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第七章 兽医微生物与免疫学

 

1麦康凯培养基内含胆酸盐,能抑制革兰氏阳性菌的生长,利于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生长,属于选择培养基。大肠杆菌在麦康凯培养基上生成红色菌落,沙门氏菌形成无色菌落。所以也属于鉴别培养基。

麦红伊黑沙无色,分解乳糖原因来。

生化反应鉴定细菌。

麦康凯用于分离鉴定细菌的培养基。

伊红美蓝一般用来检测大肠杆菌。

三糖铁细菌培养基,用来鉴别沙门氏菌与志贺氏菌属等肠道杆菌。

血平板琼脂培养基,主要用于链球菌及其它可养菌的分离,培养,溶血活性的检测。

庖肉培养基属于厌氧培养基。

2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由肽聚糖和磷壁酸(特有成分)组成。

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由外膜(外膜蛋白,脂质双层,脂多糖阴性菌特有),肽聚糖共同拥有,周浆间隙组成。

3荚膜的主要功能

①抵御吞噬细胞的吞噬,增强细菌的侵袭力,是构成细菌致病性的重要因素。

②腐生性细菌的荚膜,有保护细菌免受干燥和其它有害环境的影响。

③荚膜是营养物质的贮存场和废物排出之地。

④荚膜成分具有特异的抗原性,可作为细菌鉴别和细菌分型的依据。

4 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分为。

①浑浊生长,多数细菌呈此现象,多属于兼性厌氧菌,如葡萄球菌。

②沉淀生长,少数呈链状生长的细菌或较粗的杆菌在液体培养基底部形成沉淀。如链球菌,乳杆菌。

③菌膜生长。专性需氧菌可浮在液体表面生长形成菌膜。牛分枝杆菌为专性需氧菌,在液体培养基中呈菌膜生长。

液体培养基主要用于细胞繁殖。

5 质粒是细菌染色体以外的遗传物质,为闭合环状双股DNA分子。核体是细菌的染色体,又称拟核。

6结核分枝杆菌细胞壁含有丰富蜡质,一般不易着色,这时使用抗酸染色发染色,即用浓染液加温或延长时间使细菌着色,经抗酸染色后呈红色。

7瑞氏染料是由碱性染料美蓝和酸性染料黄色伊红,合成伊红美蓝染料。瑞氏染色法染色后,细菌染成蓝色,动物组织细胞的胞浆染成红色,细胞核染成蓝色。

8半固体培养基常用的琼脂浓度一般为0.5%,比固体培养基小。

9溶菌酶又称胞壁质酶,可裂解肽聚糖,是一种低分子不耐热的碱性蛋白,主要源于吞噬细胞,广泛分布于血清,泪液,唾液,乳汁,肠液和鼻涕中,对革兰氏阳性菌作用较强。

10性菌毛由质粒携带的致育因子F因子编码产生。较为粗长,与细菌结合和质粒转移有关。

11革兰氏染色法原理为细胞壁的肽聚糖的厚度。阳性菌染成紫色,阴性菌沙黄染色染成红色。

初染(结晶紫)媒染(碘液)脱色(酒精)复染(沙黄)

12 细菌的毒力因子是指构成细菌毒力的菌体成分或分泌产物。主要包括与细菌侵袭力相关的毒力因子和毒素,其中侵袭性酶多为胞外酯类。在感染过程中能协助病原菌扩散。如某些链球菌产生透明质酸酶和链激酶,卵磷脂酶等。前者能降解细胞间质的透明质酸,后者能溶解纤维蛋白。两者均有利于细菌在组织中的扩散。

13细菌素。由某些细菌产生的仅对近源菌株有抗菌作用的蛋白质或蛋白质与脂多糖复合物。

14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类脂A),菌体死亡或裂解后才能释放出来。极为耐热,毒性作用是全身性,致发热,腹泻,呕吐。毒性作用弱,很少致死。致热性,常致宿主发热。白细胞增多。免疫原性较弱,免疫应答不足以中和毒性。

外毒素是由革兰氏阳性菌和少数革兰氏阴性菌产生的一类蛋白质,在代谢过程中分泌到菌体外,毒性极强。性质不稳定,不耐热,免疫原性也很强,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抗毒素)。毒性作用是特异性,为细胞毒素,肠毒素,或神经毒素,对特定的细胞或组织发挥特定的作用。对宿主不致热。

外毒素经过甲醛处理后脱去毒性而保留抗原性,称为类毒素。抗毒素是由类毒素刺激机体产生并有中和游离外毒素作用的抗体。类毒素可用于预防接种。抗毒素常用于治疗和紧急预防。

半数感染量ID50。半数致死量LD50。

通常用CPE作为指标,计算病毒的半数细胞感染量(TCID50)来判定病毒的毒力。

在判定减毒活疫苗的质量时,常用所含病毒量作为重要标准。

病毒衣壳蛋白亚基所形成的寡聚体就是衣壳。

15脂多糖由类脂A,核心多糖,侧链多糖三部分组成。

16消化道微生物群落分布及构成具有空间特异性。口腔细菌较多,食道细菌少,胃内有胃酸的限制细菌极少,但反刍动物依靠微生物发酵故存在大量微生物。小肠有胃酸的残余,细菌也较少。但大肠胃酸减少,营养丰富,细菌数量显著增加。

17 大多数样品可冷藏输送。用于分离细菌的粪便样本在运输中常加入的保存液是甘油缓冲盐水。

18细菌纯培养物血清学鉴定最常用的方法有玻片凝集实验,协同凝集实验等。将含有已知抗体的诊断血清与待检菌悬液各一滴在玻片上混合,数分钟后,如出现颗粒状或絮状凝集。即为阳性反应。此法简便,快速。也可用已知抗原检测待检血清中是否存在相应抗体。

19基因诊断的常用方法有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核酸杂交。

20各种细菌具有各自独特的酶系统。因而对底物的分解力不同,其代谢产物也不同,用生物化学反应方法测定这些代谢产物,称为细菌的生化实验或生化反应。如糖,醇,发酵试验,聢基质实验,甲基红实验,VP实验,苯丙氨酸实验。

21滤过除菌法是利用物理阻留的方法,通过含有微细小孔的滤器将液体或空气中的细菌除去,以达到无菌的目的。

22高压蒸汽灭菌法是应用最广,灭菌效果最好的方法,可杀死包括芽孢在内的所有微生物,适用于耐高温和不怕潮湿物品的灭菌,如培养基,生理盐水,玻璃器皿,耐热橡胶制品,塑料移液枪头,手术器械,敷料,注射器,使用过的微生物培养物,小型实验动物尸体等。

压力在103.4kpa时,容器内温度可达121.3℃。维持15到30分钟可杀死芽孢。

23紫外线穿透能力弱,所以只能用于物体表面消毒,常用于微生物实验室,无菌室,养殖场入口的消毒室,手术室,传染病房,种蛋室等的空气消毒。或不能高温或化学药品消毒物品的表面消毒。

