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匹老粗布,六代新传承,95岁枣阳粗布非遗传人和她的儿孙们
极目新闻记者 周萍英
视频剪辑 李小雪
通讯员 李晓军 雷剑
视频加载中...
2月24日,襄阳文旅发展大会的现场,摆上了一台木头织布机。一根根纱线在一推一挡间蔓延,吱吱呀呀的声音,引得周围人纷纷围观。
这种枣阳粗布制作技艺,是枣阳民间世代传承的一种手工纺织棉布传统技艺。第三代代表性非遗传人王义林,今年已经95岁。
手上的木梭 ,伴着岁月的年轮。王义林和她的一家,将这门传统技艺传承到第六代。他们推动枣阳粗布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树起“百布堂”品牌,努力将这门小作坊买卖,打造成百亿级非遗文化产业企业。
耄耋老人走遍全国,成展会“明星奶奶”
一把磨得发亮的木梭子,穿过上下两排棉纱,左手拉住机杼往怀里用力一推,发出清脆的撞击声,“噌”地一下,眨眼之间,右手的梭子已从丝线之间准确无误地飞到左手,再拉住机杼往怀里一送,又是两声清脆的撞击。经纬交错间,红色的粗布便在吱呀声中延展。
3月2日,王义林老人坐在湖北枣阳汉城景区里的枣阳粗布传习所,花白的头发,和身下的织布机,凝成一幅古朴的图画。
“身坐朝王殿,面对五凤楼,上下龙开口,左右凤点头,单手穿日月,双足定乾坤。”95岁高龄的王义林老人一边操作,一边念起织布民谣,吐字清晰,气息不乱。老人的头发梳理得整整齐齐,从织布机上站起,孙媳妇刘倩想来扶,被老人倔强地一把推开。
妈妈是块宝,王义林的儿子刘大友说。尽管高龄,母亲耳聪目明,身康体健。而在“百布堂”公司团队里,老人还承担起传承技艺,回顾历史,指导技艺,传习教学的重要工作。 王义林老人生于1927年,今年95岁。祖辈就开染坊和织布厂,家境不错,因此还上了15年私塾会识文断字。
老人不仅坐镇枣阳躬身织布,还担起“形象大使”角色,经常坐飞机到全国各地,演示传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枣阳粗布制作技艺。
“我妈是见过世面的奶奶,”刘大友介绍:“她身体也很好,跟着我们一起走南闯北参加展会,到深圳去过三四次,坐过火车,飞机,长途汽车。”
王义林自带明星气场,每次外出参展,只要她往织布机上一坐,围观的群众人山人海,成为人群中瞩目的焦点。刘大友一行人每年到深圳去参展,有些熟悉的老顾客会热情地向他们打听:“去年那个老奶奶呢?”
面对极目新闻记者的采访,王义林老人非常配合。主动演示时,还脱下了本来戴在头上的红呢帽。刘大友自豪地说起:“记者采访她,不管是电视台扛着摄像机的记者,还是报社拿笔的记者,她都不怯场,偶尔还努力憋两句普通话,她说的枣阳话只要说慢一点,别人基本都能听得懂,她的听力也非常好。”
勤俭夫妻白手起家,靠家族手艺致富
一台织布机养活一家人。王义林回忆,在生活困难的时候,枣阳当地男人出体力挣钱养家,女的织布补贴家用,“布三口说的就是一台织布机养活三口人。”老人说。
刘大友兄弟5个,自小家里穷,上高中时,父母也老了,因为养不起,刘大友靠卖冰棍完成学业。
高中毕业后,1993年,刘大友和女朋友,也是后来的妻子张其华一起南下广东打工。刘大友是电工,周六周日不休息,出去给别人干零活挣点钱。爱人张其华是会计,除了干好本职工作,还接点私活赚外快。那时,两人吃得很节省,连一碗馄饨、一根冰棍都舍不得买。
1998年,二人带着打工攒下的钱回了枣阳。在枣阳县城里买了门面房做点小生意,手里还捏着十万元积蓄,亲戚都夸他们夫妻俩能干。
本以为生活就这样平淡下去。一次旅行改变了他们的生活轨迹。
2005年,他和妻子张其华到三峡旅游。当看到景区有当地人在用老式织布机织布,引得游人纷纷驻足,争相抢购。那熟悉的场景一下子打破了二人内心的平静。
张其华很有商业头脑,她给刘大友分析起了市场,“以前人们喜欢下馆子,现在生活好了,反而愿意去农村吃原生态的,以前穿得不好,现在要穿棉麻舒适型的。”她断定:粗布肯定有市场!“你家祖祖辈辈干这个,如果重新挖掘市场,既可以挣钱养家糊口,又能把技术传承下来,多好。”她说。
为慎重起见,张其华又跑到省内的随州、恩施,省外的山东、贵州等地去调研,结果让他们很惊喜:织布的还不少。他们认定,有人织就有市场!
