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广东音乐:好曲不厌百回听

 

作者:叶曙明

南方人常给人一种柔弱纤细的印象,其实那完全是错觉。广东人的强壮、硬朗和乐观性格,在传统粤乐(广东音乐)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粤乐起源于明代万历年间,成形于清代光绪年间,最初是作为粤剧的“过场音乐”“过墙谱”或“小曲”,一些活跃于乡间的“八音会”,也在婚丧喜庆等场合上演奏,后来渐渐自立门户。1920年代,无声电影兴起,常用广东音乐在现场伴奏,因此影响甚巨,被称为“国乐”。

粤乐最具特色之处,在于乐器。二弦、提琴、三弦、月琴、横箫为之“硬弓组合”;高胡、扬琴、秦琴、椰胡(或二胡)、洞箫为之“软弓组合”;独奏时则多用琵琶或扬琴。粤乐大师司徒梦岩曾经尝试用小提琴演奏粤乐,直接用西洋乐器表现南国风光,效果极佳。广东人最擅于洋为中用,建筑、戏曲、绘画、文学、音乐、民间百艺,莫不如是。

在第二届羊城音乐花会上演奏《双星恨》《雨打芭蕉》

司徒梦岩是广东开平人,生于1888年,曾到美国留学,拜奥地利小提琴家尤根•格鲁恩贝格为师,学习小提琴演奏;又拜鼎鼎有名的美籍波兰小提琴制造家戈斯为师,学习制造小提琴。司徒梦岩亲手造出了第一把出自中国人之手的小提琴,成为中国第一位小提琴制造家。司徒梦岩曾经把粤曲《燕子楼》、京剧《天女散花》、器乐曲《汉宫秋月》、《旱天雷》等,由工尺谱翻记成五线谱;又把舒曼的《梦幻曲》、黑人民歌《老黑奴》、爱尔兰民歌《最后的玫瑰》从五线谱翻记为工尺谱。经他对译的曲谱多达千余首,音乐在他的琴弦之下,已无国界之分。

粤乐代表着广东人乐观向上的精神。节奏明快通畅,音色清脆明亮,轻快如高山流水,热闹如花团锦簇。经粤乐大师们改编的北方乐曲,也往往一扫原来凄婉哀怨之情。《寡妇诉怨》被扬琴名师严老烈改编成欢快活泼的《连环扣》;《汉宫秋月》被改编成《三潭印月》,便是最好的例子。把“十指琵琶”弹得出神入化的沙湾名师何博众,经他整理的《雨打芭蕉》,运用顿音、加花等技巧,把人们久旱逢雨的欢乐,表现得畅快淋漓。

何博众的孙子何柳堂,是个武秀才,熟闲弓马,也是一代粤乐宗师。他的作品《赛龙夺锦》、《七星伴月》、《垂杨三复》、《回文锦》、《醉翁捞月》、《晓梦啼莺》、《鸟惊喧》等,都是广东人耳熟能详的曲目。

何柳堂

何姓是广州番禺沙湾的大族,南宋年间从北方迁来,在沙湾落地生根,买田置业,子孙繁衍,富甲一方。清末民初,沙湾何柳堂、何与年、何少霞合称乐坛的“何氏三杰”。后来,三水市西南镇出了个何大傻,一鸣惊人,他的《孔雀开屏》《花间蝶》《醉桃源》等,流传最广,成为粤乐的经典曲目。何大傻与粤乐名家吕文成、尹自重、何浪萍合组中华音乐团,被坊间冠以“四大天王”的称号。

沙溪何氏大宗祠

有“二胡博士”之称的吕文成是广东中山人,幼年随父亲到上海谋生,在银匠店当过童工。到了10岁,才有机会入读免费的广肇义学。他利用课余时间研究音乐,不到20岁已蜚声乐坛,现在粤乐中常用的乐器——高胡(高音二胡)就是吕文成发明的,能拉奏出抒情、华丽、活泼、轻快的旋律,常常成为粤乐的领奏乐器。吕文成一生创作了两百多首音乐作品,不仅数量惊人,而且精品纷呈。其中包括《平湖秋月》《蕉石鸣琴》《渔歌晚唱》《青梅竹马》《醒狮》《步步高》《银河会》《天女散花》《岐山凤》《恨东皇》等,都是百听不厌的上乘之作。抗战期间创作的《齐破阵》《泣长城》《送征人》等,更有一种“击楫誓中流”的豪情。

吕文成

刘天一,原名刘厚吉,学名刘善庶,广东台山县人。1915年随父母到广州。1925年就读于广州宏英中学。课余时间,跟随学校一位英语教师学拉椰胡,培养起对音乐的浓厚兴趣,毕业后成为业余音乐社的活跃分子。1930年在广州知行琴行当音乐教员,还参加电台的音乐节目。以演奏易剑泉创作的《鸟投林》,一炮而红。改艺名为“天一”,取义于老子《道德经》之“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

1931年,刘天一参加广州市著名的业余音乐社“素社”,担任高胡演奏员。1933年在第九路军总司令部军乐队任中乐教员。1935年,刘天一往日本东方学校攻读乐理,1938年回国。但随即广州便告沦陷,刘天一在漫天烽烟之间,举家仓皇避居澳门。迫于生活,在酒店当职员,其后数年间几与音乐绝缘。