24巴氏消毒法。地温度杀灭液态食品中的病原菌。①低温维持法。63-65℃ 30分钟

②高温瞬时法。71-72 15秒

③超高温巴氏消毒法132℃。1-2秒

25硫柳汞,别名硫汞柳酸钠,用作生物制品,药品制剂,疫苗的防腐剂,预防有害微生物污染,

26过氧乙酸强氧化剂杀灭细菌,芽孢,病毒。现用现配。较低浓度0.3%的过氧乙酸可用于畜舍的带动物消毒。

27常用于血清过滤除菌的滤膜孔径是0.45μm或0.2μm,

28毒血症是指病原菌侵入机体后,仅在局部生长繁殖,本身不侵入血流,但其产生的外毒素进入血液循环,到达易感的组织细胞,引起特殊的中毒症。破伤风就产生毒血症。

29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的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对于急性型病例,可根据发病日龄,死前口鼻流出带血液体,皮肤紫蓝色,胸肺粘连等特点做出判断)。在绵羊血平板上,可产生稳定的溶血,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增强其溶血圈,即CAMP实验阳性。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在普通营养基中不生长,需要添加V因子(NAD),常用巧克力培养基培养或含NAD和血清的TSA培养基。

30猪肺疫(锁喉风,肿脖瘟)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传染病,急性型呈出血性败血症,迅速死亡。可引发咽喉炎,颈部红肿,可垂至胸前,喉头及周围组织的的出血性水肿为主要特征。

巴氏杆菌革兰阴,瑞氏美蓝两浓染。

牛败猪肺禽霍乱,还有慢性萎鼻炎。

多杀性巴氏杆菌是引起多种畜禽巴氏杆菌病的病原体,主要使动物发生出血性败血病(禽霍乱,猪肺疫等,牛出血性败血症,兔巴氏杆菌病),传染性肺炎。

营养要求极高,普通培养基中生长差,在血琼脂平板上长成露滴样小菌落,不溶血。

31猪链球菌能致猪脑膜炎,关节炎,肺炎,心内膜炎,多发性浆膜炎,流产和局部脓肿。在易感猪群可爆发败血症而突然死亡。

32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猪多发性浆膜炎与关节炎。临诊上以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关节肿大,运动障碍为主要特征。少数猪表现出来神经症状。将病料接种于巧克力琼脂平板或含NAD和血清的胰蛋白胨大豆琼脂培(TSA)养基,可观察到针尖大小,无色透明,光滑湿润的菌落。接种兔鲜血琼脂平板,再用金黄色葡萄球菌点种或垂直划线,越靠近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的菌落越大,越远的越小,该现象称为“卫星现象”。

副猪嗜血杆菌需氧或兼性厌氧,生长需要提供X因子,V因子。因此在普通和血琼脂上不生长或生长贫瘠。在巧克力琼脂上,生长出灰白色,半透明的菌落。

33钩端螺旋体病主要发生于猪,牛,犬,马等,临床上以发热,黄疸,血红蛋白尿,皮肤和黏膜坏死为特征。,大多呈隐形感染。腹水中钩端螺旋体在暗视野显微镜下呈蛇样运动,镀银染色镜检着色菌体呈S形。

34 牛出血性败血病又称牛巴氏杆菌病,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

病牛呼吸困难,痛性干咳,鼻流无色或带血色泡沫,严重时呼吸高度苦难,头颈前伸,张口伸舌,病牛迅速窒息死亡。

涂片镜检,采取急性病例的心,肝,脾或体腔渗出物,经瑞氏或姬姆萨染色镜检,见两极着色的卵圆形杆菌。

35牛结核病是由牛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消耗性传染病,病初有短促干咳,清晨尤为明显。后期湿咳,咳嗽加重,频繁,有淡黄色黏液或脓性鼻液流出,呼吸苦难,体表淋巴结肿大,最后心力衰竭而死。

与一般革兰氏阳性菌不同,牛分枝杆菌的细胞壁不仅有肽聚糖,还有特殊的糖脂/蜡质。致使革兰氏染色不易着色,而抗酸染色为红色。

临诊上,结核菌素变态实验是诊断牛结核的标准方法,以结核菌素皮内注射法和点眼法同时进行,任何一种呈阳性都是阳性反应。

副结核分枝杆菌的致病性。反刍动物如牛,绵羊,山羊,鹿和骆驼对本菌易感。其中奶牛和黄牛最易感。感染牛呈间歇性腹泻,回肠和空肠呈明显的增生性肠炎,黏膜呈脑回状。

抗酸结核为红色,罗杰种出菜花落。

老大干酪珍珠病,老二间歇肠增生。

牛分枝杆菌主要引起牛结核病,包括肺结核,淋巴结核,乳房结核,肠结核和生殖器官结核几种类型。

牛分枝杆菌对营养要求严格,常用的培养基是罗杰二氏培养基培养。丙酮酸培养基,小川氏培养基,菌落呈乳白色或米黄色颗粒,结节或菜花状。

结核分枝杆菌可感染肠道,引起动物顽固性腹泻,大量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围绕分枝杆菌形成结核性肉芽肿,行成结节。

36牛传染性胸膜肺炎又称牛肺疫,是由丝状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

病牛表现不规则反刍,长时间轻咳或干咳,动物衰竭活呈弓形站立,头前伸和肘外展。

病原学诊断,病料经纯培养后长出的圆形露滴状小菌落,光镜观察成煎蛋状,边缘整齐,中央凸起。

鸡毒支原体(鸡败血支原体感染)——禽慢性呼吸道疾病,火鸡传染性窦炎。特征性病变为气囊壁增厚和浑浊,严重者内含干酪样物。

猪支原体——猪气喘病

牛支原体——牛传染性胸膜肺炎,又称牛肺疫。

禽慢猪喘牛肺疫,无壁煎蛋支原体。

37 鸡白痢的症状及病变。感染的雏鸡表现为不愿走动,聚成一团,排白色浆糊样粪便,肛门周围的绒毛被粪便污染。

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鸡白痢,多发于雏鸡,可用凝集反应进行诊断,以全血平板凝集反应较为常用。

在麦康凯琼脂培养基或远藤培养基上生成无色透明,圆形,光滑,扁平的小菌落。接种三糖铁琼脂(TSI),可使培养基底部变黑。成年鸡感染是鸡伤寒或鸡副伤寒。

38鸡败血支原体感染又称鸡毒支原体感染,或鸡慢性呼吸道病,表现为浆液性或黏液性鼻液,鼻孔阻塞,频频摇头打喷嚏。

病原。菌体直径0.25_0.5μm,而且没有细胞壁,因此大部分可通过0.45μm的滤膜,

对培养要求条件高,常用牛心浸出培养基,加马血清,在固体培养基上可形成圆形露滴样小菌落,

39螺旋体菌体多为2到4个弯曲,两端尖锐,显微镜下可见呈蛇样运动。猪痢疾俗称猪血痢,是由致病性猪痢疾短螺旋体引起猪的一种肠道传染病,其特征为黏液性或黏液性出血性下痢,大肠黏膜发生卡他性出血性炎症,有的发展为纤维素性坏死性炎症。

