,这里只是做了一个最简单分析,具体选题过程要参考的因素很多,不能简单下结论。

图2-2 “微博”主题研究指数

图2-3 “社会治理”主题研究指数

在指数这个页面,除了指数曲线外,还提供了学术传播度、关键词对比、相关文献推荐、分布学科等功能,有兴趣的可以做具体研究。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研究维度是一个好维度?我们基于以上分析,发展出三个判断标准。

(1)公共维度是坏维度,专属维度是好维度。

简单理解,公共维度就是很多研究者都会想到并且应用的维度,比如现状、特征等。专属维度是只有少数研究者或者只有研究者自己能够想到的维度概念。研究者只有不断尝试建构专属维度才能够找到更好的研究角度,提升论文的研究深度。

(2)不能做文献综述的维度是坏维度,能做文献综述的维度是好维度。

这一条是和上一条对应的。公共维度不是一个特定的概念,是不能或者不需要做文献综述的,但是专属维度就需要做文献综述,因为它是一个有独特内涵的学术概念。

(3)不符合学术生命周期的维度是坏维度,符合学术生命周期的维度是好维度。

这一条是对以上两条的补充。如前所述,在学术话题描述阶段,由于研究单位是一个完全新鲜的事物,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引介和描述,所以会用到公共维度。除此之外,研究者都尽量选择专属维度,也就是能够做文献综述的维度概念。

如《2010—2016年公共议题的公众注意力周期变化研究》(36)中,研究单位是公共议题,研究维度是公众注意力周期变化,公共议题是新闻传播学科比较关注的研究主题。本文作者开创性地从公众注意力周期变化的角度研究公共议题,其他研究者都没有注意到这个角度,所以“公众注意力周期变化”是一个专属维度。同样,作者也在正文中对“注意力周期变化”做了文献综述。另外,我们基于文献判断“公共议题”研究处于细化阶段,“公众注意力周期变化”的维度也是符合学术生命周期特征的。所以,对于这篇文章的选题,“公众注意力周期变化”是一个比较好的维度选择。

小结:

以上,我们着重拆解了研究对象的结构,并对各个要素进行了说明,那么最后总结一下:如何在要素层面上建构研究对象?哲学家布尔迪厄认为,严谨地建构研究对象,必须要有一套社会理论以与常识断裂,或者将社会性不显著的对象建构成科学研究的对象,或者以不寻常的观点来研究社会中既存的社会性十分显著的对象。(37)转换到本书的内容体系中,我们提炼出了以下要素组合,如图2-4所示。

图2-4 研究对象要素的组合

一般情况下,限定词作为常数,起到限定研究对象的作用,但在某些情况下,限定词也是创新的来源。

“研究单位新,研究维度旧”的组合,说明研究对象处于描述期,着重对研究对象进行引介和描述;“研究单位旧,研究维度新”,说明研究对象处于细化阶段,研究者要从更新、更深入的角度对研究对象展开研究。这两种组合是比较好的要素组合形式,也是符合学术生命周期的组合形式。

“研究单位旧,研究维度旧”组合明显不符合学术生命周期,所以这不是一个好的组合,理论上讲,基于这种组合所产生的学术成果也很难得到发表的机会。“研究单位新,研究维度新”组合形式上是非常完美的,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很大困难,因为一个新的研究主题相关文献非常少,人们的认知也有限。一般而言,认知是一个由浅到深,逐步深入的过程。当然,研究者具备研究天赋,能在实际研究中执行到位,这种组合也是一种非常完美的组合形式,有可能出现比较重要的创新发现。但是,对于初学者而言,就先不要尝试这种组合形式了。

第二节 确定研究视角

“盲人摸象”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一则古代寓言故事。大意如下:四个盲人摸一头大象,辨认大象形状。摸到大象肚子的人,说大象像一堵墙;摸到大象尾巴的人,说大象像一根绳;摸到大象腿的人,说大象像一根柱子;摸到大象鼻子的人,说大象像一根水管。“盲人摸象”是一则批判性寓言故事,比喻看问题总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看不到全貌。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往往忽略了一点,那就是故事隐含了一个上帝视角,他知道大象的全貌,并且以上帝视角来评判几位盲人的行为。如果把观察对象由大象换作复杂的社会现象,没有盲人摸象故事中的上帝视角,那么我们要理解社会现象就只能凭借盲人式的摸索,也没有上帝视角对摸索结果进行对错评判。人文社科研究者所做学术研究的研究对象就是广泛的、复杂的社会现象,每一位研究者对统一社会现象的研究结果就是一个盲人对大象的描述,反映局部事实,再由众多学者不同视角的研究共同拼凑起对各种社会现象的更全面认知。

我们无法成为上帝,只能是不断摸索大象的“盲人”,从自己的位置、角度出发去触摸。在学术研究中,“出色的研究往往显示或隐含了独特的研究视角”(38)。要成为一个出色的研究者往往意味着成为一个视角主义者。所有研究都是基于研究者“特定的知识结构”而进行的,不同的知识结构导致对事物的不同理解和解释。这种视角往往非常隐蔽,甚至连研究者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同时这种视角通常也非常顽固,难以改变。

如前“顶天立地加两翼论文结构图”所示,一项好的研究必须通过既有文献的梳理找出对研究对象的新理解或新解释。对于很多研究者而言,产生“新理解或新解释”的过程非常艰难。这不仅仅是对文献的阅读,而且要依赖创造性的想象力。正因为如此,很多研究停留在描述事物表面现象,在前人已有研究中打转转。也正是因为“新理解或新解释”的过程非常艰难,极少数非常出色的研究者在某些领域提出了富有广泛解释力的一些定律、原理,对系统知识进行了“封装”,并且得到了科学共同体的认可。其他研究者可以直接应用到自己的研究中,作为“特定的知识结构”的思维视角。

研究者要有意识地把这些“封装”的视角应用到研究中,练习“成为一个视角主义者”。研究视角主要呈现以下四种类型:理论型、学科型、框架型和关系型。

一、理论型视角

理论型视角是把某个认可度比较高的理论作为研究的背景和分析框架。在实际应用中,理论型视角是被研究者采用最多的一种视角类型,所以,研究者通常会把研究视角约等于理论型视角,在很多期刊的论文结构安排中也设置单独的理论阐释部分。理论型视角是对已有理论的应用,那么在研究中首先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匹配研究设计的理论资源。

选择这些理论资源的原则是:第一,所选择的理论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具有较强的解释力;第二,所选择的理论能够指导具体研究,对于初学者而言,尽量选择操作化比较强的理论;第三,理论和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是新颖的,能呈现出新的或者更加深刻的研究结论。

在具体应用中,既可以原封不动的使用原装理论,也可以根据研究需要对理论进行适用化加工,但是不管应用形式如何,理论型视角都可以追溯到一个具体理论发源。

如《社会资本视角下微信拉票的策略和动力探析》(39)把社会资本作为研究的视角,把非常经典的社会资本理论和自己的研究问题进行了结合,在文章第一部分“理论回顾”中做了比较细致的分析,文章并没有对社会资本进行任何的加工。这种应用类型属于“原装理论”应用。

《“世纪潮一代”的网络社会资本重构:对比在英流寓华人Facebook和微信的数字化融入》一文,也是将社会资本作为研究的视角,但是作者在Putnam提出的社会资本概念上,创新性地提出“两级社会资本分析”概念,并作为研究框架应用在研究中。这种应用类型是对原有理论的适用化加工和发展。我们可以称之为“改装理论”应用。

理论学习和应用通常会经历“积累—选择—深入”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积累理论资源。理论贫乏是很多研究人员的通病,继而导致他们对理论产生畏难情绪,不愿碰、不敢碰理论,有意无意地绕开理论。长此以往,理论应用能力越来越差。一个成熟的学科一定存在具有通约属性的理论,而一个具有通约属性的理论一般都有专门著作和关键人,对经典性理论著作的研读是理论积累和学习的必经之路。

另外,有几个“轻便的”触摸理论的小方法,可以帮助大家提升理论敏感。

关键词搜索法:在中国知网高级搜索中,在主题框中添加“视角”“理论”等关键词,在左侧“文献分类目录”选择相应学科,搜索结果比较宽泛,在搜索结果中进行阅读和筛选。

期刊扫描法:定期翻阅本学科CSSCI期刊,把期刊中明显带有视角的文章进行归纳整理。

主题聚类法:按照某个主题进行搜索,然后把其中涉及研究视角的文章进行阅读整理。

二、学科型视角

学科型视角就是将某学科或学科中的某学派作为研究视角资源。学科的划分其实就是观察事物角度的划分,从不同学科观察同一个事物会得到不同的结论,这也是研究的意义。其实学科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尤其是进入到21世纪以后,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反而成为一种趋势。善用学科资源也是我们进行学术研究创新的一条可选择路径。

学科型视角的应用有两个小原则:学科互换和学科学派。

学科互换指研究者一般采用本学科之外的一个学科作为视角。这样类型的视角一般没有具体可执行的框架,作为一种宽泛的观察视角隐藏在文本之后。这种类型视角的应用要求研究者具有非常强的学术驾驭能力,一般不建议初学者采用这种视角的类型。如《大学信任文化的隐匿及其根源—基于社会学视角的阐释》(40)《数据生产和数据造假:基于社会学视角的分析》(41)等文属于不同学科,都采用了社会学的分析视角,但在文章中也都没有对视角进行具体分析。

学科学派指将某学科的具体学派或理论作为研究视角,这比将某学科作为视角的角度要小,但比将具体理论作为视角的角度要大,也是学术研究当中常见的一种应用类型。如同样以社会学作为分析视角,《双向均衡沟通的想象—知识社会学视角下卓越公关理论的发展与批判》(42)《我国二元经济政策与职业教育发展的二元困境—经济社会学的视角》(43)《双向嵌入:农村经济能人与基层政府行为—政治社会学视角下的城镇化问题研究》(44)等文则分别从知识社会学、经济社会学、政治社会学切入。在实际应用时,研究者尽量选择比较小的视角资源,方便研究者驾驭。

三、框架型视角

框架型视角是研究者依据自己的知识背景、理解、立场等给出一种分析框架。研究者会根据给出的分析框架来观察研究对象,组织正文内容。分析框架一般没有单一的理论来源,研究者通过文献梳理以及自身的创新能力,综合提出一种分析框架。这种框架个人属性比较强,需要研究者一方面具备极强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也要严谨,不能出现明显的偏颇和漏洞。如果分析框架应用比较科学,这是学术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创新点,但是如果分析框架出现问题,就会导致这项研究不严谨、不科学,甚至造成破坏性影响。

