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幅微单新标杆——松下S1R全画幅微单相机试用
松下S1R是松下2019年新推出的全画幅微单产品,作为一个全新的系列产品,松下S1和S1R两款产品性能如何,被网友戏称为“马拉松”的适马、徕卡、松下组合力推的L卡口效果如何,相信很多朋友和我一样都很感兴趣。偶然的计划,得以试用松下S1R和24-105 f4,50 f1.4两个镜头。

因为之前用过松下的微单GF5,也经常见到其他品牌的微单产品,所以刚打开快递箱,我确实被S1R的体积惊了一下,这个体积快赶上全幅的单反相机了,不过体积大最大的好处就是手感很好,握在手里所有的手指都有地方舒舒服服的待着,重量也能接受。机身上按钮、拨盘较多,慢慢熟悉一下,找到每一个按钮和拨盘的功能,发现设计非常的人性化,很多非常实用的设置都可以找到直接对应的快捷操作,毕竟也是老牌的相机厂家。

拿到相机的当天晚上,看到朋友发布的朝霞预报,第二天早上可能会有非常漂亮的朝霞,于是第二天早早就赶到了拍摄点。

朝霞下的知新楼
松下S1R + 24-105 f4。24mm,iso800,f4,1/320s,3张包围曝光HDR
担心单张的宽容度不够,我设置了包围曝光模式,微单没有了反光板的升降,三张包围曝光“咔咔咔”一气呵成,连拍非常快而且没有震动,刚开始时让我还不习惯,开始几次都要回放看看是不是真的拍了三张。

朝霞下的山东大学中心校区全景。
松下S1R + 24-105 f4 24mm,iso800,f4,1/320s,3*6,HDR全景。
后期调整时,把Photoshop里的Camera Raw升级到11.3就可以支持S1R的RAW文件,不过松下S1R有4730万像素,一个RAW文件70M大小,对存储卡和计算机性能都是个考验。我拍摄全景接片的时候习惯每一个角度都是三张包围曝光,整组接片的RAW文件拖进Camera Raw,选取“合并为HDR全景”进行处理。然而3*6的这组全景直接被Camera Raw警告内存不足……,于是我只好分别把各组HDR先保存为PNG文件,再接片才顺利合成整片。后来才发现应该是C盘空间不足的原因,如果直接一次合成,这组18张RAW的HDR全景大概需要接近30G临时空间,在Camera Raw设置里把暂存盘改到空间比较富余的盘里就能解决。

Camera Raw错误提示

山大校园日出瞬间
松下S1R + 24-105 f4,52mm,iso800,f9,1/500s,3张包围曝光HDR

晨光中的天际线
松下S1R + 24-105 f4。105mm,iso400,f5.6,1/160s。
松下S1R提供的24-105镜头覆盖了最常用的焦段,适合各种随拍。在出差的飞机上,我用松下S1R加24-105镜头隔着舷窗拍了几张窗外的风景,在机场排队等待起飞时,一边羡慕地看着别的航班起飞,一边把各种对焦模式试了一遍。我对“区域(椭圆)”这种对焦方式感觉更习惯一些,松下S1R对焦速度非常快,而且不管是用取景器取景还是翻转屏取景,都是秒对。从舷窗狭小的视角发现有飞机起飞,再举相机构图对焦拍摄,完全可以轻松胜任,松下S1R在对焦体验性上已经轻松超过单反。

繁忙的机场
松下S1R + 24-105 f4,54mm,iso100,f6.3,1/320s
在飞机上抓拍,尤其是有云隙光、日落这样对曝光难度比较大的拍摄场景,因为一旦过曝,高光部分细节会全部丢失,比较保险的拍摄方法是设置负的曝光补偿,前期欠曝一点,后期进行提亮。松下S1R的RAW文件,欠曝两挡的照片提亮之后,暗部细节还是非常好的,在这么高的像素之下,传感器宽容度对于纪实拍摄、现场抓拍等应用都够用了。

