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黄河每天冲鱼入海,大部分淡水鱼无法存活于海,那它们都去哪了?

 

在阅读此文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史这样滴

编辑|史这样滴

前言

提到黄河,大家想到的就是母亲河,不管是古代的诗人还是现代的游客,只要站在黄河边,心中无不感慨它的磅礴之势。

作为见证华夏文明的母亲河,它孕育了无数的生命和传奇,黄河的历史是古老的,生活在其中的鱼群也是古老的。

说到我们国家的本土鱼,很多人说的都是长江里面的鱼,很少会有人提到黄河里面的鱼,以至于不少网友怀疑,是不是黄河泥沙颔含量太大,鱼群不愿在里面生活。

实际上,每天从黄河进入海洋的鱼都在少数,但河水与海水是不同的,有实验表明,大部分的淡水鱼是无法适应海水环境的。

那么,这些被冲到海洋中的淡水鱼,都去了哪里呢?会不会因为不适应环境造成大面积的死亡呢?

淡水鱼为何无法在海中生存

作为淡水鱼是世界鱼类的一大种群,在我们国家,这种鱼群占据的数量有很多,从目前统计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探明的种类大约有一千多种,是我们国家总鱼类的三分之一。

根据淡水鱼的特性,一般情况下,淡水鱼一生都离不开淡水,就像海鱼离开海水会“膨胀”一样,日常生活中,鲤鱼、草鱼都是淡水鱼中,比较常见的种类。

黄河流域中已知的鱼类有一百八十三种,其中最受大众欢迎的就是鲤鱼和鲶鱼这两种鱼类,其中又以鲤鱼最为知名。

因为黄河鲤鱼肉质鲜美,而且个头比较大,成功被列入我们国家四大名鱼之一,淡水鱼的种群庞大,生存能力也很强,这就导致不管是小溪还是山麓,只要有淡水,它们就能存活。

这就引起了部分群众的好奇,为啥适应能力这么强,还不能在海里生活,这个原因就出在水质之上。

虽说海水和淡水就差一个字,但里面所含的盐分却是天差地别,都在淡水中,含盐量大概为千分之三,但是在海水中,含盐量要比淡水高出三十五倍还要多。

而淡水鱼在漫长的生物进化中,进化出来的鱼鳃,本就是为了适应淡水环境才发生改变的,主要目的无非是让鱼在水中置换氧气。

但是当海水里的浓度和密度到达了一个临界点时,就会严重破坏淡水鱼的鱼鳃机制,导致鱼类无法自由置换氧气,最终窒息而亡。

这也就是为何淡水鱼没办法在海水中存活的原因,反观海鱼在淡水中也无法存活,因为海水的密度更高,相应的压强就更高,海鱼习惯了海水当中的水压、水质。

所以当海鱼进入到淡水里以后,大多数的海鱼会因为血压太高,导致血管爆裂,随后便是内部充满气体然后浮出水面。

举个例子,像是带鱼这样的生物,长久以来生活在水压非常高的深海,他们在捕捉到海面上以后很快就会“爆体而亡”。

明白这个冷知识以后,我们言归正传,上述中我们提到了黄河目前探知的鱼类有一百八十三种,那么,这些鱼在黄河里是如何生活的呢?

黄河鱼群的鱼生百态

这条孕育了华夏文明的河流,从航拍中像是一条巨龙,穿行在中原大地上,不仅孕育了华夏文明,还孕育了很多其他的生物。

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黄河鲤鱼一直都身负盛名,尤其是在唐朝时期,因为与国姓李谐音,一度有制度宣称不可随意捕杀,当时,鲤鱼被称之为龙鱼。

