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告别朝九晚五,她辞职去做孤独的手艺人

 

△澄澄,皮具包包手艺人,原是小米产品经理,用两年业余时间打磨手艺,最终实现职业转型。

一直喜欢读“好好虚度时光”公众号里潜心于自己喜欢事物的人物故事。在大理的时候,恰好偶遇创始人宽宽,一见如故相谈甚欢。最近在上海,见到北京的老朋友澄澄,得知她在用两年业余时间做手工包包后,最近辞职开始做全职匠人。两年潜心修行,终于迈出了勇敢的一步。于是写下她的故事发给了宽宽,发在了虚度时光上面,也放在这里。(祁十一)

从每天花一个多小时上下班、混迹于IT男扎堆的互联网公司,到辞职做一名全职手艺人,这条路有多远?

澄澄的答案是:一份热爱,两年时间,以及花费在热爱上的精力和金钱。

澄澄曾是小米的产品经理,每天从公司所在的郊区清河,回到朝阳门的家时,已是晚上10点。

如此的节奏上班三年,繁忙不是最让她焦虑的,承担越来越多事务性工作,离自己喜爱的设计越来越远,才是痛苦所在。

她知道,城市里每天都有无数人想逃离这牢笼。

但不喜欢的工作做久了,也会在惯性中持续下去。就如《肖申克的救赎》中所说:“这些墙很有趣,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这就叫体制化。”

身为热爱自由的射手座,澄澄逃离的愿望或许强于他人。

但她对一时的逃离不抱希望。

“辞职去旅行、过一段gap year,都只是短暂地出去喘口气,大多数最终还是回到原来轨道,继续原来的生活。”

“一时的逃离是容易的,但人不能永远飘在天上,你至少得有一只脚踩在地上吧。”

思考再三,最终澄澄选择了一种更脚踏实地的逃离方式:

两年前,她开始利用下班之后和周末的时间,尝试做自己喜欢的手工皮具包包。

两年后,她业余时间做的包包,在朋友圈子里小有名气,并能持续出售。尽管仍有种种不确定,她仍然下定决心尝试把爱好变事业,去成为一名真正的、能自给自足的手艺人。

“逃离的目的或许是享受一种自由感。可是单纯的自由感并不真正解决问题。”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或许是一条更为本质的通往自由之路。

《肖申克的救赎》里还有一段话:“你知道,有些鸟儿是注定不会被关在牢笼里,它们的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

将兴趣真正落地,需要多久的沉淀?

澄澄是再典型不过的理科生:本科念同济大学的软件工程,研究生去英国念了人机交互,毕业后进互联网公司做产品经理。

但澄澄却一直对艺术与设计有很执着的喜爱。高考填志愿时,她想将理科与设计结合起来,于是填报了同济建筑系,但分数差了一点,落到了第二志愿软件工程。

这并未影响她把人生的方向盘往设计调整。

同济毕业后,她选择了偏重设计的伦敦大学人机交互专业读研,迈出从计算机到设计的一步。

毕业后,不满意父母安排的工作,她独自一人跑到北京,选择了多看的电视团队,后来被小米收购,她成了小米的产品经理。

当初选择这份工作,也是出于一种对设计的直觉。

“有些人你在看到他的第一眼,就知道他是否属于他正从事的事业。”

澄澄在看到面试她的设计部门老大时,一眼就确定了这是自己想工作的地方。

“他留着长发,扎成马尾,整体气质一看就很有设计师范儿。”

最初的一两年,她跟着这位领导,从设计工作中获得了强烈的满足感。

但随着业务发展、部门调整,她的工作内容开始发生变化,每天埋头于事务性工作里,她感受到偏离本心的焦虑。

在克服了单纯的逃离愿望之后,她开始在工作之外寻找让兴趣落地的方式。

起初,她想过做饰品,但这需要熔解大块的金、银,并将它们打磨成细小的饰品,这个过程需要的材料和设备复杂,空间要求高。

△起初尝试过做饰品,后来觉得不适合而放弃。

几经探索,她尝试了做皮具包包,逐渐发现自己对这门手艺的热爱与天份。

“人在没有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是有幻想的,比如觉得手工做包很难,但实际上真的沉下心去做了,会发现它没那么难。”

