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大头品酒:顶级白兰地的比较-干邑白兰地VS雅文邑白兰地!

 

干邑(Cognac)白兰地和雅文邑(Armagnac)白兰地经常让人们感到困惑。它们都是白兰地,常被人们等同起来。实际上,干邑白兰地和雅文邑白兰地产自不同的地方,酿制工艺也不同,因而其风味和口感也有很大的差异。

雅文邑和干邑

一、产地

 干邑白兰地产自法国的干邑产区,该产区位于波尔多产区北面。为了保护干邑的声誉及其专营权,这一产区实施严格的原产地命名法规。干邑产区包括大香槟区(Grand Champagne)、小香槟区(Petite Champagne)、边缘区(Borderies)、上乘林区(Fins Bois)、优质林区(Bons Bois)以及普通林区(Bois Ordinaires)6大子产区。

雅文邑白兰地产自波尔多南面的雅文邑产区,该产区包括3大子产区,分别是下雅文邑(Bas Armagnac)、泰纳雷泽(Tenareze)和上雅文邑(Haut Armagnac)。雅文邑白兰地是世界上最早开始蒸馏烈酒的产区之一,但其产量比干邑产区少很多。因此,它在法国以外的产区知名度并不高,不过最近它开始越来越流行。

  二、葡萄品种

在干邑产区,据干邑生产监管组织法国干邑行业局(Bureau National Interprofessionel du Cognac)的规定,如果酒标上要标注“Crus”,那么酿酒所用的原料中90%(至少)必须是白玉霓(Ugni Blanc)、白福儿(Folle Blanche)和鸽笼白(Colombard)。剩下的10%可以是白朱朗高(Jurancon Blanc)和赛美蓉(Semillon)等。酒标上不标注“Crus”的干邑白兰地,酿酒所用的原料中90%(至少)必须是鸽笼白、白福儿、白朱朗高、赛美蓉、梅利耶圣-佛朗索瓦(Meslier Saint-Francois)、蒙帝勒(Montils)或白玉霓。

在雅文邑产区,国家原产地命名管理局(INAO)和法国雅文邑行业局(Bureau National Interprofessionel de l'Armagnac)规定雅文邑白兰地可使用10种不同的葡萄品种酿制。最常见的四种葡萄是巴科22A(Baco 22A)、鸽笼白、白福儿和白玉霓。雅文邑白兰地的很多风味和香气都源自这几种葡萄。

  三、酿制工艺

在酿制干邑白兰地时,葡萄在压榨后,会进行几个星期的发酵。发酵完成后,会使用传统的铜制壶式蒸馏器(必须使用这种蒸馏器)进行蒸馏,当酒液的酒精度达到70%时,蒸馏会停止。然后将蒸馏出的无色酒液放入法国橡木桶中至少熟化2年。

 雅文邑白兰地在蒸馏时,可使用传统的铜制壶式蒸馏器,但大多数雅文邑白兰地的生产使用的都是柱式蒸馏器,这样蒸馏出的白兰地酒精度相对较低,约为52%。雅文邑白兰地熟成后,会被转移到玻璃瓶中存放。通常来说,雅文邑白兰地不会加水或其他饮品稀释,并且不会像其他白兰地一样,加入风味剂或调色剂。

  四、口感

一般来说,干邑白兰地酒体属于中等到轻,带有明显的果香和花香(如葡萄和香水),酒精质感非常平滑。

与干邑白兰地相比,雅文邑白兰地的口感和风味都更加丰富和复杂。典型的雅文邑白兰地带有干果的香气(梅干、葡萄干和无花果),酒体属于中等或饱满,其酒精度有时会比较粗糙。

  五、等级

据干邑生产监管组织法国干邑行业局的规定,干邑白兰地的品质等级分为以下3等:

1、V.S(全称是Very Special)或三星级(***):该等级表示干邑白兰地所用的混酿酒液中最年轻的酒液在橡木桶中至少存放了2年。

2、V.S.O.P.(全称是Very Superior Old Pale):该等级表示该等级表示干邑白兰地所用的混酿酒液中最年轻的酒液在橡木桶中至少存放了4年。

3、XO(全称是Extra Old):该等级表示干邑白兰地所用的混酿酒液中最年轻的酒液在橡木桶中至少存放了6年。

和干邑白兰地一样的是,如果雅文邑白兰地的酒标上出现了V.S,则表示雅文邑白兰地所用的混酿酒液中最年轻的酒液在橡木桶中至少存放了2年;如果其酒标上出现了V.S.O.P,则表示雅文邑白兰地所用的混酿酒液中最年轻的酒液在橡木桶中至少存放了5年(干邑白兰地为4年);如果其酒标上出现了XO,则表示雅文邑白兰地所用的混酿酒液中最年轻的酒液在橡木桶中至少存放了6年;如果其酒标上出现了Hors d'Age,则表示雅文邑白兰地所用的混酿酒液中最年轻的酒液在橡木桶中至少存放了10年。

大头品酒

专注于洋酒文化知识传播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13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