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瓷|宋元时期景德镇的青白瓷
欢迎大家阅读“景德镇南河公安”头条号。如果您喜欢本头条号发布的文章,还可点击左上角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荐。
青白瓷是我国宋元时期的主要瓷器品种,青白瓷的烧造代表了宋元时期烧瓷技术的最高水平之一,是我国陶瓷史上一个极其珍的品种。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请看张文江,赖金明的《景德镇的宋元青白瓷》----
青白瓷的产生
青白瓷是我国宋元时期的主要瓷器品种,釉色介于青、白二者之间,青中泛白,白中显青,具有胎质细腻、体薄透光、釉质晶莹、如冰似玉的特点。
青白一词最早见载于北宋蔡襄著《茶录》一书:“茶色白宜黑盏……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此后宋元明清时期文献多有记载。青白瓷自五代北宋早期创烧以来,一直延烧到元代晚期,随着元代中晚期卵白釉瓷、青花瓷的创烧和兴起,青白瓷逐渐走向衰落。青白瓷,亦称影青、隐青、映青,或罩青,但均是晚清以后的别名。
关于青白瓷的起源,目前主要有三种观点。
有的认为是有意仿烧北方白瓷未成而出现的;有的认为是五代北宋时期南方青瓷受到北方白瓷影响而出现的一种新瓷种。这两种意见基本相同,都认为与北方白瓷有关联。
多数观点认为青白瓷烧制与尚玉的社会风气有关,是宋元时期以江西景德镇窑为代表创烧的一种具有独特釉色风格的瓷器。瓷器仿玉器开始于宋代,以江西景德镇首先仿制成功,青白瓷是景德镇工匠刻意模仿青白玉的色调和质感烧制而成的。目前考古材料证明景德镇铜锣山、道塘里窑址是最早成功烧造青白瓷的窑址之一,其烧制的青白瓷器可能早到五代晚期。
景德镇青白釉窑址的分布
宋代经济发达,商业繁荣,宋人推崇理学,追求一种清白恬静、隽永淡白的生活格调,对温润雅致的玉器充满向往,一时间好玉成为一种社会风尚。
景德镇窑工敏感意识到人们对玉的喜爱追求,充分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优越的自然条件、长期积累的技艺高超制瓷技术,在唐代五代生产青釉和白釉瓷器的基础上,于五代晚期北宋早期有意模仿青白玉的色调和质感而创烧这种外观色泽真正似玉的青白釉瓷。
其胎体细白如玉,釉色纯正,青白淡雅,釉面明澈光润,器壁刻划花纹,构图丰富,体薄透光,花纹光照见影,如影随形,当时就博得“假玉器”“饶玉”的雅称。南宋蒋祈《陶记略》谓:“……埏埴之器,洁白不疵,故鬻于他处,皆有饶玉之称,其视真定红磁,龙泉青秘,竟相奇矣。”更有诗云:“浮梁巧烧瓷,颜色比琼玖。”(【宋】彭汝砺《送许屯田》)
温润如玉的青白瓷不但受到普通民众的喜爱,更获得北宋真宗皇帝的赏识,以其年号“景德”来命名当时烧造青白釉瓷器的所在地景德镇。
然而伴随着卵白釉瓷、青花釉瓷、釉里红瓷以及彩瓷的诞生和发展,青白釉瓷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虽然如此青白瓷的烧制却为元代景德镇成功创制青花瓷、釉里红瓷和卵白釉瓷提供了前提条件,为在明清时期成为瓷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伴随历史的滚滚车轮,当时烧造青白瓷的大量窑场逐渐消失远离人们的视线。直到十八世纪,清雍正内务府员外郎著名督陶官唐英为仿烧青白瓷,对景德镇湘湖镇“故宋窑址”进行实地调研,揭开了研究景德镇青白瓷窑址的序幕。
