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眼罩是护眼还是伤眼?这几类人群慎用→
过去,如果我们眼睛不舒服的话,可以用热毛巾敷在眼睛上缓解一下。现在,有不少消费者直接用上了一次性蒸汽眼罩,觉得用它热敷之后既省事又能够有效的缓解眼部的疲劳,有商家宣称这是护眼神器。目前,一次性蒸汽眼罩迅速普及,初步估计年消费量已经达到8亿个左右,但是其中有的蒸汽眼罩发热温度高,发热持续时间过长,不仅起不到舒缓眼部疲劳的作用,还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每周质量报告》2023年7月23日
市场监管总局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结果表明,一次性蒸汽眼罩的质量安全风险等级为“严重风险”,显而易见,一次性蒸汽眼罩具有鲜明的特定人群属性,很多人甚至没听说过这样一款产品。
这款和刚需毫不沾边的产品
为何引发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
它究竟存在哪些问题
以至于到了严重风险的地步?
记者立即展开了调查采访。
从公开数据了解到,中国人目前平均每天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时长接近五小时。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数据称,2022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
长期用眼导致的黑眼圈、眼睛干涩、入睡困难等,也成为许多人的一大困扰。受困者需要解决方案,一些商家看到了这一需求,于是一次性蒸汽眼罩应运而生。一些商家宣称这是护眼神器,不少消费者尤其是上班族对此表示欢迎。
上海市质检院纤维检验所工程师 季学海:一次性蒸汽眼罩大约是在2007年左右出现,2013年左右传入我国,2014年左右我国有部分国内企业开始生产销售一次性蒸汽眼罩产品。目前来看,我国一次性蒸汽眼罩产品种类繁多,整个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一次性蒸汽眼罩发热体主要成分为铁粉、活性炭、吸水树脂等,产品利用发热体中铁粉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释放热量,产生微量水蒸汽,从而达到热敷眼部的作用。
目前,市场上一次性蒸汽眼罩的价格低的不到一元,高的超过五元。据统计,2022年销售额近20亿。记者在北京、长沙、武汉等地的随机采访中发现,使用这种产品的主要是女性。使用过产品的受访者中,有近一半表示会经常使用一次性蒸汽眼罩;有超过三成表示晚上会带着它直接睡觉;超过七成表示会从网上选购一次性蒸汽眼罩;超过九成没有关注或者很少关注使用这种产品会有什么风险。
记者在电商平台搜索“一次性蒸汽眼罩”显示有1.3万件商品,超过300个品牌。在这家电商平台,一次性蒸汽眼罩销售量靠前的两家网店的网页显示:月销量分别超过了8000和5000。
记者随机浏览一些网店的网页,在商家产品介绍中都宣称有闭光入睡、助睡眠一类的功能,记者没有发现“不得佩戴过夜”的提示。
这次风险监测报告中提到:通过对舆论情况、消费投诉和医疗救治的关注,均追踪到一次性蒸汽眼罩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有不少消费者声称,使用一次性蒸汽眼罩后,眼睛出现不适甚至是灼伤的情况。
复旦大学附属眼鼻喉科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 程静怡:病人用(一次性蒸汽眼罩)的时间太长或者是温度太高,引起结膜炎症增加,结膜充血水肿,最严重的还有一部分病人可能会引起角膜上皮灼伤的损伤。
市场相关总局根据舆情监测和消费者反映的产品质量问题,针对这种新型产品,专门组织了这次风险监测:共采样60批次,其中京东商城、天猫、拼多多、抖音、唯品会、快手、淘宝等电商平台抽取了50批次样品,线下在大润发、盒马先生、名创优品、屈臣氏等实体店抽取了10批次样品,这是市场监管总局首次针对这类产品开展风险监测,最终质量安全风险等级为“严重风险”。
在承担这次风险监测任务的上海市质检院,记者尝试和消费者一起了解一次性蒸汽眼罩更详细的真相。
上海市质检院纤维检验所检测室副主任 赵海浪:打开蒸汽眼罩的时候,让蒸汽眼罩贴面侧跟我们的皮肤接触,因为蒸汽眼罩里面会有铁粉,铁粉会跟空气当中的氧气反应产生热量,因为发热,所以会带出微量的蒸汽,对眼睛起到一个热敷的作用。一般就把蒸汽眼罩的两个耳带挂在我们的耳朵上面,这样就可以了。
化学反应产生热量,发热产生微量蒸汽,蒸汽起到热敷作用。这次监测项目中,问题最突出的就是“温度特性”这一核心指标,这也是导致一次性蒸汽眼罩质量安全风险等级最终被判定严重风险的主要原因。
上海市质检院纤维检验所检测室副主任 赵海浪:这个热敷产品有一个低温烫伤的概念,就是说烫伤皮肤不光是跟产品的温度有关系,也是跟产品在特定温度下接触的时长有关系。
温度特性指标实际上就是将一次性蒸汽眼罩发热后在不同的温度,可能灼伤眼部皮肤的最短接触时间设定为限量值,超过限值就意味着该样品可能有灼伤使用者眼部皮肤的风险。
监测发现,60批次样品中,有34批次的样品温度特性指标不符合。也就是说,温度特性这一核心指标的不符合率达到了56.7%。
