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分莫言《檀香刑》:干爹让公爹杀亲爹,刑法再精美也难掩残忍
中国古代的刑罚可谓是花样繁多。“满清十大酷刑”就有:剥皮,腰斩,车裂,俱五刑,凌迟,缢首,烹煮,宫刑,刖刑,插针等等,而且“十”在这里并不代表实数,所以“十大酷刑”甚至还要更多。
在莫言的《檀香刑》中,也写到了六种刑罚:包括凌迟、腰斩、阎王闩等。其中,书名檀香刑指的是用一根檀香木撅子(短木桩)从犯人的谷道(直肠到肛门的一部分)钉进去,然后从脖子后面钻出来,犯人被绑在树上,还能再活个三四天。
这个刑法中国古代历史上并没有,莫言多半是借鉴了欧洲中世纪类似的刑罚。书中,莫言给化用后的刑罚起名为“檀香刑”,名字过于诗意精美,但实际上却残忍至极,难以想象的痛苦,而且不仅受刑的人要能够忍受得了,施刑的人也要能够承受,所以连《檀香刑》中的德国总督都说:
“中国什么都落后,但是刑罚是最先进的,中国人在这方面有特别的天才。让人忍受了最大的痛苦才死去,这是中国的艺术,是中国政治的精髓……”
莫言的这本《檀香刑》(2001年)主要讲述的是退休后的大清侩子手赵甲给起义反抗洋人的孙丙行刑的故事,并辅以戊戌变法、德国人在山东修建胶济铁路、袁世凯镇压山东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仓皇出逃为历史背景,描摹了清末不同势力的丑恶嘴脸以及他们的残忍恶毒,感叹追念小人物在时代浪潮下无用的个人反击,真实再现了清末动荡悲惨的家国命运。
《檀香刑》的作者莫言已不用再多介绍,中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诺贝尔文学奖给他的颁奖词是:“他是继拉伯雷和斯威夫特之后,也是继我们这个时代的加西亚·马尔克斯之后比很多人都更为滑稽和震撼人心的作家。”
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出生在山东省高密市东北乡,也因此,他的大多数作品其背景地都是“高密东北乡”,莫言以故乡为原型构建了一个文学世界。
莫言小学五年级因为“文化大革命”而辍学,在农村劳动长达10年,文革期间没有书可以看,他就看《新华字典》。1981年,莫言发表个人首部短篇小说《春夜雨霏霏》,1984年,因《透明的红萝卜》而一举成名,之后的《红高粱家族》更是引起极大轰动,随后参与电影《红高粱》的编剧。莫言的代表作还有《丰乳肥臀》、《生死疲劳》、《蛙》等。
《檀香刑》也是莫言的代表作之一,有着莫言小说鲜明的特色:场景不停切换、时空不断颠倒、魔幻现实主义。
书中最耐人寻味的一个情节就是傻子屠夫赵小甲有了能看透人本相的“虎须”后,发现大家都是各种各样的动物:山羊、白蛇、豹子、熊、老虎、鳖、狼全都出来了。这哪里是人的世界,分明是个弱肉强食的动物世界。
《檀香刑》舞台剧
在《檀香刑》中,赵甲和孙丙是亲家,孙丙的女儿孙眉娘嫁给了赵甲的儿子赵小甲,但是呢,孙眉娘又认了知县钱丁做干爹,实则是偷情。所以孙眉娘才会唱到:
“你们俩,一个是俺的干爹,一个是俺的公爹。干爹抓了俺的亲爹,又要让俺的公爹去杀俺的亲爹。干爹公爹,俺亲爹的命就掌握在你们两个手里了!”