不过,现在我们不讲究古人那一套,将其奉为神明般的存在,更让大家喜欢的是它鲜美的味道,曾经风靡一时的龙鱼,成为了现在餐桌上的一道美食。

而与黄河鲤鱼代表吉祥相反的鱼类,则是被称为凶鱼的黄河鲶鱼,据悉,鲶鱼在传闻中的个头有两米长,重三百多斤,轻易就能掀翻过往的渔船。

它们体型硕大,一张大嘴中满是锋利的尖牙,是很可怕的,虽说两米的个头在现实中没有见过,但是一米五长五十斤的个头却是常有的。

按照鲶鱼的习性,它们喜欢捕食其他的鱼类,且在捕食的过程中非常凶猛,想想一下,被这样的大个子咬一口,肯定是不好受的。

除了这两种鱼类,还有一种在长江流域比较知名的青鱼,这种鱼是长江流域的四大家鱼之一,不过也有一部分分布在黄河流域。

青鱼的体型比较小,不过胜在肉质细腻,也是不可多得的餐桌美食,根据数据统计,在这一百八十三种鱼类里,鲤科、鳅科、鲶科等不同的品种,都占有一定的比例。

由此,我们也能看出来,虽然黄河泥沙含量高,但是在其中生存的数量并没有因此就减少,反而是形态各异,种类繁多。

这也就是黄河本身的魅力所在,不只是人类,其他生物在这条河中也在寻找生存之道,挣扎求生倔强生长。

古代,黄河一旦进入汛期周边的村庄和庄稼都无法免受灾难,这个时候,里面的鱼类也会随着河水冲到黄河入海口处。

当菜我们也提到了,淡水鱼是无法在海水中存活的,它们进到海洋中只有死路一条,但是在历史上,并没有人记载了淡水鱼因为进入海洋出现大面积死亡的先例。

那么,这些淡水鱼是如何逃过一劫的呢?

鱼群到底去了哪里

黄河进入到汛期时水势确实凶猛,但是进入到中原地带后,河面开始变宽,水流自然也会变的缓慢起来,再加上入海口长年累月处堆积下来的泥沙,一定程度上能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进一步的减缓水流的冲劲。

此时淡水鱼正好可以借助这一点,向上游方向游动,避免被冲到含盐量更高的水域,根据相关数据显示,黄河中的淡水鱼占据了总鱼种的百分之八十。

不过有意思的是,这些鱼群,大多数集中在鄂尔多斯等上游地区,能被冲到入海口的鱼类,主要就是生活在下游地区的鱼类。

而这些鱼类不是具备洄游的能力,在河水进入海洋之前重新回到河里,就时能适应入海口含盐量的半咸水鱼。

具有洄游能力的鱼类像是鳗鲡,它们在进入入海口时,在入海口处进行产卵,让后等幼苗孵化以后,重新游到淡水区域。

另一种就是花鲈,它们在淡水中产卵,然后随着河水进入海洋,因着自身忍受盐分的密度要比洄游鱼更强,所以在进入海洋中,体内会自动增加生长激素,促使氯细胞增多,从而起到调节盐分的能力。

至于那些因为不小心被冲到海洋里的淡水鱼,它们也不是一点生机都没有,就比如说被称为龙鱼的黄河鲤鱼,它们本身含有丰富的脂肪,提高自身的渗透调节能力。

在两至三周内适应海水中的含盐量,可以说,虽然它们陷入到了困境当中,依旧可以凭借着鱼类的本能,找到回归故乡的路。

这时就不得不感叹一下大自然的能力,在造物主将其创造出来的时候,给予了它们与生俱来的适应能力,也成就这场与大自然博弈的传奇之旅。

黄河流经九个省区,最后汇入渤海,这漫长的旅途不仅让大家见证了鱼类强大的生命力,也滋养了两岸的生灵,一起见证了人类成长的过程。

在山东东营的海滨,我们能看到一条黄色的河流与蓝色的大海交汇在一起,这里就是黄河入海口,是黄河泥沙冲击形成的广阔三角洲。

到这个地方,河流不再汹涌,而是平缓的进入了海洋的怀抱,像是一个长途跋涉的旅人回到了安稳的故乡。

在与海洋交汇的地方,处处都显示了生机勃勃,这里,有五百多中海洋生物栖息,聚集了河鲜与海鲜,被称为百鱼之乡。

入海口的渔业资源

大量的泥沙沉积在了平原当中,这里捕捞出来的鱼类味道更加鲜美,且具备很高的营养价值,这样看来,黄河中的鱼不但不会因为被冲进海洋而死,反而能促进当地渔业资源的发展。

除了黄河入海口,还有长江、珠江的入海口处,其实都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当然,这两条河流的水流没有黄河急,不过因为渔业资源丰富,到入海口的鱼也算不上少。

逃脱掉的鱼群重新回归正常生活,没有逃脱的鱼群被端上餐桌亦或是成为其他鱼的食物,动物生存法则永远都是如此,适者生存,适应不了的就被无情淘汰。

近几年,因为过度捕捞以及工业污染等问题,鱼类的数量已经开始下降了,再加上日本不顾反对将核污水排入到海洋中。

几十年以后水源受到污染,这些鱼群又该如何生存,在这个基础上,我们理应保护环境,理性捕捞,守护它们家园的同时,也能守护渔民们的生计。

结语

不管是逆流而上,还是随遇而安,鱼都在寻找自己的生存之道,我们又有何理由枉顾这些生灵的生命,持续破坏它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常言道:万物有灵生生不息,即便是最后被端上餐桌,但它们与自然博弈与自我博弈,那么,我们需要博弈的又是什么呢?

往日精彩链接

中国崛起!一举打破西方30年垄断,网友:终于轮到欧美被卡脖子了

美面临经济灾难!又想求援中国?外媒:警惕美国与IMF“唱双簧”

中国大获全胜!美议员组团访华:调整封锁措施,只求芯片合作机会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07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