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车载医院”一跑就是14年

 

医疗队赴空军驻西藏某场站巡诊后合影。

“车载医院”登陆某海岛。

医疗队赴驻戈壁滩某部巡诊。李西军 摄

在军队医院的序列中,有这样一所专科医院——他们为部队量身定做的“车载医院”,14年来行程9万余公里。“高原行”“西部行”“边防行” “海疆行”“震区行”……他们的足迹遍及许多边远基层单位。

“为军服务无上限,巡诊路上不停歇。”基层官兵为他们竖起大拇指。本期“特别关注”,带你走进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

牙齿虽小,却事关部队战斗力——

“车载医院”应运而生

这是十几年前央视播发的一条新闻:隆冬时节,正在执行海上任务的某部下士小朱面部肿大、高烧昏迷,一度危及生命。情急之下,舰队出动直升机奔赴任务海域展开救援。事后经医院诊断,小朱是因为智齿冠周炎感染,引发高烧不退。

那一年,看到这则新闻的原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院长赵铱民很揪心:基层官兵的口腔健康状况到底怎么样?治疗到底能不能跟得上?

不久,医院成立的调研组出发了。他们走访全军多个部队,并为每名官兵做了一次口腔检测。最后,调研组发现:相当高比例的官兵患有龋齿、牙周炎和牙齿松动,而牙病的有效治疗率不足10%。

在某海岛,官兵牙齿患病率竟高达87%;5名领导干部中,有4人牙齿松动。

在某边防部队,上等兵小刘长期受牙病的困扰,睡觉难入眠,训练没精神。市区的口腔医院远离营区150多公里,来往一趟不容易,小刘常常就这样忍着。

牙齿虽小,却事关部队战斗力!研究发现,军人在应激状态下,由于紧张、疲劳等引起的情绪波动和心理失衡,可导致诸多口腔疾病发生。因训练磕碰造成牙齿断裂、脱落的情况更是屡见不鲜。

媒体记载:在索马里、伊拉克战争中,美军的口腔疾病患病率高达23.2%,因口腔疾病导致的美军非战斗减员占17%。因此,美军通常配备有牙医。

拿着调研报告,面对基层官兵的口腔健康现状,赵铱民也感到很无奈。治疗口腔疾病不是简单的问诊拿药,它是众多医学门类中比较“专”的一门,需要专业人员、专业设备。但国内几乎所有口腔医院均集中在大中城市,一线官兵很难到口腔医院就诊。同时,由于口腔疾病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和自我修复能力,官兵对牙齿疾病重视不够,往往贻误最佳治疗时机。

“基层官兵需要我们,作为全军唯一一所口腔专科医院,我们应该走出去!”在院党委会上,赵铱民的话引发“一班人”的共鸣:服务基层,责无旁贷。

那次的党委会开得很热闹。赵铱民又提出,口腔诊疗离不开专业化设备,否则,即使人下去了,缺少设备依托,很多口腔疾病无法诊治。最后党委决定:尽早研制改造一款数字化野战式口腔医疗车。

然而,他们查遍文献,却未发现具有此种功能的车辆信息。院党委态度坚决,没有经验,自己创造。

拿手术刀的医生却要拿起搞汽修的扳手,当时很多人不看好。有几个科室的同志直接找到院长,建议取消方案:“上级没有指令性要求,我们何必为难自己,组织人员下基层走走就行了。”为了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全院军人大会上,赵铱民用一组组数据、一张张基层官兵的口腔照片作动员。

研制方案不变,时间节点不变。56个日日夜夜,他们近百次与某汽车改装厂对接方案,相关几个科室的同志40多次往返汽车改装厂、医疗器械厂参与改装调试。

2006年年初,这辆配备2台固定椅位和3套便携式牙科椅位,装备有牙科X线、车载消毒、技工制作等系统的数字化野战口腔医疗车改装成功!

新车开回来那天,全院像过节一样热闹。业内专家参观后认为,这辆医疗车的设备相当于一个中心医院口腔科的实力,堪称国内首个“数字化流动口腔医院”。

来了一支不一样的医疗队——

一路传递真情真爱

2006年7月3日,由时任院长赵铱民亲自带队、30多名骨干组成的医疗队首次出征。全体队员在队旗下宣誓:“服务基层,不怕艰苦,不怕牺牲!”

然而,他们出发后没多久就遭遇险情。护士长赵蕊妮至今清晰记得,那天突降大雨,为趁着天黑前赶到部队,车辆在3米多宽的路上行驶,一侧是悬崖,一侧是峭壁,医疗车雨刮器磨坏了,驾驶员根本看不清前面的路。赵蕊妮从副驾驶位置探出半个身子擦洗挡风玻璃。这位曾在极寒偏远的新疆阿勒泰当过兵、吃过苦的“女汉子”禁不住大声感叹:“不出远门体会不到行路难!”

