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办到田间 在村里“读研”
海水珍珠科技小院研一的同学合影留恋。
王庆恒教授给同学们讲解珍珠的构造。
雷州市覃斗镇流沙珍珠养殖基地,渔民们驾着小船,将生长旺盛的马氏珍珠母贝运送到岸边的插核工厂,上百名工人有条不紊地开展清贝、切片、插核等工作。工人将母贝固定在木夹上,把贝壳撬开一条缝隙,用送核器将珠核植入贝内,再将母贝外套膜提取切片制成的小片贴到珠核上,一只母贝的插核工序一气呵成,不到半分钟就完成了。
在这群熟练的工人中,有十多名青年样貌的新手格外打眼,有的生疏地操作着,在贝肉里翻找了一分钟也没找准位置,有的围在老师傅身旁观摩,虚心请教插核手法,他们就是来自广东海洋大学雷州海水珍珠科技小院的一年级研究生。
广东海洋大学入选了2个科技小院,分别是广东雷州海水珍珠科技小院和广东惠来鲍鱼科技小院。一群来自广东海洋大学科技小院的研究生驻扎农村一线,与村民同吃同住,共同劳动和研习。以海水珍珠和鲍鱼养殖产业为抓手,向当地村民普及农业科学技术,重点研究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文/图 周梦雅
派驻一线
与养殖户同吃同住同劳动
科技小院是一种新型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生培养单位通过建立科技小院,把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长期派驻到农业生产一线,在完成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重点研究解决农业农村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着力培养知农、爱农、兴农的农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与在校园课堂的学习相比,科技小院培养的研究生侧重应用研究,解决海水珍珠和鲍鱼产业的痛点,比如良种选育、种苗的高效繁育培育技术等,并将良种良法依托企业进行推广,提高产业技术水平;而在学校实验室学习期间侧重理论研究,为生产技术的改良奠定理论基础。
2022年7月,教育部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中国科协办公厅三部门联合印发通知,确定对68个单位的780个科技小院予以支持建设。其中,广东省4所高校的26个科技小院入选,其中广东海洋大学占据2个。
尽管科技小院是在2022年才正式授牌,但是课堂理论知识+企业实践这种模式,广东海洋大学已经践行了几十年。广东海洋大学王庆恒教授是广东雷州海水珍珠科技小院领头人之一,读研时期就曾驻扎在广东荣辉珍珠养殖有限公司实习,和养殖户同吃同住同劳动,自己也动手参与到珍珠养殖的实操中来。如今,他带领研一的学生前往雷州流沙湾珍珠养殖基地,从母贝的繁殖、培育,到插核育珠、取珠,再到珍珠的加工,全流程进行观摩和实践操作。近年来,针对海水珍珠产业的种质混杂、母贝规格小、育珠贝死亡率高等问题,海水珍珠科技小院团队通过不断攻关,培育出马氏珠母贝“海选1号”和黑色放射肋品系养殖新品种,并连续15年无偿赠送给当地贝农。
广东惠来鲍鱼科技小院2022年1月6日挂牌成立,针对惠来县鲍鱼产业存在种质退化等问题,广东惠来鲍鱼科技小院开展品种改良与养殖技术研发,提高鲍鱼质量与产量,促进渔民增收。广东海洋大学教授刘建勇介绍道:“小院主攻方向是培育耐高温、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的鲍鱼种苗,培养适合热带地区养殖的良种鲍鱼,同时兼顾常规的优良品种。”
搭建桥梁
大幅提升母贝成活率
覃斗镇的珍珠产业依托“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学校提供技术支持,苗厂孵化苗种,苗种分发给贝农去培育,待到珍珠母贝达到一定规格时,企业从贝农手中收购珍珠贝,进行插核育珠及珍珠加工。