直到抗战胜利,1946年刘天一参加组建今雨社,常与吕文成、尹自重等广东音乐家合演于穗、港、澳。1950年,他以古筝为电影故事片《家》《春》《秋》《绝代佳人》等配音;以古筝独奏《蕉窗夜雨》《塞上吟》,古筝洞箫合奏《流水行云》;古筝、椰胡合奏《鸟惊喧》等广东名曲,并录制了唱片。自从吕文成发明高胡后,刘天一也转而习高胡,并得以集吕文成、梁以忠、蔡保罗等众家之长,形成自己的风格,被誉为广东音乐高胡演奏艺术的第二代传人。

粤乐名家尹自重(左)与刘天一

1954年,刘天一回到广州,居住在西湖路小马站。参加广东音乐研究组工作,与陈卓莹、黄锦培、吕广球等音乐家一起,每周都用半天时间,集中进行记谱、整理、研究广东音乐的专业活动。1956年,广东民间音乐团(即广东音乐团前身)成立,刘天一是团里20名乐师之一。

作曲家林韵应刘天一的邀请,在1956年创作了高胡独奏曲《春到田间》。这是具有开创性的尝试,以前高胡从未以独奏的形式演出,刘天一创造了一种新的广东音乐曲体,他在演奏时,进行了推陈出新的改进,大大拓展了高胡音域,从三四个把位发展到五六个把位,创造了华彩乐段,创造性地运用连续三个八度以上大跳和碎弓向上滑的技巧,充分显示出他超凡的功力。《春到田间》被视为其他乐器独奏的楷模。在它之后,扬琴独奏《雨打芭蕉》《渔港归帆》《翠竹迎风》、喉管独奏《下渔舟》、古筝独奏《纺织忙》、笛子独奏《凯旋》《一锭金》、唢呐独奏《卖杂货》《狮子戏球》等,纷纷问世。

刘天一非常重视创新。他演奏《鸟投林》时,不满足以前人用“呌子”模仿鸟鸣,他改用高胡的高音区去演奏。为了更好地把握鸟啭呖呖的声音,他每天清早都到郊区、公园和鸟市场,细心聆听,认真揣摸。结果他运用特殊的弓法,模仿出比呌子更为逼真的鸟鸣。后来还把《鸟投林》改为高胡独奏曲。

在演奏他自己创作的高胡独奏《鱼游春水》时,大胆引进小提琴的泛音,并且贯穿于整段乐曲之中,使之比小提琴泛音更加明亮通透,这在中国民族音乐的演奏上也是首创的。刘天一创作的乐曲还有高胡齐奏曲《花市迎春》,高胡独弦曲《怀念》,锁呐领奏曲《放烟花》等,都深得听众喜爱,成为经典的广东音乐曲目。

著名广东音乐作曲家、理论家卢庆文

一些粤乐行家认为,广东方言对粤乐有着直接的影响。广东方言有九声之多,与只有四声的北方方言相比,语音上更加丰富多变,具有更强的音乐感。这种差异决定了粤乐与外地民乐的不同,粤乐在旋律、华彩等方面,音域更为广阔。

广东原有一个民间音乐团,是地方音乐的中坚力量,后来因改制被撤销;文革前夕,一批著名艺人积极筹备恢复广东民间音乐团,可惜,文革风暴一来,顿时化作泡影。直到1980年代初,艺人们才有机会重新拿起他们的“五件头”,在羊城音乐花会上,一展风采。1987年的第四届羊城音乐花会,还举办了全国广东音乐演奏邀请赛。丝竹声声,乐韵绕梁,白云将红尘并落。那真是一段让粤乐艺人们激动不已的回忆。

然而,与戏曲的命运相似,在近30年的社会变迁中,粤乐渐渐式微。由于市场被流行音乐占去半壁河山,广东音乐的专业乐团演出机会愈来愈少,大部分因无法自给自足,被迫转行的转行,下马的下马。但民间的私伙局,仍然保存着粤乐的血脉。

自娱自乐的私伙局

私伙局是广东一些粤曲、粤乐发烧友自娱自乐的一种形式。以前,广州的有钱人家请乐师、女伶到家中演出,为之“灯笼局”,后来民间的爱好者自己聚集开局,自弹自唱,称为“私伙局”。私伙局多以乐社为名,1930年代,广州较为活跃的乐社有30多个,而四乡的私伙局则以番禺居多。

1989年,广州举办“第一届民间曲艺私伙局交流大赛”,报名参加初赛的民间乐社就有80多个,遍布广州八区四县。1994年,广州再举办“羊城国际广东音乐节暨国际广东音乐研讨会”,海内外民间乐社纷纷登台献艺。

广东音乐曲艺团承担着传承香火的重任

粤剧、粤曲、粤乐,本来就是植根于民间的,也只有回归民间,才有长久的生命力。在无数人的努力之下,粤乐的薪尽火传,在21世纪终于渐渐显现曙光。2005年底,国家文化部评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广东音乐榜上有名。这固然是一种殊荣与机遇,但能否为粤乐开辟一条生路,仍将取决于我们做些什么和怎样去做。

(感谢卢庆文先生提供部分图片)


读本号文章,品广州往事:

东山,我们的故家大院

我与刘以鬯先生的淡水之交

上下九的百年之变

中央公园,广州人仍然习惯这样叫(叶曙明)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76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