40布鲁氏菌多呈球杆状,无鞭毛,不形成芽孢。革兰氏染色和柯兹洛夫斯基染色均呈红色。引起生殖系统疾病,妊娠母畜流产,子宫炎,公畜睾丸炎。

炭疽杆菌的菌落大而扁平,形状不规则,边缘呈卷发状。

炭疽多见于牛,绵羊,鹿突然昏迷,全身痉挛,很快倒地死亡,死后血液凝固不良,天然孔有黑色血液流出,黏膜发绀,血液呈煤焦油样。

诊断。涂片镜检,若见带有荚膜,菌端平直的竹节状粗大杆菌,结合临诊表现,即可诊断为炭疽。

41猪大肠杆菌病根据发病日龄,临诊表现的差异分为仔猪黄痢(腹泻,排黄色或黄白色内有凝乳块的粪便为主要特征。),仔猪白痢,猪水肿病。

42禽霍乱又称禽巴氏杆菌病。症状为呼吸困难,口鼻流混有泡沫的黏液,冠髯水肿,发绀呈黑紫色,常有剧烈腹泻。

特征性病变为肝脏表面(腹膜,皮下组织,腹部,)广泛分布针尖大小,灰白色,边缘整齐的坏死点。心包变厚,心包积液,心外膜,心冠脂肪出血尤为明显,肺有充血和出血点,

诊断。

可取病死鸡心血,肝,脾,制作涂片或触片,瑞氏染色或美蓝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两极着色的杆菌。

43根据对宿主嗜性不同,

①具有高度专嗜性,只引起某种动物产生特定的疾病,如鸡白痢,鸡伤寒沙门氏菌,猪伤寒沙门氏菌等。

②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于特定动物的偏嗜性沙门氏菌,如猪霍乱和都柏林沙门氏菌,多在各自宿主中致病,但也能感染其它动物。

③泛嗜性沙门氏菌,有广泛宿主谱,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如鼠伤寒沙门氏菌。

44 检测雏鸡新城疫母源抗体效价最常用的方法是,采取雏鸡血液,进行血凝抑制实验,测定其母源抗体水平,一般母源抗体在23小时可进行首免,在HI高于25时,进行首免几乎不产生免疫应答。

45 产蛋下降综合征是由禽腺病毒III群引起的一种产蛋下降为特征的传染病。主要表现为鸡群产蛋急剧下降,软壳蛋,畸形蛋增加,褐色蛋壳颜色变浅。

腺病毒无囊膜,对脂溶剂不敏感,许多腺病毒能凝集红细胞,是由于其五邻体纤丝顶端与红细胞受体行成间桥之故。

46产气荚膜梭菌可引起仔猪等动物的肠毒血症以及坏死性肠炎。该菌在牛乳培养基中形成汹涌发酵,在血平板上形成双层溶血环。内环完全溶血,外环不完全溶血。

魏氏梭菌病是由产气荚膜梭菌(魏氏梭菌)引起的多种动物的一类传染病的总称。主要包括仔猪梭菌性肠炎,羊肠毒血症,羊猝疽,羔羊痢疾,兔魏氏梭菌病等疫病。

47 猪链球菌,圆形或椭圆形,呈短链,长链或成对排列,无芽孢,无鞭毛,革兰氏染色蓝紫色阳性。可致猪脑膜炎,关节炎,肺炎,多发性浆膜炎,心内膜炎,败血症,关节炎,组织化脓性炎,

48支气管败血波氏菌,革兰氏染色阴性菌红色,小杆状,可引起呼吸道炎症(猪萎缩性鼻炎),接种麦康凯平板,菌落显蓝灰色,周边有狭窄的红色环,培养基着染琥珀色。

麦红伊黑沙无色,分解乳糖原因来,萎鼻波氏麦蓝灰

49李氏杆菌病是由产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引起的动物和人的一种食源性,散发性人兽共患病。革兰氏染色镜检,如见有V字排列或并列的革兰氏阳性小杆菌即可确认。培养基上长成露滴状小菌落,有蓝绿色荧光。

李氏产单核,V型排排坐。

菌落蓝绿光,牛羊转圈病。

50细胞内细菌感染多为结核杆菌(分枝杆菌),副结核分枝杆菌,布鲁氏菌,李氏杆菌等慢性细菌性感染。

51猪支原体肺炎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慢性,消耗性呼吸道传染病。俗称猪气喘病。病理特征是肺脏呈现双侧对称性实变。

猪肺炎支原体兼性厌氧,对营养要求更高,在A26的液体培养基中37℃培养2到10天可长成直径25到100μm的小菌落,但不呈“煎荷包蛋状”。

52 有些细菌能产生色素,对细菌的鉴别有一定意义。细菌色素有两类,

①水溶性色素,能弥行至培养基或周围组织,如绿脓杆菌产生的绿脓色素使培养基或脓汗呈绿色,

②脂溶性色素。不溶于水,仅保持在菌落内使之呈色而培养基颜色不变,如金黄色葡萄球菌。

53 猪丹毒是由红斑丹毒丝菌(革兰氏阳性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临诊症状表现为急性败血症,亚急性疹块型和慢性心内膜炎型。皮肤上有非常规则的疹块,俗称鬼打印。

54 完整的病毒颗粒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核酸构成病毒的基因组,衣壳的成分是蛋白质,其功能是保护病毒的核酸免受环境中核酸酶或其它影响因素的破坏,并能介导病毒核酸进入宿主细胞。

55空斑实验,将病毒样本接种于单层细胞,然后在细胞上覆盖一层含营养液的琼脂以防止游离的病毒通过营养液扩散,但病毒可在细胞间传递,经一段时间培养后染色,原先感染病毒的细胞及病毒扩散的周围细胞会形成一个近似圆形的斑点,称为空斑。一个空斑可能由一个以上病毒颗粒感染所致,因此可将获得的单个空斑制作悬液,梯度稀释后再做空斑,最终可获得只含一个病毒颗粒及其子代的空斑,这就是病毒纯化。

还可以对病毒定量,定量单位称为空斑形成单位(PFU)通过PFU的计数及PFU减数实验,可滴定血清的效价,测定干扰素的活性等。

56慢发病毒感染是慢性发展进行性加重的病毒感染。病毒感染后有很长的潜伏期,在症状出现后呈进行性加重,最终死亡。如绵羊痒病的朊病毒。

57有些病毒在核衣壳外面还有囊膜,起到保护作用,有的囊膜表面有突起,称为纤突。(囊膜与纤突构成病毒的表面抗原,)囊膜蛋白或纤突蛋白可特异性的吸附易感细胞受体并促使病毒穿入细胞。囊膜中存在大量脂类,用脂溶剂去除囊膜中的脂类,可使病毒失活。