在过去,养殖户养育苗种来自未经过选育的亲本培育,苗种生长缓慢,植核后母贝死亡率高。针对这一现状,广东海洋大学杜晓东教授带领团队成员联合雷州市海威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广东绍河珍珠有限公司和广东荣辉珍珠养殖有限公司等培育了马氏珠母贝“海选1号”品种,该品种是以2001年—2002年从广西北海涠洲岛收集的马氏珠母贝野生子一代为基础群体,以壳宽和壳长为选育指标,采用群体选育辅以家系选育技术,经连续5代选育而成。2014年通过了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获得了国家级水产新品种认定证书,是广东海洋大学培育出的第一个国家级农业新品种。该品种具有成珠率高、插核容易等优点,广东尊鼎珍珠有限公司许经理介绍道:“引进新的贝苗后,插珠后的成活率从25%—30%提升到了45%—50%。”
覃斗镇可耕作土地少,土层薄,当地从事珍珠贝和扇贝养殖的农户很多。对于农户而言,贝苗购买是一笔重要的支出。如果遭遇自然灾害或贝肉滞销,许多贝农就会缺乏资金恢复生产。为了支持这些农户脱贫,自2008年以来,已连续15年向当地贝农无偿赠送优质苗种。由学校研发改良品种,企业出资让苗厂培育母贝,赠送给当地贝农。学校推广了好苗种,在大规模投产引用中总结了经验;贝农免费拥有了优质苗种,节省了养殖成本;珍珠企业收购了成活率更高的母贝,在贝农、企业、学校产业合作中实现“三赢”。
珍珠贝的养殖周期长,母贝养成需1—2年,插核后珍珠养殖至少12个月,养殖期间受气候影响极大,台风、高温等极端气候可能导致母贝大量死亡。在“海选1号”基础上,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副院长邓岳文接过接力棒,带领团队老师培育了更耐夏季高温,对不良环境抵抗力更强的黑色放射肋品系,依靠科学技术积极应对自然环境变化。
科技小院在养殖基地的实践操作与专业知识之间搭了一座桥,将学校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也帮助养殖户增收致富。
乡村“读研”
实践才能出真知
在苗种培育工厂,笔者见到了广东海洋大学研二的学生王成,皮肤黝黑,衣着朴素,和当地人别无二致,工厂里一个简陋的集装箱就是王成生活和做实验的地方,墙上整整齐齐地贴着实验计划。王成的研究课题是“海区环境因子对珍珠贝生长的影响”,每个月有10天左右要深入珍珠贝育苗厂和养殖海区,与贝农同吃同住同劳动,在生产一线学知识。
“我是去年4月份来到育苗厂,刚来的两个月进展缓慢,海区的环境和学校实验室的养殖环境差异非常大,实验室的环境很稳定,可以定量进行实验分析,而海区突发情况较多,不深入一线,光纸上谈兵是不够的,实践才能出真知。”
科技小院带来的最大启示就是深入一线、调查研究、解决问题。道理简单朴素,但过程却艰苦曲折。王成经常要出海取样,没有交通工具,只能跟着贝农乘坐渔船出海,贝农在养殖区作业,王成取好样品后,也只能坐在没有顶棚的小渔船干等着,正值炎热的夏季,经常是晒得汗流浃背。王成说:“太阳天还算好,海上天气变化多端,最怕突然下雨,我淋着雨不怕,就怕仪器进水,他们可娇贵着。”
作为一名北方人,初到覃斗镇的王成有些“水土不服”,与当地村民的沟通稍显困难。为了尽快投入科研一线,将所学所悟更好地应用于眼前这片宽阔的海洋,王成努力克服,有时间就骑着摩托走街串巷,深入乡村,多听多练,逐渐与村民们打成一片。
在乡村学习期间,王庆恒要求学生们跟着贝农一起劳动,就算技术上赶不上,也要去学习,这不仅可以准确掌握育珠贝的生长状况、生理状态等详细信息,而且拉近与贝农的心理距离,建立信任。“只有对现有的珍珠养殖的全链条十分了解,才能于细节处提出实效性改进。”王庆恒补充道。
■记者手记
青春主动选择苦
带给村民无数甜
自古以来,农业就是一件很艰苦的事,农学知识就是在田间地头、风里雨里,在与农民“零距离”的交流中,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动中。如今,越来越多的研究生把课桌“搬到”乡村,亲身践行“青年人就要自讨苦吃”。通过科技小院,农业专业研究生奔向生产一线,在完成学业的同时帮助当地解决实际问题,带来新理念、新产品、新生意,进一步深化产学研结合,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研究生们主动选择的“苦”,却为当地村民带来了无数的“甜”,因为他们,中国农村的样貌为之一变。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14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