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电热水龙头突然爆炸 冬季使用这些电热设备一定小心

 

【电热水龙头突然爆炸 冬季使用这些电热设备一定小心】

电热水龙头你用过吗?可能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个名词会有些陌生。电热水龙头其实就是一种在水龙头内设有加热装置的水龙头。打开水龙头后一般只要过上3-5秒钟即可出热水。这对于很多人来说是非常方便的事,可以因此不需要为此来买一个热水器烧水,也不用再因为水还没有热而等待。

但是这样的水龙头装下一个加热装置真的安全吗?

不合格产品可能造成爆炸

前段时间南方地区遭遇世纪寒潮,居民家中有水管、电热水器冻裂的,更可怕的是有人家中的电热水龙头也发生了爆炸。27日日晚上,居住在开元路附近一小区的蔡先生家中发出了一声爆炸声,把他一家人吓了一跳,蔡先生发现原来是网上买的电热水龙头发生了爆炸,蒸汽把整个加热部分给炸开了个口子,幸好未造成人员和其他财产损失。“去年10月,我花了不到100元在网上买了一个电热水龙头,可是使用3个多月就发生了爆炸,当时我母亲还在旁边,爆炸把旁边的玻璃都震碎了了,差点崩到她眼睛里,想想真是后怕。”蔡先生心有余悸的说。

他在网上咨询了卖家的客服,对方告诉他可能是因为水管冻住、机器干烧导致的爆炸。

【电热水龙头突然爆炸让他毁容】

2013年12月2日下午1时许,河南市民孙先生正在家中洗碗,结果电热水龙头突然发生爆炸。孙先生立即受伤,满脸是血,耳鸣不止。

据孙先生介绍“这个快速电热水龙头是3天前在驻马店驿春市场买的。12月2日,孙先生洗碗时发现这个快速电热水龙头不出水了,就去拧水龙头,结果发生爆炸。”孙先生说。

孙先生取下口罩,让记者看他脸上的伤,随后又掏出医院出具的听力检查单。记者看到,检查结果是“听力下降”。

随后,记者在孙先生家的厨房见到了肇事的“欣欣凯伦牌”快速电热水龙头。水龙头已脱离了水管,一端被炸裂。

从孙先生提供的产品包装盒上,记者看到这种水龙头的生产厂家是浙江慈溪市欣欣凯伦电器有限公司。另外,包装盒上还印有“太平洋质量保险”及“本产品已通过中国强制认证”的字样。但没有“3C”标志。

孙先生说,他买这个水龙头花了130元钱。事故发生后,他找商家讨说法,商家让他找生产厂家。他与生产厂家取得联系,生产厂家让他找当地的“太平洋保险公司”。

“我们打太平洋保险公司的电话后,来了一个业务员看了现场并拍了照。保险公司的人告诉我还得找生产厂家。”孙先生说。

经销商:正在等待投保公司的结论

12月3日上午,记者与“欣欣凯伦快速电热水器”驻马店经销商李经理取得联系。李经理说,他们正积极帮助孙先生解决此事,但目前该产品的投保公司还没有给出结论,所以没法给孙先生答复。

随后,记者就此事咨询了从事多年安装电热水器工作的耿师傅。耿师傅说,虽然电热水龙头的样式和原理很简单,但要制造出安全、耐用的产品还是有很多严格的技术指标要求的。一个合格的电热水龙头需要经过约50项测试。

前段时间南方地区遭遇世纪寒潮,居民家中有水管、电热水器冻裂的,更可怕的是有人家中的电热水龙头也发生了爆炸。

为什么会爆炸

电热水龙头结构比较简单,一边端盖内部是电气部件,另一边端盖是电热管及水。对于用作防止触及电气部件起保护作用的端盖按照国家标准GB4706.1-2005的要求应被固定的不可拆卸的。如果没有采用可靠的方式将其固定,使用者很容易直接触及器具内部的带电部件。

电热水龙头应该装有在防止器具内部压力过高情况的压力释放装置。在国家标准GB4706.11-2008第22.109条中规定:器具在内部压力达到1.1MPa之前,应有故意设置的薄弱部件被喷开,或压力释放装置动作。如果产品上未设置这样的保护装置,一旦器具内部压力过大,极易造成爆炸危险。