58某些病毒接种培养的单层细胞后,第一轮感染产生的子代病毒将蔓延感染临近的细胞,最终感染所有细胞。病毒感染导致的细胞损伤称为细胞病变(CPE)。

59禽流感病毒接种8到10日龄鸡胚尿囊腔。

60病毒的血清学鉴定,可用已知的抗体对分离毒株进行血清学鉴定。以确定病毒的种类,血清型及其亚型。常用的有中和实验,血凝抑制实验,免疫荧光抗体技术等。

61半数细胞感染量(TCID50)可通过细胞病变(CPE)来判定。

62免疫转印技术的基本特点是将蛋白质电泳的凝胶相转印至固相模再进行免疫测定。

血清学技术如免疫沉淀技术和免疫转印技术分析病毒的结构蛋白成分。

核酸杂交和PCr技术主要针对核酸。

鸡胚接种和空斑实验主要针对活病毒。

中和实验主要用于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诊断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病毒分离毒株的鉴定,不同病毒株间抗原关系分析,评价疫苗免疫效力与抗体质量。中和实验主要有两种,①测定能使细胞或动物死亡数目减少至一半的血清稀释度,终点法中和实验。②测定使病毒在细胞上形成的空斑数目减少到一半的血清稀释度,空斑减少法中和实验。

63病毒分离鉴定采用细胞培养法分离病毒是一种灵敏方法。通常使用对病毒敏感的细胞系如PK-15细胞。(猪肾细胞)

64血凝素存在于纤突中。而猪细小病毒无囊膜,所以无血凝素。

但猪细小病毒有三种结构蛋白VP1,VP2,VP3.其中Vp2是主要的免疫原性蛋白而且具有血凝特性。

猪细小病毒引起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主要发生于初产母猪,其特征为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及病弱仔猪,但母猪通常不表现其它临诊症状。

犬细小病毒为线状单股DNA,编码三种结构蛋白,VP2是保护性抗原,具有血凝性。临床以呕吐,腹泻,血液白细胞显著减少,出血性肠炎和严重脱水为特征。

65马立克氏病毒属于疱疹病毒,分子特征是基因组为线状双股DNA,致病特性为对鸡和鹌鹑有致病性,可导致肿瘤。

66犬传染性肝炎是由腺病毒科的犬传染性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毒经鼻咽,口及黏膜途径进入体内,最初感染扁桃体及肠系膜集合淋巴结,引起胃肠炎而表现呕吐和腹泻。

67犬瘟热是由副黏病毒科的犬瘟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特征表现为双相热,急性胃肠卡他性炎症和神经症状。

68猪瘟是由黄病毒科的猪瘟病毒引起的高度致死性烈性传染病。临床上以高热,全身广泛性出血,败血症为特征。剖检可见淋巴结出血,肿大,肾脏表面有出血点,脾脏边缘出血性梗死(重要提示意义),盲肠呈纽扣状溃疡。

雀斑肾,脾梗死,回盲结肠纽扣状。

69新城疫病毒(NDV)有双层脂质囊膜,纤突具有两种糖蛋白,①血凝素神经氨酸酶(HN)和融合蛋白(F)。病毒能凝集鸡,人,小鼠的红细胞,可以用血凝及血凝抑制实验检测病毒。

口诀。血凝家族成员少,双黏细小孤杯腺。

新城疫病鸡呼吸苦难,表现为伸头,张口呼吸,并发出咯咯咯的喘鸣声或尖叫声,嗉囊积液,倒提时常有大量酸臭液体从口内流出。

70伪狂犬病症状,妊娠母猪常发生流产,死胎,木乃伊胎等,以产死胎为主。新生仔猪表现为呕吐,呼吸困难,继而出现神经症状,转圈运动,死亡前四肢呈划水状运动或倒地抽搐,衰竭而死。伪狂犬病毒学名猪疱疹病毒I型,属于疱疹病毒科。

实验室诊断,除猪外,其它动物感染伪狂犬病毒后均出现奇痒和脑脊髓炎。所以可采取病猪脑组织,脊髓,扁桃体等,制备匀浆,接种家兔进行诊断,兔接种后出现奇痒症状后死亡。

四肢滑动划水状,家兔接种呈奇痒,伪狂疱疹猪疯狂。

71猪乙型脑炎(日本脑炎病毒)妊娠母猪常突发流产,胎儿多为死胎,木乃伊胎。公猪突出表现为发热后出现睾丸炎,一侧或两侧睾丸明显肿大。

72痘病毒病毒,马立克病毒,伪狂犬病毒是DNA病毒。

流感病毒,狂犬病毒 新城疫病毒属于单负股rna病毒。

口蹄疫病毒,猪瘟病毒,兔出血热病毒,单正股RNA病毒。可直接作为mRNA。

73囊膜病毒。

副黏病毒科。新城疫,小反刍兽疫,犬瘟。

正黏病毒科。禽流感。

痘病毒科。

疱疹病毒科。伪狂犬,牛传染性鼻气管炎,马利克,禽传染性喉气管炎,鸭瘟病毒。

反转录病毒科。禽白血病,马传染性贫血病毒。

弹状病毒科。狂犬病。

黄病毒科。猪瘟,牛病毒性腹泻,乙型脑炎。

冠状病毒科。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猪传染性胃肠炎。

动脉炎病毒科。蓝耳病。

非洲猪瘟病毒。

囊膜病毒成员多,双黏痘疱和反弹。再加黄冠动脉炎。

副黏新刍和犬瘟,正黏只有禽流感。

疱疹是个大家族,伪鼻马喉和鸭瘟。

反转血癌马传贫,狂犬犹如子弹穿。

猪瘟牛泻乙脑黄,禽支猪胃都为冠。

动脉炎病有蓝耳。

②鹅细小病毒又名小鹅瘟病毒,属于细小病毒科。

③腺病毒科。多数成员产生亚临诊感染。犬传染性肝炎病毒,鸡的产蛋下降综合征。

74鸭病毒性肝炎是由不同型鸭肝炎病毒(微RNA病毒科)引起雏鸭的一种以肝脏肿大,出血斑点为病理特征的病毒性传染病。

鸭瘟,疱疹,大头瘟,肝炎,“微R,背脖弯”

75病毒分离鉴定包括用禽胚,动物或细胞组织等将病毒进行分离,再将分离得到的病原体进行形态学,培养特性,动物接种,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等鉴定。

76小反刍兽疫病毒主要感染山羊,绵羊等小反刍兽,症状与牛瘟相似。发病时体温骤升至40到41°唾液分泌增多,出现脓性鼻液和结膜炎。

采集病料接种合适的细胞如绵羊或山羊胎肾,BHK21,VEro细胞等,CPE一般在接种后6到15天出现,特点是出现多核细胞。

77绵羊痘病毒与山羊痘病毒形态相似,呈卵圆形或砖形,绵羊痘病毒可致全身性疱疹,肺常出现特征性干酪样结节。

78蓝舌病是由蓝舌病病毒引起的反刍动物的一种病毒性虫媒传染病。该病主要发生于绵羊,其临诊特征主要为发热,白细胞减少,消瘦,口,鼻,胃黏膜的溃疡性炎性变化。蓝舌病病毒有血凝素,可凝集绵羊及人的O型红细胞,其血凝活性与VP2有关,血凝抑制实验可用于蓝舌病病毒分型。