好在一切化险为夷。“车载医院”首次远行即取得不俗业绩:他们从陕西出发,途经宁夏、青海、甘肃、西藏等省区,一路西行,一路送医。医疗队为原西藏军区数千名官兵进行了口腔保健和治疗,还为500多名少数民族同胞进行义诊。

今天很难想象,医疗队组建之初下基层时并不受“待见”。

有一次,他们来到驻岛某部,医疗设备展开半天了,看病的人寥寥无几。

原来,在这个海岛每年都会有医疗队上来,但大部分都是问问情况、量量血压,开个头疼脑热的药,然后拍拍照就走人了。久而久之,官兵们对医疗队不再“感冒”。

“真心服务才能赢得真心尊重。”面对官兵的不信任,医疗队表示理解的同时都憋着一股劲:“用行动说话。”

医疗器械很多比较笨重,器材展开和场地撤收都比较麻烦,他们坚持不用一兵一卒,都是医生护士自己干,女人当男人使,男人当苦力用;牙科手术要求精操细作,70岁的刘宝林老教授,在医疗车里经常要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一待就是一整天;护士长赵蕊妮干活时不慎崴脚,脚面肿得老大,但医疗队人手少、转不开,她就一条腿搭在凳子上,坚持在诊疗台上为战士们洁牙……

医疗队的一举一动官兵们看在眼里,奔走相告:“来了一支不一样的医疗队!”第二天,前来就诊的官兵排起了长龙。午饭时,部队主官陪同,战士们把一大早特意到海边捞回的海鲜摆上了餐桌。

医疗队用自己的行动感动着官兵,而基层官兵的牺牲奉献精神也时刻感动着医疗队。

在某飞行场站,医疗队员看到,官兵们顶着地表56摄氏度的高温,在飞机跑道上进行着高强度、长时间的训练作业;

在某雪域高原,驻守高原10年的士官杨添,因患急性牙髓炎疼痛难忍,又无法下山,只好自己用老虎钳把牙拔掉;

在墨脱某哨所,我军历史上首位女军医王磊来到这里,她克服高原反应,为战士们送去医术和拥抱;

在马兰某站点,女博士胡轶的脚印被战士们用脸盆扣住,保存在了大漠深处……

此情此景,在舒适的医疗大楼里绝对感受不到,更激励着一茬茬医疗队员前赴后继——“为军服务无上限,巡诊路上不停歇”。

14年来,“车载医院”行程9万余公里,开展 “高原行”“西部行”“边防行” “海疆行”“震区行”等口腔医疗服务活动,足迹遍及全军许多边远基层单位。

具有28年驾龄的驾驶员刘非,先后9次随医疗队出征。为防止路上犯困,他一天最多时抽了6盒烟。最远的一次,他一天跑了1100多公里,至今行驶无事故。

10多年来,医院领导换了好几茬,医疗车也更新了好几代,但“车载医院”始终奔波不息,走入了更多的军营,走近了更多的战士。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将“车载医院”推广到全军,成为基层部队常态化的保障模式。

护唇膏廉价,但情义无价——

只为官兵需求,不问拿不拿奖

对口腔医院原药剂科主任王晓娟来说,这辈子干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就是研制了一款高原护唇膏。

这款护唇膏每支造价虽然只有6元钱,却成为全军第7种被部队列装的药品,累计供应高原部队1800万支。高原官兵说:“护唇膏廉价,但情义无价。”

2006年,王晓娟随医疗队走上西藏高原,对1000多名高原官兵进行口腔疾病调查。他们发现,受高原地区气候等因素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官兵患有高原唇炎,出现嘴唇发红及口角部黏膜干燥、脱屑、皲裂,甚至肿胀、结痂等症状,不仅造成饮食、语言等生理功能障碍,还影响到广大官兵的战备训练和日常生活。

看着官兵备受折磨的样子,王晓娟心里很不是滋味。任务结束后,她将调研结果和相关数据带回医院,并向院党委申报研发“高原护唇膏”的课题。

有人劝她:“这个课题太小了,明摆着拿不了奖,你正值事业上升期,不如将目标放在新兴领域。”面对好心人的提醒,王晓娟有过犹豫,但当她回想起官兵们因嘴唇干裂流血,连吃饭、说话都不敢张大口,内心越发坚定:“管它拿奖不拿奖,只要对官兵有用,个人得失算个啥!”