接地保护是I类电器产品防止产生触电危险的重要保护手段,大部分的电器产品出现触电危险都和接地不良有关,因此可靠的接地是十分重要的。本次专项监督发现有1个批次产品接地端子没有采取防松措施,容易造成失效的情况。

买时应慎重 专业意见以及3C标识不能忽略

在选择快速电热水龙头产品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正规厂家的产品,一般来说,那种价格很便宜的电热水龙头产品是基本没用的,现在市面上质量好的产品售价都在二三百元甚至更高。产品第一要不漏,耐用;第二要安全,好用。一般价格二三百元的采用优质陶瓷阀芯,都有超温保护,干烧保护,漏电保护。

2、一定要看产品是否有国家“3C”认证(即CCC认证)。通过认证的产品工厂每年都需接受定期的检查,产品质量相对有一定的保证。如果产品上标有CCC标志或经销商能提供产品的CCC证书,消费者可在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官网( http://www.cqc.com.cn/chinese/index.htm)上进行证书及其有效性查询,了解该产品的技术信息与商品标志的技术信息是否一致。

3、要看产品有没有保修。电热水龙头一般维修人员不能维修,如果没有厂家的保修,售后服务的风险会增加很多。

冬天一到,各种取暖设备也开始热销,电热水器、电热水龙头、暖手宝、电暖气、电热毯等成市民取暖的首选,但这些产品的安全也让人担心:暖手宝爆炸、电热毯引发火灾等新闻已司空见惯,冬季在选购取暖设备一定要留个心眼。

加热时电暖宝宝突然爆炸12岁女孩脸被烫伤

天气冷了,插电即热的“暖宝宝”俏了。家住杭州滨江的傅女士从超市买了个电暖宝宝,没想到插电加热时突然爆炸,里面滚热的液体烫伤了女儿。

傅女士的女儿小芳(化名)12岁。事情发生在12月8日下午,小芳在傅女士办公室里做功课。“我怕女儿冷,就把电插上给电暖宝宝加热,想给她用。”插上插头后,傅女士就走开了。不多久就听见了女儿的尖叫声。跑回去,只看到女儿捂着脸躺在地上。在同事帮助下,傅女士叫了120,把女儿送到了医院。

原来,当时小芳听到声音不对,就扭头去看。就在她转过身子的一刹那,电暖宝宝爆炸了,里面滚烫的液体飞溅出来,只穿一件毛衣的小芳,脸、脖子、胳膊都被烫到了。其中脸上的伤最重,起了很多水泡,大半张脸都变成了酱色。

杭州市消协的工作人员说,最近几年冬天,都会发生电暖宝宝炸伤人的事件。主要是现在市面上的很多电暖宝宝都质量不过关,消费者也很难分辨。而且,电暖宝宝的使用也要小心,千万不要烧得很烫了再拔插头,过度加热产生的压力很容易导致电暖宝宝爆炸。

购买电暖宝类需要六注意

随着天气的转冷,一是选购此类商品时要尽量购买信誉好。很多消费者开始选购电暖宝类小家电。针对目前电暖宝类小家电市场鱼龙混杂、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的情况,提醒广大消费者要注意:有一定知名度的产品,不要贪图便宜。

二是购买时要查看产品的生产厂家、厂址、品牌、售后服务,查看质量认证标志,不要购买三无产品。

三是使用前要认真阅读使用说明,向销售商询问产品使用方法等。

四是每次充电时要注意观察,查看外表、声音等是否有异常情况,有异常就停止充电和使用。

五是要注意电暖宝的使用寿命,产品未标注使用年限的建议消费者来年停止使用,老人、小孩不要在家里没人的情况下使用。

六是要妥善保存好购买的产品票据,以便发生问题时向有关单位反映和解决。

电热毯短路引发火灾九旬老人不幸遇难

12月5日晚上9时许,一栋居民楼浓烟滚滚,一名97岁的老翁被困在起火房间中。瑞昌路派出所民警和消防队员以最快的速度带着工具将失火房间的大门撬开,把被困在床上的老人救下送到医院。遗憾的是,虽然医护人员全力抢救,老人最终还是不幸去世。调查人员初步怀疑是电热毯短路造成了火灾。

一般情况下,电热毯通电时间过长、电热元件受损、质量不合格、控温装置发生故障、受潮等多种原因都会导致电热毯发生火灾。为此,专家建议,为确保安全使用电热毯,防止发生火灾事故,应该采取以下防火措施:

严禁购买使用质量低劣、没有合格证、安全无保证或自制的电热毯。

电热毯通电后,人不得远离,并注意观察有无异常情况,若临时停电,应断开电源,以防来电时无人看管造成火灾。

电热毯最好铺在木板床上,并且在电热毯上下各铺一层毛毯或薄棉褥,以防止电热丝来回折曲和揉搓,造成短路和断裂。

给婴儿和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使用时,要经常查看电热毯的温度和潮湿程序,一旦短路、漏电能及时发现,防止事故发生。

最好选用有指示灯和保护装置的电热毯,这样,便于观察是否处于通电状态,若发生短路等事故也能迅速自动切断电源。

【当心6种藏在你身边的爆炸源】

2015年4月6日漳州古雷PX项目爆炸,6月12日南京德纳化工厂爆炸,6月25日广东汕头发生煤气爆炸,6月27日台湾新北市发生粉尘爆炸,8月12日,天津滨海新区一处集装箱码头发生爆炸。接连不断的爆炸事故不停地成为新闻头条。谁也不知道,下一秒,爆炸会不会发生在我们身边。要知道,我们身边的易燃易爆物品可不少呢!

爆炸源头一:用微波炉长时间加热水

大家都知道,微波炉不能用来加热鸡蛋等带壳食物,以及未削皮的土豆等。这是因为,微波炉是由内而外加热食物的,当加热到一定程度,食物内部过热,而蛋壳、厚厚的土豆皮等使得食物内部压力逐渐增大,达到一定程度就会爆炸。

有些人习惯把瓶装水倒在杯子里放入微波炉加热,用来沏茶。但是当把茶一放入杯中,杯子里的水就立即冒出大量的气泡,其中的水竟然突然沸腾起来,而且沸腾十分剧烈,杯子中90%的水都炸裂了出来,令人心惊胆战!

这是杯子中有一部分水处于过热状态的缘故,也就是说,这部分水的温度实际上已经高过沸点,也就是高过在正常情况下应该变成水蒸气的温度。杯子里的水在微波炉中之所以没有沸腾,那是因为水中缺乏形成气泡的成核中心(凝结核)。

小杯的清水最多加热2分钟。这是因为,微波加热水不流动,只是温度升高,有可能超过了沸点还“不开”。

虽然这个时候的水看似平静,但只要端起水杯,一点点的扰动就会令其发生“暴沸”。如果将其倒入奶粉、咖啡等粉状冲调品,粉末便会诱导超热水在短时间内沸腾,热水立刻涌出,轻则烫伤,重则发生爆炸。

用水壶烧水就不会出现这种现象,因为水壶有粗糙的内表面,而且有从壶底升起的热水搅动,这些都可以使水正常沸腾。

微波炉工作时,容器本身并不发热,水不会发生循环流动。由于没有晶核,水中不会产生气泡,有时无法看到翻滚沸腾现象,因此也无法知道水是否被烧开。

如果加热时间长了,水有可能被烧得越来越热,甚至超过沸点,这时的水就是过热水。当你把盛有过热水的微波炉容器放在桌子上时,只要轻微地碰击,就会扰动容器里面的水,由此引发的水气流就会起到某种晶核作用,导致水突然沸腾、溅出,甚至造成烫伤。

为了预防这种事情发生,用微波炉加热任何液体,加热后都必须让它在炉内静置至少一分钟,然后再开门动它。

爆炸源头二:杀虫剂

天气热杀虫剂没遇明火也爆炸

2014年4月14日,大连一名男子在喷洒杀虫剂时突然发生爆燃被烧伤,但他在事故发生时,附近并没有明火。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专家认为,用力过猛、摩擦生热或者静电产生的火花,都可能是导致事故的原因。所以,高温天气里,市民在使用这些易燃易爆用品时,要格外当心。

“杀虫剂中含有有机溶剂,它们是易燃的。”中华中学化学老师冯建农说,易燃物并非一定要遇到明火才可能发生爆燃,人在使用杀虫剂的时候,如果用力过猛,会摩擦生热,遇到易燃物也会导致起火。除此之外,因为包装物是金属器皿,碰擦也可能发生静电,静电产生的火花也可能导致爆燃。“另外一种可能性,就是杀虫剂摆放时间太长,突然打开里面的气体猛然爆发,就像啤酒瓶那样。具体的原因可能需要警方进行调查,但市民使用这类易燃液体时要特别注意。”