79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主要感染鸡,主要病变是气管,支气管,鼻腔,和窦内有浆液性,卡他性和干酪样渗出物。

肾病理变化型的表现为肾肿大出血,多数表面红白相间呈斑驳状的花斑肾,切开后有多量石灰渣样物流出。

分离病毒可取病料匀浆上清接种鸡胚尿囊腔,绒毛尿囊膜血管肿胀,鸡胚卷缩并矮小化。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传染呼吸道疾病。特征是病鸡咳嗽,喷嚏,气管发出啰音,在雏鸡可出现流涕,产蛋鸡产蛋量下降和劣质蛋。肾型传支表现为肾炎综合征和尿酸盐沉积。采取急性期的病鸡气管渗出物或肺组织,尿囊腔接种鸡胚,可见鸡胚规律性坏死。

成年鸡感染传染性支气管炎出现轻微的呼吸道症状,产蛋鸡产蛋下降,早期诊断可取器官组织切片做直接免疫荧光染色。

禽传染性支气管病症状。呼吸型,出现呼吸症状。肾型,多发生于2到4周龄的鸡,呼吸道症状轻微或无,病鸡持续排白色或水样下痢。腺胃型。病鸡临诊表现主要为发育停滞,腹泻,消瘦。

接种鸡胚,引起蜷曲胚,僵化胚,侏儒胚等变化。

80禽流感病毒的囊膜表面有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两种纤突,它们是组合成多种亚型的基本因素。也是病毒亚型分型的指标基础,H亚型的分型的物质基础是血凝素纤突。

单负股RNA,分8个节段,有囊膜。

呼吸困难,鸡冠,脚磷出血。禽流感毒株高致病性的实验为将含病毒的鸡胚尿囊液稀释,静脉内接种4到8周龄SPF鸡。(雏鸡致病力实验)

高致病性禽流感通常表现为突然发病,体温升高,呆立,闭目昏睡,产蛋量下降停止,头面部水肿,无毛处皮肤和鸡冠,肉髯等出血,发绀,流泪,呼吸高度困难,不断吞咽,甩头,口流粘液,叫声沙哑,头颈部上下点动或扭曲震颤,拉黄白,黄绿或绿色粪便

81犬细小病毒病又称犬传染性出血性肠炎,临诊表现为肠炎型和心肌炎型。肠炎型的症状,突然出现呕吐,继而腹泻,粪便开始为灰黄色,接着排番茄汁样稀粪,恶臭难闻。

诊断的最简便方法是血凝抑制实验,可凝集猪或恒河猴的红细胞。

细小病毒中除鹅细小病毒和阿留申病毒外,本科其它成员都具有血凝性。

82犬瘟热,临诊特征为双相热,急性鼻(支气管,胃肠,肺)卡他性炎和神经症状。病初眼,鼻流浆液性或黏液性分泌物,随病程延长逐渐变成脓性,有时混有血丝,有难闻气味。严重病例发生腹泻,粪便呈水样,恶臭,混有黏液和血液。

病料接种MDCK,Vero,或犬原代肺细胞可以生长,有合胞体病变。病原的H纤突有血凝素活性。

83患犬传染性肝炎的病犬体温经历升高,下降,又升高的过程,体温曲线呈马鞍状,多有腹泻和呕吐症状,腹部,颈部,头部和眼睑等处常见水肿。部分犬在康复期可出现角膜浑浊,呈白色或蓝白色(蓝眼)。

犬传染性肝炎是由犬腺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败血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犬黏膜苍白 ,扁桃体常肿大,多有腹泻和呕吐症状。

犬传染性肝炎病毒属于腺病毒,许多腺病毒能凝集红细胞,是由于其五邻体纤丝顶端与红细胞受体行成间桥之故。

84内脏型的马立克氏病起初无症状,呈进行性消瘦,最后衰竭死亡。

剖检特征是卵巢,肾,脾肝等内脏器官及性腺发生肿瘤,肿瘤块灰白色,质地坚硬而质密,羽毛囊上皮超薄切片电镜观察,可见有囊膜的病毒粒子。

神经型马利克,当坐骨神经受到侵害时,最早看到的症状为步态不稳,甚至完全麻痹,不能行走,呈大劈叉姿势。翅膀神经受到侵害时,病侧翅膀下垂。控制颈肌的神经受到侵害时,可导致头下垂或头颈歪斜。羽毛囊上皮超薄切片电镜观察可见有囊膜的病毒粒子。

眼型。鱼眼。

85猪传染性胃肠炎主要影响10日龄以内仔猪,病死率可达百分百,传播迅速,数日内可波及全群,仔猪突然发病,先呕吐,继而水样腹泻,粪便含有未消化的凝乳块。

病原学诊断,形态学观察,用磷酸盐缓冲液(PBS)稀释病猪粪便样品,高速离心取上清,用电镜观察,病毒表面有放射状纤突,为冠状结构。

86口蹄疫病毒,病毒衣壳由4种结构蛋白VP1到Vp4组成,。非结构蛋白有前导蛋白酶2a,2b,2c,3a,3b,3c。蛋白酶和3D聚合酶及两种以上蛋白的复合体。检测非结构蛋白3ABC或其抗体可区分野毒感染与疫苗接种。免疫动物3ABC抗体阴性,感染动物则为阳性。

87朊病毒没有核酸,是有传染性的蛋白质颗粒。

88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特征是呼吸困难,咳嗽,咳出带血的渗出物,喉部和器官黏膜肿胀,出血并形成糜烂,病料处理后接种于10到12日龄鸡胚绒毛尿囊膜,4到5天鸡胚死亡,绒毛尿囊膜增厚,有灰白色坏死点。

89小反刍兽疫病毒与牛瘟病毒在抗原性上存在高度交叉保护反应。发生小反刍兽疫的地区,可用牛瘟组织培养苗进行免疫接种

90鸭肝炎病毒可引起鸭病毒性肝炎,主要感染5周龄内小鸭,病鸭常在出现角弓反张症状后迅速死亡,组织学检查可见严重的肝坏死。接种10日龄鸡胚尿囊腔,鸡胚多在4天内死亡,胚液呈绿色。

91鸭瘟又称鸭病毒性肠炎,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常见于鸭,鹅,等雁行目禽类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

典型症状是体温升高,流泪,部分病鸭头颈部肿大,两腿麻痹,排绿色稀粪。

目前鸭瘟病毒的血清型只有一个。

92反转录病毒科的成员有禽白血病病毒,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山羊关节炎/脑脊髓炎病毒。