王晓娟带领课题组一头扎进了实验室,很快研制出一款唇炎膏。可到了高原试用时,护唇膏却凝固成了蜡烛状,根本用不了。

王晓娟没有灰心,又带着课题组先后10余次驱车进驻多个高原部队采集数据。海拔4600多米的五道梁是青藏线路上最难、最易发生高原反应的地方,被称为“生命禁区”。为了获得第一手数据,课题组先后3次前往那里,和战士们同吃同住、试药用药。

2009年,经过3年的不懈努力,高原护唇膏顺利通过专家审定,获准正式列装高原部队。当王晓娟亲手把第一批列装的护唇膏送到高原部队时,官兵们敲锣打鼓、夹道欢迎。那一刻,王晓娟既激动又自豪。

口碑与奖杯,我们应该看重什么?在口腔医院,有许多人像王晓娟一样,每当“车载医院”下基层时,大家踊跃报名,抢着跟车,全院官兵基本轮了一遍,有的甚至去过多次。

曾先后8次跟随医疗队下基层的工程研发中心主任金岩感触很深:“只有走近官兵、了解部队,科研攻关才有抓手,为兵服务才有方向。”

正是依据扎实的调研结果,金岩创建了“发育和组织修复实验室”。以往,不论平时与战时,官兵的各种皮肤创伤、烧烫伤和难愈性溃疡等,由于没有可替代的皮肤来源,一直采取“挖一块补一块”的办法,给官兵造成了新的创伤和痛苦。金岩带领课题组经过成千上万次试验,终于攻克了皮肤体外再生的关键技术,成功研制出组织工程皮肤,填补了我军此项领域的空白。

近年来,为了准确了解基层官兵需求,医疗队在巡诊中先后发放100多万份调查问卷,为几十万名官兵建立了健康档案,全面系统了解基层官兵的牙齿健康情况。医院随机开展了“颌面战创伤救治与修复重建”“野战口腔医疗设备研制”和“军事作业条件下口腔疾病防治药物的研发”等17项军事医学课题研究。其中,麻醉科主任徐礼鲜研发的高原医用液体治疗仪和口服高氧液等,开创了高原人体供氧治疗的新渠道,先后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授鱼”与“授渔”都不能少——

留下一支“不走的医疗队”

“刷牙时间每次不能少于几分钟?”“剧烈运动可能对牙齿增加哪些风险?”

在空军某机场,医疗队利用下基层服务间隙,组织了一场口腔知识竞赛活动。官兵们踊跃参与,积极学习口腔护理知识,掌握口腔保健技能。

“一线官兵需求的不仅仅是健康诊疗,更需要科学的健康理念和管用的健康技能。”“车载医院”组建之初,该院党委就意识到,口腔服务下基层的次数和受益面有限,但官兵们的口腔防护一天不能间断。“授鱼”与 “授渔”都不能少,既要通过下基层服务为官兵送医送药,更要做好相关技能和知识的普及与推广,留下一支“不走的医疗队”。

在沿海某部队,医疗队被官兵们誉为“传播口腔健康的宣传队、培训防护技能的教练团”。这些年来,他们先后在基层部队开办口腔健康科普知识讲座200余场,沿途向基层官兵发放《军人口腔保健手册》《军人口腔健康100问》20余万份,有效提升了官兵们自我保健意识和防护技能。

军队的使命是打仗。该院《严重颜面战创伤缺损与畸形的形态修复和功能重建》《颌面战创伤临床救治与基础理论研究》课题,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如何让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实战技能,课题组雷德林教授牵头组建应急分队,制定预演方案,编印了数千本《颌面战伤紧急救护手册》。他们先后赴5个旅团级单位,展开多批次演示,把所有的一线卫生员培训了一遍。某舰艇大队领导感慨地说:“多亏了这支医疗队,把我们多年想搞而没有搞成的课目补上了。”

医疗队在巡诊中还发现,上级为团以上单位配发的牙科治疗器材,因无专业的操作人员,不少都“躺”在仓库里。院党委意识到,仅凭自己每年有限的下部队巡诊,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依托医院优质的教育资源,培养一批扎根基层、技术过硬的口腔医学专业人才。

急部队所急,为打仗所急。该院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先后投入3000余万元建成了“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除了按规定执行上级赋予的培训任务外,他们还自掏腰包,组织教学力量,给基层预留名额,只要基层提出需求,全部无条件接收。

据该院院长张铭介绍,秉承一流的技术为兵而医,一流的成果为战而研,一流的人才为军而育的宗旨,近年来,医院在全军范围内举办了17期口腔诊疗技术专业培训班,免费培训基层部队自主选送的军医千余名,培养了全军90%以上的口腔医生和口腔科主任,从源头上缓解了基层部队口腔医生紧缺的现状。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35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