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地道三七:“三七”这个名称的来历

 

三七之名,由来已久。文字记载,始见于1587年明朝万历年间我国伟大的药物学家李时珍所著不朽名著《本草纲目》一书。以后历代的医书,对三七及其药用价值均有记载。《本草纲目》问世至今400年间,无数医家、学者和名人,对三七之名由来进行过许多考证、注释。然而,时至今日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地道三七

一是以三七药性、音义释名。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一书中首次记载“三七”二字,文中写道:“或云本名山漆,谓其能和金疮如漆粘物也,此说近之。”他在书中,以三七做正名,付方中则三七与山漆混用,反映出三七当时已定名使用。湖北赵灿熙先生在所著的《三七》一书中写道:“在中医处方的习惯中,往往把药品名称的繁体字,用笔画简单的同音字来代替,因此后来把山漆写成了三七。”

二是以三七地上部植株形态释名。这一类说法,仍始自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一书,该书记载:“彼人言其叶左三右四,故名三七,盖恐不然。” 1765年清乾隆年间赵学敏所著《本草纲目拾遗》一书中,引宦游笔记:“每茎上生七叶,下生三根,故名三七。”1849年清道光年间,曾官至云南巡抚的吴其浚在其所著《植物名实图考》一书中,绘制了三七原植物图(地上部分),途中三七有两个复叶,左小叶三片,右小叶四片。《广西通志》记载;“三七恭城出,其叶七茎三故名。”上述著作对三七名称作了直接或间接的解释,一直影响颇大。1952年,云南省商业厅编印的《云南土特产概况》一书,采用这一说法,文中说:“‘三七’原名‘山漆’,现名为‘三七’,则系以此种植物之形态,没住有三个枝干及七个叶子而命名。”

三是以三七的栽培生长特点释名。这一类说法见诸文字的不多,在民间口头流传颇广,诸如三七“因需三成光,七成阴的环境而名。”;“长三年、七月挖叫三七。”;“三月出苗,七月收挖成三七。”;“三分栽,七分管名三七。”等等。近年出的一些三七产品说明书标记:“三至七年收获而名”,就采用了群众中流传的说法。

另外,还有兼采用上述二、三两类说法释名的。如1980年 4月文山州医药公司编写的《三七》小册子称:“因播种后三至七年方可采挖,植物形态多为茎生三枝,枝生七叶,故名三七。

三七释名,大体是由药性释名、音义释名到形态释名,乃至随意谋合等。多有牵强附会,以讹传讹。在三七科研工作30余年中,我们对三七之名由也进行多方考证,力求得到了一个比较符合愿意而可信的答案。

考证三七之名由来,应当以科学的态度,追本朔源,探究原意。从《本草纲目》的记载中可以看出,明朝历年间三七已定名使用,并非李时珍首创。书中称:“次药近时始出南人军中,用为金疮要药,云有奇功。”说明药名出于南人,当亦无疑。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发表于《植物分类学报》一九七五年四月第十三卷第二期上的学术论文《人参属植物的三萜成分和分类、系统、地理分布的关系》中,指出三七“作为第三纪古热带的残遗植物存于滇桂交界处的自然避难所中,由于这种名贵的中药,很早就被我国人民长期使用,我们迄今未发现野生植株,这同人参在某些地区找不到野生植株的情况是相同的。”云南文山州过去是三七的故乡,现仍是三七的主产地,这就给考证三七名称的由来,提供了具体的范围。在三七栽培的发源地来探寻答案,想必是正确的。

今之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范围,清代主要属广南、开化两府辖地。这里地处祖国南疆边陲,山高谷深,交通不便;少数民族聚居,文化和经济都比较落后;加之封建统制者长期推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这里流传下来的文字资料极少。文山地区的地方志,到清朝康熙和乾隆年间才撰写完成,之前则无志可稽。据查,只有《广南府志》“物产”项里记载过“三七”二字。然而,在文山州的各族群众忠,很早以来就广泛地流传着关于三七的美丽传说和史话,对三七也有着自己民族语的称谓。说明各族群众对三七早有较深入的认识。三七的取名人,当是居住在当地的少数民族群众无疑。

