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逸闻 | 从法门寺的"千人大澡堂",看僧侣们沐浴的各种规范和场面

 

一个关于僧人沐浴的小故事,叫做《大浴盆》,见诸清代游戏主人篡辑的《笑林广记》中,是这样说的:好说谎者对人曰:"敝处某寺有一脚盆,可使千万人同浴。"闻者不信。傍一人曰:"此是常事,何足为奇?敝地一新闻。说来才觉诧异。"人问:"何事?"曰:"某寺有一竹林,不及三年,遂长有几百万丈。如今顶着天长不上去,又从天上长下来。岂不是奇事?"众人皆谓诳言。其人曰:"若没有这等长竹,叫他把什么篾子,箍他那只大脚盆?"

这里讲一个特别喜欢吹牛皮的人,遭遇到"同行"的讥讽,他提到家附近的寺院,那里的洗脚盆特别大,大到什么程度呢,能够让千万人同时在里面洗澡。对方不服气,说这算什么,我见过一个寺院里有超级竹子,长的不得了,长到天上又弯下来。大家都笑说假话,不信。那个人就说了,没有我这么长的竹子,拿什么去箍他那恁大个儿的脚盆。

寺庙里如此巨大的脚盆确实有些夸张,为啥用脚盆洗澡姑且不谈,但说在始建于东汉时期的陕西省扶风县的法门寺里,真的建有巨大的僧团浴室,除了供应僧众们洗澡之外,居然还对外开放,让大众们也可以洁身。

僧人用浴室洗澡的传统,至迟在晋代时就已经存在了。《洛阳伽蓝记》中记载,北魏时候有一位无所不知的隐士叫赵逸,有人问他为什么知道这么多,他笑着说,有位名士给他算命,说他能活五百岁,如今才过了一半,活的长久所以知道的就多。

有一次他带领僧人对"石塔寺"进行考古,赵逸感叹说,晋朝石塔寺已经没有了,此地变成现在的"宝光寺"了。大家问他是原故,赵逸说"晋朝四十二寺尽皆湮灭,唯此寺独存",然后指着园里某处,说"此是浴室,前五步,应有一井。"众僧跟着他的指点,果然发掘出了寺院的浴室和水井的遗迹。

据记载,至唐代崇尚佛教时期,扶风县法门寺在皇家财力支持下,就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规模。唐贞观年间曾三次开塔,皇帝亲临地宫,就地瞻礼舍利。唐高宗显庆年间,法门寺修成了瑰琳宫二十四院,寺院整体进入鼎盛,建筑极为壮观。这二十四院中,浴室院属其一,建造于法门寺的东南角,每次召开供养和瞻仰佛舍利大法会,在皇帝迎佛骨舍利出关之前,皇帝、随行大臣及佛教信徒和僧尼众人,都要提前到寺院沐浴净身,以示对释迦摩尼佛的虔诚之心。

在法门寺地宫中,出土了一件文物,是宋代太平兴国三年四月所立的石碑,《法门寺浴室院暴雨冲注唯浴室镬器独不漂没灵异记》,碑文上面记载了发生在扶风县的两次自然灾害,分别是开宝八年五月二十日(975年)和太平兴国二年七月十八日(977年),扶风一带两次遭遇了强对流天气的袭击,突如其来的暴雨,引发了局部洪涝灾害,庄家和房屋被损坏,也波及到了法门寺。大水漫灌,法门寺浴室院的浴镬器(洗澡用的大锅)却丝毫无损,没有被大水冲走。寺院感觉这个世界太奇妙了,就立了个碑,写了篇文章专门纪念。

除了感慨洗澡大锅的"灵异",碑文中还记载了"寺之东南隅有浴室院,或供会辐凑,缁侣云集,凡圣混同,日浴千数"的情景,由此可见,法门寺当时僧众供养之多,也足想见,当时浴室院中,确实有千人同浴的盛况。虽然没有笑话中那么大的洗脚盆,但抵得过那位仁兄所说的"千万人同浴"。后来又有人考证,当时法门寺的沐浴水源,有可能是当地的天然温泉,所以才引来如此多的人。

无论是不是温泉,这里面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法门寺的浴室院是开放的,同时供应出家人和社会大众进行洗浴(凡圣混同)。从碑文描述看,这个千人同浴的情况,主要是在供养法会(供会)人员相对聚集的时候,为了参加供养仪轨,大家都有沐浴净身的需要。所以,法门寺的浴室院,并不仅是社会大众浴池的用途,最主要的还是佛教仪轨的一部分。

作为宗教人员,僧人和道士在本家的法事活动前,都要进行沐浴净身,表示自己的虔诚敬畏之心。这里再说一个僧人沐浴的笑话,出自《笑林广记》卷八《僧浴》篇:僧家见道家洗浴,先请师太,次师公,后师父,挨次而行,好不紊乱。因感慨自叹曰:"老和尚不曾下去,小和尚先脱得精光了。"

这里是一位佛家师傅,感慨僧人混乱的洗浴场面,羡慕人家道士洗澡,都有很明确的长幼排序和行止规矩。再看看咱们僧家,老和尚还排队等着下池子,小和尚早就脱得溜光,在旁边焦急不耐了。笑话不在字数多少,关键是应景就好笑,老和尚捻须、小和尚光屁股的形象如在眼前。