框架型视角其实是研究逻辑分析的可视化表达,一般都会提供比较具体的操作化程序,并以文字、表格、模型、公式等方式在论文中集中展示。

如《当新闻业遇上人工智能:一个“劳动—知识—权威”的分析框架》(45)一文作者通过文献梳理提出了一个“劳动—知识—权威”的三级认识框架,从全新视角分析了人工智能与新闻业的关系。《论“双一流”政策执行的阻碍因素及其优化路径—基于政策工具理论的分析框架》(46)一文作者参考了豪利特和拉米什的政策工具分类和布雷塞尔斯的政策工具选择综合模型,构建了“双一流”政策执行的分析框架,并以模型图的方式出现在分析正文之前。

四、关系型视角

关系型视角是指将关系对比作为一种研究视角。关系定位是认知事物的一种普遍性方法,只有把事物放在特定的时空中,才能看到事物的本质。事物之间关系类型很多,如因果关系、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等。在具体应用中,时间和空间对比研究是最常用的关系视角类型。

把研究对象放入时间维度中,和处于另一个时间坐标上的研究对象作对比,或者和不同时代的同类型研究对象作对比,加深对研究对象的认知。如《京津冀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差距缩小了吗?—基于2014年至2016年数据的对比》(47)一文通过教育部官方网站上的教育统计数据和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中2014年至2016年公共教育服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京津冀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差距没有缩小,仍然较大的结论,并据此提出了对策建议。

把研究对象放入空间维度中,和处于另一空间坐标上的研究对象做对比。研究中经常将中国的经验或者现象与以美国代表的发达国家的经验和现象作对比研究,加深对研究对象的认知。《发达国家老年照护体系的比较分析—以美国、日本、德国为例》(48)一文通过美国、日本、德国老年照护体系的对比分析,得出对中国发展老年照护体系启示和建议。

还有一种常见的类型是把同一空间、同一时间内的不同事物作对比研究。如《政府补贴会提升企业的投资规模和质量吗—基于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对比的视角》(49)一文将政府对国有企业的补贴和对民营企业的补贴数据做分析对比。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是两个相互关联但又属不同性质的事物。

还有些研究将更多的维度纳入对比研究中。如《农民工社会融合:基于地区、民族和历时性的比较》(50)一文就是基于多个维度对农民工社会融合问题进行了研究。

关系型视角还有更多的分析维度,这里不再赘述研究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问题来确定对比对象和对比维度。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关系型视角研究不能简单化、机械化,即将A、B、C做对比研究研究,分析了A的特征、B的特征、C的特征,最后做一个总结。这种简单对比的模式,让研究者只看到事物的表象,不能够深入研究对象的肌理。研究者需要通过有机的安排,得出自己的研究观点。

小结:

除了上述讲到的几种视角类型外,还可以把如概念、新材料、新方法等当作研究视角。需要强调的是,视角一定是匹配研究问题的,要和文章融为一体。研究者要有意识地使用研究视角,但是刚开始的时候,难免出现视角和正文不匹配的现象,那是因为研究者对视角资源的把握还不够深入,研究的整体逻辑还没有理顺。

对于初学者,我们建议尽量将视角显现化。如前所述,任何研究其实都是基于某种立场、观点的研究,这是隐藏的视角。这种视角是不容易察觉的,是内隐性视角,无法成为指导研究的分析框架。研究视角的合理运用能够有效提高研究质量,在研究者还不能灵活运用内隐性视角的时候,建议尽量选择外在视角资源,在表述上,也尽量将视角显现化。在形式上,研究者尽量把视角写入标题中,如“在……视角下”“基于……理论”等表达形式,虽然略显机械,但是可以帮助研究者有意识地利用视角,并学会从不同视角观察现象,思考问题,加深对研究对象的理解。待学术能力提升后,研究者可以更灵活地处理视角。

第三节 确定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是有目的地对各种社会现象和人类各种社会行为进行科学研究的方式和手段。(51)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同属“顶天立地加两翼”结构图中的两翼部分,是学术研究中的可选择部分。研究方法的选择对于学术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决定了学术研究的具体实施方法、路径和工具,是判断该研究是否科学的一个重要依据;二是选择基于不同哲学基础的研究方法,其实也是在选择该研究的研究类型。刘良华教授直言不讳地指出:“不同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将导致不同的选题方向。表面上看,研究者遇到的首要问题是‘我可以研究什么问题’。实际上,研究者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是‘我将采用何种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对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的不同选择,将决定研究者走上不同的研究道路。或者说,研究的方法决定选题的方向。”(52)方法论问题是一门学科的核心问题,不同的方法论立场往往意味着不同的研究视角或先入之见,进而衍生出不同的问题框架、概念体系乃至命题系统。(53)

一、研究方法体系与范式

研究方法范式的分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没有一个统一的分类标准。当前,思辨研究、量化研究、质化研究、混合研究等是大家熟知的研究方法范式。其实每种研究方式都由一定的哲学基础发展而来,最终形成比较确定的研究方法范式。“任何一种研究取向或研究典范所主张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都构成了该一研究典范的‘世界观’,它在性质上是一种形而上学的预设,是由研究者的基本信念所决定的。可见,处理第一原则或终极原则问题的世界观,或说范式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石。”(54)

研究方法一定程度上就是研究者们学术“世界观”的体现,不同的研究方法在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层面上有本质的区别。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是关于人类认知世界的重要哲学概念。本体论(Ontology)是关于世界本原或本质问题的概念,其关注的核心问题是:是否存在一个外在于我们的“真实”世界?而认识论(Epistemology)则是关于知识的理论,其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知者(knower)与被知者的关系的本质是什么?(55)方法论(Methodology)是指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式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研究者通过什么方法发现那些他们认为是可以被发现的事物的”,主要关注“怎么办”的问题。

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紧密相关,任何研究者都有意无意地秉持某种本体论以及与之关联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并据此开展研究。研究者的学术“世界观”表现在研究者倾向采用哪种研究方法类型。我们依据不同研究方法范式的不同哲学基础做简要分类,如表2-5所示。

表2-5 研究方法范式的哲学基础

②许放明.社会建构主义:渊源、理论与意义[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3):37.

理性主义认为,世界存在人的意识中,人们可以通过理性逻辑认知世界潜在规律,认为人类一切活动都应有理性指导,只有理性是至高无上和权威的。理性主义始于柏拉图,培根、笛卡尔、康德等继承了理性主义哲学观,打破了欧洲神学哲学传统,发展出一套以理性逻辑为中心逻辑方法的体系,如培根发展了归纳逻辑方法、笛卡尔发展了演绎逻辑方法。思辨研究就是建立在理性主义认识论基础上的一种研究方法范式。

客观主义认识论秉持社会事物是独立于人的意识存在的本体论,认为社会世界同自然世界在本质上相同的,外在于人的主观意识,具有独立的运转规律,是不可控、不可改变的。认为人们能够通过测量、数字、统计等量化方法认知客观世界,在此基础上逐步延伸出“量化研究”的研究方法范式。

社会学家库恩(Kuhn)认为,“科学对事实的观察和说明总要通过现存的范式或理解的框架而展开”(56),把科学研究带入了一种新范式—建构主义。建构主义认为,“世界上不存在客观事实,事物的意义既不是发现的,也不是创造的,而是与主观意识一起互相建构的。”(57)所谓客观存在的事物没有“意义”,只有人们意识到它的存在时,客观事物才会产生社会意义,所以人类世界是被建构起来的。这同时也意味着那些不存在于人类认知系统的事物,就不具备任何的社会意义,由于背景、知识、立场等方面的差异,不同主体对同一事物会建构不同甚至是相反的认知。在建构主义认识论基础上,研究者们对客观主义提出了质疑,发展出以解释和建构为目的的质化研究方法范式。

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的争论一直存在,甚至水火不容。在研究方法上,一些研究者秉持实用主义认识论,以研究目的为导向,求同存异,试图将基于不同哲学基础的方法统一到一套方法论体系中。实用主义是美国影响最大的哲学流派,由哲学家皮尔士创立,后被詹姆士、杜威等学者不断发扬光大。实用主义的根本纲领是把确定信念作为出发点,把采取行动当作主要手段,把获得实际效果当作最高目的。实用主义为混合研究提供了认识论的合理性和逻辑性,以研究问题为导向,将量化研究、质化研究等各种有利于解决问题的方法统一到一个体系中。

二、研究方法范式分类与体系

通过以上简单梳理可以发现,研究方法的发展是和其背后哲学思想的发展相一致的。随着学术研究的进步,研究方法越来越完善,逐渐构建起比较完整的方法体系。仇立平教授将社会学研究方法体系分为社会研究方法论、社会研究的基本方式、社会研究的技术和工具三个层次。我们参考仇立平教授的分类方式,将研究方法的哲学基础纳入其中,划分为研究方法哲学、研究方法范式、研究方法方式和研究方法技术与工具四个层次,如图2-5所示。

图2-5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体系

上一部分我们对研究方法的哲学进行了梳理,这一部分我们将对研究方法范式和研究方法方式作进一步梳理,因为研究方法技术和工具太过具体和琐碎,限于篇幅,这一部分就不展开了。社会科学研究范式一般划分为思辨研究、量化研究、质化研究和混合研究,虽然有些学者在划分标准和命名上有所差异,但是这四种研究方法范式都得到了承认,并在学术实践中被大量应用。

(一)思辨研究方法

思辨研究方法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也是时间最长的探究世界的科学方法,但是,思辨研究方法在学术界并没有得到统一认识,有文献也将其称为“哲学研究”“人文研究”等。彭荣础认为:“思辨研究方法是研究者在个体理性认识能力及直观经验基础上,通过对概念、命题进行逻辑演绎推理以认识事物本质特征的研究方法”(58),并总结了思辨研究的四个特点:首先,思辨研究方法以个体的理性认识能力为基础。思辨研究方法秉持理性主义的认识论,主张感觉经验只能提供关于事物表象的认识,必须通过抽象、判断、逻辑、想象等理性认识能力去认知事物的本质。其次,思辨研究方法以研究者的直观经验作为研究的出发点。研究者都是在自身经验和体验基础之上进行理性思考。再次,思辨研究方法的研究方式是对概念、命题进行逻辑演绎推理。这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思辨研究方法以抽象的概念、命题为直接操作对象;二是思辨研究方法以逻辑分析作为具体研究方法。最后,思辨研究方法以认识事物本质属性为目的。

