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意大利中提琴的前生今世:前篇

 

Strad viola 1719 "the Macdonald"

笔者语:安东尼奥·斯特拉迪瓦里(1648—1737)一生中只制作了10把左右的中提琴。数量没有超过他制作的吉他以及曼陀林的数量。而已知的Strad小提琴和大提琴,超过了600把和60把。细心的朋友们会问:Strad中提琴为什么这样少?Strad是否在中提琴领域缺乏兴趣?

目前存世的、最早的Strad中提琴是制作于1672年的“古斯塔夫·马勒”(Gustav Mahler)。这也许是大师第一把贴有自己标签的中提琴。而关于Strad中提琴的历史,亦如迷雾一般拉开了序幕。说起来,这一把中提琴直到今天仍然是许多乐器专家们讨论的热点,因为“马勒”在选料(杨木)确实在Strad一生的作品中略显逊色。而这把琴的“缺陷”也曾经让很多见过它的人有点出乎意料。

但是,精细的做工以及超凡的音色,都使得“马勒”成为了毋庸置疑的大师杰作。那些见过、甚至演奏过“马勒”的人,给予这把琴的评价是相当积极的。事实上,中提琴的制造理念不像小提琴那样有据可循,在Strad时代之前的制琴家们对于中提琴的设计理念都是各持己见,甚至有一些模糊不清。

斯特拉迪瓦里中提琴 1672年“古斯塔夫·马勒”

目前存世最早的中提琴来自于古代克莱蒙娜的阿玛蒂家族以及布雷西亚的加斯帕洛·达萨罗等制琴家。这些提琴多数琴身较长。而大约在1630年代以后,意大利人的喜好似乎一边倒似的转向了小提琴领域。即使在17至18世纪那个制琴艺术的黄金时代里,中提琴也是很少出现的。这个情况从北部的威尼斯到南部的罗马,情况皆然。例如,由威尼斯制琴大师玛戴奥·格弗利勒(MatteoGofriller,1659—1742)制作的中提琴,目前存世的只有两把。而罗马制琴家大卫·蒂荷勒(DavidTecchler,1666—1747)直到去世也只完成了三把中提琴。

古代意大利制琴家们创造和定义了两种不同声部的中提琴。分别是“男高音·Tenor”中提琴(琴身尺寸44厘米左右),以及“女低音·Contralto”中提琴(琴身尺寸42厘米左右)。安德烈亚·阿玛蒂于1574年制作的中提琴,琴身长度为46.9厘米;加斯帕洛·达萨罗制作于1560年的中提琴,琴身长度为44.4厘米。而小尺寸中提琴的在17世纪初期以前是比较少见的,例如:目前已知最早的是布雷西亚的加斯帕洛·达萨罗制作于1580年的中提琴,琴身长度只有39.2厘米。

1615至1620年间,杰出的阿玛蒂兄弟以及同时代的马基尼(G.P.Maggini,1581—1632)也制造过为数不多的几把女低音中提琴。直到17世纪后期,就在斯特拉迪瓦里已经开始了他的制琴生涯之时,中提琴在意大利乐器市场上的需求仍然很少。虽然不知Strad处于何种原因制造了“马勒”1672。但是,无论对于当时还是今天,这都是中提琴制造历史的一次重要“进步”。新的设计,新的琴型,新的琴板弧度—充分体现着艺术大师的远见:“马勒”的琴身长度为41.2厘米,这也是今天制琴家们普遍采用的数据。

安德烈·阿玛蒂与Strad“马勒”对比图

早在16世纪,布雷西亚的制琴家们就制作了许多宽大的中提琴,这些乐器得到了威尼斯音乐家们的青睐。直到16世纪下半叶,安德烈亚·阿玛蒂的中提琴成为了至少两套重奏乐器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这些提琴是为法国国王查尔斯九世和纳瓦拉的玛格丽特王后制作的,其中还有尺寸不一的小提琴和大提琴)。可以明显看出,中提琴在16至17世纪的法国皇家和教会音乐传统中起到了重要作用。17世纪的法国宫廷乐师让·巴蒂斯特·吕利(J.B.Lully)更多的保持了这一传统,有时会在乐队中安排五到六个中提琴的位置,这其中就包括独立的女低音和男高音中提琴

曹氏提琴制作的演奏级中提琴

但在同时期的意大利,由于巴洛克音乐的蓬勃发展,以及意大利人对于高音乐器的偏爱,使得中提琴最终失去了在乐队中的重要位置。比如在奏鸣曲形式中常见的“独奏”或是“二重奏”形式,作曲家多会只安排一把或两把小提琴加以低音的行进。而科莱利推崇的“三重奏鸣曲”,基本上也没有安排中提琴的位置。即使当时很流行的“大协奏曲”形式,也极少见到中提琴的身影。直到巴赫的出现,中提琴的命运似乎开始转变。创作于1718年左右的《降B大调第六勃兰登堡协奏曲》,由两把中提琴担当主角,这一部作品在今天被视为中提琴命运的“解放”。制作精良的中提琴以此为契机,在乐器市场中取得了自身相称的位置…… 但这似乎只是一个开端。接下来,中提琴在意大利的命运又将如何呢?

1618年,油画《听觉的感受》(西班牙)

行文至此,想必已经解释了一些朋友的疑惑:斯特拉迪瓦里中提琴领域缺乏兴趣,直接原因是巴洛克音乐在意大利音乐发展的特性,导致了乐器市场需求量较少,而斯特拉迪瓦里为何只做了如此稀少的中提琴,其缘由不言而喻。

版权声明:本文摘自猎琴人·名琴宝鉴,作者杨小洋,仅供参考、交流、学习等非商业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合作!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56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