93新城疫病毒的分离鉴定,采取鸡脑,肺,脾含毒最高的器官,处理后通过尿囊腔接种9到11日龄SPF鸡胚,取死亡鸡胚的尿囊液进行血凝和血凝抑制实验,进行病毒鉴定。

鸡胚尿囊腔。新城疫,禽流感。

鸡胚绒毛尿囊膜。传染性法氏囊病,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鸡痘病毒。

鸡胚干扰实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94弹状病毒科病毒粒子呈子弹状或圆锥状,有囊膜,囊膜表面有纤突。成员有狂犬病病毒,牛流行性热病毒。牛流行性热又称为三日热或暂时热,其临诊特征是突发高热,流泪,有泡沫状流涎,鼻漏,呼吸迫促,后驱僵硬,跛行,一般良性经过,发病率高死亡率低。

95传染性法氏囊病解剖见法氏囊充血,水肿,呈紫葡萄状。腿肌和胸肌出血,腺胃和肌胃交界处有条状出血。肾肿大苍白,呈花斑肾,肾小管和输尿管有白色尿酸盐。

96非洲猪瘟病毒基因组由单分子线状双股DNA组成。

口诀。双D豆包甜非咸。单股细小和圆环。非是非洲猪瘟病毒科。

伪狂犬病毒(双股DNA病毒)猪细小病毒(单股DNA病毒)日本脑炎病毒(单正RNA病毒)猪圆环病毒(单股DNA病毒)

口诀。猪瘟牛泻乙脑黄,单正冠状动脉炎,微量黄酒杯莫贪。

97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对新生猫小脑内旺盛增殖的生发细胞,具有选择亲和性,致使病猫发生共济失调。当感染发生于妊娠后期时,病毒能通过胎盘屏障,引起胎儿小脑发育不全,死亡和流产。

98 血凝病毒。

副黏病毒科。新城疫,小反刍兽疫,犬瘟。

正黏病毒科。禽流感。

细小病毒科。猪细小,犬细小。

呼肠孤病毒科。蓝舌病。

嵌杯病毒科。兔出血症病毒。

腺病毒。犬传染性肝炎病毒。减蛋综合征病毒。

乙型脑炎病毒。

口诀

血凝家族成员少,双黏细小孤杯腺,再加一个乙脑炎。

孤树一帜为蓝舌,兔死狗烹莫杯沉,蓝眼减蛋血凝腺。

99根据RNA能否直接起mRNA作用而分成单股正链RNA,(正股RNA病毒)。

100根据抗原来源分为异种抗原,同种异型抗原,(来自于免疫动物同种而基因型不同的个体的抗原物质,如血型抗原,同种移植物抗原)自身抗原,异嗜性抗原,超抗原。

异种抗原。来自与免疫动物不同种属的抗原物质

同种异型抗原。来自与免疫动物同种而基因型不同的个体的抗原物质,(血型抗原,器官移植等)

自身抗原。能引起自身免疫应答的自身组织成分,(自身组织)

异嗜抗原。与种属特异性无关,广泛存在于人,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

超抗原。是指一类只需极低浓度即可激活大量T细胞活化,产生极强免疫应答的抗原因子。

根据抗原的性质分为完全抗原(具有免疫原性,又具有反应原性的物质)主要包括大多数细菌,病毒,蛋白质。和不完全抗原(具有反应原性而没有免疫原性的物质,大多数多糖,类脂,药物分子如青霉素等)。

101 ①lgM是动物初次体液免疫反应最早产生的免疫球蛋白,在抗感染免疫早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由5个单体分子组成的五聚体,单体之间由j链相连。

②lgA以单体和二聚体两种分子形式存在。

单体存在于血清中,称为血清型lgA.

二聚体由两个单体通过J链连接,称为分泌型lgA,对黏膜免疫功能十分重要。(在传染病的预防接种中,经滴鼻,点眼,饮水,喷雾等途径接种疫苗,均可产生分泌型lgA)。

③lgG为血清中含量最高的免疫球蛋白,免疫学功能有中和病毒和毒素作用。免疫调理作用,对一些毒力较强的细菌,lgG/lgM与之结合后,容易被单核巨噬细胞吞噬。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一些效应性淋巴细胞,其表面具有抗体分子如lgG的Fc片段的受体,当抗体分子与相应的靶细胞结合后,效应细胞就可借助于Fc受体与抗体分子的Fc片段结合,从而发挥其细胞毒作用,将靶细胞杀伤。

lgE在血清中含量甚微,是一种亲细胞性抗体,易与皮肤组织,肥大细胞,血液中的嗜碱性粒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结合,从而介导I型过敏反应,在抗寄生虫感染中有重要作用。

干扰素(INF)最早发现的细胞因子。是宿主细胞受病毒感染后,或受干扰素诱生剂作用后,由巨噬细胞,内皮细胞,组织细胞等合成的一类具有广泛生物学作用的糖蛋白。本身对病毒无灭活作用,主要作用于正常细胞,使之产生抗病毒蛋白从而抑制病毒的生物合成,使细胞获得抗病毒能力。抗病毒的非特异性免疫,在病毒感染早期,机体主要通过细胞因子和自然杀伤细胞(NK)行使抗病毒作用,干扰素是动物抗病毒主要非特异性因素,由入侵部位细胞产生的干扰素可渗透到临近细胞限制病毒的四周扩散。INF-α来源于病毒感染的白细胞,INF-B来源于病毒感染的成纤维细胞,INF-y由抗原刺激T细胞产生,α和B具有抗病毒作用,y主要发挥免疫调节功能。可抑制病毒复制。

lgG(gao高)。①含量最高,占总量的75%到80%。

②是机体所产生的主要抗体,也是血清学诊断和疫苗免疫后监测的主要抗体。

③唯一可通过胎盘的抗体,在新生儿的抗菌感染中起着重要作用。

lgM(morning早,wu五),①是动物初次体液免疫反应最早产生的免疫球蛋白,在抗感染免疫早期起重要作用。

②是由5个单分子组成的五聚体,单体之间由J链相连。是分子量最大的免疫球蛋白。

lgA(nian)以单体和二聚体两种形式存在

①单体存在于血清中,称为血清型lgA.

②二聚体由两个单体由J链连接,称为分泌型lgA,对黏膜免疫功能十分重要。

lgE,(1和寄)以单体分子形式存在

是一种亲细胞性的抗体,从而容易引起I型过敏反应。

在抗寄生虫感染中具有重要作用。

lgD。是B细胞的表面标志,与免疫记忆有关。

102 VH-VL是抗体分子结合抗原的所在部位,抗体分子的互补决定区,决定抗体分子的特异性。

单克隆抗体是指采用体外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用人工方法将产生特异性抗体的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B细胞杂交瘤,一般采用的多是小鼠细胞。由一个B细胞分化增殖的子代细胞(浆细胞)产生的针对单一抗原决定簇的抗体。与多克隆抗体相比,具有高度特异性,高纯度,均质性好,亲和力不变,效价高等优点。

抗原决定簇又称抗原表位,是存在于抗原分子的表面,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是具有特殊立体构型的免疫活性区域,是抗原分子中与淋巴细胞特异性受体和抗体结合的部位。