思辨研究方法是所有研究的基础,基于思辨研究方法的成果数量也是最多的,但是在方法层面的研究和讨论上,思辨研究处于严重缺位的状态。我们认为,主要是以下几点原因造成的。

1.思辨研究方法与思辨研究混淆。“思辨研究方法与思辨研究不是一个概念。思辨研究是一个研究领域,专指进行‘形而上’层次的研究,它也是需要具有更深研究功力才能从事的研究领域。思辨研究方法则是一种普遍方法,凡涉及概念和理论探讨都需要的方法。”(59)但是在现实研究中,研究者们往往混淆思辨研究方法与思辨研究,把两者当作同一种类型。思辨研究方法遭到实证主义等其他哲学思想的批判,被认为是形而上的,不够科学的。

2.思辨研究方法的滥用。思辨研究方法看似门槛很低,上到一个专业的专家教授,下到刚刚开始学习的本科生,都可以使用这种方法,几乎是零门槛使用。好的方面,思辨研究的应用非常普及,成果非常多,其中也产生了很多优秀成果,推动科学研究的进步;坏的方面,思辨研究方法成为一个“无所不装”的缸。“只把它作为与实证研究方法相对应的研究方法的一个称谓”,(60)认为除了实证范畴之外的都属于思辨范畴,把很多工作总结、经验描述、个人感悟等都归入其中,导致思辨研究方法经常被误用、被滥用。

3.思辨研究方法专业程度不够。思辨研究方法主要依赖个人的理性认识和思辨能力,运用思维逻辑去认知世界。但是,个人的理性认识是一个很难程式化和操作化的过程,可意会不可言传,是一个永远无法探知的“黑箱”,这也直接导致了专门研究思辨研究方法的论文和专著等学术成果都非常少,虽然普及度很高,但很多思辨研究成果本身的思辨程度却不高,黄渊深将这种因缺乏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思考、辨析能力所造成的现象称为“思辨缺席症”。(61)

(二)量化研究方法

量化研究方法(Quantitative research),也被称为定量研究方法、量的研究方法等,是实证主义研究的主要方法范式之一,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得到大量应用,相关研究成果也非常多,甚至成为一些学科最主流的研究方法范式。所谓量化研究,指“对经验数据(包括实验性数据和观察数据)进行统计推论、从而对理论假设进行检验的过程”(62)。客观主义认识论下的量化研究范式是学术研究进入科学时代的标志,对于现代科学研究的发展具有无可替代的意义。马克思甚至认为,“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63)与其他研究范式相比,量化研究可以总结为三个特点:概念的量化;陈述的量化;以跨个案的量化因果推理(统计推理)作为主要推理模式。(64)

游腾飞将量化研究划分为三种研究路径:数量描述型定量研究、认知解释型定量研究和假设验证型定量研究。数量描述型定量研究包括两种技术手段:一是对事物进行数量层面的基本描述,比如长度、高度和温度等;二是在前一种数量描述的基础上进行简单计算和统计,比如计算一个月的降水量或某个时期国家的GDP等。(65)认知解释型定量研究的技术手段是对现象发生的原因进行认知性因果解释,在统计上多是进行相关性的回归。假设验证型定量研究则是在相关回归的基础上验证相关理论假设。(66)

量化研究具有一套比较确定的研究程序,每一步都遵循基本的原则。虽然不同的研究方法执行程序上存在差异,但是一般的量化研究过程都包含了以下七个步骤:“研究问题、研究假设、研究设计、测量变量、搜集数据、分析数据和做出结论。”(67)这里我们只是对研究过程做简单交代,在执行中有非常规范的理念、方法和标准,具体请参考风笑天、仇立平等学者的著作。

1.确定适用于量化研究方法的研究问题。虽然量化研究方法能够解决很多研究问题,但其适用范围具有明确的边界,量化研究的第一步就是确定适用于量化研究方法的研究问题。量化研究的特点要求研究问题具有一些独特特征:如概念可测量、概念之间存在清晰而明确的关系等。如“教育水平会不会影响个人的工资”就是一个典型的可以用量化来研究的问题。

2.将问题化约为待检验的假设。研究假设是对研究问题的一个暂时性回答。之所以说是暂时性回答,是因为后面要通过数据来检验。如果验证通过,则该假设成为经验通则,否则就要放弃该假设。如“教育水平会不会影响个人的工资”这项研究中的研究假设可简单写为:“受教育水平越高,个人工资水平就越高”。

3.根据研究设计选择执行方法。研究设计指一套搜集、分析和解释资料的计划与方法。量化研究统领着很多具体执行方法,如常用的问卷调查法、实验法、内容分析法、回归分析法等。研究设计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根据研究问题选择哪种执行方法,并据此来确定具体的研究计划和实施路径。

4.测量变量。测量就是根据一定的法则,将某种物体或现象所具有的属性和特征用数字或符号表现出来的过程。(68)由于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和多元性,科学研究中的研究对象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属性,研究者把测量分为四种类型:定类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定比测量。这四种类型的层次逐渐上升。变量是指具有一个以上取值的概念。测量变量就是把具有复杂性和抽象性的社会现象转化为可观察的具体指标的过程,一般化约为数字来表示。

5.搜集数据。搜集数据是量化研究中非常关键的一部分。研究者要根据以上设计制定资料搜集的方案。社会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搜集资料的方式是问卷调查数据、实验数据、文本数据以及公共数据等。

6.分析数据。资料搜集完成以后紧接着就要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把杂乱无章的原始资料整理成系统、完整的资料。然后,对资料进行编码输入,在此基础上进行统计分析。数据整理和分析一般经过三个步骤。第一步,对收集来的原始资料进行审核、复查、编码和录入、数据清理。第二步,对录入的数据进行初步的描述性统计整理,如对数据进行分类、分组、频率统计等。第三步,运用相关统计技术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按照变量多少,可分为单变量统计、双变量统计和多变量统计。

7.得出结论。最后是研究者对统计结果做出解读。解读统计结果是量化研究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很多研究者往往忽略或轻视这一部分。如果说,前面的几个步骤都是“就事论事”的话,那么结论部分除了对统计结果做出总结性的结论之外,还需要结合自己专业的知识对统计结果做出总结,这也是研究者专业能力的一种体现。

(三)质化研究方法

质化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是与量化研究相对的一种研究范式,与量化研究服务于客观主义不同,质化研究服务于诠释主义和建构主义。长期以来,很多研究者都把量化研究以外的研究统称为定性研究。陈向明教授认为,“社会科学界目前对‘定性研究’所下的定义一般都比较抽象和宽泛,通常将所有非定量的研究(包括个人的思考和对政策的解释和阐发)均划入定性的范畴”。(69)(陈向明并认为,较之于她此前将Qualitative Research译为“定性研究”。我国香港、台湾地区以及新加坡等地常用的“质的研究”这个译名更为确切(70)。)风笑天教授则认为,“实际上,定性研究与质性研究、质的研究、质化研究概念完全相同,指的都是同一件事。这四种译名不存在优劣之分,使用哪一种可以说只是学者的个人喜好而已”(71),“之所以用‘定性研究’的概念,而不用诸如‘质化研究’‘质性研究’‘质的研究’等概念,主要考虑的是国内社会科学界的习惯和误解。与有的学者采用换一个名称的方式所不同的是,我们可以依旧使用定性研究这一名称,其目的就是为了直接说明定性研究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方法,就是为了纠正目前存在的对定性研究方法认识上的偏误”(72)

我们认为,质化研究同量化研究一样,是一种实证的方法,那些思想报告、读书笔记之类的内容不属于质化研究范式的范畴。在此基础上,我们也同意风笑天教授的理解,定性研究与质性研究、质化研究、质的研究的内涵和指向是一致的,只是个人喜好不同而已。在本书中,我们将这种研究范式统称为“质化研究”。

质化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被研究者的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73)。质化研究范式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74):(1)自然主义的研究情境。质化研究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研究者需深入其所研究事物的现场,在自然情境中对个人的生活世界以及社会组织的日常运作进行研究。(2)归纳式的逻辑方法。质化研究主要采纳归纳式的逻辑方法,这要求研究者主动地深入到实际中去,在保持原有状态不变的情况下,对事物的真实过程进行研究。在收集和分析资料时,走 “自下而上”的路线。(3)描述式的叙事手法。质化研究成果采用描述性的叙事手法,研究者以现场的观察记录、关键人物的访谈实录、文件、图片、实物等为主要的资料来源。研究报告多用文字表达,辅以图表、照片、影像等,即使采用一些统计数据,也是为了描述社会现象,而不是对数据本身进行相关或因果分析。(4)整体性的研究视野。质化研究者以整体性的视野进行研究。不同于量化研究中将研究对象孤立抽取出来还原为几个变量的研究思路,认为任何研究对象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结构,这个结构中任何一个成分的改变,都会引起其他结构成分的变化。质化研究者往往会花很多时间在现场,尽可能收集对研究对象产生影响的历史、宗教、政治、经济和环境因素。

虽然质化研究范式下的研究方法多种多样,但是也存在一套研究者比较认同的执行程序,包括确定研究现象、陈述研究目的、提出研究问题、了解研究背景、构建概念框架、抽样、收集材料、分析材料、做出结论、建立理论、检验效度、讨论推广度和道德问题、撰写研究报告等(75)。在此基础上,我们简化为研究设计、收集材料、材料分析、得出结论四个过程。

1.研究设计。研究设计指研究者在项目开展之前对项目进展的一个预想。与量化研究中的研究设计相比,质化研究要灵活很多,一般在研究开始之前有一个大概的设想,在研究过程中会根据具体的研究情况对研究设计做比较大的修订,一直到研究结束。质化研究的研究设计主要包括研究问题、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的选择等方面。

首先是确定研究问题。质化研究的学术追求是对研究现象进行解释性理解,而不是为了某些假设进行因果性的解释和证实。所以适用于质化研究的研究问题偏向于描述性、解释性问题,而不太适用于因果性问题。如“教育水平会不会影响个人的工资”是一个典型的因果性问题,而“教育水平不高的工作者是如何获得高收入的”就是一个典型的质化研究问题。量化研究适用于“为什么”类型的研究问题,而质化研究适用于“是什么”“如何”类的问题。

其次是确定研究对象。在进行研究设计时,质化研究中的研究对象包含更多的信息,不仅有被研究者,还有时间因素、地理因素、事件进展甚至研究伦理等方面的问题,能够确定的研究对象是可以通过质化研究进行研究的。与量化研究中的随机抽样不同,质化研究一般选取很少甚至一个对象展开研究,侧重深度而不是广度,即使探讨抽样问题,一般也使用目的性抽样,而不追求随机抽样。