和杀虫剂一样存在危险的还有不少易燃液体,风油精、花露水、打火机、香水、女性化妆品,“特别是一些车载香水,夏天车内温度能达到40℃,被暴晒后很容易发生危险。”

爆炸源头三:卡通气球

今年过年时,河北省石家庄市民李女士带儿子安安在街上玩耍时,给孩子买了一个较大的卡通气球。孩子对气球爱不释手,来回摆弄,待李女士上车后,安安仍然在车上玩耍氢气球,车刚开动了不到10分钟,就听见“砰!”的一声,回头一看孩子开始乱抓,手和脸部全部都是水泡。李女士告诉记者:“因为自己在车的前面,也没看到气球是怎么着的,就听见砰的一声,孩子就开始乱抓了,看到孩子脸上和手上都是水泡,特别的害怕,现在想起来都有点后怕。”

医生介绍,因为氢气球爆炸导致烧伤的患者不止安安,有很多家长给孩子买氢气球,在玩耍不当时造成气球爆炸后烧伤。

据了解,国家已明令禁止氢气灌装手持气球,要求以惰性气体取代易燃易爆的氢气作为气球的填充物。但在摊贩们坦言,他们所售的卡通气球几乎都是由氢气填充。“即便用最便宜的惰性气体灌装一个气球,成本价在20元—30元,而氢气则只需要1元—2元。”让人更为担心的是,卡通气球内的氢气纯度并不高,往往掺杂了部分空气,这种混合气体很容易发生爆炸。

氢气球遇明火或高温都会发生爆炸并燃烧,同时,氢气球受外力挤压或严重摩擦时也有爆炸的可能。

一般而言,氢气球爆炸的冲击范围要根据体积大小与含氢气量所定,儿童玩氢气球最大危害在于表皮为塑料材质,氢气殆尽后依然可燃烧,并且会滴下塑料液体,粘在人体皮肤上会造成皮肤烫伤。而在密闭的空间内,空间体积越小,爆炸威力越大。

专家提醒家长们,给孩子购买氢气球后,尽量不要往人多或有烟火的场所,也不要携带氢气球乘坐公交车、出租车等交通工具,以免因引燃氢气球发生爆炸造成人员伤亡。此外,氢气球在太阳底下长时间暴晒也有引燃的可能,在户外游玩时,家长们尤其要注意。

爆炸源头三:柑橘类水果+普通气球

一个吹的圆滚滚的气球,除了用针扎、手挤,还能用什么办法让它爆炸呢?近日,杭州某广场的大妈正在跳广场舞时,一旁观看的小男孩手中气球突然爆炸,部分爆裂的气球碎片卡进了小男孩的喉咙,经调查才发现,小男孩在玩气球时,他的奶奶正在他身旁吃橙子。

柑橘类水果皮中含有芳香烃 可以融化胶类物品

对于气球为何会“离奇”引爆,记者联系到了四川大学化学学院副教授殷勤俭,他说:“会有这种可能!因为橙子皮中含有芳香烃,芳香烃对乳胶的溶解性很强,气球的主要成分是乳胶,剥橙子皮的过程中释放出来的芳香烃等化合物会局部溶解气球表层,并使乳胶层变薄,就有可能引爆气球。”

除了橙子之外,橘子、柠檬、葡萄柚等柑橘类水果皮中都含有芳香烃,“如果气球的皮比较薄、剥水果时喷出的汁液又多,那引爆气球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了。”并且殷教授说,含芳香油的物质也会引爆气球,所以当有气球在身边时,市民朋友一定要注意远离这些物品。

记者实验

用力捏橘子皮,反复几次,使汁液喷溅到气球上。几秒后,气球爆裂。

爆炸源头四:手机充电器

许多人在使用充电器时很糊涂,经常不看充电器型号直接插上就用,有的甚至用“万能充”来应对所有的麻烦,其实这样做很危险。不同手机的充电器电压可能不同,随便使用不仅会影响电池寿命,有时甚至会发生意外。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黄学杰表示,充电器会将220伏的交流电转换成5伏左右的直流电,如果制造过程中有瑕疵或元部件偷工减料等问题,变压部件很可能在使用时被击穿。

