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避孕套鸭眼球膜不难分辨,关键还在处理高效透明

 

7月17日,网传有人在广州一所职校食堂饭菜中吃出类似避孕套的异物。校方称,经初步调查,异物是鸭子的眼球膜,校方已将相关样品保留。随后,当地市场监管部门表示将秉持实事求是、依法依规的原则严肃认真调查处置。

此事引发了极大关注,某种意义上是因为之前的类似事件。上个月,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食堂饭菜中发现鼠头,后校方、当地市场监管部门都予以否认。但这个结论并未说服公众,舆情汹涌之下,江西成立省级调查组,最终确认就是鼠头。所以,这一次有人说,别像上次一样,指鼠为鸭。

网传视频截图。

其实,不管是鸭脖还是鼠头,不管是避孕套还是鸭子眼球膜,看视频虽然不太清楚,但现场看一看、摸一摸、扯一扯、揉一揉,是非常容易分辨的。两次类似事件真正令人奇怪的是,话题极热,但网上都只有一段模糊的视频不断传播,持续发酵。这或许意味着证物一开始就被食堂、学校控制起来了,曝光者手上也就只有那么一段不清晰的视频,导致罗生门。这就提醒食堂、学校、相关监督部门要在证据的公开性、透明性上做得更严谨、更公开。舆情应对的原则之一就是尽快向公众发布透明的信息,相关机构为什么不拍更多的图传上来?为什么不能直播一下,扯一扯、摸一摸?难道都需要做DNA才能分辨明白吗?

餐厅、食堂吃到异物,似乎正在形成一个新的新闻品类。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之前的鼠头事件,使得这类事情的关注度上升、新闻性增加;另一个可能的原因则是预制菜的兴起。一般来说,餐厅按照传统方式做一份菜,分量不会太大,厨师很容易发现异物,把异物取出来。食堂虽然做菜的分量会大很多,但异物也还是比较容易分辨。而预制菜都是自动化生产线生产,加工分量也很大,择菜、洗菜、炒菜、封装,可能整个过程都很少有人去看,倘有异物,就更有可能直通餐桌。所以,真正的问题,很可能不在食堂,而在预制菜行业。

从更大层面看,公众对于这类新闻要理性看待。这类事件,不是当年三聚氰胺那种系统性的食品安全事故,不管是鼠头还是避孕套,都不会对身体造成多大实质性的损伤,更大的伤害可能还是在精神层面:让人觉得恶心。但这种事情分散地发生于各个环节,很难彻底杜绝,只能是事后的弥补。错了要认,态度要诚恳,同时基层监管部门需要严格依据事实处理,就地解决,及时、透明通报,避免事情不断升级。

前段时间,制作拍黄瓜等凉菜被罚款几千元之事经常出现,公众觉得这不合情理。按照之前的规则,做凉菜要单独的操作间才能取得相关资质,很多小餐馆场地不足,没有资格做凉菜,一旦售卖凉菜就会被罚款。这也意味着想吃凉菜必须去大餐馆,价格也更高。后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布《食品经营许可和备案管理办法》,明确拍黄瓜、泡菜等简单食品制售行为可以适当简化设备设施、专门区域等审查内容。但是,凉菜导致的食物中毒、腹泻可能会增多,这就需要理性对待,尽量就地解决,而不是一旦拉肚子就得惊动联合调查组,这样餐饮行业的成本就太高了。 □刘远举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47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