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丰田章男依然坚称不喜欢纯电动汽车之时,智能电动汽车的浪潮已经开始冲击过于守旧的汽车帝国的城墙,传统燃油车过往百年所构筑的壁垒正在被摧毁。消费者期待着全新汽车形态的出现和出行方式的变革,市场则在观察着产业价值链的重构。近十年来,汽车行业的这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不缺少新的玩家加入,既有从“鲶鱼”逐渐成长为“鲨鱼”的特斯拉,也有蔚小理等一批造车新势力开始突围而出。与此同时,谷歌、苹果、华为、腾讯、小米等科技巨头也跨界而来,从各自擅长的维度进入到智能电动汽车的战场。如今,炒作许久的苹果汽车依旧云遮雾绕,官宣造车的小米汽车则尚未面世,反而是“不造车”的华为领先一步,其深度赋能的AITO品牌,一年推出三款新车,2022年前11个月交付超6.6万辆,创下新品牌首年交付纪录,已经初步站稳高端新能源市场。“当发现一个战略机会点,我们可以千军万马压上去,后发式追赶,你们要敢于用投资的方式,而不仅仅是以人力的方式,把资源堆上去,这就是和小公司创新不一样的地方。”华为CEO任正非早在2013年的内部讲话中就提出,勇于打破目前既得优势,开放式追赶时代潮流的华为人完全有可能追上特斯拉。不过,华为将这一套打法率先用在了手机领域,并创造了商业成功。在中国高端手机市场,华为成为苹果唯一的竞争玩家。今年,华为Mate50在“半血”状态下创造热销,与苹果14热度比肩。有理由相信,华为在汽车领域同样具备追赶特斯拉这一现阶段标杆的潜力与实力,AITO问界的热销开了一个好头,华为智选车已露出了锋芒。
在互联网领域,百度、阿里、腾讯引领了一个时代,这三家科技公司分别是在中国的搜索、电商、游戏和社交领域的弄潮儿,“BAT”的简称常常被大家挂在嘴边,是认可它们商业地位的最好注脚。随着智能电动汽车时代的到来,汽车领域同样需要标杆企业来引领潮流。传统车企大象转身不易,曾经引以为傲的内燃机技术反而成为转型创新的沉重包袱,他们不会主动革自己的命,需要新入局的玩家做先锋。而新势力的代表“蔚小理”无论是销量、市值还是产业影响力,都还称不上是这一波产业变革的引领者。不过汽车领域引领行业发展的新巨头确已初现雏形——特斯拉(Tesla)、比亚迪(BYD)和AITO,巧合的是,三者的首字母缩写依然可以写做“BAT”。业内有一句话,电动汽车不是特斯拉发明的,但马斯克带领它加速了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到来。而比亚迪则依靠在汽车制造、电池甚至是半导体领域的技术积累不断刷新销量记录,甚至反超特斯拉,让市场见证了中国本土汽车品牌的崛起。前两家“BT”是目前国新能源汽车领域毫无疑问的王者,月销在万辆徘徊的AITO凭什么和他们并肩?华为的全价值链赋能是关键。华为从HUAWEI DriveONE智能电动技术,到车机天花板鸿蒙座舱,再到华为高端产品运营和用户需求把握能力,都赋予了AITO像其他华为产品一样的极致体验。AITO有足够的底气与实力比肩特斯拉和比亚迪,成为汽车产业新的“BAT”,引领智能电动汽车的新时代。到了智能电动时代,汽车产业开始变得越来越开放,跨界整合成为新常态。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国汽战略院副院长战静静表示,过去传统的汽车行业是相对封闭的,如今产业分工正从链式的供应链条转变为网状的产业生态。AITO采用的华为智选模式确实打破了一些传统车企的造车思维,华为与合作伙伴共同进行产品的功能定义、ID设计、软硬件开发、销售渠道、品牌营销等全价值链的打造。华为发挥自身在软硬件开发、用户需求把握及产品定义等方面的优势,赛力斯则发挥智能制造的实力,在智能汽车这个赛道上共同为消费者打造全场景智慧生活。在渠道方面,车企、4S店和用户三者的关系也在重构:4S店的展示、销售功能和交付、售后功能逐渐被分割。展示和销售主要依靠全新的线下汽车体验店,车企们已纷纷在各大商场跑马圈地,而交付和售后服务则是另起炉灶。相较而言,车企一家家开设商场店,投入大、进度慢,而5万多家华为线下手机门店是现成的,成本低、速度快且自带进店的客流量,可以快速触达用户,这也是AITO迅速实现销量爆发的原因之一。据了解,目前开通AITO车辆展示和销售业务的线下门店仅1000多家,华为还有更多的流量可以释放给现在以及未来的车企合作伙伴。相较于车企自己闷头研究或者只是在外部寻求方案,华为智选模式能取双方所长,未来由华为的软件人才和车企的硬件人才共同研发,优势互补,形成合力来服务用户,为深入挖掘软件价值打好基础,进而推动全新汽车产业生态的加速建立。未来的智能电动汽车生态还在探索和培育中,但目前或许可以先简单划分出三个生态圈,“in the car”即在车内,智能座舱就是其中的代表;“around the car”即在车周围,打造一个全新的汽车产业;“ beyond the car”即在车之外,既有健康、教育等跨领域的合作,更具备想象空间的是打通其他智能硬件,智能设备之间做到互联互通、智慧协同。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在2022华为开发者大会上直言:“未来智能座舱分为两种,一种是鸿蒙座舱,另一种是others。” 华为在立项研发鸿蒙操作系统的时候,就是针对万物互联打造的操作系统。如今,搭载HarmonyOS的设备数量已达3.2亿台,涵盖大屏、平板、手机、手表、音箱以及汽车等等。在鸿蒙操作系统基础上,华为聚焦出行场景,从用户需求出发重新定义智能座舱,包括继承华为手机的UX设计、鸿蒙系统丰富的应用生态和华为产品跨设备互联能力。以导航为例,在华为手机上设置好目的地,进入车内之后,手机和车机屏幕一碰,车载地图就接管了导航的工作。而如果下车之后还要步行,手机上的导航也会继续而不中断。别人认为80分就可以,而华为要全力以赴朝100分努力,每个功能都比其他人好一点,量变终将引发质变,才能带来极致的智能座舱体验。依托华为深厚技术实力和庞大软硬件体系,AITO才能够提供如此顺畅的万物互联体验,这是其他车企短期内难以达到的。打造融入万物互联的汽车产品和汽车生态,华为智选车已经赢在了起跑线。要想成为行业巨头,必须有别人无法跨越的护城河。在互联网时代的“BAT”,百度有搜索,阿里有电商,腾讯有社交;在智能汽车时代的“BAT”同样也有自己的护城河。比亚迪实现全产业链掌控,特斯拉拥有抢跑优势和自动驾驶,而AITO的护城河则在于车机天花板鸿蒙座舱和华为对用户需求的把握能力,在于贯穿始终的华为产品基因。在手机领域,华为在高端市场与苹果正面PK,创造了中国品牌的巅峰。如今AITO的热销说明这位消费电子领域的王者拥抱汽车产业,有能力复制手机领域的成功路径,开启商业价值上的成功。无论“智能座舱的天花板”,还是华为基于用户思维的高端产品定义能力,都为AITO树立了很深的品牌护城河。余承东曾经表示未来中国汽车主力玩家的数量不会超过一只手,而华为深度赋能下的AITO肯定会是其中一员。*以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代表刊登平台之观点,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独立判断和决策。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29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