2006年,两口子和两个朋友合伙在江西南昌试水经营,开了第一家经营粗布产品的店面,生意出奇的好。
另起炉灶做大品牌,入选国家级非遗
在粗布织造行业赚到“第一桶金”之后,夫妻俩另起炉灶。2007年7月,刘大友夫妻回到湖北,在武汉中南路开了第一家店,他们将店面命名为“百布堂”。
因为做的是粗布行业,刘大友特意摈弃当时尚装修风,改走传统朴实路线。店面门头用一根根与织布机一样的原木条拼起来,刷上清漆,特意露出原色,主打“健康、环保、返璞归真”。
“百布堂”的名号当时还不出名,刘大友把“百布堂”三个字写得很小,下面的“手工家纺”几个字特意加大,顾客一眼看到,就冲着“手工家纺”几个字进来了。
经营思路上追求“新、奇、特”,将织布融入床上用品等实用性强的产品,当时市场同类竞争者很少,顾客出于好奇心和对传统手艺的推崇,纷至沓来。“尤其是四五十岁往上的人群,比较怀旧,特别喜欢我们的纯棉产品。”刘大友自豪地说。
生意迅速火爆,第一年就加盟了三家店,到2010年的时候,已经开下五六十家店。后来,夫妻俩开始进修,学习经营管理,注册了公司和品牌,还组建了专业的设计团队。
一位客人的一句话,让“百布堂”品牌进一步提升,还成为了国家级非遗项目。
那是在2010年时,一位客人来到武汉百布堂丁字桥路专卖店,这位客人一看产品非常喜欢。再一聊,得知是和别的地方不一样的织布工艺,而且是从清朝起祖祖辈辈传承下来。客人兴奋地说:“你们可以申请非遗啊!”
尽管夫妻俩当时还不理解非遗的意义,也不明白保护这项古老文化的意义,但还是动起了心思。他们请来专家指导,再深入挖掘下,竟然发现,这看起来不起眼的手艺竟然藏着那么深厚的历史和文化。
从2012年起,他们投入大量时间、精力,以及本来开店不必要的经费开始了申遗之路。从市级非遗项目申请成功,到2016年入选湖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再到2021年6月列入中国国务院公布的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名录。这一路,走得艰辛却也顺利。
“之前一直在苦恼如何做大品牌做大市场,没想到因为非遗文化树立了品牌形象。”刘大友感慨。在申遗过程中,他更深地了解到这门手艺的可贵,“这是国家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软实力,中华传统文化不能丢”,刘大友说。
创新经营“老布新做”,带会一万余名“徒弟”
传习所里,摆着一二十台老式织布机。这些,都是刘大友踏访全国搜罗回来的,均由老木匠手工打制而成。
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第四代传承人,刘大友在武汉的家里和公司里都摆着织布机。他和妻子至今保留着每天至少织布半个小时的习惯。
传承不易,幸运的是,枣阳粗布制作技艺后继有人。刘大友的侄儿刘海伦和侄媳刘倩,是第五代传承人,刘大友的孙女刘嘉慧是第六代传承人,今年15岁,还在上初三。
“枣阳粗布制作技术,是农耕文明时的历史产物,在枣阳市鹿头镇发掘的雕龙碑遗址距今约6200多年,出土的文物中就发现了陶制纺轮。枣阳手工粗布纺织要经过轧花、弹花、搓棉条、纺线、倒筒、牵经等17道主要工序才能完成。”采访当天,刘倩向参观者熟练地介绍着。
平时,传习所里还经常有学生来研学,刘倩夫妻俩还会讲解这门传统文化的历史、教孩子们织布,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不仅如此,“百布堂”公司还将织布机发放给枣阳本地和孝感大悟、武汉新洲等地生活困难家庭,教他们织布增收。据统计,所有“徒弟”加起来达上万人。
要传承更要创新。张其华提出来“老布新做”的研发理念。和武汉纺织大学、湖北工业大学、襄阳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创新设计、花色和款式,使它服务现代生活。
“百布堂”有一款爆品——棉凉席。竹席草席体感凉但在空调环境下并不舒适,设计团队采用合股的织法,加大纱线空隙利于散热,还保留了粗棉布本身的优点。这一产品还被湖北省商务厅列入全省一百个“荆楚优品”之一。百布堂优质产品还入选消费扶贫产品,倍受欢迎。
已经做大品牌的刘大友认为,非遗项目要传承要“造血”需要借力,他愿意和其他非遗传承人抱团发展。他希望相关部门落实减免非遗项目税收等政策,“打造百亿级非遗文化产业企业,让传统文化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是我们的追求。”他说。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3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