1937年,英国学者普兰柯斯东对湖田窑遗址进行考察。1952年,陈万里对景德镇杨梅亭、白虎湾窑址勘察。1950年至1960年末期,吴良华、陈星对浮梁东河与南河流域一带的瓷窑遗址进行调查。1970年,刘新园和白焜对湖田窑遗址进行调查。1984年至1989年,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又对景德镇市近郊,以及浮梁县东河、南河流域诸瓷窑址进行较为系统的复查。1985年至2010年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连续对湖田窑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2006年对南河流域的铜锣山、道塘里、凤凰山窑址进行调查和抢救性考古发掘。经过调查和发掘研究,初步理清了景德镇青白瓷窑址的分布状况、文化内涵。
景德镇宋元时期“村村陶埏,处处窑火”,青白瓷窑场分布广泛,遍及辖区内的城乡各地,据统计,在30多个自然村136个地点发现了生产青白瓷的窑场,延绵近百里。
这些窑址主要分布在南河和小南河流域、景德镇市区、近郊三个区域。
其中南河和小南河流域,是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是宋元时期景德镇各大窑场的代表,不仅生产规模大,而且产品质量精。景德镇市区是仅次于南河流域、分布较为集中窑址区域,包括珠山、落马桥、十八渡、社公庙、曾家弄、新厂等窑址。近郊区域则有观音阁、董家坞、李家坳等窑址,观音阁窑场烧造时间较长,涵盖宋、元、明时期。
这些窑址少则1处窑场,多则10多处窑场,比如南河流域的湖田窑址分布面积达40万平方米,包括窑岭上、板粟园、张家地、葫芦窑、乌鱼岭、琵琶山、刘家墩、望石坞等13处窑场。由此反映整个景德镇青白釉窑场的规模极其庞大,堆积遗物十分丰富,无论是从窑群分布密度,还是遗存面积和堆积厚度,都是同时代其它著名窑场难以与之相匹的。有学者认为景德镇窑在北宋中后期的地位有如唐、五代之越窑,成为全国的青白瓷生产中心,是当时全国最大的瓷器产地。
《陶记略》载“景德陶,昔三百余座”应是其时景德镇窑场的真实反映。
景德镇青白瓷生产自宋至元盛烧不衰,各窑场的始烧、终烧以及兴盛时间不一,有的始于五代,有的终烧于元、明。主要特点是专烧青白瓷,兼烧少量的黑瓷和青瓷,而以青白瓷产量多,瓷质精,釉色莹润,品种繁多,纹饰精美,是全国青白瓷窑系的代表。这些窑场均依山傍水,水上交通便利,地处丘陵山区,柴草充裕,靠近瓷土产地,紧邻景德镇东流、柳家湾、三宝蓬等瓷石矿场,“水土宜陶”,资源丰富,具有烧造瓷器的优越条件。
景德镇窑青白釉瓷器的分期与特征
景德镇青白瓷具有“青如天、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罄”的特点,自成体系,其发展经历了创烧期、繁荣期、发展繁荣期以及衰落期等不同阶段。
五代晚期至北宋前期是青白瓷的创烧期,时间集中在宋太祖建隆元年至宋真宗乾兴元年(960~1022年)。
五代晚期,南方地区相对安定,社会经济整体平稳。景德镇在承袭五代窑业基础上,创烧了一种釉色青中闪白、白中泛青的青白釉瓷。北宋建国之初,经济开始复苏,伴随制瓷原料、窑业技术的改进,景德镇瓷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完全抛弃五代时期传统的青瓷和白瓷,大量生产青白瓷。
这时的青白瓷器类简单,多为日常生活用器,有碗、盘、壶、钵、盒、注碗、瓶、罐等,造型继承晚唐五代风格,稳重敦实,朴实无华。迄今最早一件有确切纪年的青白釉瓷是江西九江雍熙三年(986年)阿周墓出土青白瓷盘,底足露胎。
