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8块碎骨、1张轮椅,两次参加冬奥会的叶乔波,她到底经历了什么?

 

距离冬奥会不到一个月了,冬奥运动健儿正在做着最后的冲刺。

29年前,同样是在冬奥会上,

一个叫叶乔波的奥运健儿,为我国实现了冬奥会上奖牌零的突破。

1964年,叶乔波出生于吉林长春。

她和体育的渊源,是从小学就开始的。

重要的是,她身上有这个天分。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叶乔波在学校举行的运动会上,

一个人拿下了女子100米短跑到1500米的所有冠军。

这一下子,就把体育老师臧洪良给惊呆了。

藏老师连夜就去了叶乔波的家里,

他的意思就一点,你们的女儿不简单,得赶紧送到专业的体校里去学习。

这一点,叶乔波的父亲也从来没怀疑过。

叶乔波的父亲早年在部队的时候,就进行过几年的体育教学。

后来在长春市举办的运动会上,还曾经拿过十项全能冠军。

所以在父亲的心目中,女儿即便早早从事体育学习,他也是不反对的。

他唯一担心的是,这条路充满了坎坷和荆棘,

不知道女儿在将来能否坚持下去。

10岁,父亲正式把她送进了市里的业余体校。

第一次跑步比赛,叶乔波跑了第一名。

但是教练却不打算把她留下来。

教练给出的理由是,这小姑娘更像是在滑冰,不是在跑步。

于是,父亲就带着女儿去了学校的滑冰组。

规则很简单,只要能得第一,就能被录取。

在那之前,叶乔波基本上还没练过滑冰。

指令刚响,她就冲了出去。

让人意外的是,即便她摔了一跤,还是获得了第一名。

教练很中意她,她顺利走进了业余体校。

仅仅一个月后,她在学校的成绩就刷新了纪录。

教练对叶乔波此后更加看重。

从那之后,艰苦的训练就正式开始了。

那时候,她还不是体校的正式队员。

所以叶乔波每天要先在学校上完课,然后再去体校训练。

下午四点开始,雷打不动地训练到晚上八点。

衣服和冰鞋需要自己准备,学校还不管晚饭。

那时候,叶乔波的父亲在印刷厂上班。

白天拼命工作,为的就是在下午的时候,

有时间把女儿接到体校去训练。

冬天的长春异常寒冷,每每看着幼小的女儿在寒风中训练,

父亲的内心就会升腾起无限的怜惜。

他和妻子两个人的工资,加在一起还不到一百块。

他拿出了一半的工资,全部用在了女儿的训练上。

每天大幅度地运动后,女儿往往吃得很多。

但是学校里没有饭菜,所有的学员都是自己解决吃饭的问题。

食品金贵,购买食品的粮票更是不能轻易搞到。

为了让女儿吃得好一点,

父亲在市里四处奔波,终于在火车站找到了不用粮票的面包。

每天在家,他和妻子总是吃粗粮,

节省下来的细粮,都倒在了女儿的碗里。

虽然条件艰苦,但是叶乔波的内心深处喜欢滑冰。

不过有一天,父亲突然问她,你滑冰是因为快乐,还是为了将来拿第一?