其实,稍微留意一下,读者就会发现莫言起名得随意:可不就是赵钱孙李和甲乙丙丁搭配起来吗?但是这种搭配却毫不违和,甚至和小说整个的基调都分外融合,因为莫言的文笔简单粗暴,通俗易懂,婚外出轨的艳情故事和血腥暴力的情节相互交织,将读者轻松地领入故事之中,品观众生百态。
01 赵甲:灭人性明事理的侩子手
在儿子赵小甲的眼里,京城刑部大堂里的首席侩子手赵甲的本相是一只瘦骨嶙峋的豹子。
赵甲少年时去北京投靠亲人,干起了侩子手的营生。17岁的时候他腰斩了偷盗库银的库丁,后来与人一起用阎王闩处死了太监,砍杀了戊戌六君子,60岁用500刀凌迟了刺杀袁世凯的刺客钱雄飞。44年里他砍杀了987人,再加上退休后给亲家孙丙行的檀香刑,便是988个人,可谓是什么人都砍过了,见证了大清王朝的兴与衰。
初看《檀香刑》,觉得赵甲只是封建主义的余孽糟粕。他自以为行刑时涂上满脸的鸡血,就代表的是国家的“法律之手”,认为“执刑杀人时,我们根本就不是人,我们是神,是国家的法”。但实际上他只是封建阶级的一把刀而已。
各行各业都有不成文的规矩,他们做侩子手的,规矩就更多了,全都是封建陋习。赵甲自己也说:
“但大清朝是一个重视祖宗先例胜过重视法律的朝代,无论是什么样子的陈规陋习,只要是有过先例的,都不能废除,不但不能废除,还要变本加厉。”
侩子手可以从店家里白拿醋或者索要“省醋费”,这醋沾染了犯人的血腥气后就成了治病救人的“福醋”,还能再卖给药店。这可不就是鲁迅先生在《药》里写的人血馒头吗?
鲁迅先生写百姓围观砍头,脖子被提起来一样,莫言也写行刑时观看的百姓们,当犯人闹腾,看客们就会喝彩,而看客越喝彩,犯人就会越疯——麻木不仁的看客民众啊。
而赵甲作为杀人不眨眼的首席侩子手,44年的从业生涯已经将他人性逐渐磨灭,他行刑技艺的炉火纯青是以生理、心理上的扭曲畸形为代价的,他已经不近女色,手也嫩得出奇,在凌迟钱雄飞的时候,他每一刀都非常精准,赵甲甚至还能感觉到钱的肉很脆、很好割。他的心理已近乎施虐狂了。
《檀香刑》舞台剧
但后来再看赵甲,又忽然发现赵甲实则明事理,也算是在官场混了半辈子,人情世故都懂,勤勤恳恳干自己的活,凭自己的手艺赢得了他人的认可,得到皇上赏赐的檀香木太师椅和慈禧太后赏赐的佛珠,也借此狐假虎威为自己谋点生路。
赵甲其实是个聪明人,他懂得审时度势,在凌迟完钱雄飞后、大清气数将尽的时候,他主动请求告老还乡。在掺和进给孙丙行刑这件事中,他对于钱丁和孙丙的认识也十分到位。
赵甲也有自己的一套职业哲学:
“师傅说刽子手对犯人最大的怜悯就是把活儿做好,你如果尊敬她,或者是爱她,就应该让她成为一个受刑的典范。”
在他行刑的犯人之中,也不乏和他熟悉的人,但他作为行刑人,选择用自己高超的技艺来表示对他们的敬意,所以“他默默地叨念着:刘大人,俺的活儿干得还够利落,没让您老人家多受罪,也不枉了咱们交往了一场。”最后赵甲也准备周全,用万无一失的刑法来帮孙丙千秋壮烈,万古留名。
或许赵甲这样的人精才是我们普通人待人处事的一个范本,既有拿得出手的不可替代的技能,也看得清人情世故。而不是像县令钱丁空有抱负,实则一事无成,也不能像起义者孙丙,全凭热血上头,硬打硬扛,落了个好名声,最后殒命唤醒民众。
02 钱丁:对封建阶级抱有幻想的帮凶
如果说赵甲是封建阶级的一把刀,那么,县令钱丁就是封建制度中的一环,他也自以为代表着大清的尊严。但实际上,他们都只是封建阶级的帮凶,五十步笑百步。
在赵小甲眼里,自己老婆孙眉娘的干爹钱丁是一只白色的大老虎。钱丁一表人才,更有一把好胡须,甚至同僚还曾戏言:这把胡须如果让皇上和皇太后瞧见了,也能当个道台。封建王朝的腐朽可见一斑,竟想着以容貌和胡须获得一官半职。
钱丁天生一副官样,他对于封建王朝也是抱有幻想的,内心一直以仕途为第一。他的三弟钱雄飞曾经和他说:科举制度培养出来的,都是些行尸走肉。他不听,后来钱雄飞因刺杀袁世凯而被赵甲凌迟而死;钱丁有一个同僚,名叫刘光第,他是戊戌六君子之一,因变法失败而被斩首。即使这样,钱丁还是没有醒悟。
《檀香刑》舞台剧