这时期的青白瓷器物多仿金银器,作瓜棱、葵口式。器身浅矮,器足低矮宽大。瓷胎白净,瓷石原料中氧化铝含量较低,约在17%左右。胎体较厚,胎质较粗,修坯不够光滑,釉层较薄,釉面浑浊而不透,釉色多带米黄色,纯正青白色不多。器体装饰较少,多素面,少数器物外腹壁刻划简单的莲瓣、牡丹纹,有的在盒或枕面上施褐色斑点。制作采用拉坯成型的方法。产品普遍采用单件匣钵仰烧,沿用五代时的支钉垫烧,不过支钉数量大为减少,一般3~7个,少量器物开始采用垫饼间隔。江西九江北宋咸平五年(1002年)李贞墓出土的青白瓷钵,釉色厚薄不均,色泽偏黄。平底,底足有3个支钉痕,保留五代时支钉装烧法。
宋仁宗天圣元年至钦宗靖康二年(1023~1127年)是青白釉瓷生产的繁荣期。
这段时期政局稳定,经济发达,直接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景德镇窑得到长足的进步,窑场数量巨增,达130多处的巅峰时期。青白釉瓷造型多样,种类繁多,每种器类的造型款式复杂,呈现出精巧轻盈、挺拔秀丽、玲珑剔透的特征,真正达到了“薄如纸、明如镜、白如玉、声如磬”的“饶玉”标准。
器物的制作仍然采用拉坯为主的方法。器物除常见的碗、盘、壶、注碗、瓶、罐、盒外,还有炉、执壶、灯盏、渣斗、洗、鸟食罐、花插、盏托、台盏、香薰、枕以及各种雕塑等,注碗、执壶、台盏、盘盏、梅瓶是这时期非常流行的一套酒具。
江西铅山元祐元年(1086年)吴氏墓出土青白瓷注碗,由温碗和注壶配套而成。注盖及壶肩各贴塑莲瓣纹一周,温碗呈八瓣莲苞状,外壁刻复线莲瓣纹,瓣间刻花蕊纹,足壁贴重瓣覆莲纹,配蹲狮纽盖,集刻、划、贴、捏塑工艺于一身,生动形象。江苏南京北宋景祐五年(1038年)杜镐夫人墓出土的梅瓶,腹部满饰缠枝卷草纹。
器物胎质细薄透光,有的碗盘碟口沿薄如蛋壳。使用容易开采的上层优质瓷土原料,胎洁白细腻,瓷化程度较高。采用重石灰釉,氧化钙含量多达14%,烧制时流动性大,烧成后釉色纯正温润,晶莹淡雅,光亮透明,犹如青白玉质。
装饰技法多样,刻划、镂空、堆塑、点彩、蓖划等并用,以刻划为主,往往采用多种工艺相结合的装饰方法,故宫博物院收藏青白瓷龙虎枕,枕体呈龙虎兽首相背的扭斗状,曲体交缠,龙飞翻滚,虎卧拼搏,斗姿酣畅,生动精彩。全器全用堆雕、刻划、戳印、篦划和贴塑等多种技法,手法高超灵巧。
这时期开始出现印花工艺。纹饰刚健苍劲、生动流利。器物采用一边深、一边浅的半刀泥手法,釉下的刻花纹饰因线条的深浅不同而积聚厚薄不等的釉层,积釉厚处呈色青绿,积釉浅处呈色青白,瓷釉因纹饰而显丰富,纹饰也因透明的釉色而更加清晰,从而形成景德镇窑特有的半刀泥刻花风格。纹饰内容有缠枝牡丹、卷草、莲荷、鱼虫、蓖纹菊、云气、水波婴戏、飞凤纹等。
器物采用一匣一器的垫烧法,由于垫饼中铁含量较高,故器物外底足露胎处常留下黑褐或黄褐色的垫烧痕。由于垫饼置放圈足内,碗盘类的圈足变高,底部变厚。开始出现覆烧法,使用垫钵装烧,用瓷泥做好内壁分级的垫钵,把口径较小的芒口器扣在垫钵最下级,在垫阶撒一层薄的耐火粉未,依次扣置直径由小而大的器坯,把装好坯件的垫钵置于平底匣钵内入窑装烧。但是这类覆烧法装烧的数量不大,采用覆烧,口沿部位厚重,腹中下部变薄,足变矮。因为有两重匣具的保护,器物的釉色莹润清澈,北宋晚期芒口器物,往往内外壁都有装饰。
宋高宗建炎元年至宋恭帝德祐二年(1127~1276年)为青白釉瓷生产的发展繁荣期。
南宋初期受当时纷乱政局的影响,加之景德镇窑业面临较严重的原料危机,附近容易开采的优质瓷土基本采掘殆尽,下层瓷土采掘不便,成本较高,质量低劣,青白釉瓷的生产出现衰弱迹象,产品质量下降,生产规模缩小,走向低谷。青白釉器物虽然胎质较薄,但不如以前细腻,釉的光泽度和透明度有所减弱而呈现泛黄发灰的特点。