最后是研究方法的选择。质化研究范式下的研究方法多种多样,具体选择哪种要根据设定的研究问题来确定。如对一个现象的意义进行研究,可以选择阐释学的方法;对研究现象发生过程和具体细节进行研究,可以选择田野调查的方法;主要通过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互动来获得研究结果的,可以选择象征互动的方法;主要目的是建立理论的,可以选择扎根理论的方法;研究资料主要是对话或文字的,可以采取话语分析的方法。(76)总之,要根据研究问题确定研究方法,而不能相悖。

2.收集材料。质化研究中能够使用的资料类型比较多,原则上只要判断对研究有用的东西都可以归为资料。收集材料过程中,不仅仅要围绕最初的研究设计,还要根据进入现场的情景以及与被研究者的互动收集那些临时出现或意想不到的资料,并时刻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思考。质化研究中收集资料的手段较多,最常用的是访谈、观察和实物分析。

3.材料整理与分析。材料的整理与分析是质化研究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质化研究材料的收集是开放性的。如何在数量众多的材料中寻找研究线索、发掘意义、建构理论是质化研究的关键。首先是将访谈资料(录音或笔记)或观察资料进行细致的整理,除了必需的文字,还需要对研究情境以及互动情境进行还原式的描述,再进行必要的编号。然后是对资料的分析,最典型的分析方法是扎根理论中三级编码的分析手段,从众多资料中寻找线索,建构理论。

4.得出结论。质化研究是一种归纳式研究路径,最后的结论部分需要对收集到的材料做出抽象凝练的总结,挖掘出隐藏的意义,并对意义加以解读和深化,扎根理论还要求进行理论层面的发展。

(四)混合研究方法

因为思辨研究、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分别建立在不同的哲学基础之上,持不同研究范式的研究者们展开了旷日持久的争论,尤其是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者之间的争论在20世纪80年代进入白热化。随着争论的持续和深入,有些研究者试图超越这种二元分裂的局面,提出混合研究的思路,认为混合研究是建立在实用主义哲学基础上,以区别客观主义、建构主义的哲学观。

克雷斯威尔认为,混合研究方法就是“社会科学、行为科学和健康科学领域的一种研究取向,持有这种取向的研究者同时收集定量(封闭的)数据和定性(开放的)数据,对两种数据进行整合,然后在整合两种数据强项的基础上进行诠释,更好地理解研究问题”(77)

混合研究方法的特征可概括为如下几方面:(1)同时收集量化数据和质化数据。混合研究认为,量化数据和质化数据是两种不同的数据类型,但是拥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所以在研究中不应该抹杀任一领域的重要性,而是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2)有效整合量化数据和质化数据。有效调和文本数据和数字数据是混合研究方法的一个难题,为此,混合研究方法设计出了多种数据整合方案,常用的方案有聚敛式设计、解释性序列设计、探索性序列设计以及干预设计、转型设计、多阶段评估设计等。(78)(3)以理论框架为基础。混合研究设计一定是基于某种研究视角提出来的,而最为常用的视角就是社会科学研究中已经得到广泛认同的理论框架或者是基于研究者价值观和信念的哲学视角。

下面简单介绍混合研究中最常用的几种设计方案。

1.聚敛式设计(convergent design),也称平行设计(parallel design)、并行三角互证(concurrent triangulation)。聚敛式设计方案是混合研究中最为典型的设计模式。设计的意图是同时收集和分析量化数据和质化材料,通过不同但是互补的资料来更好地回答研究问题。在这种设计方案中,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居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2.解释性序列设计(explanatory sequential design),也称为量化—质化顺序设计。该方案的设计意图是研究者先通过量化研究手段进行资料的搜集和分析,然后通过质化研究手段搜集与分析资料,对前一阶段的结论作出解释。

3.探索性序列设计(exploratory sequential design),也称为质化—量化顺序设计。该方案的设计意图是在研究工具(问卷、量表等)不具备以及研究变量、理论框架等不明确的情况下,先用质化研究探索研究问题。在初步探索后,研究者把质化研究的发展用于第二阶段的量化研究,运用各种工具和数理统计对数据进行分析。

伯克·约翰逊认为,混合研究过程存在着八个步骤:确定混合设计是否合适、确定使用混合设计的基本原理、选择或者构建一个混合研究设计和混合抽样设计、收集数据、分析数据、不断地验证数据、不断地解释数据和结果、撰写研究报告。杨立华、李凯林将混合研究概括为五个主要步骤:确定方法、选择研究设计、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汇报结果。(79)

1.确定方法。根据具体研究问题确定合适的方法,而不能为了方法而选择方法。混合研究方法要采用量化和质化两种研究范式,对研究者的学术能力要求很高,只有在单一方法不足以解决问题的时候,研究者才考虑采用混合研究方法。

2.选择研究设计。混合研究方法有聚敛式、解释性和探索性三种设计方案,每种设计方案都有其适用的情境。对一个新课题的初步探索研究,可以考虑聚敛式设计;探索性研究并期望获得验证性的补充,则可以选择探索性混合设计;解释性研究并期望获得生动性的解释,则可以选择解释性混合设计。(80)

3.收集数据。不管采用哪种设计方案,都必不可少涉及量化和质化两种方法的数据收集工作。量化研究倾向于收集可数字化的数据,质化研究倾向收集文字化的材料,两者执行时流程一致,但是量化和质化两种方法的使用顺序要符合研究设计。

4.分析数据。混合研究中的数据涉及量化数据和质化材料两种类型,在数据分析中依据不同的研究设计有不同的分析策略。在聚敛式设计方案中,量化数据和质化材料可以分别分析,最后汇总到结果中。而在解释性和探索性设计方案中,要将两种数据类型整合,进行整体性分析,最后汇总到结果中。

5.汇报结果。在结果陈述方面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如果混合研究设计是同等地位混合设计,那么混合研究报告的结果部分就需要有定量和定性两项研究结果的分别陈述,并对两种研究方法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如果是主从设计的混合研究,结果部分应以占主导地位的研究方法的研究结果为主,并将占次要地位的研究方法的研究结果作为补充。(81)

第四节 确定研究问题

我们先看一个网上流行的小段子。

教授:Hi,你做的是什么研究?

博士小白:关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教授:酷!具体是什么研究问题?

博士小白:企业如何做到可持续发展。

教授:那……具体你想研究哪方面,从哪个角度?

博士小白:就是……企业如何保持长期可持续发展。

教授:我是说你的研究问题是?Research question?是个问题,是个问句。

博士小白:哦,问句。那就是“企业如何保持长期可持续发展”?

虽然这是一个段子,但实际上反映了一些研究者的真实状态。在很长时间里,我们都处于“懵懵懂懂”的状态中,导致我们在学术写作时,理不清思路,对选题的研究可行性缺少深入思考和科学评估。这种“懵懵懂懂”状态的根源就是缺少研究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被认为是学术研究的生命和灵魂,没有灵魂的研究就只剩一副皮囊,没有价值可言。

确定研究问题是学术研究的第一步,但是研究问题不是无源之水,我们之所以将研究问题确定为选题的第四步,就是因为通过研究对象、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的考虑,基本确定研究范围后,在此基础上提炼出更加具体的研究问题,再下一步就是问题的答案了。

好的研究应该是围绕着一个研究问题不断深入挖掘,就像不断打一口深井。但实际上,很多研究者往往“迎难而退”,不求深入,反求大而全,做“摊大饼”式研究。有学者在期刊撰文指出:“按照教科书式体例撰写的法学论文,其最大的弊病在于‘有论域而无论题’,亦即只是选定了一个研究领域、对象或范围进行面面俱到的介绍和叙述,却没有从中提炼出一个中心论题贯穿全文始终并加以论证”。(82)虽然这是作者对法学领域论文写作中存在问题的总结,但几乎所有人文社科领域论文写作中都存在类似现象。这种现象被概括为“研究问题失语症”。在论文选题中,研究问题是选题的主要构成因素,决定了论文的深度、角度以及成功与否的可能性。

一、什么是研究问题?

在很多学术期刊征稿要求中都把“具有明确的研究问题”列为第一条要求,但是期刊并没有给出研究问题的具体标准。那么到底什么是研究问题呢?

陈瑞华认为,“问题意识”中的“问题”应该是“具有理论意义的问题”,而不仅仅是制度和法治层面的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经由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提出具有解释力的理论。袁方认为,研究问题指那些值得进行研究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可以由科学研究来解释,并且清晰明确地以问句的方式将问题的核心焦点表达出来。(83)仇立平认为,“问题意识”就是人们在考虑任何问题时都要把这些问题放在一定的历史的、社会的背景下,都要分析无数个个人是怎样主动参与,“共谋”这样的行为规范,并采用“适当”的理论解释或诠释人们的行为或观念。(84)

这些学者从理论、价值等维度对研究问题进行阐释,都是自己多年研究的积累,都富有卓见,但对于初学者未免还是太抽象了一些。那么有没有更具象更具操作性的理解呢?曹锦清教授认为,问题就是“预期与现实之间的反差以及由这个反差而引起的心理困惑”(85)。根据这个理解,我们可以假设一个问题的预期值(Expectation)是E,现状值(Actuality)是A,那么问题就应该是预期与现状的差值(Difference),即E-A=D。如图2-6所示,在第一组和第三组中,预期值与现状值相等,不存在差值,也就是说不存在问题;第二组中预期值与现状值存在差值,这个差值D就是我们要关注的问题。

图2-6 问题就是预期和现实之差

那么引申过来,研究问题就是研究预期与研究现状之间的差值,以及由这个差值而引起的心理困惑。由此可知,研究问题是由四个关键的要素—研究预期、研究现状、差值和心理困惑构成的。

二、学术研究中的问题类型及问题来源

问题是有不同类型的,不同类型的问题决定了研究的不同研究取向。问题的基本类型包括:“是什么”型问题;“为什么”型问题;“怎么办”型问题;“会怎样”型问题。

“是什么”型问题:主要关注社会现象的本质属性问题,探究隐藏在表象之后的实质社会意义。这种类型的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研究者一般采用思辨研究方法进行研究。这类问题的差值可简化为:原来是什么?现在是什么?表面是什么?实质是什么?

“为什么”型问题:主要关注社会现象发生的原因,探究存在因果联系的社会要素。这是社会科学研究中最常见的,也是研究者最关注的一种问题类型,量化研究方法以及案例研究等质化研究方法都比较适合开展这种类型问题的研究。这类问题的差值可简化为:什么因素促进了A事物状态的变化?

