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中国古人的研学之旅

 

溯源我国的研学实践,可追及春秋战国的“游学”,多指远游异地,从师学习,以所学游说诸侯,求取官职。史载孔子招徒讲学,率弟子们周游列国、传道授业,弟子们跟随他遍访都邑,从困顿碰壁中体悟人生,开阔眼界,了解民风政情。

及至战国,诸侯并起,厚招游学,广纳贤能;文士们通过游学增进学识,进而充当纵横家游说诸侯国,以言策建立功业,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成就了一大批人才。

孔子的研学之旅

孔子31岁那年,正在山东曲阜办私学,大概给学生讲课遇到难题了,在鲁国找不到答案,决定动身去一趟当时所有诸侯国共同的首都:河南洛阳。

恰逢孔子有一个学生,名叫南宫敬叔,听说老师要去首都游学,觉得自己有责任帮老师申请一笔经费。于是他通过自己的关系,向鲁国国君申请了一辆马车、两匹骏马,还配了一个车夫,路上的费用也由鲁国全包。孔子带着南宫敬叔到了洛阳,拜访了老子,请教了苌弘,考察了一些名胜古迹,然后顺利返回鲁国。

孔子的这次游学经历见于《史记·孔子世家》和《孔子家语》,史料中记载得很详细,可能是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史上最早的游学。

司马迁的研学之旅

根据司马迁自己的记载,他从长安出发,先渡过长江到长沙,然后坐船在湘江和浣江流域考察;然后去江西,登庐山,考察大禹疏通九江的遗迹;又抵达汉高祖刘邦的故乡江苏沛县,请教汉高祖发迹前的轶事;又来到鲁国旧地,参观了孔子的故居和礼器,随后在山东邹城学习先秦的乡饮之礼和宴射之礼;他又先后来到孟尝君和春申君的故地,最后经过魏国旧都大梁,搜集了夷门监者侯嬴与信陵君的交往经历,再从大梁返回长安。

司马迁这次游学,时间很长,路线很长,去过的地方很多,不仅向名师大儒请教学问,更向江湖野老追寻口述史,为他以后写成《史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两汉承继战国游学之风,学子们为学经,远行访师问道,既求闻达也求仕途。

唐代兴“壮游”、旅行学习之风,众多士子走出书斋,多作郊游、远行、交友、边塞之旅。他们访古问俗、优游林下、寻幽探胜、结交豪杰、相互学习,在旅行中学习知识、体悟人生、修为人格、传承文化,成就很多传世的诗篇,而开放、包容的文化,更成就了当时文化的空前繁荣。

及至宋代和明清,游学、书院文化盛行,士人旅行制度化,社会逐步形成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主流意识。宋代理学家、思想家朱熹主张学子不应拘于一隅,而应“出四方游学一遭”(《朱子语类》)。

当时名师硕儒所在的书院,常常成为一地教育、学术中心,吸引远近的学子趋而往之;士子们则利用科举和出仕机会频繁旅行,深入了解各地历史文化、名胜遗产、典制赋役、科技发明,观察社会,推动文化、社会变革。如宋代的沈括少随父宦游州县,出仕后重游历研究,他“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宋史·沈括传》),最后写就集科技之大成的《梦溪笔谈》。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谈画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立成鄄鄂。”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强调行中去悟,实践中学,学以致用,这一人文精神贯穿古今,影响了后世许许多多的人。

会稽山研学国际营地

会稽山研学国际营地由上海市青少年校外活动营地—东方绿舟全程指导、建设和管理。

营地以越文化研学、国防教育

自然教育、劳动实践、

安全教育、主题营为载体

以“意志力、领导力、创新力”

三力教育为培养主题

专注于青少年的意志锤炼

行为塑造、视野拓展

致力打造学校、家庭之外的

“第三成长空间”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92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