尽管如此,偏安江左的南宋在政权得到巩固后,大力发展经济,积极鼓励海外贸易,面对国外市场需求的激增,窑工很快通过改进装烧技法来扭转低迷的局面,生产又重新走上兴旺发达的景象。
产品种类涵盖日用品、陈设用具、瓷塑玩具等,除碗、盘、壶、罐、瓶、杯、盒外,出现了各式香炉、整套文具等,还出现了一些仿青铜造型的器物,诸如鬲式炉、鼎式炉、尊式瓶、胆式瓶等。不仅器形增多,造型丰富,富于变化,而且小到几厘米的鸟食罐、水盂、小粉盒,大到四十多厘米的梅瓶均能生产制作。
器物胎质洁白,雕刻精细,釉色滋润,呈现淡青色或月白色,玻璃质感较强。为适应覆烧的要求,器坯成型以模印为主,使得造型规范有余,灵巧不足,不及北宋时俏丽挺拔。
装饰手法多样,刻花、划花、印花、剔花、捏塑、堆贴、镂空、点彩等同时并存。北宋晚期开始出现的印花成为最主要的装饰,纹样繁缛规整,追求对称、均衡的艺术效果,常印于碗、盘的内壁、盒盖、枕面等,纹饰内容有缠枝荷莲、菊花、石榴、樱桃、四季花、回纹、云气、水波游鱼、游鹅戏水、婴戏、花鸟、人物、盆景、兰草、栀子花、枇杷及飞凤等。人物纹很可能受同时期雕漆的影响,花鸟纹样有可能受到画院绘画风格影响,为宋代其它窑场所不见。
装烧工艺上,垫饼垫烧法、多级垫钵覆烧法和支圈组合覆烧法并存。采用垫饼垫烧法生产量较小,多级垫钵覆烧法仅在南宋初期流行一段时间。为了增加窑室装烧密度,节约焙烧成本,大量采用支圈组合覆烧法,把大而厚的垫钵作底,用一个断面呈“L”形支圈置于垫钵上,将碗盘的口沿扣置在支圈上,芒口与支圈之间撒上一层薄谷壳灰,这样依次把坯件与支圈,一圈一器覆置,最后用一个内心下凹的垫钵覆盖最上面一个器坯,外壁用泥浆糊裹即可入窑装烧。
生产的产品规格一致,产量大为提高,不过也有一个明显的缺陷,器物口沿无釉,不堪用,更不美观。为了弥补这个缺陷,有的采用在器口镶金银铜的装饰手法,即是所谓金扣、银扣、铜扣。江西婺源南宋嘉定四年(1211年)墓出土斗笠碗,内壁刻划卷草、慈菇纹,口沿扣银。
南宋德祐二年至元末(1276~1368年)是青白釉瓷生产的衰落期。
1279年,蒙古人灭亡了南宋王朝,统一了中国。元初青白瓷生产沿袭南宋时期,造型、装饰和胎釉特征一如前期。但不久在继承宋代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瓷胎采用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法,胎中氧化铝含量明显增加,烧成温度相应提高,减少了器坯在焙烧过程中的变形,使元代青白釉瓷由原来软质瓷演变成硬质瓷,大型器物的烧制成为方便可行。
瓷胎因高岭土含铁较多,至少1%以上,远不如宋代洁白,胎体透光性较差,胎质粗。青白釉中铁含量由宋代的0.99%增高到2.33%,器物釉层加厚,变得乳浊,釉厚处呈青绿色,没有了宋代光致茂美的特点。
元代青白釉瓷的风格由宋代的轻巧挺拔演变为厚重饱满,胎体厚重,器类比宋代增多,除常见的碗、盘、瓶、罐、炉、壶、枕外,还创新不少新品种,有扁形执壶、匜、笔山、多穆壶、动物形砚滴、高足杯、带座瓶、带座炉、洗、莲蓬形水滴等。器物附饰增多,常见有S形双耳、器下连座、铺首衔环以及肩颈、盖上附小圆系等特点。瓶罐等采用分段制作,粘合成形,表面多有明显的接痕。
装饰有刻花、划花、印花、点彩和缀珠等技法。大件器物流行多层装饰,纹饰常见有云龙纹、菊花、牡丹、梅花、蕉叶、芦雁纹等。刻划花简洁、草率、疏朗,刻痕较深,没有宋代的雅致;印花纹样显得繁缛,但不如宋代清晰,且多向器心集中;褐色点彩装饰多见于带座瓶、连座炉、水注、水盂、小罐和瓷塑上;由小圆珠串联成的缀珠纹,为元代独有的装饰,或装饰器物边缘,或组成图案的轮廓或文字。北京皇庆葵丑(1313年)铁可父子墓出土的玉壶春瓶,整个器物用小圆珠串联成纹,颈部饰覆钟纹,腹部饰如意云头纹,在云头中分别环以“寿比南山”和“福如东海”的吉祥语,腹下贴梅花。