苗族是居住在三七主产地——今广南、砚山两县最多的民族之一。苗族群众中流传着的有关三七的传说也最多。苗语中把“三七”叫做“猜(chei)”,和山上的一种树“山漆”有同样的叫法。为什么把“三七”叫做“猜”呢?不少年逾古稀的苗族老人回忆说:“我们的老祖先早就知道山漆是粘的,用来漆东西,还说也可以做药。后来在山里发现一种草,能医刀伤、创伤出血,放上去就象山漆的漆一样,粘住伤口口就好了,因此,就把它们叫成同名的‘猜’。”还有的老人说:“这种药原来长在深山老林里,我们苗族爱好上山打猎,受伤、出血是常事,等到药用它的时候,一下子又不容易找到。以后,老祖先中有懂得这种药的,就干脆挖些回来试着栽。这事传开后,挖这种药、栽这种药的人越来越多。慢慢地,野生的难找到了,家种的多起来。汉族人说到这棵药时,叫它‘San qi’”。怕跟漆东西的‘山漆’相混,就叫它‘药用San qi’。我们苗家人用民族话也常说‘做药的猜’,‘漆东西的猜’。”至今,文山州的苗族同胞仍把三七叫做“猜拈”,即家种三七的意思;而把山上一种很象三七的植物叫做“猜锅”,即野生三七的意思。这些,反映出苗族对三七的认识年代久远,很早便发现它疗伤止血的功能。

居住在文山地区的壮族群众对三七的认识亦较早。壮语普遍称三七为“箐秀”,也有叫它为“芽箐秀”的。至今,壮族民族语称家种三七为“达姆箐秀”,野生三七为“野箐秀”。“ 箐秀”意译为干姜状药物。姜最早入药见《本经》。《论语》中即有“不撤姜食”之句。我们在考证中,许多壮族同胞说:“这是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叫法,听说是在侬智高(壮族首领,1049年在今文山一带起事)时就这样喊了。”由此可见,壮族同胞早就知道三七的块根与姜形状相似,并可入药。

俗话说“苗族居山头,壮族居水头”。苗族历来多居住在边远之地的深山老林中,壮族多居住在水草肥美的平川坝子。苗族对生长于茂密森林中的三七的发现、入药、引种。乃至使用等方面都较早,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由此推论,“三七” 之名由来于居住在云南文山州境内的苗族,系由苗语“chei”翻译而来。苗语中把“三七”和“山漆都叫做“猜”,是同名而异物。何以同名呢?是因为苗族取名人认为,三七医治金疮出血的功能,如漆粘物一般灵验,故以“猜”命名之。“猜”译为“山漆”,才有“本名或原名山漆”之说。其后,人们认为这种叫法易将髹器物之山漆与药用之山漆混为一谈,为以示区别,兼顾原意,并按医家惯例,选用谐音笔画简单的汉字“三七”书之。如此,做到了字、义、音、物四方面都顾及。

药物学家李时珍的考证,与实际仅一纸之隔。为何没有探究清楚呢?主要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李时珍只看到三七生药的根快部分,没有见到三七原植物的完整的地上部分。更没有机会到三七产地,深入到种植三七的少数民族同胞之中调查罢了。赵灿熙的说法,对人们虽有所启示,但疑点颇多,似乎不足为凭。

至于以三七形态来释名的,一般人认为这是近乎实物,说法又多来源于名著,故深信不疑。其实,只要亲眼目睹过三七形态,接触过三七栽培的人,便知这种释名的谬误。以赵学敏引宦游笔记的:“每茎上生七叶,下生三根,故名三七。”说法而论,每茎上生七叶不大符合实际。实际情况是,三七成株的一个复叶多数具有七个小叶罢了;而下生三根,更是大谬不然。吴其浚虽然绘制出三七原植物图,但解释说:“时过中秋,叶脱不全,余竞不能睹其左三右四之实,惜矣!因就其半萎之茎以图之。”原来,他看到的三七原植物,是取自广南经长途跋涉带去的枯萎三七,已“叶脱不全”,他画出的叶“左三右四”图,只是承袭前之说罢了。至于《广西通志》载;“三七恭城出,其叶七茎三故名。”此种说法也站不住脚。我们调查了二至八年生的三七共3万株,实际情况是:三七成株复叶具有七个小叶的占87.89%;而复叶数,一般具有2~5个,少数多至10个;幼苗仅有一掌状复叶,其小叶只有五片。都并非“叶七”,最多只能解释为复叶上小叶多数为七。“茎三”则与实物不符。我们认为,这里的“茎”,不一定指植物形态学里专用的“茎”,也可看作复叶柄解。但不论何种说法,都与实际情况不符。调查结果是3万株三七中,单一茎的占99.79%,双茎的占0.147%,三茎的占0.054%,多茎的只有0.003%;若以复叶柄记,我们调查的3~8年生的8千株三七中,每株三七有两个复叶柄的占10.29%,三个的占19.42%,四个的占30.59%,五个的占22.85%,六个的占8.98%。以上调查的都是正常植株,畸形、变异的不在此列。这说明,以形态释名者,多是道听途说,与实际相悖。

自然,第三类的释名,原系前两类释名不足以使人信服,故人们则自行解释,又都在三和七这两个数的概念上左文章,只能认为是随意谋和罢了。但它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云南文山州栽培三七的历史相当久远,各地群众有着丰富的种植经验和技术。


来源:《云南三七》

编稿:地道三七——源自中国三七之乡云南文山!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23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