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传承编织民族未来,共筑共有家园
见物,见生活,见态度。国潮消费的火热反映当下中国青年对共有精神家园的回归与守望。文化认同是最深层的认同。“年轻及未来一代不能只在书或博物馆里看到我们曾经辉煌的工艺”。6月8日,由融设计图书馆主办、江南布衣联合发起的【融·编织设计展】亮相2023设计上海DESIGN SHANGHAI展会。现场展出的24件先锋作品,来自于国内外的27位设计师为期两年的创作。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共筑共有精神家园。2022年,江南布衣和融设计图书馆共创为期五年的“布尽其用”项目,旨在启发更多创作者的灵感,让传统织物工艺结合当代审美,流动到现代科技与生活中去。本次展会期间,江南布衣还举办了“慢卷青年,布一样的选择”主题论坛,邀请融设计图书馆创始人张雷、Dousa合作社发起人周贞徵、澎湃新闻公益事业部负责人刘霁、江南布衣企业公关总经理郑丹丹相聚探讨,如何以千年传承编织起传统的未来与内心的经纬。
基于先进手法,传统工艺在现代审美语境下融合新生
编织是人类、飞鸟乃至昆虫赖以生存的一种特殊方式,也是非常古老的一种。此次设计展除了展示“布尽其用”项目第一年以“编织”为主题的研究成果,同时还首次展出了基于研究成果而创作的两款JNBYHOME概念作品。
《无限时空》
《Ooo》
由品物流形创始设计师Jovana ZHANG创作的《无限时空》,利用薄如纸的大理石材料编织而成,打破了编织材料边界;另一款由品物流形创始设计师Christoph John创作的概念作品《Ooo》,是一把用线绳连接竹片编织而成的椅子,这把椅子可以支撑一个人的重量。两款概念作品展现了传统手工艺在现代审美语境下的融合新生。
江南布衣企业公关总经理郑丹丹表示,“国潮”正是以传统文化和传统工艺为核心的,融合当代审美的作品。除了对传统工艺的研究、梳理与传承之外,“布尽其用”项目还希望研发出一种真正能够代表中国品质的面料。
据了解,江南布衣团队正在和融设计图书馆联合研发牦牛绒面料。全世界95%以上的牦牛绒几乎都在中国,并且牦牛绒是从牦牛身上自然脱落的。所以,正如融设计图书馆创始人张雷所言,牦牛绒称得上是一种非常“中国的”可持续环保材料,而设计师扮演着把手工艺带到未来的一个角色。“从牦牛绒的规模化生产、原产地的保护,手工艺的稳定性,到量产应用,设计改造等等,我们努力尝试能否将这条路走通。”
张雷认为,传统工艺与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国设计师的必修课。我们可以用先进的材料和科技等现代手法,去实现一个构想,但作品内核还是文化。“这种融合应用要时间,时间是一个筛子,能筛掉不好的,留住美好的。”张雷希望设计师能够拥有试错的勇气与空间,在商业上不被成见与标签所局限。
与时间做朋友,中国传统工艺背后的造物精神
大约20年前,张雷还是一位偏技术派的设计师。后来他去意大利学习深造,意大利同行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视与运用深深感染了他,也唤醒了张雷内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回望与热爱。
融设计图书馆的策展计划和研究计划,都是以五年为周期,四十年为界。布尽其用项目希望用五年为设计师搭建这样一个灵感的底层基础,将中国传统面料与工艺尽数解构呈现,再由不同的艺术家和设计师展开再创作。
花很久的时间静待花开,张雷的这种坚持也受父亲的影响。张雷父亲每天练习形意拳,同一套动作他练了60多年。“在我看来这就是中国人的一种精神,或者是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在我身上根深蒂固。”传统工艺背后的造物精神是中国设计的根基,相信这种与时间做朋友的耐心也是中国传统造物精神的精髓所在。
融·编织设计展—布尽其用研究成果展示
传统手工艺的质感在历史长河中发酵升华,经历岁月,却依然能与当下共鸣。在贵州大利村,周贞徵及Dousa团队发现当地很多传统的理念已非常当代,例如几何图案与单色的运用。这些更需要的是被发掘,被从不同的视角理解与演绎。
“Dousa”一名取自侗语“妇女”,希望帮助具备多种纺织技艺(包括手工纺织、天然染色、缝纫与刺绣等)的贵州侗族当地妇女突破地域的限制,依托技能实现自我价值。如今,通过合作社的项目,不少侗族妇女们留在家乡谋生,她们其中不少人还在自己家里开设了纺织工作室,个人在家庭与社会的价值都有所提升。
除了为侗族妇女们改善生活的自豪,周贞徵称Dousa还很幸运,因为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参与到传统文化传承中去。Dousa团队里的许多年轻设计师从国外学习回来,他们接收到的信息与多元化的理念和世界同步,但同时他们会更想要去挖掘本民族的文化。“我觉得这可能不要太着急,需要很长时间去累积。”
精神向内心,美好生活的灵感摇篮与归属
在快节奏的喧嚣都市环境下,年轻人不妨把视角拉远一点,保持终身学习与成长,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姿势、状态和节奏,或许“卷”就成了一个伪命题。郑丹丹讲到:“不要高估你短时间可以带来的改变,也不要低估你长时间可以带来的改变。”
当代人越发渴望“身体向自然、精神向内心”的生活方式,“慢”于是成为一个很好的调整选择。在“慢卷青年,布一样的选择”主题论坛上,刘霁提出了两个建议,即找准节奏,明确边界。“慢就是一种节奏,发现自己的热爱与优势,选择合适的赛道,在边界之内聚焦目标。”
“慢卷青年,布一样的选择”主题论坛现场
作为澎湃新闻公益事业部负责人,刘霁强调了“联合的力量”。类似Dousa这样的非遗项目合作社,结合了品牌打造、渠道推广等覆盖全产业链体系的支持帮扶需求,多个行业与企业都可适配。基于此,江南布衣等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能够长期参与投入到传统文化传承的事业中去。
明年将是江南布衣企业成立30周年,中国人讲三十而立,这个“立”是什么?两年前,江南布衣创始人李琳及管理团队就开始思考——“除了在产品上深度应用,我们还能为传统文化的保存、创新、传承再做一点什么?在产品和环境的可持续之外,文化的可持续是不是同样重要?”
千禧一代与Z世代正在成为消费主体。对于这群在互联网与全球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叙述方式与经典元素,尤显珍贵与独特,成为审美与生活方式的灵感摇篮与归属。
东晋文学家郭璞在《江赋》写到,“经纪天地,错综人术,妙不可尽之于言,事不可穷之于笔。”写意地描绘出天地之间孕育着不可言喻之“妙”,展现了东方独特的审美视角。2022年秋冬,江南布衣旗下设计师女装品牌JNBY以“妙”为主题,将经典的东方元素与现代艺术设计剪裁方式进行改良融合,演绎东方美学中的“妙”趣。
据官方数据,以“妙”为主题的产品比JNBY其他日常款的产品平均销量高出16.7%,这种趋势不仅彰显了中国年轻一代的文化自信,同时也推动着以国风及中式元素为灵感的设计不断复兴。本次“融·编织设计展”是成果展示,也是新阶段的开始。未来,江南布衣会持续链接广泛社会资源,将传统工艺和现代设计、制造经验相结合,为更多设计从业者提供丰富灵感,推动传统文化融入生活,焕发新生。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43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