孙丙起义,外国人杀了27条人命,他也想为乡亲讨公道。他冠冕堂皇前往莱州府想要为民请命,满足了自己对于当一个好官的幻想,诚然钱丁是善良耿直的,他对于乡亲们的悲惨遭遇也是有所动容的,然而他根本无力回天。钱丁也错误信任洋人和袁世凯所代表的封建阶级,以致生灵涂炭。
直到最后在面对洋人的残忍迫害、孙丙的英勇就义,以及自身退无可退之时,他才终于认清封建阶级和外国列强的残忍本质。
钱丁作为封建阶级的底层,袁世凯则是封建阶级的上层了。在赵小甲的眼里,袁世凯是一只鳖,莫言借这种戏谑的方式对于袁世凯所代表的封建阶级进行了嘲讽。
关于袁世凯着墨不多,但莫言通过简单的几个场景,如袁世凯和钱雄飞谈话、袁世凯下套抓捕钱雄飞等,就非常形象地刻画出了袁世凯的狡诈、阴险和残酷。
03 孙丙:勇敢无谋的底层人士
而与封建阶级作为对立面的起义造反者孙丙,他可以算作底层民众的代表,孙丙既义气勇敢,又莽撞无谋。
孙丙是地方戏班子里唱猫腔的,一个普通的民间艺人。他和县太爷钱丁比谁的胡须更美,输掉之后被拔了胡须,就开了茶馆,遇上德国技师调戏自己的老婆,打死了德国技师,惹上了祸端,逃走后,马桑镇被屠杀了27条人命,包括他的老婆和孩子。
人总是祸到己身,被逼着才有所醒悟。孙丙结交义和拳后回来拉人起义,曾带队去扒铁路、反对帝国主义,还抓了德国人。但这些队伍实际上都是普通百姓组成的乌合之众,怎么可能敌得过外国人的长枪短炮?孙丙作为普通农民阶级,空有反抗的意愿,但没有思想和物质的支持,最后还是被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所镇压。
《檀香刑》舞台剧
若说孙丙确实无谋,但确实敢作敢当,是个铁骨铮铮的硬汉。他拒绝了女儿孙眉娘的营救,决定以身赴死,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行刑的开始4天,还唱猫腔骂人,想要唤醒民众,震吓洋鬼子。只可惜后来他才意识到,这样的收效甚微,反而是如了封建官僚和德国鬼子的意,顺了他们的愿,而自己却只能饱受痛苦。
孙丙的女儿孙眉娘也是底层人民。在赵小甲的眼里,她是一条蛇。孙眉娘貌美如花、风情万种,被称为“狗肉西施”,但是她没有裹小脚,一双大脚就成为了她唯一的痛,如果不是这双大脚,她也许就不用委屈地嫁给赵小甲。
《檀香刑》舞台剧
在爹和县令斗须的时候,她看到了县令大老爷,一见钟情,也经历了一番道德和人性的挣扎,最后还是选择顺从自己内心的欲望,和县令在一起,甚至有了孩子。
她懂得利用自己的优势,在这个世界里周旋,亲爹被抓后,四处奔走求助。原先因为和县令的事情被乡亲所嫌弃,孙丙成了为民起义的大英雄后,乡亲们都把她看做自己的闺女照料着,也可见民众的善变和愚昧。
莫言的《檀香刑》里,还有很多其他人物值得琢磨,痴傻的赵小甲、热血救国的刘光第、想给戊戌六君子报仇的钱雄飞等等,他们都是这出民间荒谬大戏中的角色,是历史更迭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作为乡土文学的代表之一,莫言的这本《檀香刑》也有着浓重的地方风味。故事原型本身就取材于高密县志中的“孙文抗德”,根据历史史料改编而成;而文中的民间戏剧猫腔实则是高密的茂腔,这种戏剧唱腔悲凉,化用在小说中之后,更具感染力;全文也多用民间口语,带有民间韵味,更像是坊间流传的说书故事。
莫言的文笔虽然生动,但却也被人诟病粗鄙,在叙事结构、内容重复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对此,莫言还是谦虚的,他说: “说实话,我连小学都没毕业,能有现在的成绩,是读者对我的错爱,还被戴上一顶‘著名作家’的帽子,实在让我汗颜。”
总的来说,莫言的这部《檀香刑》既能够吸引读者,满足读者的阅读要求,也非常具有地域色彩,记录了一方水土的历史过往,又从小出发为读者真实再现了动荡时代的家国命运,还是值得一看的。
本文由彩虹诶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03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