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全国金奖!人工肝的材料,竟来源于小龙虾壳

 

武汉晚报讯(记者谢东星)8月25日,由共青团中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九届“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科技创新专项赛在武汉落幕。由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肝胆疾病研究院叶啟发教授团队开发的“天然高分子生物肝支持系统的临床应用”项目,获得大赛排序第一的金奖!

据《中国青年杂志》报道,“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科技创新专项赛是第二次在武汉东湖高新区举办颁奖大会。大赛设有生命健康、未来产业、智能制造和信息技术等赛道,最终产生金奖8个、银奖15个、铜奖29个。

这么拗口的一个科技奖项刚刚面世,潜江的水产养殖户首先不淡定了。8月27日下午,潜江广电旗下的“今日潜江”迅速跟进发布,而名为“养殖前沿”的微信号标题更直白——小龙虾壳解决肝病患者大难题。养小龙虾的要发大财了!

记者仔细检索发现,这个金奖的源头来自中科院院士、武汉大学张俐娜教授。

在全球丰富的可再生资源中,纤维素和甲壳素的体量居前两位,安全且永不会枯竭。它们都是极为顽固的大分子,颇难溶解,也无法熔融加工,如何开发利用堪称世界难题。

据湖北日报此前报道,1993年,张俐娜创建了天然高分子与高分子物理科研组。2000年1月,已经是武汉大学化学系教授的她,开始纤维素新溶剂和材料的研究。这一年,她已经60岁。

她利用获得的首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开始了天然高分子的基础研究,把精力投入到利用生物质资源(纤维素、甲壳素、蛋白质等)通过“绿色”技术制造环境友好的新材料上。张俐娜经过无数次测试、建立模型和机理研究,发现纤维素和甲壳素可以在水、尿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里进行溶解,不仅溶解速度快、原料成本便宜,元素分离也十分便捷。

张俐娜院士团队利用它们制造出一系列新型纤维素和甲壳素的丝、膜、塑料、水凝胶、微球、泡沫塑料等;证明它们具有优良性能和生物降解性。这些新材料废弃后在江河湖海及土壤中可完全生物降解,不造成环境污染,引起国际同行高度关注和认可。

张俐娜201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她在全球首创的水溶剂低温溶解高分子技术,为生物废弃物制作新材料打开了一扇“绿色”的新大门,未来可在生物医学等领域展开广泛应用。凭借这一发明,张俐娜荣获美国化学会2011年安塞姆·佩恩奖,这是国际再生资源领域的最高奖,张俐娜成为半个世纪以来获得该奖项的首位中国人。

从此,永远再生的天然高分子成了全球科学界的“囊中之物”。以此为基础,各式各样新材料的发明都成为可能。

钟自彪副教授是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肝胆疾病研究院叶啟发教授团队成员。原本是医学博士的他,工作后又选择攻读化学专业博士后,加入了中国科学院张俐娜院士团队。

据介绍,目前,制造人工肝的材料多是树脂,排毒功效并不理想。张俐娜院士的绿色溶解技术,从坚硬的虾蟹壳中提取出甲壳素,制成的球体可以吸附重金属和废液,这让钟自彪有了灵感。经过试验,他发现,从小龙虾壳中提取的甲壳素,在吸附毒素方面也有独特效果。作为生物提取物,它和人体组织的相容性比树脂更好,而且可以精准吸收胆红素等体内毒素,还不会妨碍白蛋白等正常营养物质的吸收。

据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微信公号报道,钟自彪团队开发的天然高分子生物肝,已经完成材料研制、动物实验、安全评估等流程,即将开展临床试验。

【编辑:费吟梅】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31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