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六学的揭示:人类的本质就是复读机

 

六学兴起的时候,有个有趣的观点是,人的本质就是复读机。不仅仅是句调侃的话,而是对人类行为逻辑的一种总结。

只是章老师表现得更为典型,年年月月重复着同一个梗,同一段话,同一个套路。文体双开花,今年下半年,孙悟空叔叔有几个女妖的朋友啊。

通过不同时段的剪切将相似的影像堆砌在一起,将人类是复读机这个真相赤裸裸抛到大家面前,让习惯了忽视真相的人们不知所措。它所引起的不适,是人们对自身虚伪的反感。

人类有限的认知,能有多少新鲜的表达呢。尽管我们大多数人不是客服(您好),不是迎宾(里边请),不是公交车售票员(下车有哇),不至于每天重复同一句话数百次。职业用语和口头禅太过显性,而成长过程中养成的语言逻辑是隐性的,它重复的不是某个词某个音,而是一套表达逻辑,不断向对方做着对世界和自身的解释。

我们会到不同的场合,接触到不同的人,面对陌生群体,通常只能将对方于我的认知预设为一个较低的值(表达背景清零),因此重复表达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出于某些功利或非功利的目的,需要让别人明白自己思想的时候。而熟人表达,有表达背景铺垫,表达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我觉得时下的佛系青年就是那批懒得跟世界解释自己的人,他们放弃了表达权,没耐心重复自己,也不在乎被人误解。但愿他们向自己解释清楚了自己。

大多数还有对外表达欲望的人,通常会在表达过程中总结出一些语言技巧和经验,比如说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同一个问题,对不同的对象使用不同的表达。不仅仅是表达,其他行为也是。对象被科学地归为几个大类,普通观众,粉丝,黑粉,路人,亲人,朋友,熟人,女友等等。用同样的策略对粉丝,同样的套路追女友,同样的方式争取路人。使关系融洽,身心愉悦,实现自我。

一些在表达中被实践证明效果不错的梗,段子,金句被保留下来,向下一批人重复。像相声表演里的包袱,按照既定的表演流程,被不断抖落,收割笑声。表演预设的观众就是一张白纸,至于那些听过这个包袱的人最终没有笑起来,再跳起来骂娘,说老梗,不值票价,那是另一回事了。

教师授课,大师演讲,机构培训,司仪主持婚礼,传销洗脑课都自带着这种复读机逻辑。你以为他只对你这样讲,其实他对所有人都这样讲。这很难接受吗?

给我们上写作课的老师结课的时候说,希望大家不要再重修他的写作课,因为备课内容是差不多的,很多上课内容,包袱和梗,重复跟同一个人讲,他自己会觉得难为情。我不知道他是不是讨厌重复自己,还是讨厌向重复的人重复自己。向生人重复自己,至少有一方还是在获取新的体验和知识。而向重复的人重复自己,会把表达者置于一种荒诞的境地。

六小龄童之前去不同的学校演讲,参加活动,面对的是不同的生人,并没有人觉得表演痕迹多重,哪些梗好用,他就在不同的场合里都用上。只是网络将这些片段集合起来放,将网民都变成了重复接收者,因此才显出荒诞。

我见过PUA男用同一个套路猎取女孩,不同时段见过同两个乞丐用同一个套路骗取施舍,见过妈妈用同一句话收走我的压岁钱,见过微信茶叶女用同一个剧本行骗,见过一个行政经理不断换新工作利用改善项目外包捞钱,见过BOSS用同一套说辞恭维不同的客户。(初见初听,我们总是相信的。)

他们目标清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总结出了一套自己认为行之有效的行为模式,并不断重复实践,复读自己。有些人,管这个,叫成熟。我TM不知道是成熟,还是返祖。

当我们牙牙学语的时候,让叫爸爸就叫爸爸,让叫妈妈就叫妈妈,说这是石头,这就是石头,说那是树,那就是树。没有任何道理可讲。知识经验传承,最初的认知建构就是这么粗暴简单。

我们不会把石头叫做树,也不会把树叫做石头,这就是约定俗成的复读机逻辑。它强大到,当我们现在读前面一个句子的时候,我们的潜意识都在不断给我们纠错,巩固树的文字,读音,实物,概念之间的对应关系。它不允许这套对世界的认知被颠覆被挑战。

当我们想要发问的时候,会有很多复读机带着之前的复读机给予的答案继续复读给我们。如果要比复读效率和准确率或者内存容量,我们人类比不过人工智能的。人类的价值,在复读之外的创造性。那才是为人的乐趣。

说起乐趣,就不由得想起西游记里。。。。。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55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