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基层医生⑮丨家门口的精神特色专科
大河健康报记者 吴文可
在“健康中原·河南(第四届)基层好医生”评选活动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感人至深、妙手仁心的基层医生。
他们中,有人用妙手仁心为村民解除病痛;他们中,有人待患者如至亲,一路播撒医者仁心;他们中,有人数十年如一日,扎根基层默默奉献。
为弘扬和表彰他们“妙手仁心 扎根基层”的精神和勇气,大河健康报推出走近基层医生专栏,让社会各界更多地理解基层医生及基层医疗服务的特点和意义。
让精神特色专科在基层落地生根
姓名:张振涛
年龄:53岁职务:新乡市延津县榆林乡卫生院院长从医时间:32年口号:医德为玉,医术为金。
张振胜从小在农村长大,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和患者受疾病折磨的痛苦表情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走上医疗卫生工作岗位已三十余载,张振胜不改为广大农民健康做奉献的初心,深深扎根在榆林乡这片热土上,带领医院同仁齐奋斗,让榆林乡卫生院成为造福一方百姓、满载荣誉的卫生院。
扎根基层 打造精神特色科室
1988年,在榆林乡卫生院工作的张振胜被推荐到河南省精神病医院(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进修学习,让他与精神专科结下了深厚的缘分。
进修时的他求知若渴,就好像投进大海的海绵一样不知劳累汲取临床知识,为以后的临床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回到榆林乡卫生院后,张振胜牵头创建了精神科。很少有人会将精神科与乡镇卫生院联系在一起,但乡镇医疗卫生资源的缺乏和居民认知的不足,让基层精神卫生现状不容乐观,进修回来后张振胜立即将学到的新技术投入到了临床实践中。
“我永远忘不了当我用新技术治愈了一名被抑郁症困扰多年的患者后,患者那充满自信的眼神和家属感谢时那真挚的感情。”张振胜说。
在基层发展精神科,张振胜面临着基础设施先天不足和专业人才短缺薄弱的挑战。他迎难而上,以打造精品科室为目标,争取来资金、设备、人才投入精神科的建设,让精神专科在基层落地生根。
目前,榆林乡卫生院精神科成为豫北地区乡级规模最大的精神病专科,拥有精神压力分析仪、经颅磁治疗仪、场效应治疗仪、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仪等医疗设备,病人来自全国各地,住院病人常年在100人以上。
以身作则 造福一方百姓
“几排瓦房已非常破旧,设备非常少并且老旧,技术力量单一。”这是上世纪80年代张振胜初到榆林乡卫生院的印象。
2000年3月,张振胜被推举为榆林乡卫生院院长。“经过几任院长的努力,卫生院已略有起色,但基础设施检查设备仍比较陈旧。住院条件老旧,辅助检查仅有血常规、心电图等一些基础检查设备,像CT、DR、经颅多普勒等设备都是没有的。”张振胜回忆道。
在这种情况下,张振胜这位掌舵者以身作则,带领医院全体同仁踏上了披荆斩棘的前进之路。作为一名管理者,他十余年如一日,除了开会出差,天天坚持工作在临床一线,时间表里从来没有节假日。特别是2003年,在抗击非典战役最艰苦的60余个日夜里,他一直坚守在战斗的第一线,并因劳累过度引发重度咽炎,从此落下病根。
如今,榆林乡卫生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代化的病房楼、干净舒适的病房、宽敞漂亮的接种大厅……还引进西门子CT、动态DR、奥林巴斯电子胃镜、GE彩超、光电血液分析仪等设备,技术力量雄厚,平均年业务收入千万元以上。
发展不忘惠民,张振胜还提出多种“便民、利民、惠民”措施,如实行“特困病床”等,近7年来为患者减免医疗费用20余万元。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9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