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逐草人:“人走家搬”的草原民族,逐水草而居的转场生活
哈萨克族是世界著名的游牧民族之一,也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生活在新疆的哈萨克牧民们迄今还保持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传统,为了寻找优良的草场,一年中要多次转场搬家。每年秋季哈萨克牧民浩浩荡荡地从夏季牧场向秋季牧场迁徙,并最终到达百公里外的越冬地,像他们这样的传统转场生活已经延续了上千年。
新疆的哈萨克牧民迄今还保持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传统
所谓“转场”,就是根据季节变化,依照牧草的生长周期,有序地为牲畜转移草场,每年进行3次或4次的循环轮牧的过程。进入六月,气温升高,新疆多地的高山夏季牧场开放,哈萨克族牧民又迎来了转场季,近百万牛羊告别山前平原的春秋牧场,在哈萨克牧民的驱赶下向夏牧场迁徙转移,待到秋天返回。
布尔津县通往克拉玛依的一段公路旁,转场的牧民驱赶着羊群,融入朝阳金色光线中,像一副重彩油画
在阿勒泰草原,额尔齐斯河两岸是水草丰美的牧场,牛、马、羊、骆驼在这里尽情地吃着草,生活在阿勒泰的牧民依然维持着几千年来的放牧生活,从春到冬,循着牧草生长的规律,驱赶着畜群从山前平原的冬牧场到高山夏牧场又回到冬牧场,因为高纬度和高海拔的原因,阿尔泰山进入八月下旬就算是进入了冬季,牧民们需要抓紧时间,因为转场的路线短则几十公里,长则数百公里。
在晨光中开始转场的哈萨克牧民,他们是“追光者”
为了适应居无定所的生活状态,可移动毡房就成了他们一种特有模式的“家”。这种精巧结实、易于拆装的毡房,一顶顶色彩艳丽、做工精细的帐篷,伴着他们转场放牧,伴着他们日日夜夜,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最好伙伴,也伴着他们走遍春夏秋冬、天山南北。
哈萨克牧民的村庄(也叫“阿吾勒”),牲畜是各户私有的,牧场却是大家公有,所以所有的牛羊都要集中在一个牧场上放牧,并按牧草生长的季节一起转场。转场时最值得一看的,就是拆装那像点点繁星一样镶嵌在草原上的毡房了。哈萨克毡房最大的特点就是轻便,由于轻便所以安装快捷、易于拆卸且便于携带。一座毡房的所有部件,不到一个小时就可以全部拆开并用毛绳捆扎在骆驼身上,而且在崎岖的山路上怎样颠簸跋涉也不会松散。到了目的地,有经验的两三个牧民只消2个多小时就可以搭起一座毡房来。如在搭建的地方住久了,为防止过度践踏而影响草地生长,几个人就可以将毡房抬起来挪个地方。
骆驼因为负重能力强,在转场中大都承担着运输的工作
驮毡房的主要交通工具是骆驼,素有“沙漠之舟”美誉的骆驼,不仅能耐严寒、酷暑和干渴,其负重能力也远远超过了牛和马。一般的毡房及所有用品需要用4到8峰骆驼。第一峰骆驼上捆被褥,如果有小孩,则要在捆绑时预先留出能容纳孩子坐卧的小窝。后面的骆驼依次捆绑衣物、日用品、食品、毛毡和毡房骨架等。每匹骆驼之间都要用牛皮绳联接,以防走失。
牧民忙着将畜群从高山夏牧场赶回山前平原的冬牧场,转场途中的一家人。
转场是哈萨克牧民生活中的大事,因此分工明确。妇女骑在最前面的马上,马与第一峰骆驼也要用绳索相连。青壮年男子赶着大群牛、马、羊紧随其后,由于牛羊众多,一路上还要照顾它们吃草喝水,因此行动迟缓。往往妇女们的骆驼队在途中已经搭起“阔斯”(一种圆锥形的简易小毡房)做好饭食,还要等数小时甚至一天以上,后面的牛羊群才能陆续地到达。
哈萨克毡房区别于“蒙古包” 的主要所在就是房杆靠房墙的一头30厘米处逐渐弯曲,夹角约130度,而不是直角
终于找到了一片合适的放牧草场,这里地势较高、地面干燥且接近水源,牧民们准备安营扎寨了。他们的毡房有大有小,大小全取决于房墙块数的多少。常见的有三种:简易小毡房;4块或6块的中型毡房;8块或10块的大型毡房。其中,4块和6块房墙的毡房在哈萨克牧民的“家”中最为普遍。这种毡房高有3米多,占地面积为20平方米至30平方米不等。无论哪类毡房,结构都比较简单,一般由围墙、房杆、顶圈和木门组合而成,又分为上下两部分,上为穹形下为圆柱形。
草原上的哈萨克牧民的毡房:上半部的穹形结构,多由几十根房杆搭成骨架,房杆的用料是精选的红柳木
转场对哈萨克牧民来说,不仅仅是帐篷的搬迁,而是一段先人们留下来的生命里程,一条被后人们不断演绎拓展的记忆长河。每到冬夏转场,哈萨克牧民依然赶着牛羊马等牲畜,长距离迁徙,跋涉数十公里到数百公里。“人走家搬”,几匹骆驼驮着全部家当,浩浩荡荡,尘土飞扬地徐徐前行。他们的生命与草原紧紧联系在一起,彼此包容,生生不息…。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02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