103 lgA,G,D的重链有4个功能区,其中一个功能区在可变区,其余的在恒定区,分别称为VH,CH1,CH2,CH3。lgM和lgE多了一个功能区,CH4。

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区。

VH-VL。抗原结合位点,互补决定区。

CH1-CL1。遗传位点。

CH2-CH2。补体结合位点。

CH3-CH3。细胞结合位点。

铰链区,CH1与CH2之间

记忆口诀。抗原头,细胞后,遗传补体中间凑,lgE很特别,老四却把老三揍。

104 噬菌体是一类病毒,感染细菌,真菌,藻类,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总称,因部分能引起宿主菌的裂解,故称为噬菌体,大部分噬菌体长有尾巴,属于尾病毒目。

105脂多糖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中的一种成分,脂多糖对宿主是有毒性的,将其脱毒后制成脂多糖佐剂属于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佐剂。

实验室常用的弗氏佐剂是用矿物油,乳化剂和杀死的结核分枝杆菌或卡介苗组成的油包水乳化佐剂,含分枝杆菌的为弗氏完全佐剂。

106影响免疫原性的因素主要是抗原分子的特性,蛋白质免疫原性较强,脂类和核酸较弱。

107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B淋巴细胞等专业的抗原递呈细胞,主要递呈外源性抗原。树突状细胞是最有效的抗原递呈细胞。

108细胞毒性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为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识别特异性靶细胞,并释放穿孔素和粒酶,导致靶细胞溶解,还可以释放肿瘤坏死因子,诱导靶细胞自杀。

109补体是存在于正常动物血清中的一组不耐热具有酶活性的球蛋白。通常以非活性的酶原形式存在,激活后具有细胞溶解,细胞黏附,调理,免疫调节,炎症反应,中和病毒,免疫复合物溶解和清除等生物学效应 。

利用补体能与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的性质,建立检测抗原或抗体的免疫学实验,(补体结合反应)可用于人和动物一些传染病的诊断与流行病学调查。是根据补体能够被任何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并能与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来检查抗原抗体间有无特异性结合的一种实验方法。

110 中枢免疫器官又称初级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和成熟的场所,包括骨髓,胸腺,法氏囊。

111哈德氏腺是存在于禽类眼窝内的腺体之一,又称瞬膜腺。它除了分泌泪液润滑腺膜从而对眼睛起机械性保护作用外,还能在抗原刺激下,产生免疫应答,分泌特异性抗体。

112病原的分离培养是目前检测猪瘟病毒的最确切方法。病死猪的扁桃体是分离病毒的首选样品,其次是脾脏肾脏,淋巴结。

113 具有免疫记忆功能的是T细胞和B细胞,体液免疫中部分活化的B细胞分化为记忆性B细胞。细胞免疫中部分T细胞停留在分化中间阶段不再往前分化,称为记忆性T细胞。

114 淋巴细胞。T细胞分化成细胞毒性T细胞(CTL),(特异性的杀伤病毒感染细胞,肿瘤细胞,胞内菌感染细胞等靶细胞)和迟发型变态反应T细胞参与细胞免疫(TDTH细胞)。

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分泌抗体)和记忆性B细胞(用于再次应答)参与体液免疫。

辅佐细胞。单核吞噬细胞(包括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和组织中的巨噬细胞)的功能有吞噬和杀灭病原微生物,被感染细胞,加工和递呈外源性抗原以及合成和分泌各种活性因子。树突细胞无吞噬能力,但抗原加工和递呈功能强大,B细胞也是重要的抗原递呈细胞。

115 细胞因子是指由免疫细胞和某些非免疫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类高活性多功能蛋白质多肽分子。细胞因子的种类有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集落刺激因子,生长因子,趋化性细胞因子等。

116抗原的加工和递呈。

外源性抗原的加工和递呈

外源性抗原-与APC结合-吞噬-吞噬溶酶体(内体)-10.17氨基酸残基的多肽-结合MHCII类分子-细胞表面

内源性抗原的加工处理和递呈。

细胞内抗原-细胞内蛋白酶体-多肽-内质网腔-结合MHCI类分子-细胞表面。

117 B变浆产抗体,主要介导体免疫。

TD变态/过敏IV。TC毒杀/穿孔死。

118再次应答特点是

潜伏期显著缩短,抗体含量高,而且维持时间长,再次应答产生的抗体大部分为lgG。

119NK细胞能直接杀伤病毒感染细胞,在抗病毒感染早期起重要作用。ADCC是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是指抗体的Fab段结合病毒感染的细胞或肿瘤细胞的抗原表位,其Fc段与NK细胞,巨噬细胞等表面的FcR结合,介导杀伤细胞直接杀伤靶细胞。

120巨噬细胞是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重要因素,在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中均担任重要作用。

参与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的主要效应细胞是T细胞。

121抗体依赖性细胞毒型II型变态反应,在此变态反应中,与细胞或器官表面抗原结合的抗体与补体,吞噬细胞等相互作用,(抗体与自身抗原靶细胞结合激活补体溶解靶细胞,增加巨噬细胞等调理吞噬作用)。导致这些细胞或器官损伤。参与成分有lgM/lgG。补体,NK,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

临诊常见的有。①输血反应,血型不同,抗原抗体反应导致溶血。②新生畜溶血性贫血,亲子代血型抗原差异较大,亲代产生抗体经初乳进入幼畜体内引起溶血。③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移植物超级排斥反应。④血细胞减少症。

122 I型变态反应的机理是机体再次接触抗原时引起的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出现急性炎症的反应。

I型速发型过敏反应型。参与成分有lgE,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机理是过敏源首次进入机体致敏刺激分布于黏膜固有层或局部淋巴结中产生lgE。常见病例有过敏性休克,荨麻疹,过敏性哮喘,过敏性胃肠炎,花粉症。青霉素过敏反应。

变态反应可分4个类型。I型过敏反应型,II型细胞毒型,III型免疫复合物型,IV型迟发型(细胞介导的主要包括Jones-mote反应,接触性变态反应,结核菌素变态反应,肉芽肿变态反应等。)

123 抗体是病毒体液免疫的主要因素,循环抗体lgG/lgM可阻断已入侵的病毒通过血液循环扩散,其机制主要是中和病毒和调理作用。

124致敏淋巴细胞遇到真菌时,可以释放细胞因子,招引吞噬细胞和增强吞噬细胞消灭真菌。

125 先天性免疫又称为非特异性免疫,是机体在发育过程建立的天然防御功能。

①解剖屏障。皮肤和黏膜,血脑屏障,血胎屏障。

②可溶性分子与膜结合受体。补体,溶菌酶,乙型溶素(血小板释放出的一种碱性,对热稳定的特异性的杀菌多肽),干扰素,抗菌肽,c反应蛋白,膜结合受体。

③炎症反应。

④免疫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自然杀伤细胞。

126 分枝杆菌为胞内寄生菌,需要细胞免疫方式才能清除。

127 动物通过母体胎盘,初乳或卵黄从母体获得某种特异性抗体,从而获得对某种病原体的免疫力,称为天然被动免疫。

采用人工方法向机体输入由他人或动物产生的免疫效应物,如免疫血清,淋巴因子,抗毒素等,使机体立即获得免疫力,称为人工被动免疫。特点是无诱导期,可立即发挥作用,但由于抗体不断减少,所以维持时间短。在家禽上则是注射卵黄抗体,如鸡群爆发传染性法氏囊,紧急注射高免卵黄抗体可取得良好效果。

