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轩尼诗演绎食器之美 联袂知名设计师杨明洁发布限量设计

 

自2015年以来,轩尼诗在全国启动“重新发现中国味”系列活动,旨在将轩尼诗与各地菜系结合焕发的全新餐饮体验带至全国各地。此次与杨明洁的合作,正是又一次令人惊喜的“重新发现”——从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中取其精髓,自五千年食器衍变中汲取器形之美,融合轩尼诗所代表的法式雅致生活艺术,此系列设计重新定义了人们对“中式食器”的印象,焕发出全新的“食器之美”。

“重新发现”之旅:穿越上下五千年

作为当今中国工业设计的代表人物,杨明洁先生及其团队是中国首家囊获包括德国红点、iF、日本G-mark、美国IDEA在内全球四大设计奖项的顾问公司。而这场不仅好听、好看,还好吃、好喝的展览,就在上海杨明洁工业设计博物馆上演。

踏入幽暗的博物馆,光影浮动,亦幻亦真;一场“隔空对话”在耳边回响——设计师杨明洁穿越百年,遇到清朝美食家鼻祖级人物、被奉为“饮食圣经”的《随园食单》作者袁枚。光影交错的全息影像,为嘉宾们打开了一道时光隧道。

“轩尼诗重新发现中国味 · 食器系列”共以四个主题呈现,既充满中式的悠然韵味,更兼具令人惊艳的现代感

饮食,历来是中国人的头等大事,而食器,则承载着中国整个饮食文化和生活哲学。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蕴藏着很多大智慧:比如,应季而食,正所谓“冬吃萝卜夏吃姜”; 又有“适度”一说,提倡生活有度,饮食有度,正如苏东坡所说,“已饥方食,未饱先止”。东方美学中无处不在、堪称精髓和灵魂的“留白”,皆是“适度”这种处世精髓的延伸。 “以意赋形”,这些含义丰富而又意韵深长的文化理念,就是本次设计,最核心的灵感来源。

如果说中华饮食文化为设计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那么重探中华食器五千年的衍变之路,则在器形上给予了设计师无限的启发。从古至今,食器的历史有如树木的年轮,反映着每个时代的辉煌和坎坷。唐朝的荷叶碗,碗口曲线灵动优雅;宋朝的斗笠碗,外形端庄而充满仪式感。这些充满东方美感的细节,无不引人入胜,均经设计师杨明洁的独运匠心,融入到食器系列的器形设计中。

轩尼诗遇上中国味:跨越时空的“天作之合”

穿越上下五千年之后,便是纵横东西八万里。转身已是跨过大洋,置身于轩尼诗在欧洲最神秘的核心腹地。在这里,迎接设计师的,是轩尼诗第八代传人莫里斯·轩尼诗先生,他为设计师讲述的则是一段动人的“跨国之缘”:早在清末民初,轩尼诗便远渡重洋来到中国。早期的轩尼诗饮家很快就发现,一旦轩尼诗遇到本地美味,就会激发出新的风味,与平日大不相同。随后,轩尼诗开始在中国人的餐桌上盛行。

轩尼诗联袂知名设计师杨明洁发布限量设计——“重新发现中国味·食器系列”演绎食器之美

琥珀流光的生命之水,长年累月在橡木桶中陈年,等待轩尼诗品鉴委员会的甄选和调配,决定它们的命运;这个过程没有计算机,没有数字,全凭人的知识、技艺与智慧。品尝一口轩尼诗干邑或许只需3秒,但为了经得起每一口细品,有些生命之水已经在橡木桶中陈酿长达30年……轩尼诗所代表的西方生活艺术,为设计师带来全新视角——优雅、传承、技艺与创新,东方和西方,传统与现代,地道中国本土美食,雅致西方生活艺术,世间一切美好之物,其实都是相通的。

美食,美器,共谱轩尼诗

来到时空隧道的尽头,以四个主题呈现的食器系列展现在眼前:“万象回春”,令人如同置身万物萌动之春;

“永结同心”,以双心比拟新人,为浪漫气氛增色;

“瑞雪映月”,于杯酒间暖意流转,共盼来年;

轩尼诗“重新发现中国味 · 食器系列” 设计极具匠心,随着调料注入,调味碟呈现出繁花绽放、两心交融、月有盈缺、山峦起伏的灵动形态

“父爱如山”,层峦叠嶂有如父爱,连绵不息,真情挚挚。

每一件食器均充满中式的悠然韵味,同时又具有令人惊艳的现代感,以及设计师一直希望的“使用过程中让人瞬间感动的情感体验”。于实用性中又流露出细节的设计之美,随着调料由浅至深,调味碟中所呈现出的繁花绽放、两心交融、月有盈缺、山峦起伏;而碗口的优美曲线,既来自于唐朝的荷叶碗,又演变自流动生辉的琥珀干邑。镀金工艺,巧妙细节,正是对轩尼诗传世技艺的呼应。

美器在前,美酒佳肴又岂可缺席?沪上最受欢迎的调酒师亲临现场,为来宾调制轩尼诗V.S.O.P特饮,展示轩尼诗X.O“花式加冰”新饮法。更有美食家依据“轩尼诗美食金律”精心炮制的精致小食,以超高的颜值和美味让所有人亲自领略到轩尼诗与中国味的“天作之合”。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5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