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教师招聘考试音乐学科专业备考资料5
教育,是增进人知识技能,发展人智力、体力和思想品德的社会活动。知识教育的内容含义,也是我们日后成为教师要做的事情,也是我们在教育学的学习中要核心解决的问题。在教育学基础部分,我们主要要掌握教育的相关概述,如教育现象的起源与发展,教育学的创立与发展,教育的规律等;教育的相关内涵,如教育制度,教育目的,教育的形式;教育实施中的微观内容,如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教学和德育以及班主任的管理工作等。下面就分享出宿州师出教育的王老师整理的教师考编考点集锦,能把这些知识点吃透,那就肯定能取得一个好成绩,离成功上岸更进一步
第二章 中国当代音乐
(公元1919年---公元1949年)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新式音乐社团”的兴起和“专业音乐教育”的建立
一.“新式音乐社团”的兴起
“五四”时期,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国内出现了兴办各种新文化事业,建立各种“新式文学社团”以及出版发行各种报刊和出版物的风气。
比较重要的音乐社团有:
1.北大音乐研究会
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1919年1月成立,蔡元培兼任会长。先后有萧友梅、杨仲子、陈仲子及一些外籍教师共10余人受聘为导师。该会钢琴、提琴、古琴、琵琶、昆曲、唱歌等组,并创刊《音乐杂志》。它培养了一定数量的演唱、演奏人才和音乐教师,又活跃了当时的社会音乐生活,起到了开创社会新风和推行社会音乐教育的良好作用。
2.“中国美育会”
中华美育会,是1919年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和爱国女学的吴梦非、丰子恺、刘质平等发起的一个以“提倡美育”为主旨的新式音乐社团。成员多为关心美育或直接从事艺术教学的教职员。该会曾利用暑假举办讲习会,以提高艺术教师的业务水平这种以社会教育方式较大规模的培养音乐师资的做法,在当时尚属首创。对推动中国的新美育起了重要作用。
3.大同乐会
大同乐会,前身是1920年创建的“琴瑟乐社”,是由郑覲文等人组织的音乐社团。乐团致力于传统乐器的继承和改良开始探索新型民族管弦乐队的创建,组成了一个有32人编制的民族乐队,基本上分为吹、拉、弹、打四组。
大同乐会还根据中国传统音乐改编了一批适合于这种新型乐队演奏的民族管弦乐合奏作品,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由郑覲文、柳尧章根据琵琶曲《浔阳夜月》改编而成的民族关系合奏《春江花月夜》。
民国二十二年(1937年)七七事变后,部分会员辗转来渝,组成重庆大同乐会。该会以研究整理中国音乐、沟通中西文化、促进世界大同为宗旨,以整理国乐曲谱、研究中国乐器制造、协助国家推进音乐社教工作为具体任务。
“大同乐会”,从1920年发起组建到40年代,是这些音乐社团中规模最大,历史最长的一个民族音乐社团。“大同乐会”团结和组织了一大批民族音乐家在挖掘、整理和推广我国的传统音乐以及在民族乐器的改革方面也做过许多有益的尝试。
4.“国乐改进社”
1927年5月成立于北京。由刘天华等人发起,并主持日常工作,该社活动的主要内容由:组织进行民族音乐的收集、整理忽然研究,民族乐器的改进、民族乐曲的创作以及编辑出版音乐刊物。
新式音乐社团的主要工作:
(1)通过举办各种“音乐讲习会”等活动,组织有关中西音乐理论的学习,更广泛地传播中外音乐知识。
(2)进行有关西洋音乐理论的介绍和翻译,介绍世界著名的音乐家以及关于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的整理和研究,并通过出版各种音乐书刊进行交流和推广新音乐活动。
(3)组织和进行了许多音乐创作活动和各种音乐演出活动。
这些音乐社团是我过早期的一批音乐“学校”。起对于介绍、传授现代音乐知识技能,对于活跃城市知识分子的音乐生活和对于音乐人才的培养,起到了启蒙和奠基的作用。
二.我国早期的专业音乐学校和音乐科系
1.1920年9月在北京成立的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音乐科
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音乐科,是杨仲子与萧友梅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创办的我国第一个现代专业音乐教育系科------音乐体系专修科。第二年成为独立的音乐科,后又演变为国立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音乐系。
2.1922年成立的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