《僧浴》一篇,显然有道士讥讽和尚的意味。其实,作为各自拥有上千年历史的宗教派别,无论和尚或者道士,甚至儒生和侠士,都把沐浴当做洁身、净心的一种仪式(比如儒家提倡的" 儒有澡身而浴德 "),这种沐浴,都是有具体程序和规定的。佛教大藏经中的《百丈清规》,对沐浴有着非常严谨的要求,从入门到洗浴再到出来,有些是形式上的规矩,更有许多在今天看来,有一定的科学性和进步意义,当然是绝对不像《僧浴》中所说的那样,"独我僧家全无规矩。"

《百丈清规》记载了佛教寺院、僧团生活的规式,最早是唐代洪州百丈山的怀海禅师所制定,供禅宗寺院作为戒律实行,取名《禅门规式》。后经过多次修订完善,元代顺帝时,百丈山的时任住持德辉禅师,对其进行重新修定,经过高僧大德校对,才形成现在的《百丈清规》。下面依照《百丈清规》第六章中的记载,从中选摘几条,略窥僧人洗澡规矩的门径:

选一,开浴,浴具携右手

(这一条说,开始洗浴的时候,要把洗澡的用具拿在右手上,毛巾搭在左手。入浴之前,需要先把洗浴用具准备周全,用一块布包好洗漱用品,这个布包就叫浴覆或浴袱,即盛放浴具的布兜子。)

选二,展浴袱,取出浴具放一边,解上衣。未卸直裰,先脱下面裙裳。以脚布围身,方可系浴裙,将裈裤卷折,安袱内

(打开浴袱,拿出浴具,把衣服放进去。直裰,是宋代开始使用的汉服之一,这里指僧外衣。裙裳是指僧人的下衣。裈裤,又称满裆裤,与免裆裤对称。这一条规矩,对如何宽衣和放置衣物,有比较细致的要求。其中对先褪下衣,然后脚布围身,再脱上衣的细节有明确顺序要求,一毫不乱。褪下的衣物都放到包袱里,齐整规矩。)

选三,不得占头首老宿坐处(谓上间也)。不得以汤水溅人身上,不得桶内泡脚,不得室内小遗。不得架脚桶上,不得笑语。不得槽上揩脚。不得戽水。不得起身掇桶浇身上

(长辈僧人和长老们使用的浴间叫"上间",普通僧人只能使用下间,估计是单间和多人间的区别。戽水,随处泼水之意。这一条说的应该是洗澡的礼仪规范,尊贤敬老、保持卫生,包括不得把洗澡水四处淋溅,不能在水桶里泡脚,不能随地小便,不能嬉笑,不得直立浇身等等,主要是不得对别人造成干扰。这些规矩的执行,可能主要依靠自觉来完成,戒律院应该不会派人在浴池里盯着吧。)

选四,或有疮,或洗灸疮,或使疥药,宜后入浴,不得搀先。不得以两边公界手巾拭头面

(这里是说公共卫生,这是很有必要的一条,有皮肤疾患的要在后面洗澡,不能抢先,是公众毛巾不可交叉使用,可有效避免传染病等)

选五,出浴揖左右。上床面壁少坐。先着上衣并直裰,都遮了下地,却着下裳。解浴裙以脚布折浴裙内,恐湿浴袱。手巾携左手,揖左右出

(出浴穿衣的规矩,首先向周边道一声我走了。出来到榻上稍作休息,然后先穿上衣和外衣,都穿好了,才能下地穿下衣,脚斤把浴裙包好,放入包袱中,避免浸湿布包袱。全过程有两次揖左右,是礼仪,也是修行。)

选六,看设浴施主名字。随意课诵经咒回向

(回向,是把自己所做的善行功德,回转给有针对性的法界善知识或者无针对性的芸芸大众。因为僧侣除了基本食物的自给自足,许多必需品都是依靠善知识们的供养,所以僧侣提倡节俭和简约,在沐浴完毕之后,要向提供此次沐浴的施主,念诵回向经文,不拘什么内容,表示虔敬和感谢)

由上沐浴规程,可见僧家日常戒律的森严。其实,关于佛教的各种戒律规矩,在早期的佛教十三经中已经有所体现。比如在《金刚经》中,就记载了佛教的创始人,释迦摩尼佛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向弟子们显示规矩的过程,"(佛祖)于其城中,次身乞已。还至本处,饭食施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乞讨完毕之后,回到原来呆的地方,将饭食施众,吃完以后收了钵盂,清洗双足,最后才在座位上坐好。这就是佛陀向大家展示的化缘的规矩。

说到底,佛的境界,并非需要什么广大神通,而是在最平凡的生活中,形成一种非凡的次序和精神,让它们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变成大众的理念和习惯,让大家自行领悟贯通,取其精华,这才是佛法要阐述的真谛。

"石头大狮的胶澳笔记"所有的故事和灵感都来自小编故乡,部分图片、参考资料取自互联网和相关书籍,喜欢这篇文章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石头大狮的胶澳笔记"——原创文章)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16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