“怎么办”型问题:主要关注一些社会现象的应对方式和解决方案,一般呈现为对策类研究。这类问题的差值可简化为:如何让现在成为预期的样子?

“会怎样”型问题:关注事物发展趋势,探讨未来某个情境中事物的状态。这类问题的差值可简化为:A事物的预期是什么?

发现和总结研究问题是一个合格研究者的基本素养,也是一项学术研究的基石。爱因斯坦曾经讲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术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86)可见,提出研究问题不是学术研究中一个可有可无的环节。事实上,提出一个问题,提出一个好问题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

仇立平教授总结了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四种问题来源(87)

首先,所研究的问题在现有的“知识库存”中还无法找到,是“史无前例”、“填补空白”、开创性的。虽然我们极其反对大家宣称自己的研究是史无前例或填补空白的,但是在急速变化的当今社会,确实每时每刻都出现了很多的新问题,这些问题是具有相当大的研究价值和研究意义的。即使这样,普通研究者要做出开拓性的研究也是非常难的。研究者通过自己的学术敏感性,能够快人一步呈现出相关的研究就已经是非常不错了。我们发现,实践经验和学术研究之间通常存在一个时间差,谁能最快地把实践经验话语翻译成学术研究话语,谁就占领了先机,占领学术话题生命周期的起始点。这是选题的一种方法和方向。

其次,所谓“问题”也可以是指采用不同理论对一个已经经过大量研究的问题给予新的诠释,或者采用新的方法对一个旧的问题进行再研究。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觉得研究问题非常重要,但是把它放在了选题第四步的原因。问题不是凭空构想出来的,而是要依靠一套思考的逻辑、技术和工具,对研究问题而言,理论和方法就是研究者可以依赖和使用的思考工具。比如“大学生就业”是一个非常经典的研究对象,中国知网显示共有64 797篇相关研究,但是很多研究者并没有因为研究数量多而放弃。如中国知网指数显示,“大学生就业”议题在2010年达到研究数量的最高峰(5414篇)后仍然维持较高水平,如图2-7所示。

图2-7 1998—2018年“大学生就业”议题研究数量指数

这其中,除了一部分研究在对议题进行不断深入挖掘外,很多研究都是通过建构新的视角或者使用新的方法对议题进行新的诠释,如表2-6所示。所以,有意识和科学地运用理论和方法,能有效帮助我们发现研究问题,形成选题。

表2-6 运用理论或方法的“大学生就业”议题部分成果

①蒋承,李笑秋.政策感知与大学生基层就业—基于“三元交互理论”的视角[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5,13(02):47-56+188-189.

②罗明忠,陶志.大学生工作搜寻的“摘麦穗”效应—风险容忍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满意度分析[J].南方经济,2017(12):66-80.

③吴迪.大学生就业:愿景与现实—教育经济学的视角[J].高教探索,2014(04):135-139.

④刘芷含.大学生就业压力与主观幸福感:双向中介效应[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9,27(02):378-382.

⑤倪宁.大学生就业促进政策的失业治理针对性研究—基于政策文本的内容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4,35(05):41-48.

⑥郑杨,张艳君.导致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性别角色分析—基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的田野调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06):120-123.

⑦葛蕾蕾,保津.残疾大学生就业倾向影响因素质性研究[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9(02):141-148+160.

⑧乔坤,贺艳荣.基于扎根理论的中国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10(06):94-98+113.

再次,“问题”还表现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做过的研究发生了新的变化,或者原来的理论已经不能有效地解释已经发生变化的社会问题、社会现象。如自20世纪70年代起中国一直实施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由于人口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中国的生育政策发生变化,继2013年开始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后,2016年又开始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生育政策的变化也影响着学术研究的变化,“全面二孩”政策下的人口研究成为当下研究的重点。如前所述,每个学术话题都有其生命周期,那经历过一个完整生命周期的学术话题会消失吗?就如同很多产品或品牌,经历过完整的生命周期后,有些产品或品牌就消失了,有些产品则通过调整重新适应市场,重新进入到新一轮生命周期中。学术话题也遵循这样的规律,有些学术话题经历过一个完整生命周期后就消失了,有些学术话题经过调整重新进入到新的一轮生命周期中,产生新问题。

最后,在社会科学中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问题本身也是一个问题,而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方法问题并不仅仅在工具层面,更多的是其背后的哲学和价值选择的问题,而且随着技术发展,方法本身也在不断地变动和调试当中,如基于大数据的研究方法、基于计算机算法的计算研究方法等都成为新的研究问题。甚至在最经典的研究方法领域中,如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都存在着争论和讨论的地方,这些争论和讨论本身就是非常好的研究问题。同样,问题的选择和界定本身也是一种问题,是学术研究中更基础的问题,但是相关研究却非常缺乏,这可能不是因为大家认为这个问题不重要,而是因为这样的问题太难总结和回答了。

以上四类问题是所有研究者都面临的问题,但在实际操作中选题千差万别,研究问题的发现和界定直接受到研究者“特定知识结构”的影响。研究者“特定知识结构”包括专业理论知识、研究方法知识和各种操作技术、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以及个人对问题的悟性或者洞察力和动员社会资源的能力等。(88)研究者的知识结构决定了在学术研究中发现“问题”的能力。

三、研究问题的衡量标准

发现问题后,怎么判断一个研究问题的质量呢?我们建议从具体性、集中性、真实性和可操作性四个方面进行衡量。

(一)具体性:提出的研究问题一定要是比较具体的问题。学术期刊论文都会有篇幅限制,有限的篇幅不太容易解决特别复杂问题,所以尽量把研究问题具体化,围绕具体问题展开研究。当然,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期刊在对问题的判断和喜好上有所不同。比如综合类期刊更喜欢比较宏观类的论文,专业类期刊更侧重于基于具体问题的论文。而学位论文的篇幅要更长一些,相对而言,研究问题可以宏观一些。对于普通研究者而言,研究问题能具体则具体。

(二)集中性:一项研究应该有一个研究问题还是多个研究问题?答案肯定是只有一个问题。那么为什么有些文章在前言部分要解决三四个,甚至更多问题呢?其实,研究问题是有层级的,一项研究或者一篇论文有且只有一个一级问题,我们称为主轴问题。由一级问题可以分解成若干个二级问题,这些二级问题是扩展问题。论文所有内容都是围绕着解决这个一级问题而写作的,如果一级问题不明确,那么就导致文章论述不集中,出现跑题现象。

(三)真实性:学术研究一定要去解决真问题。真问题和假问题其实一直是哲学领域争辩的问题,在不同学科领域也有不同标准的判断(89)。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真问题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假问题就是一个不值得去研究的问题。如“人为什么要吃饭”等生活常识类问题可以归为假问题,如果去研究“‘吃播’人群的观看动机”等问题就有可能发展为真问题。

(四)可操作性:每个研究者的研究能力是有限的,研究问题要控制在自己可以解决的范围内,超出了控制范围,再好的问题也只能变成“伪问题”。比如量化研究中,研究者为了提升研究的信效度,想提高调查样本数量,但是经费有限,不够支持,这就是超出了研究者的控制范围。质化研究中想访谈某个亚文化群体人员,但是一直找不到中间人,接触不了调查对象,这也超出了研究者的控制范围。

四、描述问题:EADQ模型

麦肯锡咨询顾问芭芭拉·明托在《金字塔原理》中提出了一种“SCQA模型”结构化表达工具。S(Situation)指情景,C(Complication)指冲突,Q(Question)指疑问,A(Answer)指回答。“SCQA模型”被广泛运用到演讲、写作、广告宣传中。我们借鉴“SCQA模型”结构提出学术研究中发现和提出问题的“EADQ模型”。

在EADQ模型中,E(Expectation)指预期、期望,A(Actuality)指现状,D(Difference)指预期与现状的差值,Q(Question)指问题。EADQ模型分析顺序如图2-8所示:第一步现状描述。在论文的前言部分,研究者一般会通过背景介绍、研究对象描述、文献综述等形式交代研究对象的现状。第二步预期描述。研究预期的描述一般也会出现在前言中,指研究者、群体或其他主体理想中的状态。预期可以是由现状A发展到更好的状态B,也可以是现状A恢复到以前的状态B,总之预期是和现状不一样的状态。第三步差值描述。预期状态和现状的差别即为差值。差值描述的位置比较灵活,可以是放到前言研究设计部分,也可以放到文献综述部分,甚至可以分散于其他内容中。第四步提炼问题。把研究对象和差值描述进行结合,整合成叙述通顺的研究问题。

图2-8 EADQ模型分析顺序

学术论文中的研究问题有不同层次,我们将其划分为主轴问题、扩展问题和底层问题。主轴问题就是该研究最核心的、最顶层的一级问题,一项研究中有且只有一个主轴问题,EADQ模型提炼的是主轴问题。扩展问题指对主轴问题的进一步阐释,可以围绕研究结构、研究观点、研究视角等要素形成问题。我们看到有些论文在前言或文献综述中表述要解决几个问题,这些问题就是扩展问题。底层问题隐藏于主轴问题和扩展问题之后,是对研究价值和研究合法性的疑问,一般不会写入文本,却从始至终约束着研究进展。底层问题如“本研究的创新性体现在哪里”“本研究的科学性体现在哪里”等。

我们尝试用EADQ模型分析《自我升级智能体的逻辑与认知问题》(90)这篇论文的研究问题。由于篇幅限制,我们就从论文前言着手分析。本文前言部分如下。

在认知科学和哲学中,意识是最让人着迷又始终无法解释的问题。自我意识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了,但它又是最难以解释的。人工智能思想家通常用两种方式研究自我意识:其一是建立自我意识的计算机模型,这叫作“机器意识”;其二是用计算术语去分析自我意识,但不去模拟。前者主要是人工智能技术专家的工作,他们通常只关注技术性问题而不讨论关于意识的哲学问题;后者主要是那些对人工智能有研究的哲学家感兴趣的,但他们在有关哲学问题上存在着巨大的分歧。例如,强人工智能系统会有自我意识吗?如果有,它指的是意向性还是感受质,或者什么别的属性?如此等等。这显然不是科学问题,而是人工智能中的哲学问题,是需要哲学家和科学家共同面对,通力合作而加以解决的问题。然而令人尴尬的是,人工智能研究近年来尽管取得了重大突破,但对强人工智能中涉及机器意识这类难题,哲学家和科学家要么避而不谈,要么泛泛而谈,机器意识的研究举步维艰。

幸运的是,一些机器意识研究成果正悄然改变着这个局面:关于机器意识的认知和哲学研究尽管面临巨大困难,但是自我升级智能体的理论成果有望打破困局,它能不能像图灵机的构建打破了人工智能研究的困局一样,人们正有所期待。自我升级(selfimprovement)智能体,亦即自我改进智能体,是通用人工智能的一种理论模型。作为机器意识研究的成果,它试图为破解自我意识难题做出贡献。建立这种智能体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它可以解决问题,而在于它与图灵机一样,可以为我们讨论自我意识的话题奠定一个程序的基础,或者一种科学验证的标准,从而使意识问题不再神秘。这是我们探讨自我升级智能体问题的一个动因。

以下探讨的主要问题有:第一,自我升级智能体在逻辑和哲学上有什么贡献?存在什么局限?第二,自我升级智能体的提出有什么认知意义和应用风险?第三,自我升级智能体能否具有自我意识?这种智能体在理论上的困局是什么?第四,破解自我升级智能体困局的出路何在?

