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盒成风,有黑心商家把宠物活体塞进了盲盒里
最近,盲盒销售火爆,据2019年8月某电商平台发布的《95后玩家剁手力榜单》显示,每年有20万消费者一年在盲盒上花费超过2万元,甚至有消费者一年要耗资百万来购买盲盒。在这股风潮之下,各路商家都掀起了“盲盒风”。
盲盒与普通商品相比,具有很强的信息不对称性,消费者只能依靠商家的广告宣传来选购,这就很容易被商家的夸大商品价值、虚构中奖概率、颜色款式不符等虚假宣传所误导。消费者拆开盲盒后,有的产品可能不符合有关国家标准安全性指标;有的可能是假冒的山寨品或者二次销售品;有的是没有生产日期、质量合格证以及生产厂家的“三无”产品;还有的存在划痕、掉漆、污渍等质量瑕疵。
然而,最近甚至有网购平台悄然兴起了宠物活体盲盒,售价从十几元到上千元不等。打着盲盒的旗号,卖家声称“不接受规定品种、盲盒发出不接受退换与中差评、评论不允许晒”。让人不寒而栗的是
网购平台频现活体盲盒消费者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据央视报道,记者在网购平台搜索关键词“盲盒”“活体”,出现了不少“乌龟盲盒”“仓鼠盲盒”的商品链接。在另一平台上输入关键词“宠物”“活体”,不仅有常见的猫、狗、鸟等动物售卖,甚至有大白鼠、蝎子、蜘蛛、蜥蜴等。从消费者评价看,买来是当作宠物饲养。有消费者说,“揭开盒盖的那一瞬间,惊喜与惊吓都有可能”。
网购平台上的活体动物盲盒
从某售卖“乌龟盲盒”的网店可发现,店里有从9.99元到882元不同价位的9种活体乌龟。当询问店家各种盲盒里都是什么品种时,店家表示会根据不同价位发不同品种,拒绝透露具体品种。对于动物检疫证明,店家则表示,“乌龟都是自家繁养的,没有办理什么证件”
在一网店中,有媒体记者以消费者身份,向店主要亚洲雨林蝎、蓝薄荷角蛙的检疫合格证,店主表示“没有”,并且说“由于活体的特殊性,活体发货,不退不换”“饲养期间不包活”。
活体盲盒运输存在模糊地带
据了解,宠物活体盲盒大都通过快递配送。由于缺少检验检疫,在运输过程中,这类盲盒存在疫病传播的可能。
有快递从业人员表示,对于活体动物配送,大快递公司一般是不接的,主要是考虑无法评估动物价值,容易陷入赔付纠纷。“现在这种天气,小动物饿死、冻死、被其他货物挤压致死都很正常,一般死了就地丢掉,赔付也是扯皮的事。”他说,由于需求旺盛,很多快递公司仍会接单。
对此,中国快递协会法律事务部负责人丁红涛说,1990年的邮政法实施细则曾禁止邮寄活体动物,但这一规定在实际操作中已被野生动物保护法覆盖,即“禁止寄递受保护的野生动物和剧毒、有传染病的动物”,而不是所有的活体动物都禁止寄递。
他强调,除野生动物之外的其他活体动物寄递,并没有明确的标准。作为邮件的内件物品,一体适用收寄验视、实名收寄、过机安检等寄递渠道安全保障制度。“在实践中,如果认为某类动物可能属于禁寄物品,应依法调查取证,包括采用检验检疫等方式。”他说。
此外,据新京报报道,顺丰、申通、圆通等数家公司的快递员表示,其公司明令禁止运送活体动物。
中消协:盲盒经营者须承担法定的质量担保责任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近日发布的文章介绍,“有消费者反映一些商家“店大欺客”,消费者遇到质量问题只换不退;还有消费者反映商家售后效率低下,对消费者的问题一直拖延处理。”对此,中消协明确表明:
1.盲盒的基本属性是商品,经营者必须承担法定的质量担保责任。
无论盲盒是按照正品销售还是附属品销售,盲盒本身都是商品,经营者都必须承担法定的质量担保责任。一方面,要保证产品来源可靠、链条完整,杜绝“三无”产品和仿冒品;另一方面,积极履行退货、更换、修理等经营者义务,不得以“附赠品”“抽奖品”等借口免除应当承担的质量保证和售后服务义务。
2.盲盒经营者应确保商品质量信息真实,保障消费者知情选择。
尽管盲盒销售中关于产品的款式等存在一定的保密性,但关系产品质量和服务的信息,如产地、成分、生产日期、保质期、使用存储条件、安全警示、价格、“三包”等均应当充分告知,保证真实全面,不得作出虚假、夸大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让盲盒内在物品的商品价值、出现概率、分布方式等关键信息真实透明,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确保消费者知情选择。
网购特殊商品要有“度”
近年来,曾有消费者网购银环蛇被咬致脑死亡的案例。这类可能危及人身安全的宠物等特殊商品,能否随意在网络上售卖?对此,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表示,网购商品的范围一定要有“度”,超过了规定的“度”,就触碰了法律的高压线。
电子商务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都规定,经营者不得销售违禁产品,电商平台要承担主体责任,一旦发现问题要责令商家下架。相关监管部门可以依据法律法规进行行政处罚,造成严重社会后果的,可移交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陈音江说,时下流行的宠物活体盲盒,是一种非理性消费。有的青少年自制力、自控力没有完全成熟,容易受到商家的误导甚至欺骗,需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此外,盲盒这种形式的消费涉嫌侵犯消费者知情权,对于商品种类、品质等监管都处于模糊地带,这给销售劣质商品乃至违法违禁物品提供了渠道。
(来源:新华社、央视客户端、新京报、中国消费者协会)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92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