父亲的这番话,让女儿一时有些不知所措。

原来,叶乔波还有一个从小患病的哥哥。

下面还有两个嗷嗷待哺的妹妹。

父亲希望女儿尽快练出成绩,将来对整个家庭,也是一种帮衬。

这个道理,也是在逐渐长大的过程中,她慢慢明白的。

后来,父亲花了五块钱,给女儿买了一条厚棉裤。

穿上这条棉裤,叶乔波开始了更艰苦的训练。

那时候练习深蹲,不管是教练的规定还是日常,她永远比别的学员多出一倍。

别人做500个,她就会做1000个。

至于每天在赛道上,100圈其他人都结束了,

她的才意味着刚刚进行了一半。

所以,很快她就在学员中间有了两个绰号。

一个叫拼命三郎,一个叫大脚趾头。

后面这个绰号,是因为她的大脚拇指经常被坚硬的冰鞋磨破,

寒风中流血很疼,她缠着厚厚的纱布继续练。

直到退役之后,由于常年的摩擦积成的厚厚老茧,

她的两个大脚拇指都是没什么知觉的。

正是这种拼命,叶乔波的成绩突飞猛进。

两年后,仅仅12岁的她就进入了八一队的速滑队。

她的职业生涯即将正式开始。

16岁那年,她参加全国比赛,获得了青年组的亚军。

第二年,她获得了冠军。

然而就在她的体育事业稳步上升的时候,她的人生却迎来了一次波折。

20公里的越野赛跑中,中途她的颈部突然出现了剧烈的疼痛。

叶乔波当时强撑到终点,而后晕倒在地。

检查之后,她不但患有急性的胆囊炎,而且颈椎三个关节也存在错位。

医生做出的诊断是,她的伤情很严重,职业生涯可能就此中断。

这可把叶乔波急坏了,她还不到20岁,不能就这样废了。

但是看着女儿在病床上痛苦的模样,母亲却不希望她继续练速滑了。

事后,父亲把女儿从体育队接回了家里。

接下来,父亲每天用自行车带着女儿去医院治疗。

父亲的坚持,渐渐感染了女儿,叶乔波明白,不管怎么样,她内心的精神支柱绝不能坍塌。

她开始和疾病进行较量,为了早日康复,

叶乔波忍着剧烈的疼痛,接受了一系列的治疗。

就连给她治疗的医生都说,这姑娘真能撑得住。

经过半年多的治疗和辅助锻炼,叶乔波的身体逐渐康复,

她又重新回归了八一队。

此后,叶乔波又正式入选国家队。

她的口号也很简单,吃饭、睡觉、按摩康复,都是为了训练。

但是叶乔波在此后的训练中还是那样拼命,

以至于还是不断会出现各种伤情。

在一次夏季训练中骑自行车时,车座脱落,她重重地摔落在地上。

事后检查,除了身上的擦伤之外,她的膝关节出现了严重的积水和囊肿。

医生一天为她针灸三次,但恢复得依旧不明显。

为了不耽误训练,叶乔波自己给自己针灸,

她忍着疼痛,居然将囊肿给扎痊愈了。

随着叶乔波在500米的速滑中夺得首枚世界杯金牌,

她成了当时国内冬奥会上夺得金牌的热门人选。

28岁,叶乔波正式征战冬奥会。

那是1992年,当年的赛事是在法国举行的。

最终在500米的决赛中,叶乔波和世界几大高手狂飙。

然而就在叶乔波从外道超越的时候,

处于内道的一个选手违规没有给她让道,

叶乔波被撞了一下,导致她落后名将布莱尔0·18秒。

原本的冠军变成了亚军,

虽然位居第二,但是也实现了冬奥会上的零突破。

之后在1000米的决赛中,

叶乔波以0.02秒的差距再次输给布莱尔,夺得银牌。

紧接着在随后的速滑世锦赛上,

叶乔波夺得了1000米的冠军。

随后在整个1993年赛季,

叶乔波拿到了女子500米的全部八个金牌,

获得了冰坛上大满贯的战绩。

虽然成绩傲人,但是对于冬奥没有拿到冠军,

叶乔波的内心依旧隐隐地憋着一股气。

她早已暗下决心,一定要出现在下一届的冬奥赛场上。

可是,多年来高强度的训练,已经让叶乔波的身体不堪重负。

1993年的八月份,医生给她做了手术。

她的左膝盖内,一次性取出了五块已经处于游离状的碎骨。

医生对她的职业生涯直接宣判了死刑:这种情况是再不能参赛了。

但是病床上的叶乔波也非常坚决,

哪怕是死在冰道上,她也要去参加这最后一次人生的搏击。

父亲看着女儿,彼时也开始劝说她,不要再参加了,该歇歇了。

但不管是谁劝说,叶乔波坚持在手术后继续训练。

由于备战冬奥会的运动强度很高,

她的腿一度出现髌骨半脱位。

即便如此,接下来的半年多时间,她都没有离开过训练场。

1994年的2月份,当距离冬奥会还有一周的时候,

