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米族四弦琴
普米族四弦琴主要用于舞蹈《搓蹉》伴奏,不仅是普米族社交和娱乐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弹拨乐器,更是普米族男女传情达意的桥梁。自古至今深受普米族喜爱,在普米族社会生活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位置。
普米族羊头琴的记忆
四弦琴普米语叫“比柏”,琴头原为“平头”型,现多为“羊头”型,故被称为“羊头琴”。普米族祖祖辈辈崇拜羊,族人认为羊能给人们带来吉祥如意,幸福安康,所以举办葬礼时会举行隆重而神秘的“冗肯”(给羊子)仪式,让白绵羊把亡灵引领到祖先发源地,即魂归故里。同时,普米族服饰披肩是羊皮制成,舞蹈《搓蹉》也可以用羊皮鼓打节奏,所以四弦琴头被后人改为“羊头”型。
四弦琴制作至少需要一周,由琴头、琴杆、琴箱、琴耳、琴枕、琴马、琴弦组成,琴身各部件可独立加工组装,也可一体加工制成。四弦琴选材季节8月最佳,有红木、鸟木、核桃木、水冬瓜木、漆树木、青皮、楸木、杨木、香樟木等几种木材,其中红木,鸟木为上等首选。四弦琴保存不宜暴晒、过热和干燥。
琴头:琴头美观精致度全凭工艺师雕刻打磨技艺体现,其眼珠不仅可以手工雕刻后涂色,也可以用野果子装饰,但最佳则用海贝装饰。
琴杆:正面打磨平,其他三面打磨成半圆形,利用榫卯结构将琴头与琴箱拼接。
琴箱:即共鸣箱,有六角形、圆形、八角形、梅花形、槌圆形等五种,多以六角形或圆形为主。鼓皮选材直接影响琴音大小与音色,通常首选蛇皮和麂子皮,次之羊皮、牛皮、狗皮,偶有使用木板,现均用牛、羊、狗皮制作。动物鼓皮要通过浸泡-去毛-去油-除水份-晾晒等程序制成。
琴耳:有圆槌形和四方形两种,扭动琴耳固定琴弦松紧以调弦音。
琴枕:即琴垫,用骨头、牛角或金属制成,既是固定琴弦的卡槽,又是琴弦的分声器,更是琴弦的保护神。
琴马:有梯形、拱桥形、空心形、灯台形等样式,制作材料首选为动物骨头、牛角或金属,次之为硬质木材或竹子。骨制琴马要通过蒸煮骨头-去肉去油-盐水浸泡-锯成块状等程序制成。
琴弦:共4根弦,以前用风干后的羊小肠加工制成,其音色优美但易断,现用金属弦线、石棉线或尼龙线制成,其牢音色次之但耐用方便。
来源:怒江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62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