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不将就的坐墩
墩是一种伴随着高坐起居方式发展流行起来的坐具体。
其本意是指土堆。

石绣墩
关于墩,有一个小故事。据《宋史 丁谓传》记载,皇帝本来已经贬丁谓的官职,经丁谓解释后,决定恢复他的官职。皇帝赐坐的时候,左右不知情,所以搬来了绣墩。丁谓见了,立马告知皇帝已经恢复他的官职了。于是,左右才把绣墩换成了凳子。
可见,当时的墩虽较之于杌低了一等,但仍是达官显贵常用坐具。

宋 《浴婴图》
宋画《浴婴图》中的圆凳,有束腰三弯腿,鼓腿彭牙式。
这时的家具种类得到极大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捷。
既满足了使用的需求又有审美的提升。
宋画里面有不少经典的坐墩。

南宋 苏汉臣《秋庭戏婴图》
《秋庭戏婴图》中的坐墩被认为是制作最精致,装饰最华丽的坐墩。

它的造型饱满,坐面浅黄色藤屉细腻平整。
鼓墩开有七个椭圆形开光,下部与厚边缘衔接。
下部装饰有七个卷云纹形的圭脚。

宋 《十八学士图》
鼓墩通体装饰有淡黄色或浅白色的缠枝菊,令整个器物产生一种繁复的装饰性美感与卷曲流动的运动感。
采用精美的黑色髹漆螺钿嵌,塑造出雅致而朴实无华的形象。整体造型端庄、轻巧、秀丽。该坐墩形体宽大,呈扁椭圆形,周围开出竖向椭圆孔七个,七孔的边口正好形成七条弧形腿足。
椭圆形透孔与坐墩整体的扁椭圆形形成横竖反衬,使器物显得墩实稳重。

这种鼓墩形象还可以在宋佚名《猫戏图》、宋佚名《会昌九老图》、宋佚名》十八学士图》中看到。
福建南平宋墓还出土了石制鼓墩。

《猫戏图》中的圆墩
《孝经图》中的坐墩,敦面呈圆形,上下同大,整体呈圆柱体。
这种坐墩也十分常见,被称为圆墩。

在南宋佚名《博古图》、南宋佚名《韩熙载夜宴图》、宋佚名《妃子浴儿图》中都可看到它的身影。

《孝经图》
《梧阴清暇图》里有一具藤制方墩,面心镶软屉,四个垂直面都是由藤编的六面形构成,中间是完整的两个六面形,到转角处便转到另外一面。
整体结构合理,造型简单耐看。

《长物志》有云,“暑日可置藤墩,取其通风透凉……”

《梧阴清暇图》
南宋《却坐图》中的绣墩也十分精美,为宫廷用品。
绣墩因其坐面上覆有织物绣套而得名。
绣墩又有开光和不开光之分,开光是指墩腰上有较大通透的光洞,开光有五开光、六开光。

《却坐图》中的华丽的绣墩
总的来说,宋代的坐墩体型较大,较为墩实厚重。
多为文人雅士、深阁女子所用,使用也较广。



明清坐墩的形体逐渐向小巧方面发展,形成各具特点的时代风格。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18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