动物在感染某种病原微生物耐过后产生的对该病原体再次侵入的抵抗力称为天然主动免疫。

接种抗原(疫苗,类毒素)而获得的免疫力,称为人工主动免疫。

128灭活疫苗,类毒素,和亚单位苗不能经消化道接种,一般用于肌肉或皮下注射。

禽类滴鼻,点眼的效果较好,但仅适用于弱毒苗,刺种适用于某些弱毒疫苗如鸡痘疫苗。

饮水免疫最方便但不适合初次免疫。

气雾免疫不仅可诱导产生循环抗体,也可产生局部黏膜免疫,但会造成应激。

129疫苗总体分为传统疫苗和生物技术疫苗两大类。传统疫苗包括

活疫苗。弱毒疫苗是人工致弱强毒株或自然分离到弱毒株。

异源疫苗。是用具有共同保护性抗原的不同病毒制作成的疫苗。例如用火鸡疱疹病毒接种预防鸡马立克氏病

灭活疫苗。将病原微生物灭活后与佐剂结合。

提纯的大分子疫苗。类毒素疫苗是将外毒素经甲醛脱毒制成。

亚单位疫苗。从细菌或病毒抗原中分离出蛋白质成分制成。不含有核酸。

多价疫苗。指由一种病原生物的多个血清型抗原所制成的用于免疫接种的生物制品。大肠杆菌的抗原成分复杂,根据菌体抗原的不同,可将大肠杆菌分为150多种。根据常发血清型制成的多价疫苗是预防大肠杆菌感染的主要方式。

合成肽疫苗。仅含免疫决定簇组分的小肽,用人工方法按天然蛋白质的氨基酸顺序合成保护性短肽。与载体连接后加佐剂制成的疫苗。

基因缺失苗。将病原的毒力基因删除掉,使成为不带毒力相关基因的疫苗。

基因重组疫苗。由于不同DNA链的断裂和连接而产生DNA片段的交换和重新组合,形成新的DNA分子的过程。

130 当机体受到疫苗刺激后,机体会产生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液(血清),淋巴液,组织液,及其它外分泌液中,抗体水平是评价免疫效果的常用标准。

131 细菌,红细胞等颗粒性抗原,吸附在红细胞,乳胶颗粒性载体表面的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在有适当电解质存在下,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团块,称为凝集反应。参与凝集实验的抗体主要是lgG和lgM。

颗粒性抗原直接与抗体结合,称为直接凝集实验。

可溶性抗原分子纤与颗粒性抗原载体结合,再与相应抗体结合,称为间接凝集实验。常用的是间接血凝实验以红细胞为载体,乳胶凝集实验以乳胶为载体。

玻板凝集实验。用于细菌的鉴定和抗体的定性检测。

试管凝集实验。主要用于抗血清效价测定。

132 免疫电泳技术是将凝集扩散试验与电泳技术相结合。在抗原抗体凝胶扩散的同时,加入电泳的电场作用,使扩散速度加快,缩短实验时间,电场也限制了扩散方向,增加了实验敏感性,不同带电颗粒在同一电场中泳动的速度不同,可将复合成分分开。所以免疫电泳技术最适合于对混合抗原组进行鉴定。

133 放射免疫分析技术是将放射性同位素测量的高度敏感性和抗原抗体反应的高度特异性结合起来。灵敏度可达那克至皮克级水平,是目前最敏感的分析技术,主要用于各种生物活性物质及药物残留的监测。

134 环状沉淀实验是在小口径试管内先加入已知抗血清,然后小心沿管壁加入待检抗原于血清表面,使之成为分界清洗的两层。数分钟后,两层液面交界处出现白色环状沉淀,即为阳性反应。

该法主要用于抗原的定性检测,如诊断炭疽的Ascoli实验,链球菌血清型鉴定。

135 血清学反应一般用生理盐水做稀释液,但是用禽类血液时,需要用8-10%的高渗氯化钠溶液作为稀释液。否则不出现反应或反应微弱。

136 将某些在超微量时也能被检测出的物质标记在抗体分子上,可以通过检测标记分子来显示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存在。这种技术称为标记抗体技术,主要包括免疫荧光抗体技术,免疫酶标记技术,放射免疫分析。

137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是根据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和酶催化反应的高敏感性而建立起来的免疫检测技术。可以通过检测标记分子来显示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存在,既能检测抗原也能检测抗体。

138 沉淀实验的抗原可以是多糖,蛋白质,类脂等。这些可溶性抗原与相应的特异性抗体结合,反应达到最适比,形成肉眼可见的抗原抗体复合物白色沉淀。参与沉淀反应的抗体主要是lgG和lgM.

139 豚鼠特别是老龄雌鼠的血清中含有丰富的补体。

140 免疫组织化学又称免疫细胞化学。它是用标记的特异性抗体或抗原,对组织内抗原或抗体的分布进行组织和细胞原位检测技术。

141 火箭免疫电泳可以根据沉淀峰进行定量。间接ELISA可以根据颜色定量。试管凝集实验进行稀释用于半定量和定量实验。放射免疫技术灵敏度高,利用相关仪器检测数值定量。玻片凝集实验是定性实验方法,只能判断有无,无法判断多少。

142 免疫血清学技术的类型。

①凝集实验

直接凝集实验,间接凝集实验,乳胶凝集实验

②沉淀实验

环状沉淀实验,絮状沉淀实验,琼脂扩散实验,免疫电泳。

③补体参与的实验。补体结合实验。

④标记抗体技术(标记染料是异硫氰酸荧光素)

荧光抗体技术,酶标抗体技术,放射免疫测定,化学发光标记技术,免疫电镜技术,免疫胶体金技术。

⑤中和实验。病毒中和实验

⑥电免疫反应。免疫传感器技术。

⑦免疫芯片技术。蛋白质芯片技术。

143玫瑰花环实验,是体外检测动物细胞免疫功能的一种方法。

血凝抑制实验。一种测定抗原或抗体的技术。即加入特异性抗体或抗原后,使原有的血凝反应被抑制。

琼脂扩散实验。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含有电解质的半固体琼脂中进行的一种沉淀实验。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是酶免疫测定技术中应用最广的技术,常用的有双抗体夹心法和间接法。前者用于检测大分子抗原,后者用于测定特异抗体。

试管凝集多用于半定量和定量实验。

144 粘膜免疫系统由肠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支气管粘模相关淋巴组织,眼结膜相关淋巴组织,泌尿生殖道粘模相关淋巴组织,四部分构成。

145 不溶性铝盐类胶体佐剂。

氢氧化铝,明矾(十二水硫酸铝钾),磷酸酸钙等。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98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