俯瞰沈阳
松下S1R + 24-105 f4,46mm,iso100,f5,1/200s。

飞机上的晚霞
松下S1R + 24-105 f4,31mm,iso320,f4,1/100s。

大连俯拍
松下S1R + 24-105 f4,39mm,iso6400,f4,1/30s。
拍摄风光时,面对大光比、追求极致的画质要求,包围曝光HDR是不二之选,松下S1R可以设置3张、5张、7张包围曝光,超短的拍摄间隔,对于风光摄影来说真是神器。不过松下S1R的包围曝光各张之间最多只能设置1ev的曝光间隔,用三脚架时当然好说,不用三脚架时这样的设定这让习惯手持单反±2ev曝光连拍3张的我感觉有点不习惯,不过微单相机拍摄时相机没有振动,还是0间隔连拍,一组7张的包围曝光也比单反连拍3张的手持稳定性更好。即便在连拍模式下,相机也会在快速拍完这一组包围曝光后有个暂停,再次按下快门才会进行下一组包围曝光拍摄,习惯了这种操作之后觉得单反在这个方面又被超车了。

晨曦中的官营村
松下S1R + 24-105 f4。56mm,iso800,f4,1/3s。7张包围曝光HDR

晨曦中的远山
松下S1R + 24-105 f4。105mm,iso400,f5.6,1/320s。5张包围曝光HDR
值得一提是24-105收光圈的星芒效果。收到f16的光圈后,已经有非常好的星芒表现,例如这张日出时太阳从群山中露出的瞬间,星芒让太阳脱颖而出,成为了画面的焦点元素。

官营村日出
松下S1R + 24-105 f4。41mm,iso400,f16,1/80s。5张包围曝光HDR

晨光中的官营村
松下S1R + 24-105 f4。80mm,iso100,f5,1/320s。5张包围曝光HDR

逆光下山坡上的野花和植被
松下S1R + 24-105 f4。105mm,iso500,f4,1/125s

在山口遥望远处的四角城村(四角城村)
松下S1R + 24-105 f4。105mm,iso100,f4,1/125s

遥望远方海市蜃楼般的章丘新城
松下S1R + 24-105 f4。105mm,iso100,f5.6,1/1000s。3张包围曝光HDR
作为一个痴迷星空摄影的摄影师,松下S1R拍星效果是我最关心的性能。不过L卡口最先推出的3个镜头并不太适合拍摄星空。星空需要大光圈和超广角,我平时拍星的标配是14mm f1.8和24mm f1.4。
对于拍摄星轨来说,在地面上看起来满天的星星都在围绕着北极星转动,北极星的仰角就是拍摄地的维度,如果既想有地景,还想把北极星放在画面比较靠近中心的位置, 要么使用比较大的广角,要么就要找个仰拍的前景。对于24mm的广角来说,只能采用用一种方法,拿一个小山坡上的树作为前景。
黑暗的环境下使用手动对焦是拍星常识。S1R在切换到手动对焦模式后会在屏幕上直接显示对焦标尺和合焦范围,也可以放大显示制定区域画面,作为判断合焦的标准。这些操作让S1R拍星的对焦操作非常顺手。松下S1R除了B门外,单张曝光最长时间可以设置为60秒,这对于不使用快门线进行弱光摄影还是不错的设定。
松下S1R的间隔拍摄设置非常友好,和单张、连拍、自拍并列作为了一个拍摄模式,回放的时候一个间隔拍摄的序列可以合并起来只显示第一张,这些都是让我感觉非常新鲜的地方。间隔拍摄的设置上,最多可以设置4位数的拍摄张数,已经足够用了。不过和我预想的一样,这个间隔也是产生两次快门的触发间隔,并不去检测相机的前一张快门是否已经结束。松下S1R的30秒快门实际曝光时间也是32秒,需要设置把间隔设为33秒才能实现正常一张紧接着一张的进行拍摄。

