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女人坐月子的前世今生

 

现代医学中只有产假,并没有坐月子之说。英文也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词与之对应, postpartum period(产褥期)和 confinement (生产)也与我们提到的月子在概念上相差很大。由此可见,月子这个东西,只是中国、印度、南美等国家独特的文化体现而已。月子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所以才有全国各地千差万别的坐月子习俗。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背后,其实带有某种仪式感。仪式目的是为了确立新妈妈在大家庭的地位。农耕文明投入多但产出少,生产力低,非常重视子嗣的延续。当妈妈顺利生下宝宝,会被视作香火传递的有功之臣加以特殊照顾,产妇的家庭地位借此带来极大改善,并借月子仪式来融入大家族中。

先秦时期的《礼记内则》就有记录月子习俗,表明那个时候妇女地位比较高。但有一些少数民族的先民,为了取代母亲在家族中的地位和威望,男子会想方设法将生育的功劳记在自己名下。丈夫装出刚生完孩子的样子卧床休养,接受亲邻的慰问与祝贺,而真正的产妇则要出去干活,并为卧床的丈夫准备饮食。这便是历史上的“产翁制”,我国南方及西南少数民族曾经比较盛行,在世界其他地区不同民族中也都出现过,比如北美的肖肖尼人、基那阿人。产翁制之所以出现,是有其历史背景的。人类从母系社会走向父系社会时,为了确定子女的父系地位和财产继承权,男性便通过产翁坐褥来向世人表明:生孩子的是我,孩子要随我的姓。借此突出自己在生男育女中的决定作用,因而不惜演出自欺欺人的一幕,从而达到变母系为父系的目的。说到男人坐月子,最有名的当属鲧生禹的故事了。传说大禹是从鲧的背上生出来的,就像蝎子生小蝎子一样。事实上鲧和禹处在父权制初期。当时男子成为主要的生产者,在家庭中的地位已经完全确立。为了取代母亲在子女中的威望,男子想方设法将生育子女的功劳记在自己的名下。所以说鲧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产翁”。

月子习俗中存在着大量的禁忌,禁忌的作用在于迫使人们更自觉地遵守规范,倘若违反禁忌则会招致惩罚或不顺。这些禁忌主要是基于中医的理论。以前医学不发达,产后宫颈口处于开放状态,下生殖道细菌很容易上行感染子宫内膜。造成子宫内膜炎,发炎后人会发热,即产褥热。产褥感染时会出现发热、寒战,故中医认为产后容易“伤风”,所以坐月子不仅要头裹毛巾、脚穿袜子,而且还要紧闭门窗、密不透风。此前就有一条新闻——上海一产妇“捂月子”热死了。盛夏高温,不仅不让开窗、开空调,而且还要穿棉睡衣、戴绒线帽,正常人身体都扛不住,更何况相对虚弱的产妇。这里有个窍门,看产妇脸上有无痱子,如果出现了痱子,就不能再捂着了。衣服穿薄厚适中即可,每两个小时开一次窗透风,空调可以开其他房间,冷空气能吹进产妇房间就可以了。中医提出产后易伤风的另外一个原因,是过去生孩子断脐时,常用生锈的剪刀或切菜的刀来弄断脐带,还有用口把脐带咬断的,新生儿很容易发生破伤风。其实,这与风一点关系都没有,也是感染所致,破伤风由破伤风杆菌引起,分泌外毒素,使机体痉挛性抽搐,以前叫“脐风”,一旦发生,新生儿几乎没有生存的可能。

产妇分娩后会有恶露流出来,恶露中含有少量红细胞,所以呈淡红色,在中医看来这是失血的表现,所以产后需要补血。其实若真需要补血,只用补充铁即可,其他的造血原料维生素B12和叶酸在平常的食物里就有充足的供应了,不用吃很多。其他的一些禁忌则就没有什么道理可言,比如月子中不能串门,否则会很不吉利;产妇不仅要坐,而且必须“坐”在 床上,否则会伤了元气。其实,孕产妇体内的血液处于高凝状态,长时间坐着、躺着不动,很容易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引起肺动脉栓塞甚至猝死。这绝不是耸人听闻。产妇应该早下床活动,屋子里走走就可以。有的地方产妇连太阳都不能晒,说是怕风。其实,产妇应该有意识的晒晒太阳,给身体补充点维生素D。坐月子的各种习俗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每个人心中对此都有相迥异的看法。宝妈不必事事都听长辈的意见,当身体不舒服时还是应该以专业人士医生和月嫂的建议为主。

想了解更多孕育知识请关注:多喜娃母婴健康护理服务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13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