我们先从前言中找出关于研究问题的四个关键要素,并做简单描述。

A(现状描述):机器意识的研究举步维艰。

E(预期描述):打破机器意识研究的困局。

D(差值描述):自我升级智能体理论。

Q1(主轴问题):自我升级智能体理论对机器意识研究的意义是什么?

Q2(扩展问题):第一,自我升级智能体在逻辑和哲学上有什么贡献?存在哪些局限?第二,自我升级智能体的提出有什么认知意义和应用风险?第三,自我升级智能体能否具有自我意识?这种智能体在理论上的困局是什么?第四,破解自我升级智能体困局的出路何在?

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有各种疑问,如我们提炼的问题在文中并没有看到直接的表述,那提炼出来的问题是不是作者原本的用意?这是我们利用EADQ模型通过文本逆向复原作者的研究问题思路,在一些细节上可能与作者并不一致。我们提出EADQ模型的初衷是通过研习优秀论文的研究问题思路,继而提升自己的研究问题意识,并通过思维模型的方式,让研究问题的构思过程更直观、更有效。

第五节 预设研究观点

学术界长期以来存在一个争论,在正式研究前研究者是应该有预设观点还是没有预设观点?在演绎研究逻辑中,研究者要根据理论和文献提出研究假设,一方面,“假设—演绎结构是近代以来科学史中最重要的演绎模型”(91),另一方面,韦伯提出社会科学研究必须坚守“价值无涉”,即只研究“实然”,不研究“应然”,必须将与“应然”相关的价值判断从处理“实然”的经验科学的研究中剔除。(92)20世纪60年代,格拉泽和施特劳斯共同提出了扎根理论方法论体系,90年代施特劳斯在原来方法论基础上将扎根理论程序化,增加了“维度化”“主轴编码”的概念。格拉泽极力反对施特劳斯将扎根理论程序化。他认为,“施特劳斯违背了扎根理论的基本精神—不先入为主的构想问题、提出概念、范畴或假设来强制选择资料和形成理论”(93)。所有问题都是对着研究进展而自然涌现出来的,而扎根理论程序化是在研究之前研究者就有了一个相对完整概念,这不过是一个生硬促成、事先臆想的概念化描述。为此,格拉泽在1992年出版的《扎根理论的分析基础:自然呈现与生硬促成》中对程序化扎根理论进行批判与回应。

虽然不同学术观点之间争论激烈,但是要在实际研究中真正做到“价值无涉”是根本办不到的。“尽管研究者自身并不一定意识到,但实际上这些前提预设本身通常就包含了某些意识形态和价值判断”(94)。现在,过分强调“价值涉入”与过分强调“价值无涉”同样不正确,在警惕过多或偏激“价值涉入”的前提下,正视隐含条件,转化为研究有力的武器。如陈向明教授阐述扎根理论中对文献的运用:“原始资料、研究者个人的前理解以及前人的成果之间实际上是一个三角互动关系,研究者在运用文献时,必须结合原始资料和自己个人的判断”(95)

一、借假修真

“借假修真”本是一个佛教用语,意思是借着四大假合的身体来求得真我,修成正果。引申出来的意思是借着表面的或假设的观点来求得真正的见解。佛教将身体视为“假”,借助身体求得“真”我。在企业管理中,将管理数据作为“假”,借助管理数据实现组织健康发展。在学术研究中,借助“研究假设”来探索“真知”已经是公认的研究逻辑。

假设是指尚未证明的、解释事物的主张。假设的概念来源于西方学术界,在英文中对应的词汇有assumption、postulation和hypothesis。虽然它们都对应假设概念,但是在内涵上有所区别。assumption指前提性的、逻辑性的假设,中文译为“假定”比较确切。postulation也指“假定”,常运用于数学中,主要指带有公理性质的假定。hypothesis对应着“假说”,假说经过一定程序证明之后就形成了具体的理论观点。学术研究中的假设更多对应hypothesis的概念,研究假设是指研究者根据经验事实和科学理论对所研究的问题的规律或原因做出的一种推测性论断和假定性解释,是在进行研究之前预先设想的、暂定的理论。

在演绎性研究中,研究的基本逻辑是从理论中发展出研究假设,再通过观察验证假设的真伪。“研究假设”是演绎性研究逻辑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最关键步骤,假设的好坏对于研究质量和水平具有决定作用。演绎性研究中的假设是表明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关系的一个或一组陈述句,一般会在文献综述、理论框架等部分中提出。如《董事高管责任保险降低了企业风险吗?—基于短贷长投和信贷获取的视角》(96)一文在“理论分析与假设”部分提出该文研究假设:假设1:购买董责险的公司,短贷长投更多;假设2:购买董责险的公司,银行借款更少;假设3:购买董责险的公司,经营风险更大。在很多著作和论文中,已经对演绎性研究做了比较充分的研究,但是其他类型的论文如何利用假设的方法呢?

在实际应用中,假设的理解和应用范围要广得多。假设具有不同的层次类型,综合已有文献,我们可以将假设分为:公理型假设、逻辑型假设、观点型假设和变量型假设。

公理型假设指某门学科或理论对研究对象所进行的最基本的判断,类似于哲学研究中的第一性原理。这是学科之间区别的标志,如经济学中对于资源稀缺性假设(97)、组织研究中的人性假设(98)等。

逻辑型假设指使用科学逻辑方法推导出来的,能够普遍性解释某类社会现象或行为的假设,各个学科的一般性理论就属于逻辑型假设。

观点型假设指对某类社会现象或行为的预设性观点。观点型假设的来源比较广泛,既可以来源于文献和理论,也可以来源于生活和实践;既可以做出理性判断,也可以基于某种情感或偏见的判断。观点型假设是一种巨大的力量,能推动或者阻止研究者进入某个研究现场。

变量型假设指演绎性研究中试探性阐释变量关系的命题。

从公理型假设、逻辑型假设、观点型假设到变量型假设,是一个从抽象到具象的过程。

从是否明确显示的角度,假设还可以分为隐性假设和显性假设。隐性假设就是人们没有意识到但是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的假设。隐性假设有四个特点:它们是隐藏的、没有被明确表达出来的;它们被论证者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它们是得出结论的必要条件;其本身可能为假。(99)显性假设指人们明确意识的假设。隐性假设对应着人们的潜意识领域,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支配着人们。

公理型假设、逻辑型假设、观点型假设到变量型假设都是研究者能够明确意识的假设,属于显性假设,而研究者的世界观、生活经历等更多背景性因素构成了研究者的隐性假设。

不管是什么类型的研究还是什么领域的研究,隐性假设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多数时候隐性假设隐藏非常深,并不受自己的控制,以自动化的方式帮我们做出决策,而这种决策几乎都是共识性意见。这种机制为我们日常生活提供了很大帮助,但是在学术研究中就捉襟见肘了。为了应对隐性假设,研究者要增加元认知的能力,尽量能够意识到隐性假设的存在,并充分利用隐性假设,在隐性假设中发展出独到的见解。

与隐性假设不同,显性假设的使用边界相对比较清晰。变量型假设主要应用于演绎性研究,是演绎性研究的关键环节和标志。观点型假设可应用于任何研究类型,既可以在文本中表述出来,也可以不表述出来,只存在于研究者的构思过程中。在实际研究中存在两个误区:一是没有预设观点,这也说明研究者没有问题意识,没有自己的线索和主心骨,导致写出来的论文主题散漫,离题万里。二是先入为主。虽然假设是临时性和探索性的,但研究假设并不是随意提出来的。它植根于理论、文献和隐藏假设中,存在一定的质量标准(100),所以研究者既要保证假设的发散性,同时也要过滤掉明显不合格的假设,然后再通过更多渠道信源初步检验假设的科学性。研究者应该主动在研究中选择使用逻辑型假设,范围包括理论、概念、方法等。这些假设一般都是经过了反复的验证,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可以有效提高研究假设的信度和效度水平。公理型假设一般不直接在研究中使用,而作为一种较为隐性的标准来规范研究者的研究。

二、奇点思维:假设的基点

以上我们对假设的概念、类型及应用作了介绍,那么如何找到假设的线索?其实,大多数时候我们头脑中的世界和现实世界是不一致的。比如我们一直以为世界是线性发展的,实际上世界是按照曲线发展的,存在着各种黑天鹅和灰犀牛事件,跌宕起伏。曲线中的转折点是一种状态的改变,也蕴含着创新,处于状态转变的这个点就是奇点。

在面对难题时,我们习惯优先调动常识来解决问题。用常识解决日常问题没有问题,但是用在学术研究中就捉襟见肘了。常识不同于专业知识。专业知识以理论为基础,而常识以实践为基础;常识更关心问题的答案而不是求解的过程,专业知识将特定的发现组织成由一般原则描述的逻辑分类的能力,而常识则在于以自己的方式处理具体情况。(101)

“奇点”(Singularity)表示独特的事件以及种种奇异的影响,引申出来指无法以常识测度的、与平均事象严重脱节的所谓“不正常的事象”“古怪的行为”或其主体,即“怪人”(数学中的“奇点”别有所指,这里仅将其定义为一般意义上的词语),尤其是随着时代和技术的变化,“新出现的特殊事象”成了“奇点”的主要来源。(102)我们现在熟知的理论,甚至一些常识都是源于当初的“奇点”。由奇点到常识存在一个发展过程,如图2-9所示。

图2-9 从变异到理论的发展过程(103)

新事物往往是由原来事物变异而来,形成奇点,既有理论和框架范围不能解释新事物。刚开始,奇点只是个别现象。随着时间发展,一个奇点变成多个奇点,引起越来越多人的注意。慢慢这类现象有了固定的名称,接着有些学者关注到这类现象并展开研究,逐步形成解释这类现象的新理论和框架。这个过程循环往复,也是人类认知世界的过程。比如学术界对短视频、区块链、5G等新技术的认识和研究就是遵循这样一个过程。