而万能充产品一般缺少保护装置,充电时容易电压不稳,使电池出现故障,导致危险。 此外,手机充电时,不要将其放在床上;如果充电器接口松动或过紧,应马上更换;手机起火、爆炸前,基本都有过热现象,因此若发现手机很烫,必须马上停止使用。

爆炸源头五:打火机

有媒体曾做过一项实验,在室外温度37℃的情况下,将打火机放置在汽车仪表盘上,接受阳光暴晒,仅仅15分钟打火机就爆炸了。

这是因为,打火机内的燃料主要成分是丁烷,在阳光照射下会受热挥发膨胀,发生爆炸。同样,打火机在受到猛烈撞击时也可能发生爆炸。

打火机+火锅=爆炸!

2014年6月23日,在广西柳州市小南路一家火锅店,两名食客在相互点烟的过程中不慎将打火机掉入沸腾的汤锅中造成爆炸,导致其中一名食客眼睛受伤。

通过实验记者发现,售价最低、质量最差的1元/支的一次性打火机,其掉进火锅中17秒即发生爆炸。。

其发生原理是,一次性打火机中装的是液态丁烷,其沸点较低,当打火机掉进火锅里,温度远高于液态丁烷的沸点,液态丁烷就会气化,体积迅速膨胀,从而在封闭空间内产生巨大的压强。当压力超过打火机塑料外壳的承受压力时,就会发生爆炸!

爆炸源头六:油锅着火用水灭

通常情况下,油锅受热起火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因为食用油有一定的自燃点,随着油锅温度逐渐升高,油温达到自燃点后,不用明火引燃就会燃烧。 如果油锅起火时用水往锅里浇,冷水遇到高温油就会形成“炸锅”,使油火到处飞溅。

遇到油锅起火不要惊惶失措,可以用锅盖迅速盖住油锅,火便会因缺氧而熄灭,如果火势不大,还可以用大块湿抹布由身体一侧向外侧覆盖住起火的油锅。

油锅起火是厨房并不鲜见的灾祸。此时千万不能用水去泼油锅,否则会发生“炸锅”现象:油火飞溅,向四面爆燃!这是因为一方面油比水轻,泼到油面的水会沉到底部,起不到隔绝空气的目的;另一方面,高温使小水滴急剧气化,瞬间体积膨大几百倍,带着油火向四面八方炸开,不仅不能灭火,反而使油火扩大了燃烧面积、越烧越旺,甚至危急泼水人的生命安全!

因为盲目用水灭油锅的火而发生的惨剧不胜枚举,最典型的一个案例是多年前发生在大连市的一个餐馆油锅起火,一名殷姓食客“见义勇为”,端起一盆水泼过去,结果不仅没有将火扑灭,反而造成炸锅爆燃,将他烧成二级伤残。

那么,如何才能最快速有效扑灭油锅的火呢?

1、青菜。如果有切好的青菜,立即倒入锅内,大量吸收热量,火很快就会减弱直至熄灭。

2、锅盖。关上燃气开关,用锅盖盖住油锅,油火接触不到空气从而熄灭。

3、凉油。消防员曾做过实验,请志愿者把油慢慢倒入油锅,奇油锅里的火,渐渐熄灭了。原来,倒入的油会使得油锅里的油温度降低,不能再形成油蒸汽,火自然灭了。

爆炸源头七:高压锅

如果气阀堵塞,锅内的压力随着加热逐渐升高,气压无法排出,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发生爆炸。 在使用高压锅前,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检查气阀是否安全畅通;

②易膨胀的食物,如米或豆类必须酌情减少分量;

③烹饪完毕后先降压再开盖;

④在烹饪流质食物时,如熬粥或煲汤,注意用水量,并尽量不要用排气方法降压,否则黏稠的液体可能会堵住排气阀,应将压力锅从炉灶上移走,放在室温下自然冷却;

⑤定期更换胶圈,每次使用完后将锅盖倒扣在锅上,以免胶圈长期受压加速变形。

不要以为爆炸离你很远,隐患可能就在你身边。家中的燃气一定要记得用完之后,随时关闭,并检查管道和软管是否安全。最好在家里准备灭火器,以防万一。如果不慎发生火灾,一定要第一时间逃生并报警,危急关头,保护生命安全,才是第一位的。

夏季炎热,我们要时刻注意我们身边的易燃易爆物品,谨防灾难发生。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95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