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文房用具:“牧童”铜墨盒

 

整幅画面就像是杜牧诗意的瞬间定格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清明诗,历代根据这首诗的意境所作的艺术品多有遗存,或绘画陶瓷,或竹木牙雕。日前,笔者在友人处见到一件刻铜墨盒,其上的景致正是根据这首诗的意境雕琢而成的。

此刻铜墨盒呈长方形,长7.1厘米,宽5.4厘米,高3.3厘米。上面雕刻图案取意“牧童遥指杏花村”的意境,许是历经风雨沧桑,表面已泛黄褐色锈迹。艺匠采用浅刻、线刻、阴雕阳刻相结合,把清明时节细雨霏霏的山野场景表现得淋漓尽致:在乡村小路上,牧童盘腿端坐在耕牛上,他头顶正中梳着一个发髻,稚嫩的童颜笑意盈盈,左手挽着腰部,右手正指向远处杏花盛开的村落。骑着的耕牛伸颈探头,身上布满雨点,正急匆匆赶路。而牧童的后边,则是一位打着雨伞、穿着长袍、弓腰面向牧童问路老者。远处是巍巍群山,云雾缭绕,傍山而筑的村落掩映在春雨杏花中。铜墨盒上端刻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壬戌秋绶青仁兄大人属弟璐生题”。

整幅画面就像是杜牧诗意的瞬间定格,层次分明,刀法娴熟,线条简约又粗犷。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布局处理看似随意,其实错落有致;村庄杏树繁而不乱、娴静明朗。远山春雨,写意为之,极少工笔,让观者从中品味到了初春时节的缤纷与喜悦。

墨盒是盛装墨汁之器,是旧时读书人必备的文房用具。相传墨盒是一名贤惠的秀才妻子所发明,她将丝棉装入自己梳妆用的空粉盒,并浇上研好的墨水,让丈夫带进了考场,这不仅取代了笨重的砚台,还节省下研墨的时间。后来,这种便捷的文具就在士人间流传开来。由于砚台上磨出的墨汁被风吹后容易干,用铜墨盒来储存墨汁则能保湿不易挥发,随时使用又可方便携带以备书写之需。所以墨盒很受文人雅士的欢迎。

墨盒一般为铜质即铜墨盒,起源于清咸丰后期,盛行于同治、光绪及民国时期,消失于硬笔普及的上世纪40年代左右。墨盒的形状有圆形、方形、树叶形、八方形、菱形、古琴形、扇形、桃形、鼓形、琵琶形等。铜墨盒的雕刻多以阴文、阳文、双钩线刻为主,铭刻题材多为书法、绘画、篆刻等,而且大多有作坊标记,如同古堂、淳菁阁、万丰斋、愚得阁等。铜墨盒大多用白铜、黄铜做外壳主体,其内胆则多用紫铜,取其不易腐蚀之性能。铜墨盒光泽柔亮细润,颇可把玩,是当时文人雅士、达官显贵手中必备的时髦玩意,尤其以拥有名家刻制的铜墨盒当成是身份的象征,连普通百姓也喜欢互相赠送以作纪念。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27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