做出来的产品甚至会超出预期。她把最初的作品发到朋友圈,收获了最早期的私人定制订单。

“最初是一些男同事,他们看到后让我帮他们做卡包、钥匙包、名片夹这些功能性的产品。男士不喜欢逛街,也懒得花时间网购,大概对我的审美与手艺信得过,就跟我订。”

出于兴趣的尝试,得到了身边圈子的热情反馈,这给了澄澄很大的信心。接下来两年,她每天晚上以及周末,几乎都花在做手工包上。

当然也踩过很多坑,原料的采购上经历了从完全陌生到渐渐熟悉的过程,也曾花高价买到不合适的皮料,“都当做交学费了”。

但在喜欢的事情上花的时间、金钱与精力都没有白费的。

两年前,澄澄做一个包要花一个月,如今同样品质,只需要一两天。

她有次拿了几个自己做的包,放到上海田子坊朋友的首饰店里,转眼便卖得只剩一个。

把爱好变事业,会不会在现实压力下,丢失最初的纯粹?

有一份正式的工作,拿着稳定的收入,业余有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大概是许多人理想的生活。

过了两年这样的生活,澄澄感到不满意了。她心里明白,迟早会面临选择。

无论如何,都想尝试一把,全身心投入去做喜欢的事。

“做了四年产品经理,决定跟随爱好,把时间用在喜欢的事情上,把爱好当成事业来做。”

“听说我辞职做手艺后,有的人很羡慕,说他们也想过这样的生活;有的人说他们不会把爱好当事业,害怕失去最单纯的爱。我也担心,但对做设计、手工有执念,也想每天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至于结果好不好,只有做了才知道。”

她曾将村上隆在《创造力的极限》中写的一段话,发在了自己的公众号上:

身为艺术家,最该追求的不是设计力与品位等技术层面的东西,而是“执着”。只要拥有“非比寻常的执着力”,无论遇到任何事都有决心做到底,也才会成功

但绕不过现实的难题:从此以后,你需要从爱好中变出钱来养活自己。每个月再也没有来自公司的固定打款了,一切都只有靠自己。

尽管早期作品在一定范围内验证了它的商业性,但澄澄眼前要做的,还有扩展商品品类,并摸索可以增加产量的小物件,比如小钱包、卡包、牛皮本子,这些东西制作起来简单、费时较少,可以带来更多的现金流。 此外便是花时间制作工艺水准更高、更能塑造品牌的女式包。

做几个包不难,但做个手艺人,这条路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但“一切不去做,怎么知道是什么结果呢”?

她没有合伙人,一直独自完成所有环节,辞职之后更是完全处于孤独的状态。独自工作,独自看书,独自乱走。

“人过得太幸福就没有改变的动力了,孤独和敏感都能带来不适感,创造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缓解这种不适。”

她将做手工看作一种创造,以及一种修行,“一种类似普罗米修斯的修行。而修行,又意味着要不停地向内关照,不停地渴望进步,又不停地平衡各种因素,寻找内心的平静。”

意识到这一点,让她真正对全职做手艺人这条路如释重负。

她喜欢的时装设计师山本耀司说,“我坚信时装产业是地球上最后一个用人手工来做的产业,所以不能完全交给电脑去做,要用人的手工来做,人的手工就是文化。”

澄澄时常能从这句话里,获得慰藉与力量。如同梭罗所写: 手工艺是世界上最正直的职业。

澄澄的个人微信公众号:taurupiter

关于作者:祁十一,生于四川,求学上海,北京工作,喜欢大理。四处晃荡,记录人的故事与命运。豆瓣ID也为“祁十一”。

本文为“好好虚度时光”公众号约稿,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END—

最终成为自己

欣赏世界的美,人的美

遇见日常不会遇见的人

年轻的时候,四处走走

旅行与生活

她途

微信号:girlstravelaround

邮件:girlsonroad@163.com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01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