装烧工艺有支圈组合覆烧法、垫饼垫烧法以及涩圈迭烧法。较多的采用大于圈足的垫饼仰烧法,圈足平切,外沿多粘有沙渣。到元代后期,采用一种在器坯内底刮一圈釉的涩圈迭烧法。
景德镇窑青白瓷的流布
景德镇青白釉瓷一出现就深受人们的喜爱、社会的欢迎,在市场上成为十分畅销的商品,“其器光致茂美,当时则效,著行海内,于是天下咸称景德镇瓷器”,说明青白釉瓷器行销大江南北,著行海内。
素有蜀道难的四川省也广为行销景德镇青白釉瓷,“江、湖、川、广器尚青白,出于镇之窑者也”。1991年在四川省遂宁县发现一处南宋窖藏,出土瓷器985件,其中青白瓷就达598件,占出土瓷器总数的60%以上,出土的青白瓷刻花梅瓶高达41.6厘米,白瓷中罕见大件精品。甚或漠北草原,在辽代的墓葬中,尤其是高等级墓葬,发现较多景德镇窑生产的精美青白釉瓷器。
由此可见其销售市场极为广阔。
东到东海之滨、西至四川、南达南海西沙、北到大漠均有青白瓷的身影。早在南宋都城有青白釉瓷器的专卖店,南宋周密《武林旧事》、耐得翁《都城纪胜》以及吴自牧《梦梁录》等书均记载南宋都城临安有专卖青白瓷的店铺。
目前考古调查研究表明,在河北、山西、山东、辽宁、吉林、陕西、河南、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四川、内蒙古、新疆等十九个省、自治区的106个县、市、乡出土有宋元青白瓷器。
青白瓷流通地域如此广泛,几乎达到了全国的三分之二的省份,除个别省出土的青白瓷为本省产品,绝大多数青白瓷都是景德镇窑产品,任何一个宋代瓷窑产品都远远不及景德镇青白瓷流通区域广泛。
青白瓷是宋元时期瓷器中大宗出口商品,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商品,在外销瓷器中占有重要地位。
不仅广销国内,而且大量远销亚、非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南宋赵汝适在《诸蕃志》中提到用瓷器贸易的地方有亚洲15处地区和国家,即现今的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印度等,明确提到青白瓷和白瓷各1处。
元代航海家汪大渊在《岛夷志略》中也有多处关于青白瓷贸易的记载,如“罗卫,贸易之货用……青白碗”,“班达里,贸易之货用……青白瓷”等。在亚洲各国出土中国宋元青白瓷以日本、朝鲜最多,江原道春川邑一次出土印花青白瓷30件。南朝鲜新安沉船打捞出青白瓷(包括少量白瓷)4800余件,占沉船瓷器第二位。现有考古资料表明,菲律宾、马来西亚、巴基斯坦、日本、朝鲜、埃及等国出土中国的青白釉瓷,以江西景德镇出产的较为常见。
青白瓷的烧造代表了宋元时期烧瓷技术的最高水平之一,是我国陶瓷史上一个极其珍的品种。其烧造技术很快传播到江西省境内,并带动福建、浙江、安徽、湖北、湖南贵、广东附近省区,甚至距离较远的广西窑场也相继仿烧,形成了一个以景德镇窑为中心的庞大青白瓷类型体系,是宋元时期影响和销售范围最大的一个瓷器类型,居宋代各类瓷器类型首位。
虽然各窑场都竞相烧制青白釉瓷,然而由于各地的原料和工艺不一,产品质量不一,但胎骨不如景德镇窑轻薄,釉面不如景德镇窑细亮光洁,釉色不如景德镇窑透明纯净,造型不如景德镇窑丰富,纹饰不如景德镇窑清晰,质量都不如景德镇窑产品精致。
(来源:陶冶图说)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51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