面对奇点,人们态度不同,大多数人抱有“排斥问题”的态度,认为奇点违背常识,不合逻辑,排斥奇点,保守旧观点,而少数人抱着“发现问题”的态度,对奇点非常敏锐,并能从奇点中发现新机遇,我们把这种拥抱奇点的思维称为“奇点思维”。

奇点是事物属性变化的关键点,蕴含着创新和洞见,那么我们如何发现奇点呢?我们可以尝试着眼于社会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始点”“禁止点”“转折点”“其他点”等关键节点。

“起始点”:新事物意味着建构一条全新的发展曲线,善于发现新事物,接纳新事物,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是研究者一项重要的创新能力。几年前,微信作为新的应用形态进入人们的生活,研究者们开始从传播、技术等各个角度进行研究,中国人民大学赵旭东教授敏锐地将微信与人类学方法结合,提出了“微信民族志”概念。2016年10月15日召开了“微信民族志、自媒体时代的知识生产与文化实践”主题研讨会。赵旭东教授撰写的《微信民族志与写文化—基于文化转型人类学的新观察、新探索与新主张》(104)和《微信民族志时代即将来临—人类学家对于文化转型的觉悟》(105)分别在《民族学刊》和《探索与争鸣》上发表,参会学者的多篇论文也被高质量期刊发表,参会论文汇编以《微信民族志、自媒体时代的知识生产与文化实践》(106)为名出版。

“禁止点”:新需求往往会被既有结构予以否定,表现为“禁止”的形式。也就是说,某种新需求要以前所未有的方法开始应对,而旧有结构无法处理,所以会被禁止。研究者要善于发现这种“禁止点”。随着教育产业化发展,中小学学生有偿补课需求强烈,很多在职教师也开始有偿为中小学学生补课,从而出现了一系列乱象。2015年教育部印发《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禁止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行为。张冉和姚金菊两位学者通过对美国公立学校教师有偿补课的法律规制的考查,为中国的治理行为提出了针对性建议。(107)

“转折点”:对社会发展趋势比较敏感,善于从各种社会现象、数据以及其他来源中发现未来发展的重要转向,这就是“转折点”。管理学中有一个“10倍速变化”的概念,认为“绝大多数的战略转折点,都伴随着一个影响产业的某个因素的10倍变化”(108),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就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转折点,其中孕育很多变化,尤其是那些发生10倍变化的要素。研究者要敏感意识到所在领域的转折点和变化要素。

“其他点”:分类是理解事物的重要方法,某种分类完成时,未进入既有分类的事项将被统一归入“其他”,换言之,就是“无法分类的事物”。这里面通常蕴含着新物种、新思想。比如当时划分产业类型的时候,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当时第三产业份额极小,但是今天第三产业已经是占比最大的产业类型。随着社会发展出现的艺术产业、服务产业、创意产业等“其他项”都被归为第三产业。

总而言之,研究者要重视和培养奇点思维,密切关注所在领域的变化点和转折点,发现隐藏的规律,继而形成有效和富有洞见的假设。当然,除了奇点思维,研究者还要培养更多科学思维方式和有效分析工具,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

三、提出假设

德鲁克认为:假设不等于预设立场,而是提供信息索引;假设更不是胡思乱想,不是所有乱七八糟的想法都是假设。假设一定要基于局部的事实,或者基于最朴素的逻辑推演。怎样在奇点思维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假设呢?我们提供几个可以参考执行的方法。

(一)发散式假设。以局部事实为依据,借助头脑风暴、思维导图、5W1H等工具,多角度理解问题,发现假设的线索。

《讽刺画、预警器和烟幕弹—对国内假新闻研究的反思与重构(1980—2018)》(109)一文主要观点是认为假新闻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实,它所表达的信息是虚假的,但却有可能包含着某些真问题,并分别用讽刺画、预警器和烟幕弹比喻假新闻所折射的社会现实矛盾、所暴露的大众群体心理和所牵连的权力运作机制。这是基于作者对研究对象—假新闻多维度的思考和假设形成的。

(二)借鉴式假设。借鉴经典研究或者已有研究结论作为假设,判断是否可以成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个方案执行性比较强,同时因为是借鉴已有研究,在假设质量上有一定保障,这是我们着重推荐的方法。如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中就借鉴了边沁“全景监狱”的概念,用来说明现代社会中权力功能运行机制。《规训与惩罚:浙中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社会逻辑分析》(110)一文又将“规训与惩罚”的概念借鉴过来作为文章的核心观点。《制造同意:广州市政府治理邻避冲突的策略》(111)一文借鉴布若威“制造同意”的概念来概括广州市政府的治理策略。

(三)联想式假设。通过类比、联想、比喻等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联想式假设是很多发明创造过程中常使用的思维方法,如贝尔从人耳的构造联想到电话的结构,莱特兄弟从飞行的鸟联想到飞机的结构。《作为媒介的猫:人际传播的联结与障碍》(112)一文基于联想把猫作为一种媒介来看待,体现出了作者的想象力。

(四)对立式假设。逆向思维,做出同现有观点相反的研究假设。学术实质是一种对话方式,有一种“商榷”类论文,基于作者的观点提出另一种意见或观点,虽然不一定是相反观点,但是一定是提供了新的理解方式,我们也把这种看做对立式假设。2016年第三期《新视野》杂志发表潘绥铭教授《生活是如何被篡改为数据的?—大数据套用到研究人类的“原罪”》(113)一文探讨大数据的应用;在第四期同时刊发了刘林平教授《大数据有“原罪”吗?—与潘绥铭教授商榷》(114)和潘绥铭教授《再论生活是如何被篡改为数据的—回应刘林平教授的质疑》(115)文章,通过质疑、商榷、回应等方式深入探讨了这个话题,同时也在已有文献基础上确立了自己的假设。

人类思维有两种基础思维模型;严父思维和慈母思维。(116)严父思维崇尚个人主义、发展至上、批判思维等;慈母思维则主张集体主义、追求稳定、赞美思维等,几乎每一种理论、学说、公式的背后其实都是这两种思维的延伸。学术研究中也可以存在严父思维和慈母思维的区别,如《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路径》(117)一文属于慈母思维,以加强、建设为主,而《制造群众: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逻辑》(118)一文则是隐含着批判的思维。两者之间就属于对立型思维,研究者可以根据某一领域的主流观点,逆向思维,作出同现有观点相反的研究假设。

提出了一些假设之后,我们还会担心,自己提出的假设的质量如何?对于假设质量的判断,我们提供四条判断参考:假设来源于已有的知识系统,但要超越已有知识系统;假设应该是观点鲜明的,越鲜明越有价值;假设应该是描述清晰的,越清晰越容易验证;好的假设应该是可以被验证或者被推翻的。

另外,借假修真、奇点思维等方法的目的是形成科学的、有洞见和创新性的研究观点。针对这一点,我们提供一个“非共识”研究观点思维模型,由于“非共识”模型和结论更加密切,我们放在结语部分为大家讲解。

总结:学术论文选题常见误区和注意事项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基本上掌握了学术论文选题的基本流程。下面,我们总结一下研究者在学术论文选题中常见的误区和注意事项。

(一)选题太大,对研究对象没有限定,如马克思思想研究。这类选题要通过添加研究维度、限定词、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等限定性要素,将选题由大变小。

(二)选题太小,没有外推性和研究意义,如对某学院某门课的研究。这类选题选取了一个案例作为研究对象,但是案例不具备典型性和代表性,这就导致了选题过小,不易发表。碰到这种选题,我们一是要尽量选取代表性强的案例,二是多关注案例背后规律的解读。

(三)选题太普通,没有新意,形成了“研究单位普通,研究维度也普通”的选题结构,如大学生就业困境研究、慕课发展模式研究等。这类选题在结构上缺少创新元素,要么放弃现有选题,寻找新选题;要么在保持核心要素不变的前提之下,搭配更有创新性的要素。

(四)研究对象界定不清晰,正文中的研究对象和标题的研究对象并不一致。如农民工和农民工家庭属于不同的分析单位,选题以农民工家庭为分析单位,但在实际写作中却以农民工个人为分析单位,造成了区位的错误。这类选题需要研究者明确选题的要素结构,前后使用要保持统一,避免区位谬误。

(五)自己控制不了的选题,如前述关于流氓的田野调查研究。其实关于选题控制的问题发生在各个环节和各个要素之中,比如有人会选择了一个理论性非常强的选题,但是自己的逻辑处理能力并没有达到选题要求的标准,就会造成写起来很困难。

除了这几点,初学者在选题过程中,还会遇到各种各种的问题,这一章内容我们依据“顶天立地加两翼论文结构图”发展出学术论文五步选题法,选题的这五个步骤非常关键,是建构一项学术研究最重要的要素。我们建议研究者从大到小进行思考,在尽量保证结构性要素准确的前提下,再去思考细节问题。

(1)吴元樑.科学方法论基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7.

(2)刘显,张爱红.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学位论文的科学方法解构—研究对象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40(10):17.

(3)陈向明.王小刚为什么不上学了—一位辍学生的个案调查[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01):35-45.

(4)郭建斌.论文何以接地气?—一条微博引发的话题[J].新闻记者,2014(10):22-28.

(5)毛飞飞.城市隐形人—南京青年男同性恋群体样态初探[J].中国青年研究,2011(10):77-80+106.

(6)周怡.“大家在一起”:上海广场舞群体的“亚文化”实践—表意、拼贴与同构[J].社会学研究,2018,33(05):40-65+243.

(7)段成荣,吕利丹,王宗萍.城市化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4,12(03):13-29+188-189.

(8)戴维·波普诺.社会学 [M],李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89.

(9)苏运勋.隔代陪读:农民家庭的教育策略与家庭秩序[J].北京社会科学,2019(09):66-75.

(10)吴愈晓,黄超.基础教育中的学校阶层分割与学生教育期望[J].中国社会科学,2016(04):111-134+207-208.

(11)唐兵,田留文,曹锦周.企业并购如何创造价值—基于东航和上航并购重组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12(11):1-8+44.

(12)周志伟.巴西国际战略研究:理念、实践及评估[J].晋阳学刊,2019(04):80-88.

(13)陈广春,熊和平.书包的形制与教育规训[J].全球教育展望,2015,44(12):42-47.

