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长沙高中生国际生物奥赛斩金!他们说:最难的实验是解剖鸡脖子和鸡翅
三湘都市报7月23日讯 昨日,第30届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IBO)在匈牙利闭幕。在该项赛事上,中国队获得历史最佳成绩——4名参赛选手全部获得金牌;总成绩世界排名第一;个人总分排在前两位的也都是中国选手。但更值得湖南人骄傲的是,4位金牌选手中居然有两位是“湖南造”,他们分别是湖南师大附中彭凌峰和长沙市雅礼中学黄奕远。
16岁的彭凌峰和17岁的黄奕远,能够在一轮又一轮选拔中脱颖而出,成为全国四强并代表中国出战,最终还双双摘得金牌,这对湖南奥赛强省而言,也属于“小概率事件”。更巧的是,他们已双双被保送至清华大学。只不过,下一次在清华园相遇,高一届的黄奕远将变身为彭凌峰的学长。
【比赛】最难的实验是解剖鸡脖子和鸡翅
IBO是公认最难的生物竞赛之一,参赛中学生面临的挑战包括: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植物解剖与生理、动物解剖与生理、动物行为学、基因与演化学、生态学、生物系统学等,一场比赛包括四组实验题和两组理论题。还在读高二的彭凌峰尽管年纪最小,但却是实力最强劲的一个。问起哪场比赛感觉最难,彭凌峰不假思索:“解剖鸡脖子和鸡翅!”做动物解剖实验,对这个“生物大神”而言,是司空见惯的事,但彭凌峰说,这次比赛要在完成解剖之后,观察神经和肌肉的结构等,挺复杂的。最终,他凭借扎实的基础和超强的动手能力,赢得了全场最高分。
黄奕远(左)和彭凌峰(右)合影
黄奕远在实验环节一直稍弱,他也笑称这次被解剖鸡脖子和鸡翅“难哭了”,今后吃鸡翅时可能都想到这场实验。但他也向记者打趣:“我们并不是靠解剖一只鸡拿到金牌的啊!”他说,IBO考察的知识面涉及非常广,试题量也很大,和世界级高手“过招”本身也对心态有很大的考验。
有趣的是,当彭凌峰的总分公布之时,黄奕远和另外一名队员都觉得金牌要“凉凉”了,因为差距比较大。但最终,彭凌峰拿下个人总分、实验、理论三项世界第一,黄奕远也取得了总分世界第六名的好成绩。“原来是我们找错参照标准了!”虽然屡次成为对手,但他们却认为彼此更像兄弟,也总是从对方身上找到闪光点,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兴趣】把兴趣坚持到底,才能学有所获
之所以会走上生物竞赛这条路,彭凌峰和黄奕远都认为绝非“金牌驱动”,而完全在于“兴趣使然”。很小的时候,彭凌峰就被当护士的妈妈带进中药房,去观察各种虫子、植物。在他的眼中,一草一木皆有情,一虫一鸟皆朋友。而且彭凌峰酷爱种花养鱼,甚至还带动了一批同学跟着侍弄花草。在学校实验室外摆着许多他们种的花草。每当学习疲倦时,那些花花草草也能成为彭凌峰良好的安慰剂。有时候,他还会抓些漂亮的小昆虫,放进自己的标本瓶里,两年下来,积攒了好几瓶昆虫。“生物是一门神奇的学科,一粒小小的种子能够慢慢长成一株大植物,而且每个植物差异都很大,结构都不一样,摸透了其中的原理,你就会发现生物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奇妙。”浓厚的兴趣、过人的天赋、持之以恒的坚守,让彭凌峰一路都以第一名的身份,拿到了沉甸甸的金牌。
黄奕远
黄奕远则是在初三毕业的一次生物夏令营中,对生物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企鹅为什么能在水中飞行?咖啡为什么能提神?类似这样的问题,他常常并不会满足于去书本直接找答案,而是利用生物学知识去思考其中的原理。“我巴不得一天到晚都呆在实验室里!”不过,和彭凌峰的“一路凯歌”不同,黄奕远的竞赛之路要稍显波折。在多次比赛中,他的成绩并不特别突出,甚至他还考虑过是不是要放弃。“但后来实在是太喜欢生物了,尤其是在各种实验中找寻到自己期待的知识和结果,我会特别满足。” 进入国家集训队后,清华北大都向两人抛来橄榄枝,他们可以选择各种专业和实验班级。但两人都坚定地选择了清华大学生科院学堂班,决心在生物领域奋力前行。
【教育】“放养式”家庭教育,充分尊重孩子的决定
怎样的父母,才能培育出交口称赞的“别人家的孩子”?在跟彭凌峰和黄奕远的家长交流过后,发现两位“天才少年”的背后,都有一对十分民主的父母。
彭凌峰
彭凌峰的妈妈回忆,孩子小时候好奇心特别强,经常捣鼓各种东西,这让妈妈十分抓狂。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彭妈妈采取了“放养式”教育。“我和他爸爸都比较忙,陪伴的时间比较少,但还是会尽量尊重孩子的决定。”进入生物竞赛省队的彭凌峰,因为要参加培训必须停掉综合课程,这曾遭到过父母的反对。彭妈妈说,当时孩子的综合成绩也非常突出,自己只希望他过好高中生活,扎扎实实学好基础知识,“毕竟竞赛是一条很辛苦的路,也许还会限制他的职业发展。”但彭凌峰很有自己的主见和想法,他耐心地向父母分析自己的情况,“我希望用高二一年的时间来追求我的梦想,冲一冲竞赛,不管结果如何,都不会后悔,实在不行,高三再回来继续综合学习。”彭凌峰的想法得到了父母的支持。而今,尽管已经不用高考,但彭凌峰决定和同学们一同进入高三生活,“我要把之前落下的一些学科知识都补上。”
黄奕远的爸爸也称采取的是“放养式”教育。读小学的时候,黄奕远看着同学都在参加奥赛补习,便也要加入。可去学了一次就觉得没兴趣了,要退班,黄爸爸二话没说就去退了费。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比起比赛和成绩,黄爸爸认为自己更关注孩子的健康。“我爸爸会提醒我要减肥,却可能忘了我读几年级、我的教室在哪里。”黄奕远说自己暑假要学游泳,因为“清华大学不会游泳毕不了业”,但黄爸爸却认为儿子会游泳:“你不是会‘狗刨式’吗?”父子俩一边争一边“怼”,样子像极了一对默契十足的老朋友。
相关链接:
师大附中“攀登碑”打算要换更大的了
按照湖南师大附中的惯例,获得国际奥赛金牌和亚洲金牌的学生名字都要刻在校园标志性建筑“攀登碑”上,可是7月15日该校陈俊豪同学才拿了国际物理竞赛金牌,今天彭凌峰又拿了一块国际生物金牌,这座“攀登碑”马上就会因为名字太多刻不下了,校领导打算要换一个更大的雕像。
截止到目前,该校学生参加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地理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共夺得金牌32枚、银牌10枚,国际金牌和奖牌总数稳居全国第一,享有“金牌摇篮”美誉。该校校长谢永红表示,竞赛的金牌、高考的成绩,是师大附中闪亮的名片,但远远不是师大附中教育的全部,立德树人才是新时代附中人永恒的教育追求。“金牌摇篮”正是得益于学校坚持素质教育、注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先进理念,拥有着共同目标、共同追求的优秀团队力量,完善的培养机制和浓厚的学习氛围。
记者 黄京 实习生 杨嘉仪 陈英 刘静 黄禧燕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21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