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有观点·行业洞察丨从“酿得香”到“品牌响”,中国葡萄酒还差点儿啥?
央广网北京6月8日消息(记者杨昶 王娴)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有观点》报道,6月9日至10日,国际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大会、第三届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将于宁夏银川举行,这是中国首个以葡萄酒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展会,我国葡萄酒行业的发展及文化普及可见一斑。对于普通人来说,中国葡萄酒似乎仍蒙有一层神秘面纱,人们日常喝得不那么多,懂得更少。
中国葡萄酒到底好不好?中国葡萄酒何时才能斟满我们的酒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有观点》特别策划“行业洞察”,本期聚焦中国本土葡萄酒,对话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果树系教授、和葡萄酒打了30年交道的著名葡萄酒专家马会勤,宁夏和誉国际葡萄酒庄28岁的掌门人孙云聪。
马会勤(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孙云聪(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葡萄酒离我们太远?享受它,别“端着”
提起葡萄酒,你会联想到什么?西装、晚礼服、高级聚会?还是喝一口就要用专业词句品评颜色、香气?
“大家还是觉得葡萄酒有点高级、有点贵,要有一个特殊的消费场景。”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果树系教授、著名葡萄酒专家马会勤直言,葡萄酒要在中国获得发展,“买得起、买不起”尚在其次,我们首先要问它和生活的相关度到底有多高,有没有真正深入生活,变成日常消费的一部分。
“过去三十年,中国葡萄酒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品质获得极大提升,产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但葡萄酒“不太接地气”的印象是怎么来的?又该如何改善?马会勤认为,我们的葡萄酒需要经历一次“新文化运动”。“不管什么级别的葡萄酒广告都太‘端着’,不仅树立了很多不必要的壁垒,而且总是一种教育消费者的语气,公众没有办法去喜欢。”未来,她强调,我们要学着如何去和新的消费者沟通,端正姿态,做好服务工作。
葡萄酒不适合干杯?如何更适合中国人的饮酒习惯?
据考证,我国在汉代以前就开始种植葡萄并有葡萄酒的生产了,但在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过程中,它并没有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这背后有哪些因素?是不是葡萄酒天然就不适合中国人?
从父亲手中接过接力棒,28岁的宁夏和誉国际葡萄酒庄掌门人孙云聪期待做出更适合中国人的葡萄酒。他提到,自己做的酒相对于法国葡萄酒来说,单宁含量更低,相应地,酸涩感就没有那么重,更易饮用,也更适应中国人的饮酒文化。
马会勤对未来中国葡萄酒的消费有信心:“中国社会从未停下发展脚步,新一代消费者很少劝酒或者比高下,他们为自己而喝,有属于自己的饮酒文化。”葡萄酒在未来的中国会有更多适合的消费场景。
进口酒更好?中国葡萄酒不比任何国家的差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人基本都喝进口的葡萄酒,三十多年后的今天,消费者的目光开始更多投向国内品牌,马会勤笃信,“我们的葡萄酒不比任何一个国家的差”。她特别指出,近些年,“酒庄酒”的产销模式在中国发展起来,打破了此前只有“大厂酒”的局面。对于本土葡萄酒品质的提升有重要意义。“酒庄酒正在成为中国葡萄酒产业的一个非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葡萄酒品质的提升是行业发展的根本。孙云聪总结同行业发展的情况讲到,在酒庄,为品质提升,在种植和酿造上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其实有的时候我们的设备、原材料、人工,都是优于其他国外的一些产区的。”马会勤表示认同,她回应了本土葡萄酒的价格问题,中国葡萄酒卖不上价?“这个东西是靠人辛辛苦苦干出来的,最终关键的是你的品质……价格会逐渐合理化,需要时间。不要急于求成。”
创新营销也助推国人越来越认可国内产品。孙云聪表示,当前酒庄的销售模式,线下、线上皆有,会利用新媒体多种多样的营销模式更加精准触达消费者、挖掘潜在客户、激发消费者购买欲望,在提升消费者对葡萄酒认识的同时,也降低购买成本。相较于进口葡萄酒的经销商分销模式,马会勤指出,中国在电商领域异军突起,线上创新营销模式很有优势。
正遇瓶颈?我们何时能有中国名牌葡萄酒?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近年来葡萄酒的产量呈缓慢下滑趋势,有分析认为,我国葡萄酒行业处在发展的瓶颈期,与其他饮料酒子品类相比,葡萄酒也处于相对弱势的竞争地位。未来,中国葡萄酒行业能否冲破瓶颈?我们还要多久才能打造出叫得响的葡萄酒品牌?
辩证看待数据,孙云聪指出,过去两年可能是疫情影响了餐饮行业,大量聚会场景的消失使各种酒类都受到了影响。但从自己的经验出发,他表示,“最近葡萄酒是在往好的方向走的”。除此之外,马会勤补充道,酒类消费确实在量上有所下降,欧洲的葡萄酒发展也曾经历类似情况,“降”本身并不可怕。纵览整个产业,她表示“中国葡萄酒会一直存在下去”,产业迭代的过程中会不断产生新的产业模式。目前,我国葡萄酒产业处于“2.0版本”,面对大量进口酒的冲击,酒庄酒应运而生,未来“3.0版本”会有更先进的技术、更优质的品质、更合理的价格。
当然,除了量的增长,行业发展还需要质的提升。作为葡萄酒行业一线从业者,孙云聪体会到,虽然在品质上有自信,甚至中国酒庄的门槛是更高的,但国产葡萄酒在品牌上确实相对较弱。不过,他也清醒地认识到,法国的很多名庄都是百年酒庄,有长期的积累和沉淀,我们不可能短期就做好。从“种得好”“酿得佳”走向“品牌响”,中国葡萄酒还需要时间。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63032.html