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器官都能移植,为何软骨细胞不能?移植软骨细胞能治骨关节炎吗?

 

骨关节炎是由软骨退变、软骨下骨骨重塑紊乱、半月板变性及肌肉力量下降等多因素引起的整体疾病。其中,软骨的退变是主要矛盾?目前,我国有几千万骨关节炎患者,因为软骨的退变无法根治及阻止,饱受着关节炎疼痛的困扰。

在医学如此发达的今天,肝脏可以移植,心脏可以移植,那将软骨移植到病痛点,让他生长为健康的透明软骨不就行了?

目前是有很多研究,在进行关节软骨的移植,包括自体或异体软骨膜移植(软骨膜可以支持软骨生长,促进再生修复),自体或异体骨软骨块移植,但这些修复的都是纤维软骨,而无法达到修复透明软骨的效果。

  • 纤维软骨vs透明软骨
1.透明软骨(Hyaline Cartilage) 透明软骨间质内仅含少量胶原原纤维,基质较丰富,新鲜时呈半透明状。主要分布于关节软骨、肋软骨等。2.纤维软骨(Fibrous Cartilage):纤维软骨分布于椎间盘、关节盘及耻骨联合等处。基质内富含胶原纤维束,呈平行或交错排列。软骨细胞较小而少,成行排列于胶原纤维束之间。

主要来看,两者的区别在于纤维软骨不耐磨,而透明软骨是耐磨的,膝关节的关节软骨就是透明软骨。而就目前的技术看,透明软骨如果磨损,是无法再生的

关节软骨

所以,有研究者提出,移植软骨细胞以修复软骨损伤的办法。早在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已经开始培养可移植的软骨细胞,到如今已经经历了三代技术的演化。

第一代技术,将软骨细胞悬浮养在体外,然后移植到软骨受损的部位,并结合自体(患者自己的)的骨膜进行覆盖。这就有点像修家具,磨损的地方填上木屑,再用原来的漆刷一遍,让新旧的部分融为一体。但因为自体骨膜的覆盖,容易出现骨膜增生的现象,后续可能还要手术切除,之后引发新软骨的退化。

第二代技术,使用胶原膜,替代自体骨膜覆盖,这样可以减少骨膜摘除的并发症。但仍然会发生细胞渗漏,细胞不能均匀分布,和胶原膜脱落的风险。

第三代技术,将体外扩增培养的自体软骨细胞种植于胶原支架上,然后回植到人体内,再用可吸收线进行缝合固定。

这就有点像用一个模具,将液体固定成型,这样软骨细胞就能够均匀分布,也不容易渗漏。可以想象下用冰盒冻冰块的过程,没有模具的时候,冰的形状不规整,有了模具每块冰的大小厚度都统一了。

而且这种技术也同时提高了回植细胞的存活概率和新生透明软骨的成活率。比较先进的研究,已经采用无需缝合的纤维蛋白水凝胶作为支架,使整个手术更加简便,安全。

细胞支架

德国骨科和创伤协会制定《自体软骨细胞移植治疗软骨损伤指南(2016)》指出,软骨细胞移植技术,可以适用于国际软骨修复协会ICRS3级和4级的软骨缺损;患者年龄55岁以下,且在规定的缺损位置范围内(如,内侧股骨髁)。但重度骨关节炎,还不能进行这类手术。

对于关节软骨损伤以后,国际软骨修复协会软骨损伤分级系统主要分四度。

一度软骨损伤是表浅的,钝性的缺口和表浅的开裂。

二度软骨损伤,指损伤小于软骨厚度的一半。

三度软骨损伤,超过软骨厚度的一半,但未达到软骨下骨。

四度软骨损伤,主要是导致了全程的撕裂合并软骨下外露的情况。

所以说关节软骨损伤的分级,可以指导病人的临床治疗,对于一、二的损伤可以采用保守治疗,而对于三、四度的损伤就需要行微创关节镜的手术治疗。

也就是说,目前对于严重的骨缺损及老年人,是不适用这技术的。

总体来说,自体软骨移植(ACI)还处于技术研发阶段,在世界上,还没有列入临床治疗的范畴。但通过现有数据来看,ACI对于治疗软骨缺损,及早期骨关节炎,有良好的改善,随着技术的不断研究突破,相信这一技术的适应范围会越来越广。我们也希望,早日有透明软骨修复的成熟技术,真正能够根治骨关节炎的发生。

#清风计划#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92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