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8年不涨价,店主想把“抗癌共享厨房”开遍全国
正观新闻记者 周梦真
2022年是郑州“抗癌共享厨房”新店开业的第二个年头。从菜市场的一间小店到搬迁后120平米崭新的共享厨房,张广兵、魏兴江、王战胜三名合伙人付出了很多心血。2021年,他们曾因运营成本过高险些闭店,媒体聚焦报道后店内堆满爱心物资,让张广兵连连呼吁“放不下了,别再捐了!”
一间不大的店面,承载着病患的思乡情结,也诞生了无数热气腾腾的家的味道,今年,这里还成为了爱心中转站,免费的萝卜、鸡蛋、御寒衣物……温暖故事仍在上演。
这间“共享厨房”诞生于2014年,这一年负责人张广兵大学毕业,在河南省胸科医院附近的菜市场开了一间共享厨房,做一顿饭5元钱,调料免费,还提供免费的白米粥和绿豆汤,开店多年不涨价,来这里的许多是癌症病人家属,这里也被大家称作“抗癌厨房”。
2020年菜市场拆迁,张广兵和其他两位合伙人共同选定新址,在郑州市东明路开设了共享厨房新店。新店选址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省胸科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三家医院中间,依旧为需要的病患家属提供服务。
每到饭点,总有许多患者家属提着饭盒、拎着蔬菜进店烧饭。张广兵也8年如一日地早出晚归,每天天不亮,5点多钟他就来到厨房称米、烧水、淘米、煮粥,在做早饭的人来之前把免费的米粥熬好。一日三餐,张广兵守着他的一方小店,为许多病患提供煮一碗面,熬一碗汤的小厨房,他坚持全年无休,过年也不例外,担心那些做化疗的病人们吃不上家人做的热汤热饭。
“本店提供免费的馄饨、饺子、鸡蛋、盒饭、八宝粥、面条、绿豆汤……”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大年初一的饺子、元宵节的汤圆……很多时候,张广兵的共享厨房都成了免费发放物资的爱心驿站。病人家属写给他们的感谢信中这样说道:“共享厨房: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却连接了天南海北的病友,让我们在异地他乡有了家的感觉。”看到大家的认可,张广兵直言,“我们所经历过的一切困难也都值了。”
2021年7月,共享厨房新店开设一周年时张广兵算了笔账,一年租金近20万元,营业一年仅结余1000多元,抗癌共享厨房的维持陷入困境。共享厨房或面临关门的消息引发关注,多家媒体对这间坚持多年不涨价,默默帮助病患的爱心店铺进行了报道,不少郑州市民来到店里送物资,还有人在网上匿名下单,给店铺送去了米、面、油等,这间爱心小店一度冲上微博热搜,感动了无数网友。
在新的一年即将到来之际,共享厨房的现状如何?张广兵有什么新计划?正观新闻记者对他进行了回访。
正观新闻记者:请问最近在忙些什么?共享厨房有什么新情况?
张广兵:我最近一直被迫在家里歇着,因为疫情原因,医院里面管控出不来,所以店里来做饭的人比较少。现在共享厨房一直在开着门,但是很少有人去做饭,因为他们要么是刚来还不知道这个店,要么是不想出来了。
正观新闻记者:您朋友圈发布过赠送萝卜还有衣物等物资的消息,可以讲讲是什么情况吗?
张广兵:500斤萝卜是那些爱心人士从信阳的菜农手里面收购的,因为菜农萝卜滞销了,他们就收过来捐给我们,再通过我们把这些萝卜给散发出去,帮助一些有困难的人,病人等等,起到一个爱心传递的作用。
还有就是那些免费发放的衣物,是我们联合爱心驿站搞的一个活动,只要是这些病人们,来这里看病做饭,遇到困难,没有衣物穿了,就可以带他去领,这个衣物大人小孩儿都有。
正观新闻记者:共享厨房已经开设8年多了,肯定也遇到过很多困难,您觉得是什么支撑着您?
张广兵:刚开始做这个不被人看好,他们就感觉我肯定干不成,就等着看笑话。刚开始我是为了争口气,证明一下自己可以,然后一路坚持下来,发现那些质疑声都没有了。再往后,心想干这么多年了,绝不能轻易放弃。虽然说遇到很多困难,但感觉他们(病人)需要我们,也是因为爱和责任吧,支撑着我一步一步走到现在,挺不容易的。
正观新闻记者:从最开始的一家小店,到被关注报道,被更多病友、市民、网友知道,共享厨房发生了哪些变化?
张广兵:首先,得到关注以后就获得了很多帮助,捐助的物资也多了起来,缓解了困境。
其次,就是渐渐被大家所知道,成为了爱心的代名词。最后,我们这里也成了一个爱心中转站,需要奉献爱心的都可以到店里,我们帮忙把爱心传递下去。在我们店里捐助过的有饺子、月饼、粽子、盒饭、鸡蛋、蔬菜、衣物等等爱心物资。
正观新闻记者:对于共享厨房您有什么新的计划或打算吗?
张广兵:现在因为疫情影响,维持店铺经营还是比较困难。我尽量把这个店支撑下去,先保住再说。然后希望未来能够走得长远,以后有机会的话,还打算在郑州市多开几家店。希望能坚持下去,把共享厨房开遍全省、全国。
正观新闻记者:马上就是2023年了,新一年您有什么愿望吗?
张广兵:这两年疫情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工作,也影响了我们共享厨房的运营。最开始创业的时候,我甚至幻想过以后我要开好多分店,在全国每家医院附近都开一家。现在,我就希望能把这家店维持下去,再想办法扩展。新的一年,我希望家人身体健康,平安快乐!希望这个店别再遭受雨打风霜!希望病人们都能早日康复!
记者手记:
2022年,我从校园踏入职场,进入热爱且向往的新闻行业,真正成为了一名记者。
从前在课堂上、书本上学习过许多采访、写作方法,也研习过许多案例,但当真正走入现场,听到、看到、触摸到生动的人和物,被人与人之间浓烈的情感牵绊感动,为每一个真实而又动人的故事湿了眼眶,才真正明白记者这个职业的魅力和意义。
入职的这几个月里,我采访过坚持捐资助学15年的农民大叔、地震中失去亲人的村民、被抑郁症折磨的女孩、义务守护红军洞58年的老人……
每一次奔赴现场、采访交谈、撰写稿件、修改提交,作为见证者和记录者,我都倍感荣幸,亦能感受到肩负的责任与使命。作为新人记者,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新的一年,希望自己能坚定初心,沉下心写文章讲故事,带着热爱与好奇心入场,带着真相和责任心离场。捕捉到每一次新闻现场的精彩时刻,做有意义的好新闻。
编辑:王亚平
统筹:石闯 李记波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00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