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神奇!长江流域监测到218种土著鱼类!

 

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呈恢复态势,江豚数量持续增长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联合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发布了《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及生境状况公报(2022年)》,揭示了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的最新情况。根据公报显示,2022年长江流域的水生生物资源量出现了恢复的迹象,土著鱼类的种类增加了25种,江豚的自然种群数量也在不断增长。这一消息给人们带来了一线希望,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些具体的变化。公报指出,2022年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共监测到了193种土著鱼类,相比2020年同一监测点位增加了25种。此外,长江干流科研监测的单位捕捞量比上年增加了20.0%。这表明长江流域的水生生物资源正在逐渐恢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江豚的自然种群数量达到了约1249头,与2017年相比增加了23.4%,年均增长率为4.3%。

长江流域的四大家鱼、刀鲚等资源也呈现出明显的恢复趋势。刀鲚甚至能够溯河洄游至历史最远的水域洞庭湖,而多年未被监测到的鳤也在长江中下游干支流和通江湖泊的多个水域中再次出现。此外,公报还指出,长江干流的水质优良,连续三年全线达到了Ⅱ类水质,相比2021年,长江干流在建航道整治工程涉河长度也有所下降。然而,长江干流、洞庭湖和鄱阳湖的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等级为“较差”,与2018年相比提升了两个等级,但与2021年持平。赤水河的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等级为“良”,而沱江、嘉陵江、乌江和汉江的评级为“较差”,大渡河和岷江的评级为“差”。另外,公报还提到了长江流域的两种珍稀鱼类,即中华鲟和长江鲟。据推算,葛洲坝下仅存13尾中华鲟亲鱼,且未监测到自然繁殖情况;监测到的438尾长江鲟均为人工放流个体,没有发现自然繁殖个体。这显示出中华鲟和长江鲟的数量仍然较少,需要进一步加强保护。

此外,公报还提到了长江流域外来鱼类的情况。2022年,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共监测到了23种外来鱼类,与2021年相比,新增了拉氏大吻鱥、短盖巨脂鲤、云斑鮰、伽利略罗非鱼、绿太阳鱼和虹鳟等物种。这说明外来物种种类有所增加,存在一定的入侵风险。总之,长江流域的水生生物资源正在呈现出恢复的趋势,土著鱼类种类增加,江豚数量增长。但同时也要关注长江流域水质的问题,尤其是洞庭湖和鄱阳湖的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仍然较差。此外,中华鲟和长江鲟的数量仍然较少,需要加强保护措施。我们应该重视这些问题,采取更加积极的行动,促进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的持续恢复和保护。最后,我想提出一个问题,作为读者,你对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的恢复和保护有什么看法?你认为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进一步推动恢复和保护工作?欢迎留言分享你的意见和想法。

觉得不错记得点赞哦!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08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