试拍叠加星轨
松下S1R + 24-105 f4。24mm,iso3200,f4,30s。126张叠加
对叠加星轨来说,f4已经足够了。但是对于拍摄银河来说,f4还真的有点捉襟见肘。因为满天的星星在移动,为了拍摄出清晰的星点,按照经验公式:快门不超过(600/焦距)。即便是适当放宽一点要求,24mm端最长也就是30秒曝光。在黑暗的环境下拍摄星空时,对于亮度比较低的银河,不能延长快门时间,就只能加大光圈或者提高感光度,对于使用S1R拍摄银河来说,只有提高感光度一个办法。拍摄现场试了一下,使用ISO6400拍摄银河,噪点还能接受,打开长时间曝光降噪的选项,彩色噪点明显减低,但是明度噪点改善不大。而ISO12800的噪点在100%回放下就已经非常大,很难接受了。

试拍银河
松下S1R + 24-105 f4。24mm,iso6400,f4,30s。
使用24mm拍摄银河拱桥一般需要7张竖拍接片,每隔30度一张。

试拍银河拱桥
松下S1R + 24-105 f4。24mm,iso6400,f4,30s。7张接片

7张照片拼接银河拱桥的软件界面截图

升得比较高的银心
S1R + 24-105 f4。24mm,iso6400,f4,30s
第一次拍摄银河之后,在电脑上修图、回放,感觉拍摄效果并不理想,对于S1R的超高像素来说,适当增加感光度后期采用缩像素的方法进行降噪是可行的降噪方法,而且受制于f4的24-105镜头,并没有真正发挥出S1R的潜力。作为“马拉松”联盟的适马还是有一大堆大光圈广角镜头的,如14mm f1.8、20mm f1.4、24mm f1.4等等,等这些镜头推出相应的L卡口,S1R拍摄星空的水平会立刻强大起来。而我手里还有50 f1.4的镜头,可以试试大光圈下的拍摄效果。于是就有了我第二次带S1R拍星。

即将落山的月亮
S1R + 24-105 f4。105mm,iso3200,f4,13s。
使用50mm拍星,单张照片刚好能把银河最华丽的部分拍下来,基本上只能在画面边缘带一点地面作为取景参考线。参考快门不超过(600/焦距)的经验公式,使用15秒曝光。ISO3200,f1.4,15s曝光也比ISO6400,f4,30s的曝光增加了一档,不用后期提亮,画面明显更加细腻,画面的宽容度也更高,调整余地更大。

单张拍摄银河银心部分
S1R + 50 f1.4。50mm,iso3200,f1.4,15s
使用50mm镜头拍摄带地景的银河,使用矩阵接片的办法。由于我没有找到松下接口的快门线,只能使用2秒自拍的方法消除手按快门造成的震动。因为S1R新上市,还没有附件厂商生产专用的L型快装板,通用L快装板稳定性不太够,所以我用S1R拍摄矩阵接片的接片系统,但是稳定性也不太够,多组接片只有一组的效果比较好,有的整组都很好,但是只有一张有点模糊,导致整组不能用。第二次拍摄银河时到月落之后银河已经很高,普通拱桥因为仰角太高难以拍摄,正好可以进行竖直接片拍银河竖幅全景,不过没有L快装板只能望天兴叹。

银河下的火贯村
S1R + 50 f1.4。50mm,iso3200,f1.4,15s。14张(7*2)矩阵接片。

14张(7*2)矩阵接片的接片软件界面截图
其实这么矩阵接片折腾半天,有一颗14mm f1.8就全解决了。其实从接片软件的界面截图可以看出50 1.4的晕影(暗角)还是有点影响接片效果,接片成片里中间线部位周期性的明一块暗一块的。目前Camera Raw里可校正的镜头列表里还没有这颗新镜头的数据,看来需要再等一段时间,不过这不影响对S1R相机拍星潜力的判断:等适马的黑科技镜头推出L卡口或者松下自家的广角镜头问世,S1R拍星大有作为。
经过几天的试用,就感受到了松下S1R强大的实力,作为全画幅微单的新标杆,完全可以满足各方面摄影的需求。
欢迎关注 蜂鸟网微信公众号:fengniaoweixin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37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