(14)卢迪,邱子欣.5G新媒体三大应用场景的入口构建与特征[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41(07):7-12.

(15)强舸.制度环境与治理需要如何塑造中国官场的酒文化—基于县域官员饮酒行为的实证研究[J].社会学研究,2019,34(04):170-192+245-246.

(16)李翠含,吕韶钧.游戏仪式与文化象征—以民间儿童游戏跳皮筋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9,42(03):139-148.

(17)萧洪恩,王娟,马丹.礼物的话语:春节场域下送礼演绎模式的文化解读[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0(05):1-6.

(18)林小榆,李新欣.跨文化传播视域下奥运会运动员的国家形象塑造—以2016里约奥运会中国运动员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8,41(02):40-45.

(19)吴飞.共情传播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探索[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9,26(05):59-76+127.

(20)高萍.社会记忆理论研究综述[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3):112-120.

(21)张国良,丁未.中国大众传播媒介与“知沟”现象初探—以上海和兰州为例[J].新闻记者,2002(11):37-39.

(22)黄冠.养老保障制度的设计逻辑—与李军教授商榷[J].探索与争鸣,2019(04):66-74+161+158.

(23)潘绥铭.再论生活是如何被篡改为数据的—回应刘林平教授的质疑[J].新视野,2016(04):127-128.

(24)李立国,张翼.美国研究型大学学院治理模式探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6,37(06):15-27.

(25)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2007(07):36-50.

(26)张建.名师基地培养模式之缘由、理念及路径[J].教育研究,2015,36(04):86-93.

(27)张建中.众筹新闻:网络时代美国新闻业的创新及启示[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35(03):105-108.

(28)潘祥辉.“祖国母亲”:一种政治隐喻的传播及溯源[J].人文杂志,2018(01):92-102.

(29)李翠含,吕韶钧.游戏仪式与文化象征—以民间儿童游戏跳皮筋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9,42(03):139-148.

(30)何绍辉,黄海.社会病视角下的“越轨青年”研究—以街角青年与乡村混混为例[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2(02):4-8.

(31)陈柏峰.乡村“混混”介入的基层治理生态[J].思想战线,2018,44(05):114-127.

(32)朱力.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J].江海学刊,2002(06):82-88+206.

(33)何静.市场营销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113.

(34)张建中.众筹新闻:网络时代美国新闻业的创新及启示[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35(03):105-108.

(35)曾庆香,王超慧.众筹新闻:变革新闻生产的权力结构[J].国际新闻界,2014,36(11):81-92.

(36)李永宁,吴晔,张伦. 2010—2016年公共议题的公众注意力周期变化研究[J].国际新闻界,2019,41(05):27-38.

(37)毕恒达.教授为什么没告诉我[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18-19.

(38)刘良华著.教育研究方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29.

(39)章宏,赵天娜.社会资本视角下微信拉票的策略和动力探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40(07):138-144.

(40)刁益虎,吴刚.大学信任文化的隐匿及其根源—基于社会学视角的阐释[J].大学教育科学,2019(04):23-29+124.

(41)刘能,马俊男.数据生产和数据造假:基于社会学视角的分析[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9(03):62-69.

(42)胡百精,高歌.双向均衡沟通的想象—知识社会学视角下卓越公关理论的发展与批判[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41(02):119-126.

(43)徐国庆.我国二元经济政策与职业教育发展的二元困境—经济社会学的视角[J].教育研究,2019,40(01):102-110.

(44)郑扬,胡洁人.双向嵌入:农村经济能人与基层政府行为—政治社会学视角下的城镇化问题研究[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8,19(06):89-100.

(45)白红义.当新闻业遇上人工智能:一个“劳动—知识—权威”的分析框架[J].中国出版,2018(19):26-30.

(46)孙科技.论“双一流”政策执行的阻碍因素及其优化路径—基于政策工具理论的分析框架[J].复旦教育论坛,2019,17(03):67-73.

(47)曹浩文.京津冀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差距缩小了吗?—基于2014年至2016年数据的对比[J].教育科学研究,2018(09):17-22.

(48)谢立黎,安瑞霞,汪斌.发达国家老年照护体系的比较分析—以美国、日本、德国为例[J].社会建设,2019,6(04):32-40.

(49)陈东,邢霂.政府补贴会提升企业的投资规模和质量吗—基于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对比的视角[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9,41(08):84-99.

(50)张永梅、何晨晓、桂浩然.农民工社会融合:基于地区、民族和历时性的比较[J].南方人口,2019,34(03):25-33.

(51)仇立平.社会研究方法[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3.

(52)刘良华著.教育研究方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6.

(53)郑震.社会学方法论的基本问题—关系主义的视角[J].天津社会科学,2019(04):74.

(54)黄光国.社会科学的理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55)张汉.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是截然对立的吗?—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本体论和认识论辨析[J].国外理论动态,2016(05):47-57.

(56)马凌.旅游社会科学中的建构主义范式[J].旅游学刊,2011,26(01):31.

(57)徐勇,杨华.试论社会构建主义、解释主义和定性研究的关系[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3(02):165.

(58)彭荣础.思辨研究方法:历史、困境与前景[J].大学教育科学,2011(05):86.

(59)潘懋元.高等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9.

(60)潘懋元.高等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9.

(61)黄渊深.思辨缺席[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7):11.

(62)庞珣.国际关系研究的定量方法:定义、规则与操作[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4(01):10.

(63)拉法格.回忆马克思[M].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0.

(64)谢立中.再议社会研究领域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的关系[J].河北学刊,2019,39(02):161.

(65)有学者认为这种只有“数字描述,缺乏统计推理”的研究不是量化研究。具体参加庞珣.国际关系研究的定量方法:定义、规则与操作[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4(01):12.

(66)游腾飞.论比较政治学的定量研究方法[J].探索,2018(04):65-71.

(67)王德育.政治学定量分析入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6.

(68)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88.

(69)陈向明.质化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2.

(70)陈向明.研究者个人身份在“质的研究”中的作用[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7(02):55.

(71)风笑天.定性研究:本质特征与方法论意义[J].东南学术,2017(03):56.

(72)邓津,林肯著.定性研究:方法论基础[M].风笑天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2007:2.

(73)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2.

(74)郭泽德,刘华欣.口述史:一种质的研究方法对传播学研究的启示[J].编辑之友,2015(11):39-44.

(75)陈向明.社会科学中的定性研究方法[J].中国社会科学,1996(06):96.

(76)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94.

(77)约翰·W·克雷斯威尔著.混合方法研究导论[M].李敏谊译.上海:格致出版社,2015:2.

(78)约翰·W·克雷斯威尔著.混合方法研究导论[M].李敏谊译.上海:格致出版社,2015:7-8.

(79)杨立华,李凯林.公共管理混合研究方法的基本路径[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9(06):43.

(80)杨立华,李凯林.公共管理混合研究方法的基本路径[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9(06):43.

(81)杨立华,李凯林.公共管理混合研究方法的基本路径[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9(06):44.

(82)尤陈俊.作为问题的“问题意识”—从法学论文写作中的命题缺失现象切入[J].探索与争鸣,2017(05):103.

(83)袁方,王汉生.社会研究方法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84)仇立平.社会研究和问题意识[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01):70-75.

(85)曹锦清.问题意识与调查研究[J].社会学评论,2014,2(05):3.

(86)杨武金.批判性思维刍议[J].河南社会科学,2016,24(12):65.

(87)仇立平.社会研究和问题意识[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01):70-75.

(88)仇立平.社会研究和问题意识[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01):73.

(89)梁东黎.政治经济学争论中的真问题、假问题以及假问题背后的真问题[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2):5-12+126.

(90)任晓明,李熙.自我升级智能体的逻辑与认知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2019(12):46-61+200.

(91)刘大椿.科学活动论·互补方法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34-335。

(92)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M].韩水法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93)吴毅,吴刚,马颂歌.扎根理论的起源、流派与应用方法述评—基于工作场所学习的案例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16,35(03):34.

(94)彭贺.管理学研究中的“价值无涉”与“价值涉入”[J].管理学报,2011,8(07):949.

(95)陈向明.扎根理论的思路和方法[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9(04):59.

(96)赖黎,唐芸茜,夏晓兰,马永强.董事高管责任保险降低了企业风险吗?—基于短贷长投和信贷获取的视角[J].管理世界,2019,35(10):160-171.

(97)罗节礼编著.当代西方经济学原理[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2.

(98)章凯,罗文豪,袁颖洁.组织管理学科的理论形态与创新途径[J].管理学报,2012,9(10):1413.

(99)陈波.逻辑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00)李宏伟.价值·特性·类型—管理学理论假设的意义与建构[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07):70-74.

(101)邓肯·J.瓦茨.反常识[M].吕琳媛、徐舒琪译.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

(102)索恩.奇点来临[M].赵俐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

(103)细谷功.高维度思考法:如何从解决问题进化到发现问题[M].程亮译.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8.

(104)赵旭东.微信民族志与写文化—基于文化转型人类学的新观察、新探索与新主张[J].民族学刊,2017,8(02):1-24+96-99.

(105)赵旭东.微信民族志时代即将来临—人类学家对于文化转型的觉悟[J].探索与争鸣,2017(05):4-14.

(106)赵旭东.微信民族志、自媒体时代的知识生产与文化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

(107)张冉,姚金菊.公立学校教师有偿补课的法律规制:美国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7,15(02):63-76+188-189.

(108)安迪·格鲁夫.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M].安然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

(109)张振宇,喻发胜,王然.讽刺画、预警器和烟幕弹—对国内假新闻研究的反思与重构(1980—2018)[J].国际新闻界,2019,41(11):156-174.

(110)蒋培.规训与惩罚:浙中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社会逻辑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3):103-110+163-164.

(111)张紧跟.制造同意:广州市政府治理邻避冲突的策略[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70(03):111-120.

(112)许孝媛.作为媒介的猫:人际传播的联结与障碍[J].北京社会科学,2019(10):89-99.

(113)潘绥铭.生活是如何被篡改为数据的?—大数据套用到研究人类的“原罪”[J].新视野,2016(03):32-35.

(114)刘林平,唐斌斌,蒋和超.大数据有“原罪”吗?—与潘绥铭教授商榷[J].新视野,2016(04):122-126.

(115)潘绥铭.再论生活是如何被篡改为数据的—回应刘林平教授的质疑[J].新视野,2016(04):127-128.

(116)李源.给大忙人的高效阅读课[M].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

(117)刘嘉圣.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03):27-31.

(118)孙银光.制造群众: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逻辑[J].中国教育学刊,2015(01):54-59+83.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9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