1922年8月,经萧友梅提议,北大音乐研究会改组为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由蔡元培任所长。该所简章提出“以养成乐学人才为宗旨,一面传习西洋音乐(包括理论与技术),一面保存中国古乐,发扬而光大之”。
开办之时共有学员44人,设甲、乙两种师范科以及各项选科,选学科目以音乐理论和西洋弦乐器为多,学习成绩采用学分制评定,这是我国第一所专门的音乐教育机构,办学近五年,为我国早期培养了一批早期的专门音乐人才。
3.1927年在上海建立的上海国立音乐院
上海国立音乐院,1927年11月27日成立。这是中国现代第一所专业音乐院校。创办时蔡元培任院长,萧友梅任教务主任,不久改由萧友梅任代理院长。建院初期提出“输入世界音乐,整理我国国乐”的宗旨,学制与课程设置大体仿照当时欧洲音乐院校。1929年9月改名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
教师大多是从欧美留学归国的音乐家。为上海国立音乐专科的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的除萧友梅外,黄自等人也为其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从建立到1949年,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办学,培养了一大批专业音乐家同时也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音乐教师,为我国的专业音乐教育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被汪伪政权接管,改成国立上海音乐院。抗日战争胜利后,自重庆返沪的国立音乐院接收了国立上海音乐院。并与上海私立音乐专科学校合并,定名为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为上海音乐学院。
4.延安“鲁迅艺术学院”
鲁迅艺术学院,简称鲁艺。在毛泽东、周恩来、林伯渠等人的倡议下,1938年4月10日在延安成立了“鲁迅艺术学院”,吴玉章为院长,沙可夫、赵毅敏、周扬等先后任副院长。音乐系的主任先后由吕骥(ji)、冼星海担任。
鲁艺的教育方针是:团结与培养文学艺术的专门人才,以致力于新民主主义的文学艺术事业。毛泽东为这个学校的题训是:“紧张、严肃、刻苦、虚心”。学校初办时设戏剧、音乐美术3个系,后又增设文学系。
鲁艺建校后,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革命文艺工作者和干部,对抗日战争作出了积极贡献。1943年4月,鲁艺并入延安大学。1950年4月成立的“中央戏剧学院”,起、其前身之一就是延安鲁迅艺术学院。
三.专业音乐教育的开拓者------萧友梅
萧友梅,音乐教育家、作曲家。广东香山(今中山)人,幼时受教会音乐熏陶。
1901年赴日,在东京帝国大学学习教育。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秘书。同年被派赴德国莱比锡音乐学院学习。1916年,以论文(关于十七世纪前中国管弦乐队的历史研究)获莱比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920年起支持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音乐科、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和北京艺术专门学校音乐系的工作。在北大传习所期间,创立管弦乐队并任指挥。
1927年,应蔡元培的之邀,于上海创办我国第一所正规的音乐学校‘国立音乐院’(后改名为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曾编写《风琴教科书》、《曲体学》、《钢琴教科书》等,创作100余首歌曲。两部大合唱,少量器乐作品,有《问》、《五四纪念爱国歌》、《国耻》、《国民革命歌》,歌曲大都收集在《今乐初集》、《新歌初集》、《新学制唱歌教科书》中。
四.丰子恺
丰子恺,名丰润,浙江桐乡人。我国现代著名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1914年考入浙江第一师范学校,师从李叔同学绘画、音乐。1917年组织桐荫画会。后与吴梦飞、刘质平、欧阳予倩等创办上海专科学校与中华美育会。曾编译包括音乐理论、音乐美学、西洋音乐史等32种读物。主要有《音乐入门》、《近世十大音乐家》、《孩子们的音乐》等。为现代音乐知识的普及作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天道酬勤,宿州师出教育在此希望每一位有志于从事教师行业的朋友都能顺利上岸。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23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