医生开始四处“通缉”她,必须立即停止比赛进行手术。

如果再不做手术,她的左腿有可能终身残废。

然而,她谁都没有告诉,叶乔波只是将绷带厚厚地缠裹在左膝盖上。

最后的拼死一战,即将开始。

当年的2月25日,挪威的冬奥会赛场,

1000米决赛中,随着指令枪的响起,

叶乔波拖着伤残的左腿拼命向前滑去。

最终,她拿到了一块铜牌。

然而此时,她的左腿已经难以支撑身体了。

随后,叶乔波在德国进行了手术,八块碎骨从膝盖中取了出来。

随着比赛的结束,叶乔波是坐着轮椅回国的。

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她都是在轮椅上度过的。

退役晚会上,坐在轮椅上的叶乔波说:“我可以问心无愧地说,我对得起我的祖国!”

从那之后,便有了“叶乔波精神”在传扬。

退役当年,叶乔波30岁。

接下来要去做什么,是摆在她面前的一道选择题。

一番考虑之后,她决定到清华大学去读书。

对于她的这个决定,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

毕竟,她从小就走进了专业运动队,文化课程基本没有系统地学习。

但是叶乔波这时候去读书,也有自己的想法。

因为多年的对外参赛中,她知道国内的冰雪运动项目和国外的差异。

尤其是在训练条件上,国外的运动员要优越很多。

叶乔波想通过学习经济管理,

而后改善国内运动员的训练条件。

想法很好,但是她却有一个非常大的困难。

要想完成硕士学业,这一点比她在赛道上的夺冠还要难。

接下来整整六年的时间,叶乔波都是在学习中度过的。

所幸老师经常告诫她,在以后的毕业论文中,要写切身的经历以及与自己愿望有关的东西。

就这样,在导师不断指导下,她的论文顺利通过答辩。

随后,首座以她名字命名的室内滑雪馆在北京建成。

后来,她又开始关注运动员退役之后的相关情况。

那是2006年,举重冠军邹春兰退役后,成了搓澡工的新闻,

在她的心头掀起了强烈的震动。

此后,叶乔波用了将近20个月的时间在全国走访调研。

在第二年的两会中,她正式提交了关于运动员退役后的发展和建议的议案。

她的议案提交上去后,叶乔波所在的吉林省成立了体育职业技能鉴定站。

鉴定站会给退役的运动员提供帮助,并且进行职业培训。

不过在叶乔波看来,最根本的办法还是应该让运动员学习文化知识掌握一技之长。

这样即便是退役了,也能在这个社会上立足。

如今,冬奥会即将在北京开幕。

在筹备期间,作为冬奥组委委员的叶乔波,

从饮食和其他方面提了很多建议。

她希望在饮食的准备上,一定要考虑到不同国家的饮食习惯。

与此同时,她也一直倡议建立不同语种的翻译站。

这是因为还在她早年参加世界青年锦标赛的时候,吃过没有翻译的亏。

那次比赛是在挪威举行的,比赛举行当天,

波兰的一个选手举着手表给她说着什么。

叶乔波当时没明白是什么意思,然后就先去冰场上做准备了。

谁知后来比赛推迟,她在零下二十多度的室外被冻了一个多小时。

也因此那次比赛中,叶乔波成了倒数第一。

后来叶乔波才知道,原来之前那个波兰选手正是想告诉她,比赛的时间推迟了。

所以,叶乔波希望在家门口举办冬奥会的时候,

一定要建立好翻译机制,确保每个运动员都能拿出最好的状态参赛。

当年退役后,无论她去哪里,只要被认出来,很多人都会给她鞠躬。

这其中有卖衣服的商人、考上大学的学生,还有卖菜的菜贩。

大家给她鞠躬的心情也都是一样的,

如果当初不是靠着叶乔波精神的激励,就做不出自己人生中的成就。

哪怕现在都已经过去快三十年了,

叶乔波身边的朋友,还会给自己的下一代讲述这个坚强女人的故事。

相比于年轻时候高强度的训练,

如今的叶乔波喜欢慢节奏的生活。

她爱好广泛,从弹钢琴到练书法再到打高尔夫,

慢慢地享受生活中每分每秒的精彩,

就是叶乔波现在最大的快乐。

至于她曾经的那股精神,

则会激励一代又一代运动健儿奋勇拼搏。

文|二十二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92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