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都9012年,国产品牌为何还离不开“山寨鞋”?

 

提到“山寨鞋”

大部分小伙伴的第一印象应该是那令人深恶痛绝的以仿制耐克、阿迪等外国厂商为主,粗制滥造还带机打发票,支持装柜验货的纯假鞋。

但其实山寨鞋还有另外一种形式。就是以某踏、某宁、某克大三家为主,将耐克、阿迪的经典款、常青树鞋型进行小改造,然后换上自己logo,用料、做工上还有着一定讲究的国产鞋。

↑↑

举个例子,上图中的是一款售价199元来自某宁的板鞋。在大多数人眼里,这双鞋应该算是百搭小清新并且高性价比的那一类。

不过这双鞋的原型,其实是出自阿迪达斯在2017年推出的Yeezy Powerphase。某宁参照原版将侧面的“三道杠”进行了替换,细节上也有所调整。不过趋同的外观轮廓还是很明显阐述了两者的关系。

(其实再往前追述,这鞋是来自reebok的,但由于阿迪已经收购了reebok,这里便不多做展开了)

而上述这样的例子,在大三家的低端鞋产品线上比比皆是,打开他们的某宝专卖店,就可以看到这些似曾相识的运动鞋。

可能有些朋友会疑惑

国产品牌不是没有自己的生产、设计能力

为什么到现在,还要做仿制外国品牌

这么丢面的事呢?





要解答这个问题

我们得先认清国产品牌的市场现状



以某踏公司为例,其在2017年全年的鞋类产品销售总量为6000W双。但某踏在2017年推出的面向中高端市场旗舰产品KT系列,备货量不到100W,实际销售量连2017年某踏鞋类总销量的5%都达不到。

究其原因,KT系列这类国产中高端旗舰产品,它们对峙的是占领着国内一级市场的耐克以及阿迪,对于国产未来进攻一级市场,它们有重要的战略价值。但在现阶段硬碰硬是以卵击石,做的小而精只为吸粉,不为吸金。(韦德之道系列同理)

所以,这些以某踏为代表的国内运动品牌,它们现在要赚钱,还是得从那些以四五六七八线城乡镇为主的三级市场中对于运动鞋品牌与价值不那么在意,更多关注性价比和颜值的普通消费者手中获得。

而对于这部分消费者,厂商需要尽量提供大而全的品类来给予它们选择的权利,才能占有更多的三级市场。



但谈大而全之前别忘了

鞋也是有设计成本的



一双鞋被设计诞生,设计师需要先进行构思、提案、完成设计草图、策划各部件的使用材料,再与工厂沟通寻找符合构想中的原材料来完成样品组装、测试,样品不行还得改版换材料直到最终定版,之后才会进入到生产、订货、销售等环节。

以KT5为例,据某踏方面表示,其创意总监Robbie Fuller为KT5设计了多达500张设计手稿交予汤普森精挑细选,中间汤普森还会提出新要求,Robbie Fuller还需要重新构建设计稿。

这双鞋从设计到上市前后花费了超过600天时间、经历了300多道设计工序,设计一双鞋消耗的时间以及金钱成本,可见一斑。这明显是与国产品牌大而全的销售策略背道而驰的。

所以对于国产品牌,“最好”的解决方案,就是选用现成的模板,通用的材料,尽可能的缩减设计时间、控制设计成本,同时生产更多品类的运动鞋,占领更多的市场,增大销售额以及利润率。

这也是国产品牌为何离不开“山寨鞋”的主要原因,毕竟是要恰饭的,绕开了山寨鞋,等同于自断财路,自然都是不愿意的。

不过这造成的负面影响就是,但凡有点懂鞋的消费者,在经过国产品牌专柜、门店看着一排排山寨产品时,他们对于国产品牌抄袭的印象会变得根深蒂固。

即使在国产鞋已经不断进步的今天,厂商推出的新产品仍然会被很多人认为很像XXX或者抄袭XXX,归根到底,国产至始至终都没有摆脱对于“山寨鞋”的依赖才是主因。

国产品牌应该如何改变

消费者对国产的成见

前文中也说到了,国产品牌有着冲击一级市场与耐克、阿迪扳手腕的大目标。但如果依照现在的态势,连对“山寨鞋”的依赖都甩不掉,还谈大目标,明显就有些扯淡了。

在这个方面,有一说一,李宁毫无疑问是走在所有人前面的。通过签约韦德这样的大牌球星,推出了韦德之道,又培养了一批独当一面的运动鞋设计师。现今的李宁,在市面上已经有着一批带着自己标签的明星产品被大众所接受。

虽然李宁现在也还完全甩掉山寨货,不过这种事放着就是恶性循环,改变才有出路。

在“Made By China”口号日渐响亮、国内制造业大步向前的今天。作为国内鞋类产品的头部企业,自身本就应该注重山寨产品带来的恶劣影响,而不是沉浸在一时利益的蜜罐中无法自拔。

希望各家能够共勉,尽早告别“山寨鞋”

何况山寨本就不应该存在

*部分素材源于网络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07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