一次性蒸汽眼罩发热温度较高或持续时间过长都可能造成眼部皮肤伤害,而此次风险监测样品中有近六成存在温度特性项目不符合的情况。
上海市质检院纤维检验所检测室副主任 赵海浪:以48℃为例,(持续发热时间小于等于)10分钟是比较适宜的,但是通过本次的风险监测发现,在48℃以上很多产品(持续发热时间)超过一个小时,甚至接近两个小时的情况。
也就是说,监测到的样品在48℃及以上持续的时间超过了标准限值的十倍。记者查阅这次风险监测的检验报告单发现,一次性蒸汽眼罩发热温度达到56℃及以上时,按照限值标准,持续发热时间不能超过两分钟。实测后发现,有11个批次样品超过了这个标准值,一款样品实测值达到了25分钟,超过限值十多倍。
这次风险监测采集的60批次一次性蒸汽眼罩样品中,按照眼罩中发热体填充物类型分为薄片型和粉末型两大类,分别采集了8批次和52批次。实测结果显示,所有34批次温度特性指标不符合样品都是粉末状发热体。
上海市质检院纤维检验所工程师 李学海:粉末状一次性蒸汽眼罩的生产成本较低,但是发热体容易堆积,发热状况不稳定。
专家告诉记者,温度特性项目不符合率固然会造成风险提高,但商家是否进行了足够的风险提示也是影响风险高低的重要因素。
本次风险监测发现的另一个主要风险点就是一些一次性蒸汽眼罩产品存在外包装以及网店网页宣传缺乏科学依据、安全性提示不全面、不规范等问题。
在这次风险监测的很多样品外包装上有印有:帮助睡眠、甜梦睡眠、睡觉前、午休时等字样以及相关的图标,网店的网页上也有睡眠的字样,监测人员没有找到类似夜间睡眠不能使用等标识。
专家告诉记者,人在睡着后对温度的感知能力也会降低,如果消费者选用了发热温度高、发热持续时间超过标准限值的一次性蒸汽眼罩整晚佩戴,很可能不仅起不到舒缓眼部疲劳的作用,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复旦大学附属眼鼻喉科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 程静怡:是一个缓慢加热的过程,当发生低温灼伤的时候,你自己都没有觉得。这是眼睑的正常结构,在灼伤的时候最容易还是眼睑接触面积比较大的这一部分的上眼睑的皮肤,如果时间太长了往里面渗透,就有可能导致角膜最浅层的上皮损伤,就会有非常明显的畏光流泪、眼睛睁不开的这种症状,一旦感染的话,角膜就可能会有疤痕形成,就会影响到视力。
风险监测到不少样品的外包装和网店页面上有“精准控温20分钟”“40℃恒温”“恒温41℃”等宣传语和示意图,声称自己的产品能够精准控温。实际测试显示,这样的说法缺乏科学性,可能误导消费者。
上海市质检院纤维检验所检测室副主任 赵海浪:这个宣称跟我们实际检测是不符合的,这个产品是不可能存在恒温的状态,基本上是呈曲线的状态。这个产品的设计是在短时间里面迅速发热,从一个低点升到一个最高点,在最高点不会维持很长时间,在最高点会持续往下降,不存在一个恒温状态,是达不到这个技术的。
如果您是家长,如果您佩戴隐形眼镜,请留意接下来的一次性蒸汽眼罩特殊人群消费提示:
这次风险监测还有7批次样品声称是针对学生儿童使用的,同样有相当比例存在产品外包装和网店页面安全性提示不够规范等问题。
专家建议,如果少年儿童一定要使用这类产品,最好有家长在旁边看护,控制好使用时间。
复旦大学附属眼鼻喉科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 程静怡:因为小朋友皮肤比正常的成年人更加娇嫩一点,要使用受热比较均匀的蒸汽眼罩,可能成年人用20分钟,但是小朋友还是在15分钟就可以了。
医生还专门提醒消费者,如果出现干眼症等症状,还是要去正规医院进行治疗,不能依靠一次性蒸汽眼罩。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能佩戴隐形眼镜使用一次性蒸汽眼罩。
复旦大学附属眼鼻喉科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 程静怡:戴着隐形眼镜的时候用蒸汽眼罩就会要吸更多的水,导致眼睛更干,因为干了以后隐形眼睛会接触到角膜的中央,会形成一个机械性的摩擦。干再加上摩擦就会导致角膜上皮的损伤,细菌更容易进入到我们的角膜,就会导致角膜炎,角膜感染的发生。
记者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针对风险监测发现的问题已向相关企业发放了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告知书,督促企业消除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落实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同时,一次性蒸汽眼罩的行业标准目前正在制定之中。
市场监管总局质量监督司安全评估处一级调研员 王娜:我们将一次性蒸汽眼罩产品纳入了2023年全国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目录,将继续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
来源:每周质量报告、消费指南杂志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92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